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中出来天色尚早,她同簇玉孤零零地走在大街上,簇玉担忧地问起,是否真要去向晋王打听。 不然呢?令漪苦笑。 她知道王兄不喜欢她与祖父私下里来往,必定会责备她。可夫君的身后事她本就该关心,何况他活着的时候,她利用他,如今他去了,她还要利用他去接近祖父。实在是很对不起他。 令漪在心间盘算好问王兄的说辞,同簇玉回到王府。晋王,却已在小桃坞中等着她了。 “你今日,去了哪?”他立在那扇竹影萧萧的月洞窗下,身影挺拔,被夕阳拉得极长。 第16章 “很好,你果然对宋祈舟…… “你今日,去了哪?”晋王背对着她,问。 令漪推门进来猝不及防便见到他,不由一愕。 他手里正捧着一盏茶,菱碗笼青,茶烟乳白,伴随着似有若无的茶香在室中袅袅飘荡。屋中静悄悄的,只有月洞窗外竹叶沙沙的声音。 令漪觉得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似乎前不久才刚刚发生过。见他不似生气的样子,她镇定下来,淡淡莞尔:“只是出去转了转,王兄怎么来了?也不提前告诉阿妹一声,好让阿妹准备。” “孤过来不过是瞧瞧你,你需要准备什么?”嬴澈浅斟一口,修长白皙的指搭在青翠如滴的茶碗上,煞是好看。 不过一句客套话,反倒被他抓住了漏洞,令漪在心间抱怨他多事,很快改口:“王兄误会了,承蒙王兄上次相助,阿妹感激不尽,一直想着哪天能得个机会面陈谢意,可又担心打扰了王兄……不曾想,您会到这儿……” “我给王兄添茶。” 她殷勤取过一旁搁在风炉上温着的银鍑,欲给他添上。 他却将茶碗搁下:“不必了,我不喜方山露芽。下回差人送些峡州碧涧,以后煮这个。” 要死,王兄怎么还有要常来之意?令漪在心中叫苦。 他一个大男人,难道半点不知道要避嫌的么? “有人告诉我,在城北的食珍阁瞧见了你,这是怎么回事?”他懒得与她虚与委蛇,索性开门见山,“你就那么想回宋家去么?宋瑀一回京,便迫不及待地要去找他?” 是食珍阁,还好不是大福先寺。 令漪心中长舒一口气。 他应该还不知她与华缨暗中往来,只是得知她去见太傅,以为她又想回宋家。是了,到手的联姻工具要跑了,他生气也是理所应当。 “王兄误会令漪了。”她忙表忠心,“太傅是宋郎的祖父,也是先父的老师,阿妹是听闻太傅逢此变故大病一场,消瘦许多,所以才想见一面,并没有什么别的念想。” “是么?”他笑,“你倒是关心宋家的人啊。” “裴令漪,”他面色忽冷,极严肃地看着她,“孤有没有告诫过你,孤不喜宋氏,让你不要与宋家的人来往?” 那的确是自己答应过的事,令漪一下子没了底气。她试图辩解:“可太傅也是令漪的长辈啊……” “他算什么长辈。”嬴澈不屑挑眉,“他若真的关心你,当初你父亲出事的时候,他为何见死不救?”、 令漪被这话问住,不知要如何回答。当年父亲出事时,世宗皇帝盛怒,除伯父外,几乎所有人都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连堂姐都宣布与她们断绝关系,转t头跟了扶风县侯世子做外室,她又怎能去要求彼时只是父亲老师的祖父呢? 嬴澈见她眉目微凝,便知这话她终有听进去。他朝她逼近几步:“你不介怀此事,反而一味亲近宋家,就算他们辱你至此,也还妄想要回去。裴令漪,孤是该说你蠢呢,还是自轻自贱?” 这一句轻如春风吹落耳边,令漪的脸却全红了。自入府以来,王兄还从未对她说过这样重的话。既怕得罪他,只能道:“是,令漪错了,不该罔顾王兄教诲,私下与太傅来往……” “只是我想着,宋郎尸骨未寒,我身为他的妻子,应当替他照料家中之事,一时竟忘了王兄的教诲。是令漪失了分寸了,请王兄原谅!” 她一拜至底,柔软身躯几乎贴着双腿,像受伤的白鹤紧贴水面,是错悔至极的态度。 “妻子。”嬴澈笑了一声,简短重复了遍这两个字,“很好,你果然对宋祈舟情深不忘。” “难怪当初心心念念、不惜众目睽睽之下算计他,丢尽女郎的脸面也要嫁过去。” 这一声如冰如玉,沉冷至极。令漪的心也随之坠入冰冷幽暗的湖底。 这桩算计得来的婚事,纵使彼此心照不宣,但王兄一直不曾戳穿她,她便心存侥幸,以为事情过去了。 可大约,这件事在王兄那儿是从未过去的。现在,他分明是要新账旧账一起算! 她在心底拼命想着对策,这时身前影子微晃,她抬眼望去,他眼眸如云封雾遮,俊颜沉冷,似乎是想俯身扶她。 但他终究没有扶她,也没有叫她起来,就那么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凤眸睥睨: “未嫁从父,父死从兄,裴令漪,没有孤的允许,是谁允你自作主张和那姓宋的勾搭上的?” 令漪有些委屈:“可王兄当初并没有不同意我和宋郎的婚事。”况且他也不是她的什么正经兄长。 堂兄才是她的正经兄长,他都没有说什么,殿下凭什么管她。 “你故意在人来人往的上阳苑来这一出,让所有人都瞧见他抱了你,他再上门提亲,孤要如何拒绝?” “我……”令漪微微语塞。 她心知她要依附他,便只能顺从他,不能忤逆,不能反驳。于是红泪很快落满新雪凝脂的玉腮:“王兄,王兄。” 她轻轻拉住他一只手,抬起脸哀哀地求:“阿妹知道,阿妹的一切都是王兄给的,自然一切都该听从王兄吩咐。譬如王兄要我改嫁,无论是嫁给谁,我自然也只有听命的份。我从来都知晓这一点,也不敢违背、不敢生有二心。只是我毕竟曾为宋氏妇,眼下宋郎才去了一个月,也还习惯性以宋氏妇自居,所以才会做出这些糊涂的举动。王兄可否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摆脱对于这个身份的认知呢?” ——就算是改嫁,能否再宽限一二呢? 她哀伤地望着他,美丽的眼睛几乎沁出泪来。幽闺玉质,我见犹怜。 所以王府养她九年,在她眼里,竟还比不上嫁去宋氏的三个月? 他养她这九年,在她眼里,也还比不上同宋祈舟的短短半月。 嬴澈剑眉微皱。 女郎的手纤细微凉,握住他手时,酥麻一片也清凉一片,渗入肌骨里,心中的火却未能因之退却。 他今日过来,原本是想敲打她几句,好让她有些危机感,别整天想着回宋家。但现在,却是真有些生气。 明明自己是在质问她与宋瑀那个老匹夫见面之事,却被她拐到改嫁上来,以为他听不出她言外之意,是在抱怨他逼她过急么?可笑,他什么时候说过要将她改嫁给老头子?可见她心术不正,才回来半月,心心念念竟全是要改嫁之事。 “你倒是乖觉。” 索性目的已经达成,他只丢下这一句,拂袖离开。 令漪慌忙回头,他已掠至门边,行动间激起的风将两扇门扉撞得叮铃作响,身影很快消融于门外冥冥的暮色。 “可吓死奴了,殿下怎么突然来了?” 簇玉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扶起地上的女郎。 对啊,王兄怎么突然来了呢? 令漪望着空荡荡的门口,心绪如海浪澎湃起伏。 她好像又得罪他了,仅仅是因为她私下与太傅会面。可该解释的她也解释了,也再三向他表过忠心了,他为什么还是揪住此事不放? 这时宁瓒进来送茶叶,见令漪失魂落魄般立着,眼底掠过一抹愧色。 消息是他去传的,分明彼时殿下只是淡淡颔首,不想转头却冲裴娘子发了这样大的火,见她伤怀,他亦有些愧疚。 “您别往心里去,殿下还是很在意您的。”他不会安慰人,只干巴道出这么一句,将用上好丝绢包着的峡州碧涧交与簇玉便离开了。 在意她么? 令漪看看那包茶叶。 她在他眼里就是个联姻的工具吧? 因为是工具,所以不用考虑她身为人会有感情,会在意脸面。她会对宋郎愧疚,也会担心丈夫新丧就改嫁他人的名声。 他们这些上位者,为什么就不能稍稍顾惜她们这些底层人的死活呢? 然而以他的权势,碾死她就如碾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就算今天他冲她发了这样大的火,她也还得想办法主动修补和他的关系,甚至是,奴颜婢膝地去乞求他的原谅。他自己却是毫不用在意的,担惊受怕的只有她。 可凭什么呢,又凭什么呢。 难道她这一辈子,只能仰人鼻息、摇尾乞怜地活么? 这绝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满腹的忧愤与惧怕也只能咽入肚子里,令漪疲惫地叹了口气:“把茶叶收起来吧。” * 此事过后,王兄果然没有再来过小桃坞。 就连府里分发裁夏衣的丝绢,也没有她的份。 令漪并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但这无疑是个危险的征兆。以她对王兄的了解,他大概是懒得过问这些事的,是主管中馈的崔太妃的手笔。 可若连兰雪堂都知道了她见罪于王兄,今后还有她的好日子过么? 她忧虑了一日,很快便坐不住了,于朝廷的休沐日,带着自己亲手做的棠棣糕去了云开月明居,想要求见晋王。 世人常以棠棣喻兄弟,她送棠棣糕,便是想求王兄看在兄妹之情的份上,原谅她那日的所作所为。 她想好了,救华绾和给父亲迁坟的事最终还是要他点头,她不能得罪他,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要与他保持和睦。 晋王不在,依旧是管事将她引至了明厅里,簇玉则候在外面。 厅内一个丫鬟仆役皆无,她惴惴不安地坐在蟠龙雕花大椅上等待着,室内玄台袅袅,阒寂无声。 她等了一阵,晋王尚不曾归来。而自她坐的方位,透过那扇用来分割明厅与内室的海晏河清紫檀木镂刻云母屏,恰能看见里屋那张向阳的大书案。 案上,正工整摆放着挪挪文书与翰墨湖笔,对案芭蕉葱绿、丁香探窗。不知怎的,却令她想起前些日子她做的那些迷醉旖旎的幻梦,有好几次,就是在这张大书案上。他的手,那样大,那样热…… 青天白日的,她怎么想这些? 令漪忽然清醒过来,她红了脸,羞赧地捂了捂发烫的脸颊,想令温度退却。 转念却忆起祖父的嘱托——有关宋郎身后事的安排,兴许,就在这些文书里。 令漪有些犹豫。 她不敢乱翻王兄的东西,可王兄那样讨厌宋家、讨厌宋郎,若要去问,他必定勃然大怒。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1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