末了,她觉得需要解释一下,社恐人士走出社交恐惧圈的第一步,就是多说话。 于是她又补充了一句:“我是人。” 然后她就看到张大娘和老赵双双松了口气的样子。 萧染书:“……” 这对夫妻到底误会了什么? 张大娘就更兴奋了,来了句:“太好了!我也爱吃米!” 老赵差点没气晕过去,狠狠拉了一下媳妇的衣袖。 张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话多的她又忍不住唠起家常:“仙子,这鸡汤您喝着吃着,明儿我上山给您收拾,铁柱今儿要耕地,明儿再让他上来拜您。” 老赵也接话道:“对,让铁柱扛一袋米上来。” 萧染书内心感动的一比,但因为社恐惯了,面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同时她觉得自己话太少很不礼貌,可一时半会儿让她热情也做不到。 社恐社恐,跟人说话是会触发恐惧心理的! 于是她斟酌着言辞,慎重的祝福:“愿今年你们的庄稼地,春无一条虫,秋收万粒粮。” 在她看来这一家子淳朴,对村民来说最好的祝福就是这个。 夫妻俩顿时喜笑颜开,双双鞠躬道谢着离去。 小院又回归了清静雅致,唯有那一口不断冒泡的砂锅增添了烟火气。 简易室外灶旁放着老赵背来的箩筐,筐外底部沾着新鲜湿润的泥,里面还有煮鸡汤剩下的大半筐菌子和萝卜。 这一筐蔬菜够她吃三天。 又有吃的了! 她端着一大锅鸡汤来到石桌,心里都要开花了,每一口鸡肉都炖的入味,每一筷子配菜都香的充满鸡味,萝卜更是脆甜。 也就是没米饭,否则她能吃三大碗! 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烹饪技术如此成熟,不愧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美食基因。 萧染书一口气将一砂锅的食物吃完,舒服的摸着肚皮坐在石凳上发呆。 对一个懒人来说,饭后散步站立什么的不可能,刚吃饱就应该坐着躺着瘫着,享受食物带来的幸福后劲。 她的思维发散,再一次想到最原始的问题。 原主到底是干吗的? 怎么有点神乎呢? 这时。 轰隆隆! 一道春雷炸响。 萧染书也被这雷打的一惊,回过神来连忙起身,左手抄起砂锅,右手拎着那筐萝卜菌子就冲回主屋。 她刚进去不久,一片乌云就飘到了宅院上方,哗啦啦的开始阴雨连绵。 又下雨了。 …… 下山路依旧不好走,但夫妻俩却与昨日一样无比的兴奋和雀跃,哪怕下雨都不影响两人的心情。 尤其是老赵,感叹了一路:“我今儿看到仙子坐在那,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张大娘一听是仙子的事,立马上心:“差什么?回头我给仙子拿过去!” 老赵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后,终于憋出来:“少了一套茶具,我看城里的那大户人家,闲来无事都喝茶。” 张大娘深觉有理,便吩咐道:“过两天你去城里,给仙子买回来。” 老赵点着头,当即开始跟媳妇讨论买哪种式样。 两人一路商量,从茶具开始发散,说到了笔墨纸砚,又聊起了琴棋书画,一路下山一路讨论,最终清单物品都快超过百样。 老赵回过神来,道:“媳妇,那些银两买不起这么多啊!” 张大娘是家中话事人,大手一挥:“先列出来,一样样来,将来咱必须都得给仙子置办上!” 老赵听话的点头:“我盘算盘算,实在不行将家里猪卖了。” 谈话间,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家中。 门一推开,看到赵铁柱就在屋里。 老赵随口道:“铁柱,田里的虫多不多?这几天爹没空下地,你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可不能偷懒。” 赵铁柱露出喜色:“爹!不用干活,咱家的地一只虫子都没有,可神奇了!” 夫妻俩一听,瞪大着眼睛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脑海中冒出了同样的画面,以及一字不差的十个字。 ‘春无一条虫,秋收万粒粮。’ 萧染书那特有的清冷音色,仿佛就在两人的耳边回荡。 山顶庭院,四水归堂,白衣仙子,吉言成真! 张大娘眼眶通红,猛的转身打开家中大门。 老赵紧跟其后冲出。 赵铁柱吓了一跳,连忙跑出去,却看到自己的爹娘像是疯了一般跪在雨中。 夫妻二人根本不管雨多大,正冲着山顶虔诚跪拜!
第8章 改造东厢房 次日一早。 萧染书还没睡醒就听到院中传来一些声音,不大,明显是轻手轻脚的。 昨晚她睡的不错,便爬起来打开了主屋大门,望向院中。 果然是张大娘一家。 赵铁柱在打扫小院,屋檐下还放着一袋大米。 老赵在院子外面处理食材,看样子今天的菜是鸭肉? 张大娘则在收拾昨天被春雨淋湿的简易灶,雨下的大且又是下了一夜,这灶已经不能用了。 此时的小院早已不似前两天那般清冷,充满了烟火人气。 萧染书内心感叹,这一家人是真好啊! 开门动作轻,三人埋头干活,都没发现她就站在门槛处。 萧染书这时内心犯了难,社恐极了。 她该说什么,怎么打招呼? 早上好?会不会太随意? 早安,会不会很奇怪? 早?会不会冷冰冰? 该死的!这世界为什么没有表情包?! 作为一个社恐,每次大脑疯狂运转时,萧染书都不受控制的面无表情。 此时老赵洗干净了鸭子,拎着一回头,便看到一身白衣的萧染书站于屋檐下,清冷高贵带着疏离感。 那眼神似有什么法力,让人无法对视,对上了就动不了。 老赵差点就没敢抬脚进院子! 谁能想到在这样的场景中,萧染书只是社恐到极致,内心比谁都慌。 张大娘干活速度极快,已经将旧灶清理好,眼看她风风火火的就要重新搭一个…… 萧染书连忙抬手阻止:“别。” 张大娘猛的就停下手中动作,懵逼的看过来。 老赵听到这声‘别’,如同军令似的一下子僵住了,不仅一只脚悬空抬在那,连眼睛都不眨了。 赵铁柱也紧张,小心翼翼的问:“仙子,是破坏了小院风水吗?” 在他看来,这院子虽小,却别有洞天。 可能还有传说中的阵法! 不然怎么一场雨下来,灶都毁了? 他们在这里随意搭建东西,一定有忌讳! 萧染书走到东厢房,解释道:“不是,有空屋。” 她当时为了找吃的全屋翻了个遍,虽然没有灶,但在东厢房里找到了药罐。 所以这里,应当是厨房。 张大娘立即抱起那些泥砖往东厢房里走:“对对,这里搞个柴火灶。” 赵铁柱往里面张望了一眼,也明白了过来,当即放下扫帚喊了声:“我再去找些大石头。” 老赵松了一口气,终于放下了悬空的那只脚。 东厢房本就适合开火,一家子决定给仙子搭一个完整的灶台。 萧染书上前想帮忙…… 吓的张大娘连连摆手,甚至有些粗蛮的将萧染书赶出去:“使不得!使不得啊仙子!” 在她心里,萧染书就是神仙,怎么能碰这些糙活? 一家子忙的热火朝天,萧染书再次无所适从的杵在院中,觉得自己像个啥也不会的傻子。 于是她仰头看天,长长的叹了口气。 微风吹拂她的衣角,清冷白衣在庭院中仙气凛然。 屋内。 老赵抬头往院中看了眼,小声冲儿子开口:“仙子在夜观星象,学着点。” 赵铁柱愣了一下,更正道:“爹,现在是白天。” 老赵:“但我听说高人有法眼,能看到我们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赵铁柱想了想,再次更正:“那就是昼观天象。” 张大娘双眼亮起:“对!老赵尽瞎说,还是儿子懂得多。” 老赵憨厚一笑:“儿子读过书,当然比我懂得多。” 赵铁柱脸红了:“爹,我那不是读书,是在城里大户人家打杂时,顺道听到了武士们的谈话,我在旁边学了几句。” 张大娘拍了他一下:“别人都听咋没听懂呢?我儿子就是聪明!” 老赵摆手:“好了好了,别在仙子面前闹笑话。” 三人都不再说话,专心干活。 不多时,东厢房内就搭出了一个大灶台,旁边还有一个小的,砂锅架上去正正好。 张大娘当即开始施展她的厨艺,今天不熬汤了,改做红烧闷鸭! 赵铁柱和老赵也不停歇,又跑去外面砍树,就在东厢房里现场做实木圆桌。 萧染书看的目瞪口呆,佩服这三人的动手能力。 原本空无一物的东厢房,竟然就这样变成了一厨一厅,虽然还有些空荡,但好歹有了适合生存的迹象。 她感动到不行,要不是这一家子她可能真得饿死,哪能这么吃了睡睡了吃? 真是死宅的神仙日子! 待到木桌成型,张大娘那头的鸭子也做好了,满屋香喷喷。 一家子依旧跟前两天一样,干完活做完饭就打算走,生怕打扰到仙子的清静。 萧染书也说不出口留人吃饭的客套话,但在三人离开院子前,她道:“你们……” 三人听到声音集体回头,那整齐度堪称一绝。 萧染书却再次卡壳。 该死!她不知道说什么! 张大娘上前两步询问:“仙子有什么吩咐?” 萧染书沉默半晌,问:“你们需要什么?” 在她看来,恩情是在原主那,她这个冒牌货一上来就得到这么多善意,有些不好意思。 她想做点什么。 张大娘立即拒绝:“不不不!那不能!” 十字真言已经是最大最好的了,做人不能贪心。 老赵也急的忙摆手,双手摆的跟风车似的,但他也不会说话,就在那干摆手。 这时赵铁柱试探性的问:“仙子可否给我妹妹赐个名?” 老赵停下了摆手,一脸‘还能这样’的表情。 张大娘则是恍然大悟,然后面露期待和喜色。 萧染书没想到这一家还有个女儿,便点头:“好。” 得到应予,赵铁柱当即‘噗通’一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张大娘和老赵也跪在地上,各种感谢。 萧染书没想到她随口答应的事,能让这一家子如此激动。 紧接着,她就看到三人兴奋到夸张的离开,下山的步伐像是有使不完的牛劲。 萧染书:“……” 等等,她名字还没起呢,怎么人全跑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3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