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作者:三六九龄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3-30 16:02:10

  她很担忧儿子会被人家给退回来。

  “阿娘放心,”为了让朱氏放心,沈持说道:“阿秋刚才背的我听一遍就记住了,”说着他夸张地摇头晃脑,给他娘背了一段《千字文》,这几句算什么,但凡有本书给他翻一遍,通篇他都能背下来的好不好。

  朱氏丢下手里的活计,拿针头戳了戳头发,望着儿子的眼睛亮亮的:“乖孩子。”她的阿池真聪慧,记性真好。

  再不理会张氏暗戳戳的炫耀。

  次日是个阴天,时而细雨蒙蒙。

  一早,沈煌骑马把沈持送去县城。离上课时间还早,沈持到早市上逛了逛,买下一把豆干和一把野菜,打算晌午用自己带的猪油煎着吃。

  返回书院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个少年,沈持仔细瞧了瞧,认识——他头一次来青瓦书院踩点时与他说话的少年,于是打招呼道:“江郎君。”

  江载雪穿一身精致的青衿,鬓角鸦青,大约是视力不太好,眯着眼睛看了看方才认出他来,惊喜笑道:“你……你入学啦?”

  沈持点点头:“我叫沈持。”

  快到上课的时辰了,江载雪只来得及告诉他自己在内舍甲班就匆匆走了:“回见。”

  内舍甲班。

  昨天的入学典礼上,院长孟度有介绍:青瓦书院采用的是跟当朝国子监同步的“三舍升补法”,即当年入学的新生都分在外舍班,比如他这一届的就被编在外舍丙班,等到入学一年之后经过考试筛选,成绩好的升入内舍班,不合格的依旧留在外舍班,他猜外舍甲、乙班或许就是往届还没有升入内舍班的学生,内舍班的学生考中童生之后,便升入上舍班。

  考不中的,继续蹲在内舍班。

  要是在内舍直接考中秀才的,想升入上舍班也可以升,不想去上舍的,便由院长孟度和县里联合举荐,到州府的官办书院去念书,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功名。

  外舍、内舍和上舍,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快慢班,有点“升级”和“留级”的味道。

  沈持默默记住江载雪所在的班级。

  入学后,接下来便是开蒙了,要先学识字和写字,院长孟度并不教授蒙童的课程,青瓦书院有很多先生,负责新生——他们外舍丙班的是一位年过五十的徐应星夫子,搭配一位年仅十九岁的年轻秀才,周渔。

  徐夫子很严厉,他站在那里就能让调皮的蒙童们乖乖闭嘴,坐端正听他讲规矩。

  而十九岁的周渔就不一样,他面相较幼,个子高高的,脾气好得不行,很受蒙童们喜欢,有人跑过去滚到他怀里撒泼,他也不气恼,拉着那孩子跟他一道玩儿。

  沈持看得目瞪口呆:“……”

  这次入学的蒙童一共有三十二人,虽说是新入学,但水平不一,有的尚目不识丁,有的则在家中请过西席启蒙,会读会写,诸如出身乡绅之家的叫冯高和何九鸣的两位学生,据说已熟读《三千百》,他们看人的时候仰着下巴,一脸倨傲。

  真不愧是未满弱冠就考中秀才的周渔,半天时间就把各蒙童的名字给记熟了,他还挺八卦,知道沈持卖蝈蝈的事情:“沈持,听说你能叫蝈蝈演奏韵律?”

  “你还记性特别好?”

  沈持:“……”

  是孟度说的吗。

  周渔:“咱们下课去学田里抓蝈蝈?”

  学田。

  当朝推崇“耕读”,大儒王渊曾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①”,字面意思,读书人光读书不耕田不事生产会挨饿受冻不能修身,光耕田不读书又会礼乐崩坏无法治国,因而提倡既读又耕,于是有了“学田”一说。

  学田是按照朝廷旨意,各地县衙拨给县中规模较大的书院的田地,用来供师生在闲暇之余种地、劳作,知晓为衣食而“耕”,为济世而“读”的。

  青瓦书院有十几亩学田。

  沈持:“……”哪个好人家的夫子这么贪玩。

  周渔阴险地说道:“我想看看你是怎么让蝈蝈吟唱的。”

  沈持没心没肺:“周夫子,我忘了。”

  周渔:“哦,那得翻地哦。”青瓦书院的学田是自己在耕种,说是自己耕种,其实也就兴致所至,垦了几亩菜地,其余的地方全栽种上小树苗,任其自由长成矮树丛罢了。

  沈持:“……”来念书还得干农活?

  周渔告诉他,在青瓦书院,放下书本拿起锄头,读和耕,都是学生要修的课程。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强健体魄没什么坏处。

  沈持很快认同了青瓦书院的理念:“夫子,我还是选择锄地吧。”

  他青瓦书院报到的第一天,就戒了点药这个瘾,要明年才重启呢。

  这回轮到周渔无语了:“……”这小子居然比他还不贪玩,有种神童的特质。于是他说道:“沈持,你知道咱们书院最早考上秀才的是谁吗?”

  沈持:“周大珏,十三岁考中秀才。”周大珏是禄县的文曲星,谁不知晓。

  周渔认真地点点头:“我从你身上找到他的一点点影子,你们都非常非常……沉稳。”他想说的是谈吐“少年老成”,可是他觉得对八岁的孩子用这个,似乎不太好。

  沈持哭笑不得:“多谢夫子夸奖。”他在七周岁之前,小小的身体本能占据了上风,而在这之后,便是活过两辈子的灵魂占了上风,让他看起来非常的——稳重。

  和他那张白白的秀气的脸过于不相符。

  蒙童们入学后先习蒙学——《三千百》《幼学琼林》之类的,不求甚解地念和背诵,这都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开胃前菜,在青瓦书院的课程设置里,要花一年的时间来学。

  今日清晨跟着徐夫子念了两页“人之初性本善”,眨眼的功夫上午过半,按照课程表的安排,周渔进来讲解了临摹横竖撇捺的书法课,晌午放学后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

  陆续有人去厨房吃晌午饭。

  沈持发现,书院的学生们多半是从家里带吃的来,眼下天气热,他们甚至都不用灶台热饭,就一口白开水就对付过去了。

  没人跟他抢灶台,这就给了沈持便利。

  他寻了个口铁锅,冲洗干净,用菜叶子包住豆腐干,放在上面用小火慢煎。这没什么技巧,纯属为了果腹,等煎得外皮酥脆的时候盛在碗里,咬一口咸香爽口,还不错。

  即便平平无奇的吃食在新鲜出炉时候也会有一股可口的香味,这吸引了很多同窗来围观:“啊,你竟会煮饭?”

  说话的不知是谁家的小郎君,大概是从未进过厨房的。闻着煎豆腐干的香气,他觉得自己从家里带的糕点不香了,反倒馋起沈持碗里的了。

  沈持大大方方地说道:“这位贤兄,要尝一尝吗?”

  那位小郎君赧然道:“谢谢贤弟,只是……今日不尝了吧,我明日从家中带豆干来,你帮我煎,咱们一道吃怎样?”

  “好呢。”沈持答应了。

  不过后来,他们还是换着各自碗里的东西吃了一圈。

  后来,冷不丁,江载雪进厨房来热饭,一眼看到沈持,闻到豆干的香气,他抽了抽鼻子:“好香啊。”

  沈持一抬头:“江兄,又见面了哦。”

  江载雪也一眼认出他来,笑道:“巧了。”“哎呀,是你煎的豆干呀。”

  沈持大方地把碗往他面前一伸:“你来一块尝尝?”

  江载雪不好意思:“我用鸡蛋和你换好吗?”

  沈持:“江兄不要这般客气。”

  江载雪看着碗里早吃腻的鸡蛋,飞速朝沈持手里塞了一个,而后狠准稳地夹走了他的烤野菜豆腐干。


第17章

  人在书院,他还算斯文地咬了一口,酱汁爆到了嘴里,他睁大眼睛,不相信一块豆腐能做的这么好吃,接下来迫不及待吞了,竟是没有品到极致的味道,他后悔得直皱眉,心想下次一定细嚼慢咽。

  沈持拿一块豆腐换了个白水煮鸡蛋,觉得不亏不赚吧,当然他也没想过从江载雪身上占便宜,剥开吃了,这个不常吃肉的朝代,要是咱不保证每天一个鸡蛋,那对身体不太好。

  江载雪又拿出一块酥饼掰开一块强塞到沈持手里:“你尝尝我们家做的酥油饼。”

  沈持又给他一块豆腐干,两人吃得不亦乐乎。

  他心想:在这里读书的日子真好,满满的松弛感。

  “听说你会让蝈蝈唱出韵律?”吃完饭,江载雪邀他去书院的林荫道上走走,他们边走边聊。

  书院内绿竹清幽,水声叮咚可人。

  沈持微愕:“江兄从何处听说的?”

  “周夫子说的,”江载雪说道:“什么时候给咱们瞧瞧你的绝技?”

  沈持:“……”

  周渔还挺大喇叭的。

  江载雪又道:“夏天的时候我娘在县城买回家一只蝈蝈,叫的可好听了。”

  沈持的心一紧:“……”不会是从他手里买的吧。

  “一次我把它从笼子里拿出来,”江载雪的话不少:“你猜怎么着?”

  沈持:“它咬你了?”

  江载雪笑着摇头否定:“我掀开它的翅膀,看到底下点着好几处朱砂点,我用指甲刮了刮,那朱砂掉了,谁知朱砂一掉蝈蝈的叫声也变了,跟呛了烟似的,‘极——极——’,难听死了……”

  从娇滴滴的歌姬娇娘变成了瓮声瓮气的抠脚大汉。

  “江兄,”沈持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你家是不是住江家胡同……”他报出一个地址。

  “咦,你怎么知道?”江载雪惊呼。

  沈持找了找说辞:“大概……或许,江夫人是从我手上买的蝈蝈。”

  “你是不是还有个妹妹?”江载雪眼睛一亮。几个月前,他娘江夫人回家后说过买蝈蝈的时候遇到的一对兄妹的事情。

  此刻人对上号了。

  沈持:“江兄也有个妹妹吧?”

  他还记得江夫人母女俩。

  江载雪朗声大笑:“舍妹淘气,让沈兄见笑了。”

  “我妹子也一样,”沈持说道:“都是淘气的岁数。”他向江载雪打听阮行:“上次江夫人说你们家认识小儿王阮行阮郎中……”他时时惦记着给沈月看病的事情。

  “哎呀,我娘念叨好几次了,我竟不知是你家,”江载雪说道:“打今儿起我给你留意着,我娘那头一有阮郎中的消息就告诉你……”

  沈持谢过他。

  两人又聊了些别的,越说越投机,一直到下午上课前才分别回到各自的教室。

  一整个午后都是书法课,周渔教他们写楷书的横,也就是“一”字。“夫子,怎么不是从‘上大人’开始?”有蒙童提出质疑。

  周渔在黑板上贴了张宣纸,毛笔一挥写下“上大人”三个字,蒙童们伸出小手指比划了下,可不就是横竖撇捺嘛,他们闭了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