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面色泛红,额角之上,青筋不断涌动。 “你疯了!朕看你是疯了! 来人,快来人,把陆飞鸢拖下去!” 长公主终于看不下去了,她走上前去,目光复杂地望着眼前的帝王。 “皇兄,臣妹以为,飞鸢说的在理。 当年定国公府一案发生,许多人都请命调查,觉得其中另有隐情。 当时,皇兄并未允许。 这么多年过去,有新的线索出现,温影的存在,切实说明有人在暗害定国公府。 皇兄承认定国公府是满门忠烈,现在既发现他们的死因有异,为何不让调查?” 皇帝的面色隐隐扭曲。 “恒安,朕这么做,难道不都是为了你吗?” 此言一出,大皇子及许多官员都面露震惊。 “长公主?这件事怎么会和长公主有关?” 长公主听到皇帝这样说,目光闪过一抹悲切。 “皇兄不必这般遮掩,反倒引人猜疑。 当年,我的驸马封擎肃多次请命想要前往边境调查定国公府一案。 皇兄百般阻挠不允许,足足拖了一年时间,中间吃了无数败仗,这才让他前往。 结果他去了没多久,便也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边境。 皇兄派遣过去的御史,调查到的结果是他通敌叛国!” 官员们满脸的震惊。 只有伍太傅等一些老臣神色如常。 当年的事,他们亲眼见证过。 不是心中没有怀疑,而是没有能力去揭穿。 如今,温氏遗孤站了出来,宸王妃打头,长公主和宸王鼎立相助,身后还有苏国师和灵医谷支持,正是查清楚当年真相,还逝者公道的大好机会。 他们已经因为这桩案子愧悔了十几年,一定要抓住机会,彻底查清此案!
第754章 揭示真相 皇帝大口喘着气,却缓解不了那股窒息感,他声音压抑而愤怒: “恒安!朕一直在竭力维护你,你为何……” 恒安长公主凄凉一笑,眼中隐隐含上了泪光。 “皇兄是在维护我吗?你维护的是你自已! 封擎肃是高宗皇帝亲自为我挑选出来的夫君。 谁都有可能背叛大周,唯独他不可能通敌叛国! 因为他的所有亲人,皆是死于羌族之手。 你给他冠上通敌叛国的名号,想把害死温家军和定国公府的罪名扣到他身上。 你在羞辱他,在羞辱高宗皇帝,更是在羞辱我!” “你放肆!” 皇帝怒吼一声,可目光却颤动得厉害,隐隐带上了惶恐。 “你放肆……恒安,这些年,皇兄对你不好吗? 整个大周朝,谁不知道,你和聿辞,是朕最宠爱的人。 朕给了你们荣华富贵,让你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朝廷上下,谁敢招惹你们? 你为何……为何要说出这些伤人的话?” 恒安长公主眼中的泪意更浓。 “皇兄对我和聿辞,的确很好。 等这桩案子彻底调查清楚,我和聿辞自会向皇兄请罪。 现在,我只想问皇兄一句,定国公和文远将军等人,究竟是怎么死的? 还有我的夫君封擎肃,他们又是怎么死的!” 皇帝冷喝: “朕再说一遍,这些案子,大周朝人人皆知,没有任何隐情!” “不!他们的死,另有冤屈!” 众人蓦然回头,看向缓步而来的伛偻身影。 伍太傅仔细观察,忍不住惊呼一声,不敢确定的开口: “你……你是……” 男人走上前来,苍白的神色,高大却瘦弱、弯曲的身影,无不彰显着他命不久矣。 “见过皇上!” 皇帝眯起了眼睛,甚至往前走了两步,想要将眼前人看得更清楚些。 “你……你是……” 这是魏昭雪的父亲,可又和他上一次召见,气质完全不同了。 “微臣的样貌已经大变,声音也和以前不大相同了,想来皇上应该认不出。” 说着,魏成拿出了一枚铁质的身份铭牌。 一面雕刻着出生年月、地点,一面雕刻着他的名字。 这是所有温家军都有的身份铭牌,方便战死沙场之后收尸。 伍太傅难以置信: “你是魏成,魏副将!” “不可能!”皇帝愤怒出声,“魏成早已经死在边境,你不可能是他!” 魏成打量着帝王。 “当年,卫国公和将军领兵出征,皇上亲自践行。 当时敬酒三碗,一碗祝大军旗开得胜,一碗盼诸将奋勇杀敌,一碗待众人平安归来。 皇上还说,等大军凯旋,班师回朝之日,必定会亲自迎接,犒赏三军!” 过往的记忆冲入脑海,皇帝身形有些踉跄。 “你住口!” 魏成愤怒地盯着皇帝。 “皇上,温家军奋勇杀敌,精忠报国,您为何,为何要痛下杀手?” “朕没有!” 魏成立刻激动起来。 “温家军行军布阵消息走露,从而陷入埋伏,被羌族领兵伏击。 援军近在咫尺,温家军苦撑十日,粮草断绝,却没有等来一兵一卒的救援。 好不容易厮杀出去,逃往边城,却在城门外,被弓弩手尽数射杀。 若没有皇上的命,若没有您的允许,谁有这个胆子?” 魏成说的声嘶力竭,不住的咳嗽了起来,险些一头栽倒在地。 温影扶住他的手臂,担忧的看过去。 魏成努力的平复心绪。 他还没有看到冤屈大白,还不能就这么倒下。 官员们心中震惊,面色一片凝重。 他们首先便是难以置信。 定国公府和温家军的名声威名无人不知。 一夕之间覆灭在边境,他们也曾无数次感到惋惜,甚至有人也觉蹊跷。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真相竟是这样。 泄露军机,断绝粮草,身陷埋伏,无人救援,突围成功,却最终被自已人射杀。 整件事情听下来,只让人觉得无比荒谬。 围拢上前的百姓们也将此事听得一清二楚。 “温家军是被皇上害死的?” “我的父亲,当年就是温家军的一员!” “我的叔叔也是,他死在边境,尸骨无存……” 官员们纷纷回头,这才发现,今日被选过来的灾民和百姓,大半数人皆和温家军有牵扯。 皇帝看着越走越近的百姓,立刻惶恐的吩咐禁军。 “将他们拦下!快拦下!”
第755章 还逝者公道,让逝者安息! 禁军们上前,组成人墙,将百姓阻挡在外。 看着百姓们过不来,皇帝这才感觉心安了一些。 他异常的愤怒暴躁,凶狠的戾气让他整个人看上去阴森、恐怖。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魏成、楚聿辞和陆飞鸢,最终落到了长公主的身上。 “你们想做什么?找到一些故人,拿出些似是而非的证据。借着定国公府一案,造朕的反?” 长公主摇摇头。 “皇兄,没有人要造反,没有人想夺你皇帝的位置。 我们只是想查清楚真相,还定国公府和温家军一个公道。” “说的好听,还不是在逼朕?” 皇帝看向大皇子,目光中满是凶狠。 “楚聿辞和陆飞鸢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死心塌地的为他们卖命? 你没看出来吗,他们并不是想拥护你登上皇位,而是想利用完了你,就把你甩开! 你身为皇子,却背叛朕这个君父,谁给你的胆子?” 大皇子站起身来,他现在仍旧满心震撼。 “父皇,宸王和宸王妃并没有要求过儿臣什么。 赈灾是儿臣自愿请命,调查定国公府一案,也是儿臣心甘情愿。 有案就要查,有冤就要伸,这是父皇曾经教导儿臣的。 您曾经说过,让儿臣向高宗皇帝学习,少说多做、身体力行。 儿臣再次恳请父皇,允准重新调查定国公府一案。” “你住口!这些人,都是长公主、楚聿辞和陆飞鸢搜罗出来的。 他们别有用心,你还帮着他们说话?简直不知所谓!” 这时,伍太傅带领着官员跪地行礼。 皇帝看向伍太傅,身体微微颤抖。 “伍太傅,你也要掺和进这件事情?” “不知道皇上可还记得文亲王?” 皇帝蓦然一愣,随即瞳孔骤缩。 “你……” 伍太傅面带怀念。 “文亲王是皇上的亲弟弟,他性情淡薄,从不争名图利。 一心只为皇上办差,但凡皇上吩咐,从不含糊。” 皇帝冷喝一声: “别说了!” 伍太傅却没有停下。 “皇上,事情虽过去了那么多年,臣却记得清清楚楚。 定国公府一案发生之后,朝中众臣都觉得另有隐情。 其中,文亲王和平南王一力主张要前去亲自调查。 皇上先是派遣了文亲王前往边境,结果没多久,传来了消息。 说文亲王与羌族圣女有私情,死在了圣女床上。 皇上嫌弃丢脸,命人将文亲王的尸体运回京城,以病逝为由,匆忙下葬,不许任何人验尸。” 官员和百姓满脸震惊。 “文亲王过世,竟也是因为此案?” 皇帝抓起桌案边的茶盏,对着伍太傅便砸了过去。 眼看着茶盏就要砸到伍太傅的头上,楚聿辞衣袖一甩,径直将茶盏抽飞。 茶盏撞到不远处的柱子,砰的一声碎裂开来。 皇帝身体猛的一颤,满身凛冽的气势像是破了个洞,快速的颓废、萎靡下去。 伍太傅定了定神,接着道: “文亲王过世之后,平南王,也就是长公主的夫婿,越发觉得边境有问题。 百般恳求皇上,让他前往调查,顺便查清楚文亲王为何会出事。 结果他这一去,同样死在了边境,还被扣上了一个可笑的通敌叛国的罪名。 皇上,文亲王是您的亲弟弟,平南王是您的妹婿,他们都是您的亲人啊! 他们就那样不明不白的死了,您却压下不发,不许任何人提及。 午夜梦回,您都没有梦到过这些亲人吗?” 皇帝想要大声呵斥,可声音却无比沙哑,止不住的颤抖。 “放、放肆!” 伍太傅深吸了口气。 “皇上,魏成副将亲自陈述,胡阳出面为证,温氏遗孤温影当面举告。 定国公府和温家军一案存有疑点,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案涉及重大,不仅有定国公府一家,还牵扯到十万温家军,以及背后无数的家庭和百姓。 除此之外,文亲王被害、平南侯通敌叛国,案情皆疑点重重。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12 首页 上一页 3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