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身体的底子实在太差,阿鲤小包子给急得两只手使劲的抓,连小腿都配合着用力,还是没能吃上一口。 顾欢喜无奈的只好去给她泡奶粉。 伺候闺女吃饱喝足又睡过去后,她见外头太阳毒辣,连丝风都没有,就开门出去,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院子不大,已经简单收拾过,能下脚了,割的草就堆在大门口一侧,晒干了能当柴火烧。西边种了棵石榴树,这会儿花期已过,结了不少果子,东边有棵桐树,冠幅很大,枝繁叶茂,丝毫看不出干旱的影响,挨着桐树,搭了个茅草顶的小棚子,里头盘了土灶,可以做饭。 后院更小,有两棵枣树,只在角落里盖了个茅房,连庄户人家常见的猪圈鸡窝都没有。 顾欢喜有原主的记忆,对这种情况半点不意外,原主父亲顾帧是个秀才,祖籍离着青州远着呢,因为某些原因,心灰意冷,放弃了科举后,就带着仅五岁大的女儿到处游山玩水了,说是游山玩水,日子过得也着实清贫,在外头奔波了十年后,想着女儿年纪大了,而他身体也出了状况,这才在当地安了家。 顾帧身上有种文人的清高和天真,性子又固执倔强,不擅庶务,教育的闺女,也软弱可欺,完全撑不起家来。 所以,俩人住在山脚下后,压根就不像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一点章程都没有。 顾帧临终前,也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才拿出所有积蓄,给闺女招了上门女婿,还特意选了老实巴交的许怀义,就是怕闺女被婆家欺负。 而对现在的顾欢喜来说,有这么一位父亲,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以后她若表现出点见识来,就可以推到这位有过十几年游历经验的父亲头上了。 还有个好处,原主跟着父亲学过字,不是文盲。
第13章 开国皇帝是穿越前辈? 临近中午,许怀义满头大汗的回来了,身后一个显眼的大背篓,有没有东西不知道,反正足够唬弄人了。 在屋里没找见媳妇儿,他闪身进了房车,就看到顾欢喜正在刷洗锅具,赶忙上前几步夺下来,紧张的道,“你去床上歇着,有我在呢,哪能叫你干活儿啊?” 他要是不惦记着媳妇儿吃午饭,也不会一路跑下山。 顾欢喜给他展示了一下戴着的手套,“放心吧,我没碰凉水,干点活儿没事儿,刚才我还去院子里转了一圈呢,你之前不是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吗?” “可你不是在月子里吗?” “坐月子又不是废了,焦大夫开的药里有人参,我吃了两天,感觉好多了呢,还有吃的那些阿胶,小米、红糖、鸡蛋啥的,还能白补了?” 可她好说歹说,许怀义就是不同意她做饭,半推半抱着,把她按到床上躺下,然后开了电脑,里面放着她喜欢的电视剧,这才转身系上围裙,自己去厨房忙活。 看到案板上白生生的胖猪蹄,许怀义回头问了声,“想吃猪蹄了?红烧可不行啊,味儿太重,书上说了,月子里最好啥调味料也不要加……” 顾欢喜舒服的靠着抱枕,随口解释道,“没想红烧,清炖就行,刚才给阿狸喂奶,一点都没有,不都说猪蹄下奶嘛,我就想试一试。” “行,那再放点花生,效果应该更好。” 有条不紊的炖上猪蹄,蒸上米饭,他才去洗手间冲了个澡,换下的衣服扔进洗衣机,只穿了条大裤衩就趿拉着拖鞋出来了,开了个罐冰镇的碳酸饮料,仰着头喝了半瓶,痛快的呼出一口气后,总算有闲心吐槽了,“好家伙,可算活过来了,你是不知道山上多热,跟个大蒸笼一样,人出去半天能蒸个半熟……” 顾欢喜好奇的问,“有收获吗?” 许怀义摆摆手,“甭提了,还收获呢?我差点掉陷阱里,山里头陷阱那个多啊,我看都想打猎想疯了,到处挖坑,都快成个筛子了……” 顾欢喜无奈的叹道,“地里收不来粮食,村里人可不就把主意打到猎物上头了嘛。” “那也没用啊,唉,我上山前,二柱,就是孟大年家的二小子,跟原主关系最好,算是铁哥们,脾气也差不多,都老实巴交的,之前的板车就是跟他家借的,他见我要上山,就劝了几句,说之前上山运气好还能抓到只鸡或是兔子,最近一个来月,是啥都没有了,白费力气,还不如去井里挑点水浇浇地呢,能救活一棵算一棵。” “那你背篓里装的啥?” 许怀义悻悻的道,“大部分是草,装个样子,倒也碰上几样能吃的野菜,红麻菜和蚂蚱菜,就是有点老了,我对付着摘了点嫩的,还碰上棵桃树,那桃子都没核桃大,咬一口,又酸又涩,我都懒的摘……” 他絮絮叨叨着跟她讲着在山里的所见所闻,一点没耽误给醒过来的闺女换尿布、喂奶,昨晚实战操作了几次后,如今的动作已经很娴熟了,看不出半点生涩。 “现在是阴历七月末了,按说庄稼得长到膝盖那么高了,可我刚才去地里看了,唉,浇过水的倒是勉强有了,但瞅着就不精神,其他的更是蔫巴巴的,估摸着是没啥指望了,等到九月,能收啥粮食啊?都得当柴火烧……” 说到这里,他语气坚定的道,“最晚,咱们九月就得走,不然来不及了,等大家都反应过来要走,那路上可就……” 他给了她一个自行提会的眼神。 顾欢喜沉吟道,“路上人多,有人多的隐患,人少也有人少的危险,各有利弊吧,我觉得,倒是可以找村里人商量下,一个村里的结伴走,总归好一些。” 许怀义闻言,琢磨了下,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行吧,那接下来,咱就赶紧准备路上要用的东西,吃的、穿的,得能拿到明面上来的,还有防身的,万一碰上那饿急眼的抢,咱得有自保能力啊,这事儿都交给我,我来安排,你安心坐月子就行,对了,媳妇儿,咱逃荒去哪儿啊?总得有个目标吧?” 顾欢喜想也不想的道,“京城。” 闻言,许怀疑讶异的“啊”了声,一连声的问,“去京城?为啥?京城都是些达官贵人,咱们这种小老百姓可不好出头啊,为啥不去江南呢?自古江南就是鱼米之乡,不缺吃的,富庶,景色还美,文风也盛,你不是该喜欢去哪儿吗?说不定还能邂逅才子佳人啥的,哈哈哈……” 他一个人傻乐起来,顾欢喜无语的白他一眼,“江南没你想得那么好,原主跟着她父亲在外面游历了十年,是去过江南的,青州这边时常闹干旱,那里就经常犯洪涝,虽说都是自然灾害,可干旱能提前跑,洪涝来了可跑不迭。” 许怀义恍然大悟,“对啊,洪涝比干旱的危险系数可高多了。” 顾欢喜见他想明白了,继续道,“而且,南边世家林立,极其排外,咱们去更不好立足了,还是去京城,好歹是天子脚下,就算有点什么灾,救济都方便。” 许怀义不停的点着头,好奇的打听,“你去过京城吗?我是说原主跟她爹……” “嗯,去过,京城很繁华,而且……”扒拉着记忆,顾欢喜神色越来越复杂,“你知道吗,京城有火锅和烧烤……” 许怀义眨巴下眼,“那咋了?” 顾欢喜意味深长的提醒,“还有牙刷和肥皂。” “啊?”许怀义瞪大眼,终于反应过来,说话都结巴了,“你,你,你的意思是,咱们,还有老乡来了?” 顾欢喜点点头,“应该是了,那牙刷和肥皂,是开国皇帝发明的,京城的百姓,对他奉若神明,不过那位已经逝去三十多年了,但既然咱们也能过来,保不齐还有别人,所以……” 不等她说完,许怀义就忙不迭的道,“明白,房车里的东西绝对不往外拿,说话行事也注意分寸,绝不暴露身份,省得被人当妖怪烧了。” 保证完,许怀义一脸的向往之色,催着问,“那位穿越前辈,还干了啥?我是说,还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吗?” “开国皇帝,这还不够惊天动地?” “嘿嘿,倒也是,那还有呢?” 顾欢喜一点一点的回忆着,“他在立国之初,就定下国策,公主不和亲,皇子不就藩,他重武,所以京城有很多武馆,还有皇家武学院,男子要是读书不行,完全可以凭一身功夫出仕,对了,他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才让她肯定这位开国皇帝是穿越前辈的事儿。
第14章 可以种地致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话不是那谁说的吗?”许怀义神情激动,在沙发上都坐不住了,“媳妇儿,快说说,他还干了啥?” 相较他,顾欢喜的反应就淡淡的,“他把武举提高到跟科举差不多的地位,算是文武并重吧,科举也不仅仅考四书五经,还有算数和律法,他还参考唐朝的科举制度,增设了制科,录取一些特殊人才……” 许怀义眼睛锃亮,拍着大腿道,“这不就是特长生吗?” “嗯,算是吧,不过主要是招纳精通算术和律法这两方面的人才,进户部或是当县尉,官职都不高,而且,发展前景很有限,基本上熬到三品就是天花板了……”说到这里,顾欢喜顿了下,打量着他跃跃欲试的模样,挑眉问,“你想去?” 许怀义上学那会儿,妥妥的学渣,后来靠着一身好体格进了部队,打拼了几年后,转业分配到了老家镇上的派出所,当了基层民警,平时也没啥大案子,就是处理些鸡毛蒜皮的纠纷,没啥危险,就是操心。 穿越一回,又想重操旧业? 许怀义却应的含含糊糊,“没想好,等去了京城再作打算吧。” 见状,顾欢喜眯起眼,“你不会是想去考武举吧?” 许怀义对自家媳妇儿的情绪变化,有着小兽般敏锐的洞察力,闻言,立刻挺直腰杆,一本正经的道,“没有,绝对没有!” 顾欢喜哼了声,提醒了句,“武举也不是只看功夫,也有笔试,你先把繁体字认全了再说吧。” 许怀义傻眼了,“繁体字?” “不然呢?这是古代,你现在就跟个文盲没啥两样,不但要重新学习认字,还得看得懂文章,喔,那些文章可不是大白话,都是之乎者也,纯粹的文言文,竖排,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顾欢喜好笑的看着他脸色越来越黑,又补上句,“对了,你还的抓紧练习毛笔字,字迹潦草,你写的文章再好,也不通过。” 许怀义听完,绝望的哀嚎一声,“那我还考个锤子啊!” 他那一手字,跟烂狗肉似的,那还是用硬笔写,换成毛笔,还能看吗? 顾欢喜不负责任的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现在开始努力,练个三年五载的就应该差不多了。” 许怀义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毅力,郁郁的道,“再说吧,那个,媳妇儿,你可以考啊,你认识繁体字吧?又练过书法,你大学专业就是财会,考个算术进户部,不是小菜一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94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