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两母女肩并肩的离开,留下一院子的人窃窃私语。 “我说‘程’这个姓怎么这么耳熟呢,原来是姜三哥救得人。” “王老太真是糊涂啊,就算程家还人情那也是还到姜欢欢和姜双双姐妹身上,和姜清有什么关系?” “王老太居然还找程家伸手要东西?这脸皮可真厚。” “不愧是母女,一个比一个糊涂。” 而在回去的路上,许英霞脸上的沉色消失,她小声道:“你故意的吧?” 姜双双跟着回了一句,“你也故意的吧?” 许英霞“噗呲”笑出了声。 她悠悠道:“打从知道你奶奶朝程家伸手我心里就不踏实,现在说开了也好,反正谁伸得手谁就去背骂名。” 所以在猜到双双的意图后,她也就跟着演了起来。 声音是特别洪亮,以为她们是真被气到了,其实是想着让外面凑热闹的人也跟着听一听,先把委屈的标签打在她们身上,以后真出了什么事,也不会怪在她们头上来。 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许英霞心里特轻快,还有兴致打趣着:“不过我以为你会靠拳头呢。” 闺女的拳头是真厉害。 一打一个服气。 “能靠嘴的事干嘛靠拳头?”姜双双又不是真莽夫,外面挤了那么多人,真要靠拳头行事,有理也变没理了。 她双手背在脑后,“今晚挺高兴,明天炖大母鸡!” 许英霞一脸惊讶,“你这丫头能耐呀,大母鸡都能弄得到?” “好说好说。” 姜双双心怀期待,这晚上睡得特别踏实,一夜无梦,等天亮姜小舟已经将早饭给做好,热乎乎的白米粥搭配着酱香的小菜,这日子过得确实挺舒坦。 尤其是下午许婶子拎着一个菜篮子进了她家,将上面的干草一掀,下面塞着的就是一只大母鸡,“这母鸡你要是养着生蛋也行,但是婶子得提前跟你说一声,这母鸡下蛋不太行,两三天才一个鸡蛋。” 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娘家人再舍得也不会卖掉大母鸡,天天生蛋总比一杆子的买卖来了强。 姜双双点点头,“成,那母鸡我先拿着,等晚一点把棉花给你送过去。” 下不下蛋不重要,只要够肥就行。 “不急不急。”许婶子笑的一脸灿烂。 都是一个大宅院的邻居,又怎么可能信不过她? 不过她也没马上离开,而是深深吸了一口气,“我就说这院子里肯定有人在晒鱼,你娘还想着瞒着我,我一闻就闻出来了。” 在院子里的鱼香味还稍微淡了些。 可一进屋味道就变得更浓郁了,“分家确实好,这一分家你们娘几个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又是棉花又是鱼,她看着都有些羡慕。 而且从这浓郁的鱼香味来看,怕是还不少。 “婶子要是喜欢我给你拿半条。”姜双双对着里屋召唤了一声,没多久姜小舟就拎着小半条鱼干走了出来。 这可是他精挑细选过的。 选的最小最瘦的半条,这样送出去才不会心疼。 姜双双像是没察觉,直接将鱼干塞进了许婶子的篮子中。 许婶子被她的大方惊到了,“这可受不得啊,我前天在供销社遇到一条就得小一块钱呢。” “婶子尽管拿着,我这正好有事想请你帮帮忙。”姜双双自然不是白送,无非是想请她牵个线,“我看周奶奶屋前的空地上搭了一个鸡笼,我想着也学她一样搭个鸡笼养两只下蛋的母鸡。” 有条件的自然想提高一下生活的质量。 现在她还做不到天天大口吃肉的程度,但养两只母鸡下蛋倒是还行。 街道办那边招呼过,家里想养鸡不是不行,但是一家养鸡的数量不能超过两只,而且必须是笼养,绝对不能把大宅院的环境弄得又脏又乱。 她接着说,“婶子能不能帮我寻两只好养活的小母鸡,我来三条鱼干换。” 许婶子先在心里琢磨了一下。 价钱倒是适中,而且她还能得到半条鱼干的跑腿费,这个买卖划算! 不过她还是提前说一声,“我要去挑肯定给你挑最好的,但是婶子可不能保证它养大后一定天天下蛋。” 姜双双也乐的回了一声,“真要不能天天下蛋那也怪不到你头上,要怪就怪我们不会养。” 许婶子跟着笑了笑,没成想和双双聊天还挺有意思。 事聊完了也该离开,可她就是没动弹,反而眼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昨天你奶奶家闹的事都传到我们这边来了,我跟你说,有些事千万别让,这一让就是一辈子的事!” …… 姜楠楠也是这么觉得。 有些事必须得争! 她要是不争,那就什么都没了,注定一辈子都过得贫苦,看不到任何希望。 昨晚家里闹了一宿。 她是一句话都没说。 只是眼睁睁看着小姑姑在为自己争取,闹得人尽皆知也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小姑姑嘶吼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好像在□□她心中的想法。 像是害怕自己会迟疑,眼瞅着到了饭点时她猛地冲进了屋子,对着里面偷偷抽旱烟的人开口,“爸,你能把柜子打开吗?我想从里面掏点高粱面。” 姜二哥被她吓了一跳。 还以为进来的是自己婆娘,那婆娘就看不得他吸两口旱烟,每回看到了都得跟他闹,有时候动起来手还把他腰间扭得青紫,“你这丫头把我吓得够呛,今天的粮食不都给你了吗,怎么还找我要?” 姜楠楠回着话,“妈不是还住在卫生院吗?我想着给她烙几块饼,省得她在卫生院饿着肚子。” 姜二哥差点忘记了,自己婆娘还待着卫生院没回来,如果多待几天也好,老爹可是说了在卫生院所有花销他们负责,那白住谁不乐意? 吸了口汗烟,翻出把钥匙丢过去,“可别掏得太多,那么点粮食得紧着吃才够。” 姜楠楠点了点头。 可是当打开柜子后,趁着爹不注意悄悄掏了两碗的高粱面。 等她出去后,炉子已经烧热。 她卷起袖子就忙活起来。 从小到大她几乎没有得到过夸奖。 唯一人人赞不绝口的,就是烙得饼子特别香脆。 尤其是奶奶,不管她做什么活奶奶都会嫌弃这嫌弃那,只有烙饼才会让她满意的点点头,但就算满意也得不到一句夸奖。 可是奶奶都忘记了…… 或者说奶奶从来就没记住过。 她之所以会有这么一门好手艺,是因为小时候鸽子市还在时,奶奶带着她去赶集,结果遇到暴雨天被困在那里根本没法回去。 她们两祖孙从大清早一直饿到下午,饿的浑身发抖都舍不得掏钱买个饼吃。 只能看着旁边烙饼的摊子望梅止渴。 当时奶奶就说,她要是能吃上一口这一辈子都值得了。 姜楠楠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她没钱买给奶奶吃,便想着自己去学。 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就盯着烙饼的摊子一直看了好几个小时,回家试过几次不对味,厚着脸皮请摊主教。 人家不乐意她还赖着不走,一声不吭帮着忙这忙那,看着她帮忙摊主也不好赶走人,但也没跟她透露过烙饼的方法。 还是姜楠楠偷学了一手。 可学会后好像也没用。 就算烙得饼要比别人来的香,也不会得到家里人一点点的关注和爱。 有时候想着还不如不学,学会了反而让她明白自己哪怕再优秀,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不会对她另眼相看,也不会更偏爱她一点。 只是,现在的她没有这种想法。 在烙饼的时候,姜楠楠甚至还有些庆幸自己有这么一门好厨艺。 也是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一共五张饼子。 热乎乎的,香味扑鼻。 拿在手里就觉得特别的酥脆。 她迫不及待的将饼子装进油包里,都顾不上和家里人打声招呼就往外走。 一路跑出家属院,心中忐忑又紧张,但还是特别坚定的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火车站周边有几个招待所。 姜楠楠并没有太费力就找到了自己想找的地方,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鼓起勇气迈步走进去。 对着里面的人道,“同志你好,我、呼呼我想找个人。” 即使很坚定但仍旧掩盖不住她的紧张。 连说话都有些哆嗦。 招待所的同志奇怪看着她,“你想找什么人,有介绍信吗?” “今天是不是有一个叫程进的同志落脚在这?我是他的家属,给他送一点吃食。”姜楠楠生怕她不信,还将手里的油包露出来给她看了看,“麻烦你帮我带一句话,就说……就说是小姜来了。” 招待所同志迟疑了几秒,“行吧,你去外面等着,我上去说一声。” “谢谢,谢谢!”姜楠楠连连道谢。 走到门口紧张等待着,紧张到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她想不到做这件事的后果会怎样。 但是她知道要是真的不来试一试,她的下场要么是下乡,要么是找一个身体有疾或者是年纪比她爸还要大的男人结婚。 家里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为她着想。 所以她只能为自己争取! “你好,你是姜同志吗?” 身后传来一道沉稳的男声,惊的姜楠楠猛地转身,等她看到身前穿着军装的男人时,要赶紧垂下眼帘,“对,是、是我。” 程进也没好到哪去。 等看清眼前的女同志,耳廓就已经发热发红,“你你好啊。” 说完,又忍不住瞟了她一眼。 他小的时候他就听爸提起过姜家人。 起初是带着万分的感谢,每一次提起都会跟他念叨一声,说一定要记得姜家的好,要不是救命恩人救了他一命,他们家怕是彻底毁了。 可随着时间过去。 爸不再频繁的提起这件事,就算提起时都忍不住唉声叹气,后来在爸妈一次争吵后他才知道,原来姜家一直寄信过来要东西。 少的时候要一些旧物件,旧衣服旧鞋子。 后来就开始要钱要票,一次十块八块,次数多了胃口也就大了,那一次说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足足要了一百块,爸妈也是为了这事争吵个不停。 等他去当兵的时候。 爸有悄悄跟他说,到了年纪想让他和救命恩人的女儿相看一下,要是合适就定下来。 其实一开始程进是不乐意的。 他很感谢姜叔叔救了爸爸的命。 但是姜家人的脾性让他很不喜,不过爸也说了,只是看一看要实在不合适那就不往下聊。 所以他就来了。 来的时候没抱什么希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8 首页 上一页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