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义早在外间等得有些焦急,引了余爷给赵匡胤行礼。透过屏风相连的空隙,解忧看见余爷收拾得极妥帖,一身杭绸浮织的衣袍,瓜儿帽子上嵌着一粒象牙玉版。数年未见,他竟显得愈发年轻富贵了。 赵匡胤也不急着谈事,吩咐给上了一个八瓣合金的果盘,慢条斯理地问道:“余爷与长孙都督是堂亲?还是表亲?” 余爷连忙拜了一揖,堆笑道:“将军可别这般折煞小的,余爷不过是江湖戏称,在将军面前,也就只有个贱名使唤使唤便是了。” 赵匡胤笑道:“不妨事,既是都督举荐的,关起门便是一家人。余爷年长,后辈尊称一声反而不生分。” 话说到此,若再是推辞,倒显得矫情做作,或是有意生分了。余爷赞道:“早闻将军天姿英伟,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停了停,又道,“与长孙都督算起来该是表亲,贱内的兄长曾在都督府当差,与大公子是从小到大的玩伴,换了帖子,乃是结义兄弟,拉扯上小人,便也与都督府有了些往来。” 听他这关系绕了半天,匡义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七拐八绕的,算是哪门子亲戚了?” 赵匡胤悠悠地望了他一眼,脸色沉静如水,温言道:“关系虽是有些远,但余爷竟得都督大人亲笔保荐,想来必是办事得力之人。” 余爷谦逊地拱了拱手,脸上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也是都督抬举,之前办了几次差,幸好没砸在手里。此番听闻将军与副使大人为北区迁居之事烦忧,小人也有心效力,便去都督那儿自荐了过来,望能与大人分忧。” 赵匡胤带着玩味的神情,眉目间皆是泰然自若的澹澹,笑道:“差事也不是我的,烦忧的人是我三弟,我便是在旁听着。” 匡义早就不耐烦大哥的慢悠悠,见话头落到了自己身上,赶忙接道:“余爷,你这是有现成的法子了?” 余爷笑盈盈地说道:“现成的法子倒是不敢说。只不过像洪玉阙这等斯文泼皮,小人以往见得也不少。大人您持重身份,自然不便与他理论计较,但大人若是放心,将这差事交给小人去办,不出一个月,必定能给您办得妥妥贴贴。” 赵氏兄弟相视一眼,沉静了片刻。匡义问道:“你打算怎么办?杀了他?” 余爷鬼魅地笑了笑,耐心道:“若杀一个人便能将这事给办妥了,那今天也轮不到小人到此了。那洪玉阙是前朝功勋,又颇懂得收买人心,最是杀不得的。” 匡义略略宽了心,点点头,道:“正是如此,那洪玉阙自己也料定了这点,才敢这般有恃无恐。” 余爷上前了一步,低着头,声音像是从天边飘来,沙哑而略带着魅惑人心的磁力:“有些事,大人不好去办,也无谓去做。就如大人坦荡无限的仕途前程,难免期间不会遇到段泥泞龌龊的烂泥潭,不过去吧,到不了前头;趟过去吧,又恐弄脏了自己的脚。小人便是大人脚上的一双鞋,踏着鞋过去,脏也是脏了小人,到了对岸,大人的脚底还是如白纸般干净。这时候,将鞋随意一丢,阳关道上保证连个泥印都不会留下。” 匡义听得心头一跳,扭头去看大哥的眼色,却见赵匡胤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难以琢磨,仿佛屋外不知何时低压着的厚厚云层,正在酝酿一场迟到的绵绵秋雨。匡义思索了片刻,接着问道:“那若是办成了,你要什么?” “明年花鸟使的差事,还望大人成全。”余爷直言不讳道。 自唐代起,每年朝廷派使者到各地采择天下美女,以充后宫,便称为花鸟使。当朝并没有专项花鸟使的官职,只是每年由内藏府点一名都监领差。去民间采办美女,入选与否全凭都监一人好恶,所以期间油水极大,是人人争抢的肥差。匡义笑道:“内藏府都监最低也是正六品的官职,怎么,余爷也有兴趣仕途发展?” 余爷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笑道:“小人朽木一块,哪是这等材料。副使大人如今赞襄宫院扩建一切事宜,新殿修建,马上便是采选宫人。到时候,小人将那人的名字告知大人,还望竭力保举。” 匡义抿了一口茶,笑问道:“这人也是长孙都督的人?手够长的呀。” 余爷笑得隐秘,道:“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若是大人有意,咱们便定个君子之约。” 匡义踌躇了一下,觉得此事可成,又见赵匡胤微微点了点头。便嘱咐道:“千万谨记妥帖二字。” 余爷躬身一拜,肃了肃神色,道:“小人必当竭尽全力。自今日起,大人便照常理事,该谈便谈,该议便议,权当洪玉阙此人不存在。过不了几天,这个麻烦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话说到此,也算是交代清楚了。余爷也不再耽搁,行了礼便缓缓退了出去。匡义站在下首等着大哥嘱咐,过了半晌,赵匡胤似乎才想起这事,端起茶,悠悠吹开茶沫,抿了一口,道:“此人可用,不可信。” 匡义点头称是,再要听下句,赵匡胤却已说完了。打发了他出来,外间的雨已经下得激烈,豆大的雨珠砸在地上,很快便积起了一滩水洼。横亘了月余的难耐秋暑,似乎在这场秋雨到临之前便在天地间消失殆尽。匡义抱怨了一声,从赵志手中接过雨具,踮着脚,往自家赶,身影片刻就被细密的雨丝吞没。 赵匡胤从屏风后将解忧扶出来时,她脸上泪水纵横,湿腻得像屋外含水的花泥。身上也不着半分力气,一下便瘫跪在赵匡胤面前,常年凝在嘴角的笑意被冷肃的仇恨取代,她咬着瑟瑟发抖的牙根,将一字一句尽量吐得清晰:“官人,杀了余爷。” 帘外的秋雨激荡出一阵一阵似迷蒙的水雾,穿过半掩着的窗户落在空阔静谧的书房里,在两人之间添上了一股湿润的气味,这熟悉的味道仿佛回到了彼此相见的那刻。隔着墓道的泥土,是人间与地狱的相隔,是他伸手将她从死亡中拉了回来,而她永远不能忘记是谁将自己推入到那无尽的死亡黑暗中去的。解忧的目光带着一种哀怜的坚毅,只牵在赵匡胤沉吟冷峻的面孔之上。 赵匡胤也望着她,他惊讶于这个女人伴随着仇恨迸发出的力量,这是一个与平日相见截然不同的女人,淡定、从容、聪慧、隐忍,都在她身上消失了,仇恨只让她剩下一个念头,杀了仇人。一时间他竟有些不知如何作答,只是痴痴地相视,然而沉吟与犹豫并没有耽误很长的时间,赵匡胤淡淡道:“余爷是长孙都督的人,傍上了长孙家。” 解忧有些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煌煌欲坠,“我知道,长孙家根深叶茂,与符家把持朝政多年,打狗也要看主人……” 赵匡胤旋即一笑,拦住了她的话,温和道:“比起‘打狗也要看主人’这句,我其实想说的是‘树倒猢狲散’。只要长孙这棵大树到了,余爷还有立足之处吗?” 空庭相和秋雨,乍响瑶阶,旋穿绣闼,喁喁似诉,秋风泠泠,裹着桂子浓郁的香气,铺面而来。解忧靠在赵匡胤的肩上,卸下了一身的力气,任凭眼泪滴落在他南府抽丝的青色常服上,一粒一粒洇进去,湿了他的肌肤,感受到他身体的温度。这样的相持,便值了这一季的秋雨微寒。 伴随这场秋雨而来的,还有北区频频丢失孩童的奏报。这里的孩子父母原本也不大在意,平日就让随意外出玩耍,反正到了吃饭的时辰自己也会回家。可近日来,一连丢了十来家的孩子,男童女童都有。父母哭天抢地,报到开封府,府尹大人皱着眉头,道:“牙侩(人口贩卖的意思)在本朝乃是死罪,如何在皇城脚下这般猖獗。本官必要奏请圣上,彻查到底。” 然而,官话与安慰之词说得巧妙,到底连在北区增加巡防兵力也未能做到。北区百姓自知这些年为了迁居一事与开封府闹得多不愉快,如今出了事,多少也有些心知肚明,眼见指望不了他人,只好各家商议,看好自己孩子,再也不敢放出去胡乱玩耍,日夜间都锁在屋里,免得被人牙子偷了去。 没了孩子在前方聚集闹事,匡义的差事明显轻松了不少。这几日,在北区走街串户,竟说通了几家愿意迁居的。自然愿意,有孩子的人家终归得为孩子考虑,再在此地居住,说不准何时,自己的孩子就被偷走了,那时候再悔恨也来不及。 赵匡胤得知了这事,自然明白当中的缘由。气得几乎发怔,将匡义唤了回来,狠狠斥责道:“做事不是不可专营取巧,但凡事都有底线。将人家孩子拐走,岂不是断了这一家人的命根,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怎么做得?你立刻命余爷罢手。” 匡义挨了训,一脸的委屈,忙解释道:“这……这也是洪玉阙起的头呀,当初他不就是指使这些孩子们聚集闹事,差点害得我命都丢了。” 赵匡胤双目睁得浑圆,怒道:“他这般无耻,你也与他一般,连人伦常理都不顾了?你若不让余爷住手,我明日便逮了你,依律就是个绞死。” 匡义连连摆手,陪笑道:“大哥,你别着急。我哪能真的跟着犯浑干这丧尽天良的事情呢。这几日丢的孩子,都妥妥地在城外园子里住着呢。过几日,开封府便会带人搜过去,救出的孩子们,一一送还回家,一应妥帖周全。” “妥帖周全?”赵匡胤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这些丢失的孩子里,有一半是十来岁的女娃,走丢了这么些日子,回去后,清白怎么证明?你这不是毁了她们一生的清誉,父母能轻易善罢甘休吗?” “这……”匡义之前倒没想到这节,一时语塞,道,“也是我疏忽了。”匡义是个大而化之的人,一旦发现有漏子,认错地快,修补的也快。 赵匡胤叹了一口气,得知这些孩子性命无忧,又想起自己带着黑衣军,四处掘人祖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便有些泄气,语气也松了些:“这事得速速结束的好。” 匡义点点头,道:“那余爷说,就在这一两日里了。” 第二日,开封府破了一件震惊全城的奇案。 在追查丢失孩童的过程中,开封府逮着了几个老道的人牙子,他们供出,平日从各地拐来的女孩都城北的一间尼姑庵,送去做姑子。衙役们好生奇怪,尼姑庵里收女孩做什么,便顺势查到了这间“慧来庵”。一搜之下愕然发现,这间尼姑庵,前院烧香拜佛,供着佛祖菩萨,后院则藏污纳垢,实则是个淫窝。全庵的尼姑,上至住持,下到比丘尼,都暗自在厢房里接待嫖客,与一般妓院无异。不少尼姑连表面工作也懒得做,土黄色的佛帽下藏着长长的头发。在此处偷情着实方便,主持便时不时从外面收些女孩进来,填补空房。若有不从者,便用禅杖直接打死,埋在后院之中。开封府挖开了埋骨之地,累累白骨,竟有数十具之多,可见这慧来庵凶恶异常。开封府尹接到奏报,大为震惊,便会同了三衙,带了兵马,要将慧来庵掘地三尺,细细搜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0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