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把菜园里地上的杂草、小石子等清理干净,用锄头把地翻一翻,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排列整齐的菜畦。 她还给菜园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百草园”。百草园暂时还没有一个成员,希望将来能名副其实吧。不过第一个百草园的成员她想到了让谁入驻。 一可扛着锄头就“噔噔噔”地向小白菜的地方跑去,那里还有十几颗小白菜呢。当然不能全吃了,还要留种子。一可兴奋的把小白菜连苗带根的挖起来移进百草园,一共挖了十棵,留了六颗没有挖,这是防备万一移植的小白菜,不成功的话还有几颗做种子。于是百草园的第一位成员成功入驻。 一可精神百倍地在森林里寻找野菜,看见草药也不放过。野菜草药,连根带土挖了,移种到百草园里去。也许是这里地面潮湿,适合很多野菜生长,一可没花半天时间,就移摘了很多野菜,比如说野韭菜、鱼腥草、空心菜、竹笋、蛇虫苗、苋菜、马齿苋、撅儿菜等等。百草园一下子热闹起来,瞧瞧那一颗颗伸着叶子相互打着招呼的野菜们,一可开心得不得了。蔬菜有了,肉还远吗? … 今天是一可住进新家洞天福地的第八天。一可早上去喂野鸡时,发现野鸡瘦了,才几天时间而已,野鸡就瘦了,一可懊恼地拍拍自己的头,怎么这么笨呢?前世是把鸡养在圈子里,那是有粮食喂,现在没有粮食吃,仅仅吃几条蚯蚓,一些野草,不瘦才怪呢?再一看兔子,还好还好,兔子没有瘦,每天都有鲜嫩的野菜吃,所以没有瘦。 “不行,野鸡不能养在洞里,得让它自食其力,养在哪里呢?”一可自问自答,“还是养到竹林里去吧,方便把鸡圈起来。” 竹林是个好地方,不过也要围起来,跑走了可不会回来的。于是一可又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才把竹林的一个角落围了起来。 “这小手真可怜!天天用柴刀砍啊砍,昨天围菜园子,砍树;今天围鸡场,砍树。砍砍砍,砍得小手手指那个痛哟!”一可呼呼吹着手,自己哄自己,“乖乖手手,呼呼就不痛了啊!”呼完手又傻兮兮的好笑。 鸡场围好了,大概有一百多平方大,现在鸡少,完全够它找食了。 一可去洞里把鸡捉出来,放进鸡场里。野鸡一放进去,先“咯咯咯咯”的一阵唱,在竹子之间窜来窜去,好一阵撒欢儿奔跑,跑够了,最后才欢快地在地上刨起来,干枯竹叶被刨开,它就用尖尖的嘴把那些大大小小的虫子都叼进嘴里。 “虫子真可怜!”一可为虫子默哀半秒,又担心虫子不够野鸡吃,而且也不能把野鸡天天关在一个地方,再多的虫子也有吃完的。 一可决定用竹子削竹条,编成一块一块的像栅栏门一样的竹门,合并成一个移动的围栏,隔一天把鸡放在不同的地方找食物,这样野鸡就天天有虫子吃了。 以后生活走上了正轨,不再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可要把整片竹林围起来,形成一个天然的养鸡场,竹林一角搭建一个鸡房,鸡躲雨、睡觉、生蛋的地方都有了,想想成群的鸡在竹林里散步,追逐翻找食物,那画面太美了。 一可解决了鸡的问题,就把制作弓箭提上了日程。 要吃肉不能只靠陷阱,还是要主动出击才行。弓箭是获取肉食的主要工具。 制作弓箭弓的木料用的是梨树的枝条来做,而箭原本就有50根,只是在来龙山的路上用掉了一些,剩下还有30几个箭的尾羽暂时用鸡翅膀的羽毛代替,等射了大鸟后再用大鸟的羽毛,箭要准备多些,这里有成片的竹林,可以用竹子做箭。现在唯一解决不了的就是做弓弦的筋,弓弦一般都是用动物的筋做弦或者尼龙绳、蚕丝等,这些一可没有办法弄到,难道这种最方便使用的远程武器就要放弃了,她不甘心。 啊!少了弓箭就等于少了很多的肉食,无肉不欢的一可不想放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弦呢?古时候的人是用什么做的呢? “笨一可,想一想啊!仔细想,你一定想的起来的!”一可自己给自己打气。 哦,对了!好像在一部古装剧里有一个部落是用葡萄藤做的弦。 “就这么决定了,古人能用它做弦,我也能行!”一可给自己打气。 有了目标,她瞬间满血复活。这么大的森林,找找野葡萄,也比打死动物取筋容易。 葡萄一般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可爬上瞭望塔,观察森林哪边阳光最充足,她发现在山的背面,阳光是最充足的,现在太阳还在那边耀武扬威呢! 要到山背面去,如果围绕着山体走,或许两到三天才能绕过去,因为茂密的灌木杂草阻挡了前去的路,除草砍木过去,呵呵!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古人诚不欺我,隧道二号出去的地方就是大山的背面。 “哈哈哈!”一可仰天大笑三声,“天助我也!” 一可决定明天去山背面看看,今天还是先去看看陷阱有没有倒霉蛋被捉住。结果去到陷阱处一看,虽然其它陷阱什么都没有,但是有一只野鸡被绳套套住了,而且是一只鸡妈妈。 你看:一群小不点儿鸡崽子在鸡妈妈旁边戏耍,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妈妈脚被套住了。鸡妈妈在那里努力的用尖尖的嘴啄着套绳,套绳表皮有些被啄烂了。 “小鸡妈妈,你的运气好像差一点哦,我要是明天来肯定就让你逃之夭夭了。现在嘛,只好请你带着你的小宝贝们去我家做客啰。” 一可把鸡妈妈绑住放进背篓里,把背篓靠近底部的地方弄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她把装鸡妈妈的背篓放在一棵树下后就在树背后藏起来。 一可藏起来不久,鸡妈妈开始一阵扑腾,又“咯咯咯”一阵叫唤,小鸡们乖乖的跑过去绕着背篓呼应,一只聪明的小鸡从窟窿钻进了背篓,其它小鸡也有样学样的钻了进去。 一可从树后跑出来,迅速的把那个窟窿堵住。 “发财了发财了!我的养殖大业可以提上日程了。”她背着背篓就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第21章 悠闲的生活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一可唱着《上学歌》,喜气洋洋的背上背篓,拿上柴刀去找葡萄树。背篓里装了几根绳子,这都是她晚上只要没事就编绳子的功劳,不然哪里有这么多绳子够用?还有两竹筒水,一包肉干,四个鸡蛋,一包煮熟的干菜,干菜水一泡就可以吃,出去寻找也不知道要几天时间才找得到葡萄树? 一可一头钻进二号隧道,爬到了隧道口。她伸出头去,仔细地观察洞外的情况。 洞外一片绿色,一根根粗大的树枝缠绕在一起像亲密无间的兄弟一样团结,这些树长得并不密集,间隔距离很远,每一棵树的腰身比水桶腰还粗,粗大的主干挺拔的矗立在大地上,像钢铁战士守护着这片大地。树冠像一顶顶大大的太阳伞伸开着,挡住了天上吹下来的热气,树林里凉悠悠的。 树冠头上阳光灿烂,偶有一缕阳光透过树林缝隙照射到地面,让暗沉沉的林子有了一丝光明。 温柔的风亲亲一可的小脸儿,唱着歌儿的她心情更愉悦了。一可站在隧道口往远处望,却只看见了一片寂寞,这些树早已高过隧道口,似乎与山比肩高了。所以他的眼里看见除了树还是树。或许是数木太大太多,树下的地面上灌木杂草很少,不像龙山外面的那几座山,灌木杂草和树抢着长高高,使得她在进龙山的路途才那么困难。这里地面灌木杂草虽然很少,但是落叶却很多很厚。 “往哪一个方向走呢?”一可喃喃自语。她用力嗅了嗅空气,除了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树木味道外,还有一缕若有若无的花香,她辨别清楚方向后,攀着藤条滑到山底,循着花香而去。 一路上走走停停,敲敲打打,特别是地面厚厚的落叶,不熟悉的环境,安全第一,速度第二。走了约有两个多小时,香味也渐渐浓郁了,粗壮的树木也渐渐的稀疏了。她继续往前走,发现灌木丛渐渐多了起来,杂草也开始多了,在走半个多小时,头上宽大的树冠没有了,眼前的树木矮小稀疏,还隐隐约约听见流水的声音。蓝天白云也坦坦荡荡的暴露在她的头上。 阳光大片大片的投射下来,视野也能看见更广阔的地方,一可找到溪流,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缓缓的流淌着,溪底一尾尾的鱼儿在散漫地游动。沿着溪流往上游走,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看见了小溪两边大片的桃树、梨树、杏树。那攀爬在灌木丛上长着绿叶子的不正是野葡萄的叶子吗? 好多葡萄藤呀!一可顾不上休息,跑过去,刷刷刷的就割了一大把藤,又跑到梨树边选了几根有弯度的树枝砍了下来,全部装进背兜里。制作弓箭的全部材料都准备齐全了,一可决定回去就制作弓箭,天黑了回不了山洞。 一可开始吃晚餐,两个鸡蛋,几块肉干,干菜用竹筒里的水泡了泡,和着水吃了。, 一可选了一颗最高的梨树,爬上树去,把背篓吊在树枝上,在树枝之间用绳子绑了个吊床,今晚她就在这里过夜了。 第二天,一可是被暖暖的阳光唤醒的。这里没有高大的古树,没有繁茂的枝叶挡住天空,太阳直接和她来了个亲密的拥抱,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一可迷了迷了眼,心情愉快的一可。去小溪边洗了个脸,发现溪边了的野葛根。 一可开心地叫了起来,“中大奖了!好运连连啊!葛根啊!可以吃可以药用的葛根啊!我的衣服有着落了。”森林里伤风感冒,葛根是发烧的天敌,既可药用也可食用,最主要的是葛根藤可以提取纤维制作衣物,而且一般生长葛根的地方就是大片大片的,虽然没有到取之不尽的地步,但是一可个人的衣物完全是可以解决的,这叫一可怎能不兴奋呢?刷刷刷,一可不停地用柴刀砍了一大捆葛根藤,放进背兜里,还刨了一堆粗壮的葛根也放进背兜里。 “好重呀!”背篓里装太多东西了,丢掉哪一个都舍不得,最后还是把葛根藤拿了一些出来。一可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小溪回山洞。 回去的路上非常顺利,这让一可的心情更加愉快! 一可自从找回来弓箭的材料后,就加班加点的赶制弓箭。葡萄藤给她熬煮晾晒,提取纤维出来用的时间比她做弓的时间还长,熬煮藤条晾晒抽取纤维用了十几天,却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给她做了10把弓,300支箭。 在一可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催促:“快做弓箭,快做弓箭!”于是就有了这几天一可不眠不休的制作弓箭的一幕。她做好了弓箭,决定要出去试试箭的威力。 一可照例先检查陷阱,收获了一只穿山甲。穿山甲已经在坑底钻了一个小洞出来。如果她再晚一点来检查,这只穿山甲可能就逃之夭夭了。她把穿山甲捆得像粽子似的,丢进背篓就继续往前探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33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