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小娘子唤田知府的小女儿表姐,这个关系应该是从章夫人那边论起。我听杨老夫人说过,她有个侄媳出身陕西潼关,跟我一样,在家当姑娘时就爱远游。” 渔娘问她娘:“我记得咱们家世家谱外册上,记载了各地未入世家谱的地方大族,陕西潼关有家姓姚,跟田知府的先生,如今的当朝首辅姚炳同一个姓?” 林氏点点头,梅长湖立刻道:“姚炳确实出身陕西潼关。” 章夫人跟姚家扯得上关系,章夫人还跟杨老夫人那位侄媳以表姐妹论,大胆猜测,章夫人应该是首辅大人的外侄女? “首辅的夫人姓什么?” 梅长湖和林氏都不知道,不过这会儿知不知道都无所谓了。 首辅大人把自家外侄女嫁给自己的学生,田知府来叙州府任官,杨家鼎力相助,帮助田知府做出成绩,以求早日回京,这个应该是没错的。 梅长湖道:“世家,地方大族,朝廷高官,武勋贵族,明面上各有各的路子,暗地里却都在一张网里,只有寒门被排除在外。” 像田知府这样能出头的寒门,若无皇上坚持,还有他的先生为他撑腰,估计一开始就被拉拢进网里,吸收成自己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寒门难出贵子的缘由。 渔娘笑道:“咱们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虽然边缘了些,也不会完全被踩在脚下翻不了身。” 梅长湖愁着呢:“二郎若是不争气,我的孙子曾孙,就彻底成寒门了。” “二郎不会的。” 梅长湖轻叹,世事难料,谁能说得准? 晚上休息,梅长湖翻来覆去睡不着,林氏嫌他烦:“你又怎么了?” “渔娘的婚事啊。” “渔娘的婚事怎么了?” “刚才听渔娘说杨家跟姚家关系不浅,我就想啊,当朝首辅姚炳是寒门领袖,世家和寒门斗的这般恨,姚炳若是退下去,好坏难料。杨家不是个结亲的好人选。可若是给渔娘选户家庭简单的富裕人家,这种人家注定了和上层没多少牵扯,眼前看着是好,若是碰到什么风浪动荡,怕是立刻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被人吃干抹净了。” 想想淮安梅家,梅家好歹在世家谱上挂着,改朝换代,各房分宗逃命,家产被吞了大半。 林氏笑叹:“你倒是想得长远,连渔娘后代都考虑上了。” “如何不考虑?皇帝轮流做,两三百年换一家上去,哪有什么长命的王朝?”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林氏却道:“世事哪有两全的,你又想渔娘嫁户家庭简单的人家过得舒心,又想渔娘还能搭得上关系在乱世中保全自身,什么好事都被你占全了?” “哼,我渔娘哪里都好,凭什么不能两全?” “多大年纪了,能不能明白点事理?” 梅长湖不想明白事理,抱着被子转身背对着林氏。 林氏简直被气笑了,也懒得管这别扭的男人,睡吧。 渔娘没有她爹娘那般着急婚事,睡了一个好觉起床,用了早食后牵着二郎在院子里溜达了三圈,换了身外出的衣裳去先生家。 “先生,我来啦。” 孙浔和于氏正在庭院内银杏树下煮茶,于氏笑着招呼渔娘过去坐。 “昨儿睡得可好?” “累了一天了,晚上睡得沉,一晚上都没做过梦。师娘睡得可好?” 于氏笑着点头:“我也睡得好,早上起来身上松快得很,刚才我和你先生还在说,明日若是天晴,我们去城外走一走。” 渔娘眼睛一亮:“先生,明日不讲课?” 孙浔笑道:“怎么不讲课,明日若是天气好,我带你们去郊外讲课。” 前两月为了鞭策渔娘这个惫懒的孩子,孙浔很是逼了她一回,讲课的进度快,到如今前朝周史讲了将近一半了。后头日子还长,就不用追的这般紧了。 渔娘松了口气,又试图得寸进尺:“先生,前两月累着我了,今年过年我们可能多休息几日?” 孙浔:“下一编讲完估计快小年了,讲完就休息,过完年后正月初八再开课。” 渔娘欢喜极了:“那可太好了,等休课后我要回一趟清溪村,张大娘子说了,今年她们家的橘子结得好,给我留一筐,叫我去拿。” 于氏亲昵地握住渔娘暖和的小手:“还惦记着吃的,是个孩子呢。” 渔娘大笑起来:“当个孩子挺好的,我愿意一辈子在爹娘和先生师娘跟前当孩子。” 孙浔和于氏都乐了,这孩子,尽说些孩子话。 陪先生和师娘喝了两盏茶,渔娘告辞去周家,她想去看淼娘的嫁衣绣好了没有。 淼娘是个再乖巧不过的小娘子,管家、下厨、绣花这些本事都没落下。她的嫁衣自几年前就开始绣了,一件嫁衣不紧不慢绣了几年,听说这几天就要完工了。 淼娘小声告诉渔娘:“说是绣了几年,其实就是一年绣花几只鸳鸯蝴蝶啥的,拖着呗。” 展开的嫁衣铺在矮榻上,渔娘目露欣赏道:“那你也很厉害了,换成我,手指头扎烂了也做不出来这身嫁衣来。” 淼娘笑道:“叫我说,一辈子穿一回的衣裳,也不用如此费心,买一件回来,自己扎两针当自己绣过的就行了,我娘不答应,说这样不合规矩。” 渔娘叫淼娘赶紧把嫁衣收起来,别弄脏了。 淼娘没动,叫小丫头把嫁衣收起来放到箱子里,两人坐一块儿说话。 “你还有几日就成婚了,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 淼娘小声笑:“两家刚说定婚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他经常来我家送东西,本来就熟悉,这下就更熟悉了,看到他的脸我害羞不起来。” “啧,小娘子变成少妇,胆子都大了。”渔娘调笑一句,还意味深长地瞥了她一眼。 淼娘作势要打她,渔娘抱住她胳膊贴上去,两人拉扯起来,笑声不绝。 两人说说笑笑闹腾了好久,待到快午食了,渔娘没留下用饭,就先回去了。 “明日我要去我先生家读书,等你出嫁那日我再来送你。” “嗯,你回吧。” 淼娘腊月初八出嫁,热热闹闹办了一场,渔娘充作娘家人送淼娘出门。随后又跟着爹娘去邓家吃席,两边都少不了她。 吃完席家去,邓家给各家送了回礼,梅家拿了两份回礼,一份是邓家给梅家的回礼,一份是邓丁香这个新郎作为淼娘的丈夫,给渔娘这位闺中好姐妹回的礼。 贺文嘉好奇邓丁香送了什么,跟着跑去梅家,打开一开,六样特制的点心,都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哇,给你的回礼跟我家的不一样,我家的回礼一看就是从外头点心铺子定的。” “见者有份,想吃自己拿。”渔娘今儿大方。 贺文嘉可不会跟她客气,叫伺候的人拿来一个盘子,拣出来一盘留着给梅叔林婶。 贺文嘉尝了一块八珍糕,赞道:“好吃,你快尝尝。” 渔娘摸着肚子:“吃不下,明儿再吃。” 贺文嘉胃口好,又吃了一块才拿帕子擦擦手:“给我装几块带走,我也留着明儿吃。” “装吧。” 渔娘叫丫头来装点心,也没说话。 点心装好后,渔娘对贺文嘉抬了下下巴:“装好了,天色不早了,你快家去吧。” “咱们两家紧挨着,我不着急回。”贺文嘉靠着椅子跷起腿来。 渔娘一看他就知道他想干嘛:“你有话说?” 贺文嘉心里纠结,半天才说出一句:“算是吧。” “那你问嘛。” “你……今天淼娘成婚,明年张大娘子成婚,和你最亲密的两个朋友都成婚了,你准备什么时候……” “我都还未及笄,说亲还要等好几年后,你现在问我这个?” “你觉得杨密如何?”贺文嘉问出他最想问那句话。 “不如何。” “为什么?你不会觉得他……”贺文嘉坐直身体,脸色一下变好了。 为什么?贺文嘉没说明白,渔娘却听明白了,渔娘歪头想了想:“没有为什么,杨密人不错,可我不喜欢。” 卖粮事件,杨密代表杨家展现出来的担当让她对杨密有些欣赏,田家宴会多了解杨家一些后,她以前从未将杨密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以后就更不会了。 唉,想想也挺烦人的,她还这么小,就要考虑这些糟心事了。 贺文嘉咧嘴笑:“王苍说杨家不错,杨密也算良配,我就说嘛,你肯定不会喜欢那个狡猾的老男人。” 呵呵,杨三哥变成狡猾的老男人,贺文嘉你也变得太快了吧。 渔娘不想和他讨论杨密:“拿着你的点心滚吧。” “哎,小的这就滚!” 贺文嘉提着点心,轻跳出门,利索轻盈得跟个猴儿一样。
第25章 贺家大郎 腊月二十,刘舒娘出嫁,汪家人坐船前来迎亲。汪家人为了傍晚前赶回高县,一大早就从昨晚歇息的客栈出发,敲敲打打去罗家。 渔娘和贺文嘉去先生家读书,在路上远远瞧见汪家迎亲的队伍,贺文嘉道:“我看了我家的历本,十二月的好日子多,自从进腊月后,县城里娶妻嫁女的不少。” “今年确实是个好年份,明年也顺顺利利就好了。” “放心,肯定差不了。我娘说今年立冬后天气冷得快,地里的害虫都被冻死了,明年春种夏收肯定好。” 昨晚上下雪,南溪县这地方不比北方,雪薄的很,落地就化了,只有南山上有一层积雪覆盖。 两人边说边走,在孙家门口碰到刚到的王苍,只见他身上穿着厚棉袄,肩上披着毛披风,脸冻得有些红。 “又没叫你走路,你坐马车来还这般冷?” 王苍微微笑道:“今天早风大吹着冷,马车虽能挡些风,还是冷,不过我身上还暖和。” “啧,你也就是脸白,被风吹一下才这般红,跟个小娘子一样。” 王苍懒得搭理贺文嘉调笑他的话,转而说起读书的事:“先生原本说小年那天开始放假,这大半月讲课讲得顺畅,估计今天讲完周中宗这一编就可以休息了。” 贺文嘉大大咧咧地搭上他肩膀:“讲完周中宗,过完年回来,就该讲周朝的彻底没落了。” 世家和皇权,好的时候可以相互成全相互扶持,利益分完了,世家和皇权又开始互相斗争,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不罢休。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4 首页 上一页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