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

作者:启夫微安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8-19 18:30:39

  算算这位怀孕到生产,少不得当初太子进京时就来了。出于各种缘由,侧妃娘娘在人眼皮子底下做着生意,外人竟然无人知晓。知晓这位侧妃是商贾出身,却没有人敢小瞧王姝。毕竟这位侧妃可不一般,殿下身边统共只有三个子嗣,全是出自这为侧妃。

  有这等荣光,怕是正妃也得退避三舍!

  一时间,京城内外都在议论此事。发觉其他人也没注意到侧妃娘娘的到来,都把心思放到了巴结正妃的事儿。毕竟正妃出自隋家,这可是真正出身高贵。这么一问几大家族都这样,这才放下心。

  大家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倒也不显得慢人一步。不过此时他们想巴结这位侧妃,倒是有些难了。东宫不像外头,没那么好进。身份不够的,根本没可能进东宫去探望。

  见不着人,说不上话,自然攀不上关系。

  所有人耐着性子等,等东宫小皇孙的洗三宴。可以一堵侧妃芳容。不晓得多俊俏的容貌才能叫那位天之骄子的太子殿下钟情如斯。

  众人私下议论纷纷,王姝却没那么多心情去管这些。第二胎生得并不艰难,不到三个时辰便生下来。有了经验,王姝身边人照顾她照顾的十分仔细,她身体也没遭多少罪。就是小梁替她按穴道推拿有点疼,但为了身体能尽快的恢复,这点疼也能忍。

  第三个孩子是个男娃娃,生下来也是丑的惊心。不过有了龙凤胎打底,王姝也知道此时越丑,长开了越好看。心态稳得一批。

  倒是萧衍行激动得不得了,抱着小孩儿眼眶都红了。

  王姝嗦着面看他那模样,啧了啧嘴。

  这亲自看着接生的孩子就是不一般,还给这铁石心肠的男人整哭了。

  “他怎么这么小?比呦呦当时都小不少,”萧衍行俨然已经忘了龙凤胎出生时的模样,两只手捧着小娃娃担忧得不得了,“是不是养得太弱了?”

  王姝喝着汤耷拉着眼皮子,第二胎没耗费多少力气,她生完人还是清醒的。

  “你仔细看看,老三可比老大老二大多了!”

  萧衍行于是又看了一眼,细细回想。确实。呦呦当时还没老鼠大。

  他于是不说话了。

  王姝继续吃面,她好饿啊。

  过了一会儿,萧衍行又问:“他怎么不哭?我记得呦呦当时动不动就哭……”

  “你记错了。”王姝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

  萧衍行对老三的兴趣出乎意料的大,给孩子起了几个名,如今事到临头又不满意了。他打算再斟酌一二时,难得清醒过来听到消息的皇帝竟一道口谕把这名字给起了。

  萧怀瑾。握瑾怀瑜,就这么给定了。

  且不说萧衍行被噎得当天晚膳都没用,皇帝倒是因为孩子的出世而精神气好了不少。

  龙凤胎的洗三、百日宴、满月宴都没办,老三倒是特殊。因为皇帝的口谕,洗三宴办的十分隆重。

  宴请了诸臣,京中有威望的人都来祝贺。东宫上下热闹非常,门口的贵宾络绎不绝。礼部更是按照皇家规制给了方便,阵仗闹得极大。王姝低头看着安安静静的龙凤胎都忍不住心中愧疚。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瓜,俯身将两人搂在怀里。

  “往后你俩的生辰,娘给你们大办特办!”

  龙凤胎撅了撅小嘴儿,倒也没哭。他俩已经五岁了,小君珩早慧,已经能听懂话了。

  “我们以后去凉州办!娘和舅舅陪着!”

  呦呦也一脸大方的点点头,小姑娘年前被封了郡主,赐号昭阳,越发的有郡主架势。

  “好。”

  王姝才安抚了两个孩子,就听外头姜嬷嬷道:“主子,有女眷来访。”

  王姝皱了皱眉,按理说,她是侧妃。虽说是她的大喜之日,但女眷来访,按规矩来说应该是先往正妃的院子去一趟。拜见过正妃后才来这边贺喜,怎么这个时辰就来了?

  不过人到了门外,不能拦着不让进。

  王姝稍稍收拾了一番,便让姜嬷嬷将人给引进来。

  来的不止一个人。以镇国公夫人为首的一众贵妇人们,各大世家的主母们各个携重礼,笑容满面地来了。浩浩汤汤一大批人进了院子,没敢一拥而进的全挤进内殿来。刚生产的,必定是不喜吵闹。她们倒是体贴。刚走大殿门口便将侍女们留在了殿外,只身进来看望。

  结果迎面的镇国公夫人还没张口,就被王姝一个照面给惊在了原地,傻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在座之人大都是跟镇国公夫人很熟的, 不然也不会一道过来。这一个照面本是来向王侧妃贺喜的。结果却看到一张如此熟悉的脸,这叫谁能不为此震惊?

  镇国公夫人不仅仅是震惊,一瞬间脸都白了, 嘴唇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其他人面面相觑,肢体僵硬地站着,大殿之中突然鸦雀无声。

  见王姝不知发生了何事, 一副十分诧异的模样看着她。她们这才自觉失礼,忙又牵起了嘴角。其他与镇国公夫人相熟的贵妇人赶紧推了推镇国公夫人,热切地上来说贺喜之词。有人带头,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一个接一个的上来送礼,给王姝贺喜。

  姜嬷嬷云雀等人赶紧上前将礼收下, 王姝笑着让她们坐, 贵妇人们这才若无其事地攀谈起来。

  镇国公夫人本来走在最前头,此时倒是坐到了后面。她靠着一个身穿孔雀蓝十二幅裙的贵妇人,不着痕迹地打量了王姝许久。确定王姝不认得她后, 这才慢慢恢复了优雅姿态。

  不过这帮贵妇人到底是与王姝不熟悉。仓促上门, 实则都不清楚王姝的喜好,更抓不住讨好王姝的法门。兼之王姝本人也不是擅长与人交际的性子, 话少且与她们不投契。贵妇人们聊的京中时兴事, 王姝大多只能听个热闹。她们话中的谁是谁,她根本就认不得。

  不尴不尬地寒暄了一会儿, 贵妇人们便起身告辞。

  王姝自然没挽留, 笑着起身示意姜嬷嬷云雀等人将贵宾送出去。洗三宴席就置办在东宫后院的花园中, 她们这会儿送完礼再过去,时辰差不多。毕竟再一刻钟就该开席了。

  贵妇人们陆陆续续地离开。镇国公夫人落在最后一个。走了两步, 回头看了一眼王姝。

  王姝察觉到她的注视,抬起眼帘疑惑地迎上去。

  镇国公夫人略显尴尬地勾了勾嘴角, 什么也没说便转身离开。

  王姝是个敏锐的人。方才她们进门是那古怪的姿态,她自然是看在眼里。这镇国公夫人几次三番地失态,她皱了皱眉头,回想了自己两辈子的经历。确定不曾跟镇国公府有过交集便作罢。

  小老三现如今还在睡,没人敢去打搅。

  院子很快就安静下来。王姝如今在坐月子,能下床走动,却不能出屋子见风。应付了这帮贵妇人许久,她肚子也有些饿了。让姜嬷嬷去端来些汤水垫垫肚子。

  与此同时,贵妇人们离开王姝的院子嘴角的笑容便淡了。

  互相交换了眼神,偷摸地瞥向了镇国公夫人。

  在镇国公夫人注意到她们窥探的视线之前,迅速收回视线。

  方才看到侧妃的那张脸到底像谁,显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样一张脸,不管过了多少年,总是叫人记忆深刻的。镇国公夫人被人暗地里几番打量,硬撑着脸上的神色没变。与她们相携走了一路后,就听几位相携过来的贵妇以家里有人找为由,与她分开走。

  镇国公夫人心中若有所感,面上却没有挑破。

  “那我就先行一步。”镇国公夫人勾了勾嘴角,得体地转身离开。

  她一走,私下里的议论声便起了。

  “没看错吧?”一个与镇国公府走得还算近的人家小声地问了一句,刚才那一张脸看着太叫人心惊了。没想到时隔二十年,又看到这张脸,“你们瞧着像吗?”

  几个人没说话,但眼神里都表示了肯定的意思。

  那妇人不由以帕掩嘴吃惊地张大了嘴,刚要说什么。左右看了看,意识到场合不大对便按捺住了。没太敢惊讶出声。须臾,安抚住心中的惊涛骇浪,她又沉不住气凑到一起小声地问:“应该是巧合吧?许是正好长得像,应该没有关系吧?”

  ……也有这个可能,但说不准。天下的美人虽然多,长得这么像的确实太巧合。

  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别人家的事,与她们没有太大的干系。几人又相互交换了眼神,嘀嘀咕咕地往竹林走。

  镇国公府早年的那些稀罕事儿,她们这些同龄的京中勋贵人家是都知晓的。

  这么多年过去,其实有些陈年往事早已被人淡忘了。只不过今天有些凑巧,来巴结人却突然看到一张久违的脸,这才促使她们回想起过往。

  如今的这个镇国公夫人其实并非原配,而是后来进门的继室。

  说起来,这里头有一笔糊涂账在。

  镇国公原配夫人,其实是萧家的表姑娘刘家女刘奡。

  刘家虽说如今不算太差,早年却是不够格的。刘氏的父亲刘显鹏寒门出身,虽有才华却没有人脉扶持。娶了官家女才有了岳家的帮衬,一路从七品县令爬到了后来正四品地方大员的位置。至少刘氏还小时,刘家在真正的世家大族跟前是不够看的。

  也是因为当年刘家拮据,刘奡虽为嫡女,却在六七岁被父母送来了姨母家寄养。

  名为寄养,在薛家人眼中就是打秋风。毕竟刘家将姑娘送来了,却没送来足够精细教养姑娘的金银细软。叫着姨父姨母,但这根底上不就是想靠着亲戚的关系叫薛家帮他们白白教养姑娘么?

  心里这么想,薛家长辈看在长子媳妇的面子上,并未挑破这事儿。两家乃连襟,薛家长子的妻室章氏是刘氏母亲一母同胞的亲姐姐。以薛家这家大业大的,教养一个小姑娘也就是西席跟前添把椅子的事儿。亲姨母不至于计较这三瓜两枣的,就这么将刘氏养在了身边。

  刘氏于是就与薛家长孙薛长风自幼一起长大。乃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若只简单的当表兄妹处着,薛家的热闹后来也不至于闹那么大。

  实在是刘氏这人乃天生的美人坯子。从十岁起就渐渐地显露出惊人的美貌。每长大一岁就出众一分,美得惊心动魄。借着薛家的跳板,当时盯着刘氏、想娶她的世家子弟能从镇国公府排到城门口。可薛家最出色的嫡长孙薛长风早就视她为己物。

  为了赶走觊觎刘氏的人,薛长风下手极为狠辣,甚至不惜大动干戈。

  后来薛家见薛长风好好一个出众的好苗子如此沉溺儿女私情。怕好好的长孙被耽搁了,便私下做主将刘氏报送了秀女,预备要送进宫去。

  薛府长媳章氏虽觉得这般对不住外甥女,但外甥女再亲也亲不过亲生儿子。她私心里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就这么被外甥女给耽误了。

  说实话,大章氏虽为刘氏亲姨母,其实也打心底瞧不上刘家。在她看来,刘家若是有气节有规矩,就该在慢慢有起色后将女儿接回去。或者不接回去,大方一些,将这些年薛家替他养育姑娘的银两补上。结果刘家就仿佛没有这个女儿似的,逢年过节就一封信问问,别的什么都没有。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