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世家子弟考科举

作者:映在月光里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3-30 12:10:15

  “国之大器。”宁礼坤念叨着,心间万般滋味。

  做事难,办学堂尤其劳心劳神。明明堂起初只是族学,宁氏子孙读出了名堂,碍于情面收了通家之好的子弟进来读书。慕名求来的人愈发多,明明堂才到了如今的规模。

  明明堂一直在贴钱,钱不算多,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宁礼坤从不算这笔帐,身为宁氏的族长,他日渐苍老,考虑得要更长远些。

  待他百年之后,宁氏族长可还会一如既往,不计较盈亏,将明明堂继续办下去。

  宁氏族长的人选,宁礼坤一直在暗中物色,始终未得合适的人选。

  老大宁悟昭敦厚有余,魄力不足,难以服众。宁悟明仕途一片光明,应当长居京城,等不到他致仕告老回到江洲府来接手。老三宁悟晖见识能力都够,只心机深,欠缺一份胸襟。

  其余如子侄辈也总有各种不足之处,宁立坤皆不满意。宁氏在江州府,若无人继续支撑,族人各自散去,兴许还能继续繁荣,宁氏在江州府的根,便枯萎了。

  宁毓承的想法,很令宁礼坤心动。他却顾虑重重,无论教书育人,还是研习试验,皆非三五日之功,明明堂难以为继,到头来,落得个一无所成,让人看笑话不说,还白白让人猜忌一场。

  宁氏在江州府的明明堂,已经让官学以及其他书院嫉妒。这次在江洲府的大动干戈,所幸有官府与各大世家大族一起出面,宁氏才不那么显眼。

  “要国之大器,你待作甚?”宁礼坤目光晦暗不明,缓缓问道。

  反正八字没一撇,宁毓承拉起虎皮做大旗,从公到私,都一并兼顾到了。

  “祖父,为天下,为宁氏一族名留青史!”

  宁礼坤浑身一震,犀利的视线,在宁毓承身上来回打转,呵呵笑了。

  “小混账,老子在吏部时,见多了回京述职的官员。你想忽悠老子,等你历练几十年再说。快滚回去老老实实读你的书,今朝的大字都写完了?”

  宁毓承不接写大字的话,锲而不舍道:“祖父,明明堂的事,祖父先给个准信,时不待我啊!”

  “河道宅子还未动工,你又新寻了事情出来,你可是诚心不让我这把老骨头好过?”宁礼坤恼怒地道,手又抬起,作势要揍宁毓承。

  宁毓承赶忙避开,道:“祖父,对,修河道何工的工匠也厉害,修宅子的一样,尤其是修寺庙的,修好几层,千百年都不倒。庄子里种庄稼厉害的......”

  “祖父,你别走啊。祖父,你给个准信......”

  宁礼坤转身回屋,宁毓承要追上去,宁大翁不知从何处走出来,笑着俯身拦住了他:“七郎,老太爷要歇息了,七郎也早些回去吧,夜里凉,七郎别在外逗留,老奴送你出去。”

  “大翁,我自己走,你去伺候祖父。”宁毓承客气回了宁大翁,转身回松华院。

  先前看宁礼坤的反应,他应该有所触动。看他模棱两可的态度,宁毓承也没办法。

  老狐狸能做到朝廷一品大员,哪能被他三言两语就打动了。

  要是再如上次那般,先斩后奏直接将宁礼坤推举上去,他下不来台,宁毓承自己,估计会下族谱。

  回去之后,宁毓承怀着惨烈的心情,补写了二十篇大字。翌日一早,睡眼惺忪起身,拉弓射箭,出了一身汗之后,他方勉强清醒。

  用完早饭,宁毓承急匆匆赶去上学。不过休息了两日,学堂变得熟悉又陌生,尤其是进入新的外舍院子,课舍变了,身边的同窗也变了,只有不到五个熟面孔。

  赵春盛坐在他斜后方,宁毓承一进门,他便跳起来,双臂在空中挥舞着,兴奋地道:“七郎,嘿嘿,我们又在一起了!”

  课舍的同窗都朝宁毓承看来,有人好奇打量,有人则和气与他颔首招呼。

  宁毓承心道估计大家都认识他,毕竟他是宁礼坤的亲孙子,赵春盛又那般热情,他想要不引人注意,只怕也不能够了。

  幸好先生从课舍外走了进来,大家忙坐好,宁毓承也在自己的位置上端坐好,听他的第一堂天文历法课。

  第一天的课程很简单,教授的王先生约莫三十岁左右,他先点了几个年长些的学生去搬书。

  待每人领到书本之后,孙先生言语风趣,先粗略讲授了天文历法的来历,名家先生,他们将要学习的东西,朝廷的礼仪规矩等等。

  天文历法对宁毓承算是全新学问,他听得极为认真,对这门课程心中大致有了数。

  天文与历法紧密相连,主要测量日影,用来确定日历,节气。钻研太阳月亮星辰的运动,预测日食月食,即“食”、“蚀”。

  宁天文历法所需要的计算,对宁毓承同样很是容易。唯一需要注意之处,便是现在的说法以及称呼,卜卦。

  最令宁毓承郁闷的是,明明早有天文历法的学说,书本。东汉王充《论衡。治期篇》,早就言明“在天之变,日月薄蚀,未必人君政教所致。”

  可惜,事关“天象”,与天子有关之事,依然威不可测。

  大齐同样流传着日全食时,即“血月”为凶兆的习俗。日食或者月食由司天监与翰林天文源负责监测,礼部与太常寺提前准备伐鼓礼,铺子关门,沿途设道所祭典。若恰好遇到大灾荒年间,天子还会下德音与罪己诏,减免赋税。

  减免的一点赋税,估计还比不上祭典的花销。钱粮是一回事,最重要之处还在于,有用的科学,被用于天家,彰显天子权贵威严,令宁毓承感到荒谬透顶。

  下午的新课程是策论文章,教授的方先生,同样先让他们了解何为策,何为论。

  宁毓承听完下来,了解到了策论文章为何难写,究竟难在何处。

  策论文章要写得好,必须知晓过往如今的时政,史书,军政等,且能写出有见地的策,论,要求非常全面。

  策论文章对宁毓承的难,不在写文,而在对这个模糊朝代,所发生之事,朝廷政令等的了解。

  所幸宁氏有人做官,宁府书楼听心楼藏有朝廷历年来的邸报,宁毓闵还有大齐立国之始,春闱一甲,二甲前十的策论文章合集。

  宁毓承不禁想到一个问题,穷人出身的读书人,想要靠着科举出头,究竟有多困难。

  考试时,说不定,连策论文章的题目都一头雾水。

  进外舍读了几天,宁毓承业已熟悉了现在的功课,除去策论文章要去查题目的含义,其余功课对他来说,称得上轻易而举。

  这天宁毓承下学后,前去梧桐院用饭,夏嬷嬷陪

  着夏夫人坐在花窗下说话,他见夏夫人脸色似乎不大好,忙上前见礼,关心问道:“阿娘这是怎地了?”

  夏夫人让夏嬷嬷下去准备饭食,焦急地道:“你大伯父先前派人来回话,说是你祖父吩咐,将你的马卖掉,明朝便会牵走,先支会我一声。小七,你可是又惹恼了你祖父,怎地无缘无故,将你的马卖掉了?”

  宁毓承一喜,笑着将买牛犊之事说了,“阿娘,我的马也不常用,卖掉就卖掉吧。再说二哥三哥他们都有马,大哥的马也在,我不缺马骑。”

  夏夫人松了口气,嗔怪地道:“别人的马,终究是别人的,骑一次两次还好,哪能有自己的方便。你是做好事,你祖父不该......算了,阿娘自己出钱,给你再买一匹!”

  这时,三娘子宁毓瑛带着五娘子宁毓瑶走了进屋,宁毓瑛听到了,当即道:“阿娘,我也要,给我也买一匹!”

  宁毓瑶扑到夏夫人怀里,扭着她的手臂,头顶两个双丫髻都快摇散开,缺门牙漏风跟着起哄:“阿娘,我也要一匹马!”

  夏夫人抓住宁毓瑶,“哎哟,阿瑶你快别乱动,瞧你,头发又散开了。”她理着宁毓瑶的乱发,又去瞪宁毓瑛:“阿瑛你都这般大了,又带着三娘胡闹。出门有马车,要马作甚?”

  宁毓瑛英气的眉毛一挑,指着宁毓承道:“七郎有马,我也要马!阿娘可不能偏心。”

  宁毓瑶对着宁毓承耸鼻尖。“七哥有马,阿娘不能偏心!”

  宁毓承被她怪莫怪样逗得笑起来,夏夫人又气又想笑,懊恼地道:“阿瑶你闭嘴。阿瑛,我何时偏心了,缺了你吃,还是你的穿,七郎做了春衫,你们姊妹,比七郎还多做了两身。七郎出门骑马,你出门用不着,二娘她们都没有马,偏生你要买马。让你去跟着大伯母学管家理事,你连人影都见不着,我还没跟你算帐呢!”

  宁毓瑛神色倔强,从容不迫道:“阿娘,我不止一次与你说过,我不在乎衣衫头面的多少。我可以不骑马,但我要与七郎一样,有一匹马!我不去跟大伯母学管家理事,我不喜欢这些,我要与七郎一样,进明明堂读书!”

  宁毓瑶紧跟着学舌:“我也要进明明堂读书!”

  夏夫人气得脸色铁青,拍着矮案道:“我管不了你,你要马,自己想法子去买。你想去明明堂读书,有本事到你祖父面前去说!”

  宁毓承看着她们争吵,回想起夏夫人以前提到宁毓瑛时的烦恼,估计她们早已为此事争执过。

  他一时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相劝。宁毓瑛哼了声,扭身就要往外走,道:“去就去!”

  宁毓瑶起身就要跟着,被夏夫人眼疾手快拉住了:“阿瑶,你少跟着去凑热闹,仔细你祖父连你一并罚了!”

  这边,宁毓承也拦住了宁毓瑛,诚恳地道:“三姐姐,祖父最近忙,不一定在府中。时辰不早,我们先用饭。饭后我正好要去知知堂,到时候陪着三姐姐一道见祖父,可好?”

  宁毓瑛迟疑了下,终究留了下来。母女俩板着脸皆一言不发,气氛凝重用完饭,宁毓承施礼告退。夏夫人打定主意要让宁毓瑛知道轻重,没再多说,由着宁毓瑛与宁毓承一起离开。

  庭院中繁花似锦,从梧桐院一路开到知知堂。

  宁毓瑛神情低落,沉默不语垂头走着,花瓣飘在她头上都未察觉。

  宁毓承沉吟了下,问道:“三姐姐,你打算如何与祖父说?”

  宁毓瑛抬眼朝他看来,宁毓承指了指她的发髻,示意有花瓣落在了上面,她怔了下,伸手摸到花瓣,手指碾碎了,留下淡淡的印迹。

  宁毓承道:“三姐姐,不打没准备的仗,你要打起精神,全力以赴。该事先想好,如何与祖父说。你能做的事,这件事能带来的好处。好处少了不行,大了祖父不会信。”

  知知堂就在眼前,宁毓瑛踟蹰了,怔怔望着廊柱灯下的牌匾,

  宁毓承微笑道:“三姐姐,你别担心。我认为你做得对,你也姓宁,是宁氏子孙。”

  宁毓瑛神色一凛,她深吸一口气,朝宁毓承微微一笑,点点头,脚步坚定走进了大门。


第25章 ……

  宁礼坤方用完饭,前去崔老夫人院子陪着她散步消食。没说几句话,崔老夫人便不耐烦回屋,倚在软囊上闭目养神,摆出赶人的架势。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