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盛奶奶自己走出来,两家便很少走动了。 盛浅予作为得益的那方,除非秦芳主动,她不会自己跑去军区大院叨扰。更何况进军区大院手续麻烦,她不想给赵家添乱。 换回来的头一个月,秦芳经常给她来电,后来越来越少,临近高考,赵家便没了联系。 盛浅予因为原主残留的情绪,伤心难过一阵后,便和盛家友好相处起来。 她的手艺应该是继承周大华,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赵家,吃饭点都是家中保姆做的。回到盛家,在知道周大华负责一家饭食后,盛浅予便时不时帮周大华打下手。 盛奶奶一开始习惯小雨那热闹的主动性子,直到亲孙女回归,她才发现说话远比聆听有趣多了。 于是,以前盛奶奶和赵小雨是她听,小雨说的模式;现在盛奶奶和盛浅予是她说,浅予听的相处。 “浅予考得怎么样?考试场上紧不紧张?都是你那二哥不争气,跳不了级,不然早陪你一起上考场,帮你壮气了。” 周大华就笑:“妈,即便建军上考场,和浅予一个考场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盛奶奶就叹气,“是建党建军不争气。一个跳不了级,一个心理素质不强。” 周大华:“……”要不要提醒妈,浅予回来前,两个孙子的成绩一向是她的骄傲和四处炫耀的资本? 盛浅予顿了半天,碍于奶奶在,没把赵小雨的事说出来。 她在考场看到赵小雨了。 还有秦芳。 一开始她和秦芳打招呼,对方还欢喜地与她闲聊,问她最近如何,关心她的身体。但赵小雨招呼不打,提前进考场,秦芳便中止了话题。 她见状,没说什么,也提前进了考场。 她当时心底闪过一丝疑惑,盛家人不是说赵小雨成绩一般?那为何和她一样,破格进考场? 不过这样的疑问,在试卷发下来后,便抛掷了脑后。 赵小雨现在是盛家的禁忌,她提了,只怕会徒增家中伤感。 吃过饭,盛浅予回到房间估摸成绩,思考了下以后方针,便沉沉睡了过去。 高考后放长假,盛浅予便在家里鼓舞下,去其他城市转了转,看到落后的环境,以及报纸上一片畅谈美好,心中信念又多了几分。且脑海中汇聚成相关知识,只差进了大学一展宏图…… 回到盛家,她将爷爷奶奶和大哥二哥私下给的钱票塞了回去。 盛奶奶见状,格外心疼,“没吃苦吧?”旋即,更心疼道:“吃了,肯定吃了,瞅瞅,都瘦了。我们给你钱,是让你好好去玩的,你看看你,替家里省着干嘛。” 似想到那孩子,若是那孩子,家中给塞钱,不管多少,对方都能一天内花光…… 盛奶奶甩了甩脑海中的念头,又道:“钱给你了,你就拿着。本来就是我们盛家的孩子,也不晓得随了谁,跟家里省什么钱。” 盛爷爷也笑眯眯的,“你奶奶说得对。” 盛浅予太聪明了。 聪明到什么地步?知晓盛奶奶身体不好,便自行买了医书看,当天便做了清淡的药膳给盛奶奶调养身体。 原本盛家是出于对孩子孝心的维护,才放任盛浅予瞎折腾,没想到这孩子自己做的药膳真改善了盛奶奶的体质! 仅仅半年时间,以前盛奶奶受不了风,遭不了凉。现在健壮的老太太,时常去职工大院和其他老太太聊八卦。 笑的时间竟比以前更多了。
第5章 60年代大院假千金(5) 又隔了几日,高考成绩放出来,盛浅予是省状元,高出第二名几十分,听说作文有额外加分的因素在里面。 至于她写了什么,又凭什么比满分高出几分,直到盛浅予的作文随着一段采访印在全国日报上,才堵住所有人质疑声。 采访的记者是有家底和素质的,对盛浅予家庭背景和遭遇只字不提,反而询问起心德以及填写的专业。 盛浅予:“我报了几个专业,打算在校攻克几门学术。首先是农业科,59年因为家境缘故,没受过苦,但高考完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祖国大好河山,也见识过民众消瘦的状态,我希望大家能吃饱穿暖,希望建设更多美好河山,让祖国母亲站起来,叫那些看不起我们的外国友人自证错误。” 此番报纸一刊登,国外嘲讽不断,尤其是美利坚合众国,扬言华国活在梦里,光从59年受到的全国性灾难可以看出。格外讽刺盛浅予,年纪小口气大,等承受一次次失败,那这份日报将会成为他们嘲讽华夏的证据! 她的话,成功挑起几国,就连采访盛浅予的记者也受到上级的苛责,“她十三岁,难道你也十三岁嘛!知不知道建国之初,多少国家盯着我们华夏?就等着找错处,借机嘲讽呢?她放大话被盯上,上面也引起重视……行了,以后重要的采访你别上了,先冷静、反思几天吧。” 盛浅予受到影响了嘛?肯定的,毕竟那番话关系到国家未来的脸面,必然受到关注的。 只是她没想到成绩出来后,许久没联系的赵大雄会主动给她来电。 …… 坐在公交上的盛浅予,想到高考前偶遇秦芳的场景,猜测那位赵小雨不太喜欢自己。对方没有明说,只有行为上的抗拒,逼着秦芳妥协。 她也不想养母为难,才会提前进考场。 所以这次,养父为什么主动找自己?不怕赵小雨抵触了? 军区大院的保卫科早早得了消息,放了行。即便没有消息,他们也不会为难盛浅予,毕竟都是看着这位长大的,如今才十三岁就参加高考,还成了高考状元。 听说赵家认回来那位也参加了高考,只考了个专科。 没办法,一年前抱错孩子的事太惹军区大院关注了,再加上两孩子都是十三岁,同时参加高考,他们情不自禁将二者成绩作比较。 如果没有这位赵家养女,认回来亲闺女赵小雨自然是万丈光芒,闪闪发光的。但如今有了盛浅予省状元的名头在前,赵小雨才考上专科,就有些不够看了。 如今军区大院谁不是津津乐道啊? 不过也没说赵大雄捡了芝麻丢西瓜的话,毕竟换做他们自己,也会疼亲闺女,换回来是对两家最好的选择。至于当年那个失误的护士,被查清后,丢了快要退休的工作,退休金都没得领,更别说让给下面子女了。 盛浅予刚进院子,就迎来秦芳疼爱的视线,“瘦了,又瘦了。孩子,快进屋。” 她捏了捏自己小脸,产生了自我怀疑。 瘦了? 她不知晓自己来历,也不记得过往,但只要想做什么,脑海就会汇成一个与之相关的完整的系统知识链。 譬如,在无意间为盛奶奶把过脉,知晓对方身体病得很严重,找的医书是打掩护,实际很多药膳的做法汇聚脑海,才慢慢调养好盛奶奶身体,包括原主这具。 身体一好,营养跟上了,就没以前看上去纤弱了。 养母和盛奶奶都戴着滤镜,觉得一日不见她,她就受苦了,就瘦了。 想清楚这点,盛浅予眸光放柔许多,跟着秦芳往里走。 餐桌上没有赵小雨,她也没多问。 倒是赵大雄没顾及,开口就把话敞开来说:“小雨那孩子总觉着咱们不在意她,所以最近没常给你去电话,浅予没怪我们吧?” 盛浅予摇头。 见她面色如常,赵大雄跟秦芳都松了口气,心底开始怪起小雨的不懂事。可一想到小雨高考失利…… 他们又忍不住对视了下,叹了口气。 女儿都是债。 秦芳开始为盛浅予夹菜,“小雨高考失利,在家里闷了许久,就和陈舟……他们跑出去玩了。” 盛浅予听了,没多大表情。 陈舟与养父母差不多,一开始还每日几通电话,之后便是隔三差五,最后就没了音讯。 原主只是陈舟的朋友,有赵小雨和其的婚约在,她当然快刀斩乱麻,该断则断。养父母约她,她肯定会来,至于陈舟,她是能拒就拒,渐渐地,两人不再往来。 时间一久,儿时的感情肯定会淡。 想到这里,盛浅予尝了口饭菜,发现味道不对,她忍不住蹙眉。 秦芳心思细腻,发现她的小表情,关心道:“怎么了?” 盛浅予:“这不是张妈做的?”张妈是赵家请的保姆。 秦芳叹气,“小雨刚回来没多久,他们父女俩单独聊了几句,之后就把张妈辞退了。” 赵大雄沉了脸色,道:“别乱说,辞退张妈和小雨没关系。” 秦芳嘀咕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又开始给盛浅予夹起菜来。完全没有高考前,赵小雨提前进考场后的冷待。 不过盛浅予也没生气,毕竟赵小雨才是对方亲生女儿,她理解血缘关系上的羁绊。 她吃了两口,味道……实在一般般。 盛浅予:“晚上我帮妈你打下手吧。” 知道饭菜都是秦芳做的,再考虑到夫妻俩邀请她来暂住几日,便主动提出。 秦芳诧异:“浅予你现在会下厨了?” 似乎想到什么,盛浅予容色放柔了不少,“妈她厨艺很好,我大约继承她这点,厨艺也不差的。” 与养父母相比,她与亲生父母的相处时间更长些,至于原主的记忆,她都当走马观花看待,实际上还坐在这里,是养育之恩摆在那里,不好推拒和偿还罢了。 秦芳知道对方口中的“妈”是指盛家人,再一看其细微的表情,心中一抹刺痛,似乎有什么在悄然流逝,即便养女说要帮忙打下手,她也没了精神。 下午再见盛浅予,秦芳就有些病恹恹的了。 盛浅予手覆在对方额头,道:“妈,是不是病了?我帮你号号脉。” 秦芳强挤出一抹笑来,“你还会看病?” 盛浅予点头,没有隐瞒,“您知道我从小学什么都快,到了盛家,我发现奶奶身体不好,去医院看了,也是老样子,就找了医书看,慢慢帮她调养。” 秦芳张了张嘴,最后化作叹息:“你这孩子。”
第6章 60年代大院假千金(6) 说来也奇怪。 小雨回到赵家也开始看起初高中课本,表示来年要参加高考,她男人见这孩子也是可造之才,便将其拎到图书馆看些大学书籍,可那孩子看不下去,也坐不住。而且,随着读的书籍年级越高,小雨的成绩越是偏下,这次高考只考了个专科。 她安慰小雨:“没关系,你这个年龄,其他孩子都在读初中。你参加高考,还考上专科,已经强过很多孩子了。” 小雨就跟她急红了眼,“说来说去,你们还是觉得我不如盛浅予,你们更在意她是不是!” 无论秦芳怎么解释,小雨就是不听,最后赌气躲在房间,可把她急坏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5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