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这不合规矩!” 姜曦说着就要站起来,宣帝却按住姜曦的肩膀,温和道: “没有什么不合规矩,卿卿只需要写一个阅便是,卿卿不是会朕的字吗?” “可是……” 宣帝俯身握着姜曦的手,一笔一划的写了上去: “卿卿看看,这也不难嘛。” 姜曦呐呐道: “是不难,可……” “既然不难,这些请安折子,就交给卿卿了。” 宣帝如是说着: “朕身子还没有大好,若非是实在没有法子了,朕也不会让卿卿怀着身子还要操劳。” 在宣帝的再三劝说下,姜曦终于提起了笔。 笔一提起来,之后的事便顺理成章了。 宣帝开始渐渐教姜曦怎么看那些请安折子里的漏洞,臣子的奏折多有偏颇,身为帝王自然要能明辨是非,这非一日之功,可是宣帝却没有时间了。 在最后的这三月里,宣帝几乎想要将自己的学识,阅历,填鸭式的交给姜曦。 幸而,姜曦也不是愚钝之人,这会儿她看起折子来,已经十分顺利了。 大臣们在奏折里挖的坑,都会被她一一挑出来,时不时还会和宣帝分析一下大臣们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什么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等等,宣帝都忍不住道: “卿卿若为男儿身,怎不登堂为相侯。” 这话哄的姜曦很是开心,可随着宣帝渐渐不上早朝,只在乾安殿处理政务,大臣们看到姜曦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 直到某次,姜曦没有来得及停下批阅奏折的笔,被前来的大臣撞了个正着,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臣们参姜曦妖后误国折子堆了满满一桌。 宣帝没有惯着,直接将折子抬到金銮殿,给所有大臣一个拿回折子的机会。 “若再参降一品,三参降三品,直至尔等退出朝堂!” 宣帝坚决的态度让朝臣不由得为之瑟瑟发抖,眼看着几个二品、三品的大员被宣帝真真正正的贬了下去,朝臣们终于认清了这个事实。 之后的上奏朝事,也不再避着姜曦。 “卿卿,吏部尚书等人都是不可多得贤才,以后你若是用好了他们,必将受益无穷。” “那圣上便不该贬了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是。” 宣帝只是揉了揉姜曦的头发,笑而不语。 等到最后一月,宣帝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他让姜曦扶着自己坐上了龙椅,随后一把拉着姜曦坐下。 朝臣顿时哗然,可是宣帝依旧我行我素,上奏者贬,朝臣们很快就偃旗息鼓。 宣帝陪着姜曦上了半个月的朝,这一天,他终于坚持不住,整个人直接从龙椅上栽了下来。 “圣上!” “圣上?” 在一众乱糟糟的呼喊声中,宣帝只觉得意识模糊,等他再度醒来,便看到姜曦红着眼,坐在自己的床边。 “圣上终于醒了!这些日子,您做这些,都是因为,都是因为……” 姜曦有些说不下去了,她想起这两个多月宣帝的倾囊相授,只觉得自己仿佛要失去一个世间难寻的良师,不由得哭的更悲伤了。 “卿卿,别,别哭了,伤身子。你还有,你还有咱们的孩子呢。” 宣帝看着姜曦已经有些显怀的肚子,眼中带着眷恋。 姜曦连忙擦了擦眼泪,可是看着宣帝气若游丝的模样,又不由得落下泪来。 姜曦只能说些旁的转移注意力: “圣上,妾这就去叫其他姐妹来见您,您……” “卿卿,朕谁都不要,只要,只要你。” 宣帝握着姜曦的手,费力的打开一个暗格,从里面取出一个十分精致的小瓷瓶。 “这是,这是朕让人寻到的一种秘药,只要,只要服下,就能,就能同生共死,卿卿……” 姜曦沉默的从宣帝手里接过瓷瓶,她倒出了两颗药,递给宣帝一颗,另一颗……她拿在手里有些犹豫。 她真没有想到圣上还有这一手。 可,这才是圣上 ,不是吗? 这些日子,圣上的种种,不也是为了今日吗? 姜曦看了一眼宣帝,在宣帝的注视下,她将药丸送入口中。 “甜,甜的。” 宣帝最后露出一抹笑,定定的看着姜曦,仿佛要将姜曦的面容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傻丫头,朕骗你的。” “这些年,你在宫里受苦了,这是,这是朕最后,最后给你的一点甜。” “以后的路,朕不能再护着你了。你要,你要珍,珍重……” 景庆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帝崩。 宣惠帝死后,留下了一道圣旨,令群臣尊皇后姜曦为女帝,若皇后诞下公主,则在皇后身故后,皇位由公主继承。 这是宣惠帝为他的血脉铺就的最后一条路。 一月后,姜曦继位,改年号为景明,改名为羲,尊六部尚书为师,开启了大渊的新一轮盛世。 金銮殿上,这是姜曦第一次独自上朝,她身着一袭玄金交织的龙凤袍,其上飞龙腾云,金凤凌天,气势如虹。 “臣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姜曦看着黑压压的人头,从殿中一直蔓延至殿外,哪怕是姜曦看不到的地方,也有人在这一刻恭敬行礼。 姜曦缓缓在龙椅上落座,看着众臣,平静且从容道: “众卿,免礼。” END
第124章 大渊出了一个女皇帝,还是被先帝亲手推上位,这消息刚一传出,没多久,狄人便和西朔国联手对大渊的边疆虎视眈眈。 朝堂之上,更是直接吵成了一锅粥。 但大多数朝臣都主议和,姜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朝臣们的争吵。 这是先帝在世时教她的,有事出来,先让他们吵,吵到最后必将图穷匕见。 这会儿姜羲也不着急,甚至还指挥春鸿去给几个嘴角起皮的老大臣送茶。 众人这才想起上头还坐着圣上,一个个连连告罪,姜羲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便直接道: “方才朕听众卿最多顾虑的,似乎是军费一事。” “圣上明鉴,去岁咱们才结束了北疆的战事,今年若是战事再起,只怕物民生不利!” 姜羲点了点头,环顾众人: “诸卿也是这么想的?” “臣附议。” “臣附议。” …… 姜羲随后点了点头,然后道: “这仗,得打。” 还不等朝臣反对,姜羲便直接道: “我大渊打不起这一仗,难道狄人就能打得起?狄人与西朔国狼狈为奸,可他们的联盟真的那么稳固吗?朕看不见的。 此番军费开支,一应从宫中出,如今后宫空置,所有古玩字画、珍宝首饰都充做军费!” “圣上!这万万使不得啊!” “对啊,圣上,哪有打仗让您拆了皇宫的道理?这传出去只怕会惹人,惹人笑话!” “笑话?朕倒要看看,届时我大军的纛旗插在敌人的国都时,谁会来笑朕! 今日,朕给出去的,朕相信,我大渊的好儿郎,会十倍,百倍的给朕夺回来!” 姜羲掷地有声的说着,话落。不等文臣反应,武将直接沸腾了: “臣等一定不负皇恩!” 这一战,打的很快,几乎不到一个月,狄人与西朔国的盟军便被冲的七零八落。 西朔国不得不进献了一国库的珍宝,除此之外,还有两位皇子。 而狄人那边,不光让出了明珠草场,还答应以后的十年里,每年向大渊供奉战马五百匹牛羊若干,这才勉强为自己留住了栖息之地。 这一战,赢得漂亮,赢得痛快。 这一战,也让姜羲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了朝臣们。 而姜羲也因此大松了一口气,这是她继位后的第一战,若是输了士气有损不说,只怕也会给有心人落下话柄。 不过,幸好赢了,之后的论功行赏中,姜自威再立奇功,姜羲直接破格封他了一个兵马大将军。 而谢齐知却在这一战后,直接请辞,姜羲让人去打听,才知道他在皇陵附近建了一座茅草屋,种瓜点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但若逢战事,请他出山,他也还是愿意的。 而宫中的岁月如今也随着战事的停歇,变得平静悠远起来。 华珠与杜太监的婚事定在了九月,不冷不热,姜羲又是个大方的主子,直接给华珠一套京城的两进宅子。 姜羲告诉华珠,若是杜太监待她不好,就直接把他赶出宅子,吓得杜太监连连保证,逗的华珠抿嘴直笑。 还是林总管看不下去了,直接给杜太监一个爆栗: “蠢才!看不出圣上在逗你玩儿吗?!” 杜太监纯粹是被姜羲给吓怕了,这会儿也只是傻乎乎的笑着,趁着姜羲不注意,去拉华珠的手。 女娘柔软的手握在掌心,使得杜太监的心脏砰砰直跳,当着圣上的面拉手,这感觉……真刺激! 姜羲有些没眼看,打发着两人离开了。 等过了十月,刚进十一月,姜羲便发动了,这一胎,姜羲没有刻意去看是男是女。 但是从宣帝的旨意,姜羲可以猜到自己怕是要得一个小公主了。 果不其然,小公主没有折腾自己的娘亲,不过一个时辰便呱呱坠地。 只是,小公主一出生,姜羲连手都沾不上,林良玉疼的跟眼珠子使得,更有华秋、锦香等人伺候着,姜羲还是等到快满月的时候,这才能和闺女睡上一觉。 不过月子里的这段时间,姜羲也没有闲着,大臣们的折子她是批不了了,所以直接下令让他们缩短篇幅,由周琳琅和陈女官来念,朝臣在乾安殿外等候上喻处置。 小公主在百天的时候,姜羲终于为她选好了名字,叫赵来仪。 她是天生的凤凰,有凤来仪,当配于她。 同日,姜羲册封赵来仪为皇太女。 隔年,锦香与林指挥使走到了一起,二人倒是大方的,直接来请姜羲赐婚。 姜羲也没有厚此薄彼,不但给了锦香一座大宅子,还准了她如超听政的资格。 不过,现在的朝臣们对此事接受良好,并未大肆反对。 也在这一年,华秋向姜羲陈情,自己乃是当初因为太后牵连,而致使温妃陶氏一族流放的遗孤,她上奏请求姜羲为其家族翻案。 而姜羲这才知道,当初华秋的此陶非彼桃。 不过,姜羲并未直接答应,而是让华秋自行调查,华秋也没有辜负姜羲的希望,用了足足五个月的时间,将一切证据搜集整齐,查明陶家乃是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这才请姜羲定夺。 姜羲直接免去了陶家的罪责,并诏陶家主支回京。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7 首页 上一页 1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