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赵祯看诊的太医只是说了几句奉承话,就得了一百匹绢的厚赐。 总领后宫的曹皇后得了三百匹绢,苗昭容作为赵昕的生母,加照顾有功得了两百匹,就连年岁尚小的徽柔也得了五十匹。 至于随行宫人,也按品级高低,有三到十匹绢不等的赏赐。 总之就是赵昕借圣祖亲自教养的故事,把自己身上的痴傻之名洗掉了大半,赵祯认为自己又有了亲儿子,嫔妃和宫人们得了赏赐。 三赢,属实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作为引发一切的人,赵昕在冷静旁观。天大的事也得等着老爹大撒币完了再说,毕竟这里头还有母亲和姐姐的份呢。 赵祯则是犹觉不足,虽说今日没了一个儿子,但那是预料之中的。 悲伤延续得太久,也就没那么悲伤。 最兴来这个聪明儿子却是毫无征兆的降落到他头上,用巨大的惊喜把他砸了个晕头转向。 在短短的谈话中,他就能感觉到最兴来逻辑和思维都远超同龄人。 不愧是被仙人送来,又被圣祖看中,亲自接到天上教养了两年的孩子。 恐怕就是史书有载的神童孔融、曹冲,也没他家最兴来聪明。 有最兴来在,看外朝哪个大臣还敢在他面前说什么选宗室子入宫教养,入嗣承继大统的屁话。 赵祯正是激动到坐不住的时候,就见视为眼珠子的赵昕慢慢地从苗昭容的身上滑了下来。 乌漆漆的眼睛里透着严肃,把他看着。 赵祯已经初步接受了自己这个儿子的与众不同,将他视做可以商量正事的人。 于是弯下腰与赵昕的视线平齐,柔声问道:“最兴来你还有什么事吗?” 赵昕维持住了自己人设,言简意赅地说道:“爹爹,三哥……”然后又抿了抿嘴,做为难状。 赵祯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天下之主,拥有最多的权力,也拥有着最多的束缚。 否则谁也不知道名为欲望的怪兽,肆无忌惮下会造成多大的破坏。 而且作为上天之子,自然也该有一半的神性。所以儿子死了,赵祯不能太悲伤。儿子“活了”,赵祯也不能太高兴。 赵祯的悲喜,今日都逾度了。就算不会被史书记上一笔,外朝的大臣也会聒噪。 赵祯再一次现出惊奇。 赵昕这不仅是在提醒他,也展现了自己的孝友。为人子孝,为人兄友。 赵祯现在愈发担心这个儿子了,恨不得赵昕再如以往一般木木呆呆。 慧极必伤,最兴来这般聪慧,让他很难不担心他会重蹈曹冲覆辙啊。 甚至在心中隐隐埋怨起了已逝的儿子赵曦。 就为了他免冠服丧的这个事情,去打扰最兴来做什么。为何不让最兴来好好在圣祖座下学习,待到长大成人再回返凡间,正好从他手中接过万里河山重担。 赵昕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说道:“此事与三哥无干。圣祖早就发话让儿子回来,说两界毕竟有别,待久了对儿子不好。 “只是儿子年幼贪玩,强留了一阵。圣祖无法,这才让三哥来寻了儿子,也是全我兄弟间的情义。” 赵祯听着又快又脆的童声,心中熨帖无比。 他这个儿子,是会说话的。在天上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可最兴来一张嘴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同时也认为圣祖思虑周详,仙凡有别,最兴来将来是要接过皇位的。一直待在天界不知道凡间之事也的确是不行。 他越看赵昕越是顺眼,只觉他相貌处处都像自己,没有一点不好。 真不愧是他的儿子。 就是这么直眉瞪眼看着他,总让他觉得这小子在憋 个大的。 赵祯是少年天子,父亲于他而言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没有参照对象,全靠磕磕绊绊自学。积攒下的经验显然应付不了赵昕这个天才儿子。 在这场父子局中,终究是爱子心切的赵祯落败,他揉了揉赵昕的小脑门,无奈问道:“说吧,到底还有什么事?” 赵昕露出一个得逞的微笑,旋即肃容,一板一眼对赵祯行了一个并不十分标准的礼:“臣想去见见三哥。” “不行!” “不行!” 两道反对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前者是苗昭容,后者则是赵祯。 苗昭容话冲出口后就知道自己僭越了,只得讪讪站在一旁,但看向赵昕的眼神明显是不听话就等着屁股遭殃的警告。 赵昕才不怕呢,他这个母亲也就是嘴上凶,顶天了拍他几下。 现在冬天穿得厚,指定打不疼。 再说了,为了达成目的,挨一顿打怎么了。 赵祯倒是感觉自己摸到了儿子的一点脉。 极有主见,也绝不会做无用功。 既然赵昕自称了臣,赵祯也拿出了对待臣子的态度,回身落座,一本正经对着赵昕说道:“为何要去?你可知你年岁尚幼,不宜去灵堂?” 长辈也就罢了,毕竟有一个孝字在前。可这是平辈,又是幼殇,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万一要是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没地买后悔药去。 赵昕也有板有眼地答道:“臣尝闻,言出必践,信也。人无信则不立。臣已经答应过三哥,也不愿成为失信之人。 “况三哥与臣为兄弟,我天家忠孝友悌皆为天下垂范,岂有伤臣之理?” * 翌日,天边日光未现,在瓠羹店蒸屉冒出的蒸汽与凝结的晨雾中,不时有市民从家中走出。双手拢在袖子里,快速钻进一家家街边的早餐店。 或点上一份朴素的粥饭加杯豆浆,或拍出一串钱,来个奢侈的灌肺羊头汤饼套餐,续接上夜市的热闹,将寂静排除出局。 大宋朝商业发达,东京城作为天子居所,也有着当今世上最庞大的小市民阶级。 这些人有钱又有闲,平日里最爱干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找乐子。 而今日无疑是他们的狂欢日。 早餐店的辐射范围有限,除了全东京城都有名的大店,大多是做熟客的生意。 王氏瓠羹店的老板王三今日就有些迷瞪,怎么才一天不见,这些个老食客的口头禅就从“吃了么您嘞”、“今儿个吃点啥”、“要不咱哥两拼一桌”统一变成了“听说了吗?” 若是对方答听说了,就自然而然聚集到一处,开始小声嘀咕交流,不时拍桌称赞。 若是对方答不知道,也会被好奇心拉入讨论之中,间或做出以手指天动作,显现惊诧莫名的表情。 一见便知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总而言之,整个早餐店的气氛就很不对劲,明眼人一见便知有惊人的消息在汇聚交换。 大宋朝并不会因言获罪,王三也是被这些食客们神神叨叨的姿态给弄得如同百爪挠心。 终于是按捺不住,瞅了个空当将活交给徒弟,腆着脸走到一桌点餐较少的文士面前,搓搓手开门见山问道:“几位相公,劳烦相问,您几位究竟在聊些什么呢?可否让小老儿也听一听?” 着水蓝色长袍的士子惊讶道:“怎得,如此大事,老丈竟然不知?!” 王三不好意思道:“小老儿一家全靠这间铺子养家糊口,昨日备好了食材就早早睡下,实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啊。诸位若肯告知,这顿饭就算小老儿请了。” 本也不是什么大消息,迟早全东京城的人都会知道,再说还能免一顿饭钱呢。 东京居,大不易。几个文士立时就将他们听到的大内秘辛一五一十和盘托出,末了还赞道:“臣尝闻,言出必行,信也。人无信则不立。真是天佑我大宋,二大王居然好了!” 王三则是听得脑浆子比他亲手做的面糊还要稠,整个人木在了原地。 什么圣祖接到天上亲自抚育,神童之才,明君之资他通通不懂。 他就听明白了一句话,宫里那个呆呆傻傻的二大王已经好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顿时觉得五脏六腑在一齐抽疼。 原因无它,他前阵子才参加了一个赌局,赌的就是三大王没了之后,官家会不会重新将十三将军接回宫中抚养,或是另立嗣子。 所谓的十三将军,指的就是现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 因为当今官家早年无子,身体又十分不好,被朝臣们劝着将侄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育,有嗣子之实,后加封为右羽林卫大将军,大家也就用十三将军指代他。 王三压了足足一贯钱,赌官家会重新接十三将军或者另立嗣子。 毕竟当今官家不是个有主见的人,对外朝官员的脾气一贯的好。 可现在全泡汤了。在亲生子和嗣子之间,用脚指头选也会选亲生子啊。 那可是足一贯钱啊!他半个月的利润也不过如此!还是得生意好的时候! 王三还想挣扎一下,弱弱提问,质疑消息真假。 但能学文的人自有几分傲气,几个文士立刻七嘴八舌说道:“老丈若是不信,至迟午间就会有内探官将新闻印成小报售卖,只消一文钱,便能知晓我等所言是真是假。” 另一个接着说道:“若还不信,过几日朝廷邸报自然刊载。” 当今那位官家有多重视自己的儿子,满东京城的人都知道。 遇到这种事不广而告之,那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呢。 还有一个用折扇敲着手心,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用不着买新闻,咱们官家今日指定要大赦天下。” 民间都将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自然更瞒不过宰相级的高官。
第4章 两日后。 对于自家老爹让他垂拱殿门去见当朝宰执的操作,赵昕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他目前是唯一的皇子,而且即便今后再有了弟弟,也和他有着年岁上的差距。 历代王朝都推崇年长的皇子继位,因为心智更成熟,不易大权旁落。 所以如今的赵昕可以说是距离太子之位只差一道册立诏书,除非曹皇后生下中宫嫡子并平安长大,才能稍微动摇他的地位。 但曹皇后不受宠一事朝野皆知,有中宫嫡子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作为“准太子”,赵昕很有必要对朝堂之事有一定了解。 赵祯也需要赵昕在人前亮相,用他的机灵去打消宰执们的怀疑,消除朝堂上那些不断请求再择嗣子的声音。 皇位传承不是请客吃饭,多慎重都不为过。即便是皇帝,也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尤其如今是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宋。 性格本就十分优柔寡断的赵祯,完全没办法仅凭自己一句“豫王已经痊愈,机敏远胜常人”的话,就让大臣们乖乖放弃,不再往上递请立嗣子的箚子。 令赵昕感到意外的是赵祯选择的时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7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