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出门带着马车,渔娘上自己家马车后,掀开车帘正好看到刘舒娘和对面那位年轻公子。 “看着还挺相配。” 林氏笑道:“刘舒娘是县令夫人的亲侄女,怎么会不给选个好的?” 罗家、孙家、贺家、王家的马车走在前头,梅家的马车在后面从码头驶出去,走走停停半刻钟,才从拥挤的码头出去,驶上了街道。 街上叫卖的声音热闹,渔娘微微掀开一点帘子朝外瞧,二郎这个小家伙也凑过去。 “姐姐,香。” 渔娘也闻到了,街边有家小食店在卖炸油条还是炸饼子的,油炸食物就是香。 林氏把小儿子抱在怀里:“咱们今日要去别人家做客,你乖乖的别闹,等家去了,要什么娘都给你。” 二郎听懂了阿娘的话,点点头。 渔娘他们在码头下船时堵了一回,到田知府门外大街上又堵住了。马车前后相接,绵延半条街。 在码头上时渔娘还兴致勃勃地往马车外看,到了田家大门外,渔娘就规规矩矩地坐着,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马车走两步歇一会儿,不知道等了多久,马车才驶进一处院子。 渔娘扶着丫头的手下马车,左右看了看,正在这时,一位身着碧波色夹袄的妇人笑着迎上来,自我介绍是主母身边的管事妈妈。 “今儿客人多,府里也杂乱,还请诸位不要介意。” 罗县令的夫人刘氏并几位不认识的妇人忙笑着:“哪里就杂乱了,我们看着明明安排得很好嘛。” “就是,就是。” 管事妈妈笑着请他们进去:“夫人在里间待客,诸位快请。” 渔娘跟着阿娘去后面院子,走到院门口,她不经意地扭头,看到他们家马车被牵走了,又有新的一批人到了,马车上又下来衣裙身着绫罗绸缎的有钱人。 啧,若田知府真是为了疏浚河道筹银子才办的宴,那他可真努力。 请了这么多财主来,就算一家捐一百两银子,至少也有好几万两银子了。何况,肯定有多捐的,比如她爹就准备了三百两银子捐款。 还有叙州府的其他人家,比如大财主杨家,杨密他们家至少要捐几千两银子吧。 心里正想着杨家人,进门口走到知府夫人跟前行礼,知府夫人右边下首坐着的正是杨家老夫人,杨密的母亲。 渔娘他们家到的不早不晚,此时偌大的花厅里已经到了不少人了,大部分人要么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话,要么去外面院子里散散,知府夫人跟前左右两排椅子只是有几个人坐着。 田知府的嫡妻姓章,刘氏上前行礼,笑着道:“您和田大人刚到叙州府时我就想来拜见夫人,今日总算见到了。” 章夫人略扶了下刘氏:“刘夫人客气,我也想见你们呐。” 章夫人笑道跟大伙儿说:“不怕诸位笑话,我跟我家大人从京城赶过来时很匆忙,到叙州府后来不及安顿家里,又病了一回,病恹恹地养了几个月,最近好多了,这才请诸位来府里坐一坐。” 杨老夫人语气亲热:“病去如抽丝,夫人该多养些日子,咱们来日方长,什么时候见都可以。” 屋里众位夫人忙附和:“杨老夫人说的是。” “哈哈哈,那咱们说定了,待到明年了冬去春来,咱们选个好日子再聚。” 只看她说话,章夫人是个很好相交的人,跟谁都能说几句话,对谁都尊重。 不过,章夫人跟前的座位嘛,上前见礼的夫人们,没几个捞得着。 渔娘以为她娘也没座位,正要转身时,章夫人请她娘在左下首第二个位置坐,赵氏、 阮氏、于氏也有座位。 刘氏垂下眼皮子掩下心里的惊讶,刚才进门时她就发现了,章夫人跟前只有几位县令夫人,没想到梅家、贺家、王家、孙家他们在章夫人跟前也有座儿。 渔娘这样的小姑娘在章夫人跟前是没有座位的,她牵着弟弟准备去后头找个位置坐下歇息。 章夫人跟前座位少,金贵,屋里其他地方椅子还多得很。 渔娘牵着弟弟正要走,杨老夫人笑着叫她过去:“你是梅家小娘子吧,快过来陪老婆子坐坐。” 渔娘看向她娘,林氏笑着点点头:“你去陪老夫人说说话。” 好吧,渔娘也好奇,杨家老夫人从何知道她的,总不会是杨密说的吧,杨密一个话少的大男人,看着也不像是碎嘴子。 “小女见过老夫人。” 杨老夫人笑眯着眼道:“好好好,快坐下,年轻姑娘就该是这般明媚大气。” “多谢老夫人夸奖。” 杨老夫人下首没人,渔娘被杨老夫人拉着顺势坐下。 二郎靠在姐姐膝前,眨巴着眼睛。 杨老夫人摸摸二郎的耳垂,笑着夸道:“真是个福气孩子。” 上首的章夫人打趣道:“老夫人,我记得您家孙子孙女也好几个了,怎的还馋别家家里的小郎君?” 杨老夫笑道:“不馋小郎君,老婆子我馋年轻姑娘,家里还缺个小儿媳。” “哈哈哈,今日来的小娘子多,老夫人可多瞧瞧,看看有没有中意的。” “说的是,可得多瞧瞧。” 杨老夫人话声落,渔娘感觉屋里人落到自己身上的视线变得火热起来。 渔娘眉头微挑,低头装乖巧。 杨家,大家族,这可不在她爹娘的择婿范围内。
第23章 杨家小娘子的回礼 前来拜见章夫人的女客络绎不绝,好些被章夫人留座,章夫人跟前的空座越来越少。 渔娘也懂事,陪杨老夫人说了会儿话,找了个借口就带着弟弟出去了。 “哪儿方便更衣?” 阿青忙道:“奴婢刚问过田家的下人了,女客更衣在侧院。” “你且去看看侧院里头有没有人,没人就带着二郎去更衣。” “是。” 阿青去看过后说没人,渔娘把二郎交给她:“别叫他乱走,一会儿赶紧送回来。” “奴婢记下了。” 渔娘左右看了看,院子里三五成群的夫人小姐,她都不熟悉,叹了口气,这宴会也挺没意思的。 芸娘,刘舒娘这会儿还在屋里立着,没空出来,渔娘随意走走,等阿青带二郎回来。 渔娘见一群十五六岁的小娘子围着两个五六岁的小丫头说话,她往过靠了靠,伸出只耳朵听热闹。 “这位小娘子,听你叫田小娘表姐,你们是表姐妹?” “昂,是呀,田四娘是我表姐。” “你是哪家的小娘子?” “不告诉你。” 一群人里也有认识这个小丫头的,跟旁边人说:“这是杨家的小娘子,她父亲是杨家二房长子。” 从县里来的小娘子一听这话,顿时明白了这位说话中气十足的小姑娘是谁。 想到杨家还有位正当婚配的杨三郎,有两个已及笄却还未定亲的小娘子对杨家小娘子态度越发温和了,主动带着杨家小娘子玩儿。 杨家小娘子骄傲着呢,不喜欢这些姐姐跟着她,嫌人吵闹,拉着比她大两岁的表姐要走。 “你们让开,挤着我们了。” 杨小娘子说话大声,小手叉腰,肉嘟嘟的小脸十分严肃。 “杨小娘想去哪儿玩儿?姐姐们陪你们去。”几个娘子笑着让开路。 杨小娘子也不听,拉着表姐田四娘就跑。 杨小娘子也没去其他地方,跑到渔娘身边,主动搭讪:“你是哪家的姐姐?” “梅家的。” 杨小娘子蹲下,用手指戳了戳渔娘裙摆上的绣花:“梅家姐姐,这是鸭子吗?” 田四娘说:“脖子这么长,是鹅吧。” 还站在原地的几个小娘子一下笑了:“果然是两个孩子,连仙鹤都分不清。” 杨小娘子不高兴了:“你们怎知是仙鹤?” 那边一位身穿杏色衣裙的小娘子笑道:“要不你问问梅家小娘子是什么。” “梅家姐姐,这是啥呀?”小丫头仰起小脑袋问。 渔娘捏捏小丫头的扎的小发包:“是仙鹤,绣的是鹤舞梅林。” “呀,这不是跟你的姓一样了吗?” “是呀。” “哎哟,我的小祖宗哎,您蹲地上干什么,小心一会儿腿骂。”跟在身边伺候的杨家下人忙抱杨小娘子起来。 杨小娘子不肯,蹲在渔娘跟前戳裙摆上的仙鹤,戳戳,又戳戳。 “真好看呀。” 田四娘年纪稍大些,她疑惑:“仙鹤不是给我祖母那样的年纪用的吗?” “也不一定哦,喜欢就用,没有那么多规矩。” 对面那群小娘子都打量着这位初来乍到的梅家娘子,以前没听过叙州府有姓梅的大户人家,这位梅家小娘子定是下面县城来的。 小地方来的人,瞧着倒是没有小地方的小家子气,身上的衣裙是织锦的,裙摆绣花的花样也是她们没见过的,头上的首饰做工也很精巧不凡。 几个有眼力见的小娘子主动过来跟渔娘交好。 “梅家小娘子好呀,我姓魏,家住叙州府东城茶马坊,若是有空闲,可去茶马坊找我玩儿。” 南溪县富户聚居在南街上,叙州府的富户聚居在茶马坊,若是在叙州府,介绍自家住在茶马坊,旁人就该明白,这家身份不低。 渔娘笑着点点头:“魏小娘子好,我是南溪县人,今日宴会完了要家去,以后有机会再来叙州府咱们再见见。” 魏小娘子抿嘴笑:“听我哥哥讲,南溪县热闹得很,码头上有许多卖酒的商户。” “南溪县山好水好,酿酒的酒坊自然就多了。” 跟人说了会儿话,估摸着二郎要回来了,渔娘想走,杨家小娘子和田四娘那个小姑娘还在看仙鹤,杨小娘子还偷偷扯她裙摆。 渔娘抱起杨家小娘子:“这么喜欢仙鹤?” “好喜欢的。” “我送你一个仙鹤香囊吧。” 杨小娘子高兴地笑眯了眼:“我想要。” “那你等会儿。” 做衣裙的边角料被绣娘们改做了帕子、香囊,渔娘今日身上戴的香囊绣的是花枝跟,衣裙上的绣花搭配,还有个绣仙鹤的香囊,挂在二郎身上。 阿青抱着二郎从跨院回来,同样被渔娘抱在怀里的杨小娘子立刻大喊:“梅姐姐,仙鹤。” “好,这就给你。” 二郎还没明白了,挂在他腰上的香囊就被他姐姐拿了去,他嘴角一垂正要闹,渔娘赶紧把她腰上的梅花香囊换给他。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4 首页 上一页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