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彻登基以来,他就坚定要打匈奴。 不,是从小刘彻就坚定的要打匈奴。 可是所有人都告诉他,打不过,大汉打不过匈奴。 刘彻不信这个邪! 不信邪到现在,刘彻扛住无数人的反对,只为了向他们所有阻止他的人证明,匈奴并非不可战胜的存在,现在,卫青帮他证明了。 “卫青真是好样的,好样的。”刘彻夸起卫青的话,同平阳公主如出一辙。 平阳公主道:“既证明卫青有勇有谋,陛下可不能吝啬用人。” “朕自然不会。朝中的那些老臣,个个跟朕论家世,世世卿,却个个碌碌无为。大汉和匈奴之战,开始了,什么时候结束,等匈奴亡,各国臣服,这仗才有可能停。大汉必将举国而战,绝不允许任何人欺我大汉。”刘彻有着远大的理想,并不会因为一场胜利而得意忘形,相反,他更认为一切是开始。 龙城一战的胜利带给大汉以士气,打出大汉的硬骨头,让天下可知,大汉对待敌人,有的是办法。 忍一时可忍,忍一世,绝无可能。 刘彻拉着平阳公主到舆图前,“阿姐看,这里是匈奴的位置,这是大汉的位置。每每匈奴进犯,咱们长安必受威胁。当年高祖领兵出征,本意是要给匈奴一个下马威,谁料最后落得一个白登之围。 “自此,大汉一忍再忍,为了让大汉恢复元气,为了让大汉发展,所有人都在忍,为的是让大汉有足够的能力对付匈奴。 “先帝隐忍多年,以令民生得兴。到现在,国库充盈,若朕不打,谁来打?匈奴之患,不能再留下去。” 第7章 自荐 厌烦 刘彻有雄心壮志,也有雄才大略,他看的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 自然,他所谋的也并不是现在,而是更长远的大汉。 “陛下会做到的。”刘彻用人不拘一格,连卫青这样骑奴出身的人他都敢用,无论一开始因为什么,结果更重要。卫青,证明刘彻的眼光很好。 刘彻在平阳公主的肯定中,欢喜之色更是藏不住。 很快,朝中大臣们都在听到捷报后纷纷前来贺喜。 如此大喜事,又是在刘彻力排众议坚持之后的结果,识趣的人都会给刘彻道喜。 平阳公主也不在这个时候多言,该道的喜道完,她也该回家了。 而她这才刚回到公主府,一道快马奔来,迅速将一封信送到平阳公主手里。 平阳公主微微一愣,待看清上面的名字再次一愣,怎么是他。 可看清上面的内容时,平阳公主反而露出笑容。 罢了罢了。 随着卫青凯旋而归,刘彻都下令封他为关内侯了。其他三路,两路败退,一路无功而返,显得卫青的胜利尤其的难得可贵。 大军归来时,平阳公主也随百姓们一道夹道欢迎,大汉终于赢了一回,匈奴之患,定要一点一点的拔除。 “公主。陛下在宫中设宴,让公主务必一道参加。公主现在进宫吗?”平阳公主藏在人群中,并没有往前凑近,卫青作为几路兵马唯一得胜归来的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卫青身上,身边也有不少人在对卫青的事议论纷纷。 “这一位原不过是平阳侯府上的骑奴而已,可你们看,打赢了匈奴,陛下下令封他为关内侯,关内侯。骑奴出身的人都可以封侯,这证明什么。咱们当今陛下用人不拘一格。”讨论卫青的出身,不可避免的论及敢用卫青,甚至大方赏赐下的皇帝,哪一个对此不大受震撼。 要知道这大汉朝的官,早前还罢了,可如今哪个不是一方世族。 一个骑奴都能封侯,只要立下战功,打赢匈奴就成。 “我要去从军,我也要去打匈奴,我也要封侯。”与之而来,也有无数人因此被激励。 “对,我也要从军,我也要打匈奴。匈奴这些年欺负得我们气都喘不过来,打匈奴。” 匈奴之患,百姓深受其害,从前看不到希望,以为匈奴不可战胜,难免生出怯战之意。可是卫青的龙城之战向天下人证明,匈奴绝非不可战胜的。 击溃匈奴一事,绝对可以。 一时之间报名从军的人数高涨,对大汉而言自然是好事。 畏战之将,自然不能留。新加入军中的人,认为匈奴可以战胜,这就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公主。”来请平阳公主的人一看平阳公主听着人说话,都把他们抛之脑后,重点更是宫中的宴会。 平阳公主总要一道去祝贺陛下的吧。 “我就不进宫了。该贺陛下的我早就贺了。毕竟这是皇上和众将士同乐的机会,我不去掺和了。”平阳公主并不打算再进宫,可以预见这一场专门为卫青所设的庆功宴,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想想都糟心,平阳公主不想进去掺和这事儿了。 “可陛下那里。”刘彻让平阳公主去参加的宴会,平阳公主不去? 平阳公主道:“你就告诉陛下,一场宴会上都是小心眼容不得人的吃醋样儿,想想都闹心,我就不参加了。” 这番话也就平阳公主敢说,而且说得谁都不敢反驳。 平阳公主当下转身回公主府去。 曹襄这个儿子毕竟还要守两年的孝,她这个公主虽然不需要再为曹寿守孝,但平阳侯府不好闻喜乐。 可今天是个好日子呢。 年少时立志要打匈奴,上战场的卫青,做到他曾经立正的志向,真真极好。 平阳公主虽不入宫,也听着喜庆的歌舞,更是酌酒一杯。 再是快活不过。 平阳公主面带笑容的望着下方表演的舞伎,男的女的,个个都姿色过人。 嗯,当这个公主最让平阳公主认为不错的在于,别管养男的女的伶人,舞伎,都没有人管。 这样的日子,真好。 平阳公主笑靥如花,却不知她在别人的眼中同样也是巨大的诱|惑。 “公主,奴想自荐枕席。”既然心动,何防将这份心动道来。 一个伶人往前凑,在平阳公主的跟前,平阳公主微微一笑,下一刻眉眼骤然一冷,“往后不必再往前伺候了。” 闻言,伶人大惊失色,慌乱的想解释道:“公主,公主,奴知道错了,奴知道错了,求公主饶过奴一回。” 可惜,任他再怎么认错,平阳公主视若不见,只冷声吩咐道:“带下去。” 自有人上前迅速将人拖下去,都不带半点犹豫的。 平阳公主扫过其他人,“本宫养着你们,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听话照做就是,想要荣华富贵,权利地位,我给你们机会,你们把握住,自少不了你们的。可是,自进公主府,府上的管家告诉过你们规矩,这一年我少来,倒让你们将这些规矩全都抛之脑后了?” “奴不敢。”一连串的人跪下,无一敢直视平阳公主者。 平阳公主眼中尽是冷意道:“把人叫起,好好的教教他们规矩。心不正的,逐出府去。” 一旁的管家应下。 “散了。”平阳公主挥手。自倒来酒独饮之。 一旁的婢女道:“公主莫恼,不过是个别有用心的人罢了,公主不喜,将人打发就是。” 对啊,不喜欢把人赶走就是。 平阳公主没有说话,往外走去,抬头看着空中的月,感慨道:“今日是圆月。” “公主,今日是十六。”万里晴空下的月亮分外的明亮,如同白玉盘。 “我一个人坐会儿,你们也下去吧。”平阳公主席地而坐,倚栏赏月,倒起一旁的酒自饮之。 主子的吩咐,他们听话照做,纷纷退去, 平阳公主倚在栏上看着皎洁的月亮,心情倒是越来越好,看花赏人,她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但并不喜欢别人算计她。呼之欲出的算计让平阳公主极为不喜,便不会容。 别的地方平阳公主管不着,可在她的公主里,这个主她是做得的。 平阳公主享受着美好的月色,不知喝了多少酒,但平阳公主喜欢这样自酌。直到月上中天,管家小步行来,“公主,关内侯求见。” 关内侯是何人? 酒意上头,平阳公主感觉脑子有点不太好使,没反应过来。 迎对平阳公主迷茫的眼神,一旁的管家赶紧补充解释道:“公主,是卫青。” 哦,这回平阳公主终于反应过来了。 反应过来,平阳公主道:“他不是在宫中庆功吗?” “公主,月上中天了。”庆功这时候也该散了。 平阳公主稍稍一滞,随后挥挥手道:“让他进来。” 人都来了,别管为何而来,平阳公主也只能是把人放进来。 管家不多言,退去将人请来。 和上次见卫青时身着铠甲不同,今日的卫青身着一身淡青色的曲裾长服,腰间佩玉,文质彬彬,翩翩君子。 平阳公主看着卫青的脸,不禁感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卫青由远而近的行来,尚未来得及行礼,听到平阳公主的称赞,微微一怔,随后拱手道:“公主谬赞。” 一句谬赞,叫平阳公主笑了,“你长得俊美,否则当初陛下也不会将你一道带回宫中。我们刘家的人都一样,喜欢美人,也喜欢美貌的小郎君。” 如此坦然道出一家子的喜好,引得卫青不禁问:“卫青不是小郎君了,公主还喜欢?” 倒一杯酒,举杯一饮而尽,平阳公主没有犹豫的道:“喜欢。” 太过自然而道出的一句喜欢,让卫青心都要跳出来了,可是,卫青问:“公主还记得卫青出征前答应卫青的事吗?可还作准?” 两个问题一并问出来,卫青目光灼灼的望向平阳公主。 “记得。我答应过你,此番出征,你若凯旋而归,便许你一件事。”平阳公主酒喝了不少,迷糊是有一些,不过,平阳公主没有糊涂,不至于刚答应不久的事便忘记得一干二净。 不过,平阳公主笑问:“今日陛下不曾赏你好东西?倒让你巴巴的来寻我讨东西。说吧,你想要什么?” 调笑的一番话,平阳公主说来,其实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卫青算是平阳公主看着长大的,初见的时候,卫青刚从生父家走回长安,一路漫长,卫青硬是走了回来,当时瘦得只剩一双眼睛,坚韧不屈的一双眼,让平阳公主当时便觉得,卫青不错。 本来他是私生子,曹寿并不想将人留下的,平阳公主觉得卫青不错,能从不远千里走回平阳侯府,小小年纪能做成这样的事,必成大器。 人,自此在平阳侯府留下,平阳公主还让人教他读书识字,后来发现他喜欢骑射,又好武艺,便都让他学了。 几年的时间,卫青蜕变很快,否则当年也不可能入刘彻的眼。 要知道当年的刘彻在平阳侯府宠幸卫子夫后,出来一眼便看出卫青不凡,也认为卫青是人才,随之将人一并带回宫。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9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