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懊悔 赵魁以事涉多年旧事,年代久远,需要时间取证为由,暂停了这场荒唐的上京“讨债”之举。 又大方地自掏腰包,把虞氏一族人安置在京城驿馆。 最后笑着与刘氏等人说了几句,说一定会护着安澜,才告辞离去。 人走后,乱哄哄的正厅也安静了下来。 季安澜要走,被刘氏等人叫住。 “你手里竟有好几艘海船?这事竟半点不跟家里透露?”刘氏极为愤怒。 季明峦等人亦是心情复杂。 安澜这是半点没把他们当家人。在防着自家人呢。 一想到安澜这些年把他们蒙在鼓里,把他们当成算计她私产之人千防万防,刘氏心里就极不舒服。 “祖母和二婶三婶的嫁妆私产也没交到公中,也没四处宣扬,怎到我这里就不行?” 季安澜又坐了回去。 “且那是我外曾祖母的嫁妆私产,我不过是代管,将来还是要交到继承虞家香火之人手里,为何要大肆宣扬?” 说给家里人听,有甚好处? 一番话堵得刘氏不知如何应对。 季明峦垂着头没有说话。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他掌家中经济庶务,这些年维持得也不容易。若自家有大海船,很多产业也能借机得个便利。 他没想过要觊觎安澜的产业,只是……只是一家人,何必瞒着防着?家里也只是想借个便利罢了。 这样让大家蒙在鼓里,如今出了事被人逼上门,一家人反倒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心里就生了些怨气。 被自家人这样防着,像被排除在外一样。安澜没把他们当一家人。 季安澜看了他一眼,见他面上不虞,多少也猜出几分他的心思。 “三叔只知海船暴利,但不知其中风险。去年海上遇飓风,翻了船,血本无归不说,还死了不少船员。这要是承受不起的,早就赔个倾家荡产了。” 季明峦等人听得愣住。去年翻了船?还死了人?! “翻了船死了人,各处都要打点,以防同行打压挤兑。要陪货款,要赔伤亡船员身价金要给其余船员抚恤金……我一个人在陪都四处打点安抚,家里呢?半年一年都不见派个人来问候一声。” 江氏俞氏听得心疼,那会蓝氏掌家,这些她们都不知。但她们也没有派人关怀问候,心里也有些后悔。 季安澜面无表情,家里人不曾关心过她,如今倒来说她防着家里人? 若一家人和和气气,她何必一个人承受那么多。 “蓝氏掌家,连我姐弟二人的月例都克扣,恨不得我姐弟长留在陪都,不进京碍眼。三叔是想让我把我手中的产业交到公中吗?” 季明峦脸上热了热。想到她的难处,面上几许不自在。 “是三叔想左了。” 江氏俞氏也说了几句安抚的话,关心了几句。 季安澜心里的郁气也出了些。 “外曾祖母留下的那些,将来是要留给安冉的。留给安冉,便是留给咱们侯府。若不能齐心,也别怪我藏着掖着。” 说完转身走了。 刘氏等人愣在那里。 半晌,季明峦才道:“母亲,安澜说的对,她瞒着咱们,也有她的难处。当时蓝氏掌家,她也不好透露这些。” 再说那些年他们一家人进京,把他们姐弟留在陪都,不管不问,家里还克扣他们的月银份例,难怪安澜防着家里。 刘氏深叹口气,“罢了罢了,我管不了她了。传出去倒要叫人说我觊觎孙子女的私产。” 听安澜说那些是留给安冉的,刘氏心气顺了些。 季明峦见她态度软化,松了一口气。 “也不知虞氏族人是如何得知这些。这都过了几十年了,才想到上京讨要族产。” “必是有人传了信。” 到底谁与安澜不对付? 先是醉仙楼,现在又是她手里的船队?也没瞧见她得罪谁。谁的手伸这么长? 忽地季明峦一个激灵,想到什么,看向刘氏。 恰好刘氏也朝他看来,母子二人想到一处,登时面色凝重。 另一边,赵魁让人安顿好虞氏族人,回到府中。 “王妃在何处?” “王妃在西院的佛堂。” 赵魁抬步往西院佛堂而去。想到这些天祖母越发信佛,有时候整日呆在佛堂未出,心里沉甸甸的。 “祖母。” “回来了。” 平阳王妃正盘坐在蒲团上,闭着眼睛默念佛经,听到他脚步声,止了默念,但手上转动的佛珠未停。 赵魁往祖母手上看了一眼,见那佛珠被祖母盘得油光透亮,叹了口气。 平阳王妃抬眼看他,示意他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 “从季侯府回来?” “是。” “虞氏族人如何说?” “说虞氏无嗣族人的家财该归回虞氏一族。” 想到他问先郑国公兼祧两房是否有文书,季安澜看向他的目光,又是诧异,又是像冰碴子一样寒冷,心里一阵阵揪疼。 到底是越来越陌生疏离了。 拇指狠狠掐在食指指腹上。直到痛意袭来。 平阳王妃瞥他一眼,叹了口气,也不知为何就走到这一步。 “你如何想的?这事若是传开,安澜只怕难办。到时只怕她有理,为了名声,那三艘船也要还给虞氏族里。” “不会。”赵魁笃定。 “虞氏一族没理没据,拿不到那几艘船。” 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她的东西被别人抢走。 他只不过想让她知道,世界宽广,诸事纷扰,人情世故非她所看所想的那样简单。女人该相夫教子,再强也无法抛头露面,总得要依附男人。 而他恰好是她的依靠。 是他唯一的依靠。 他希望她认清这一点。而他甘愿成为她最强的依靠。 “你心里有数就行。莫最后走到难以挽回的局面。” 她还是挺喜欢季安澜的。是个旺夫旺宅的女子。她在京城找了一圈,唯有她最适合自己的孙儿。 平阳王妃转动手上的佛珠越发快了。 心里的懊悔无日不向她袭来。令她神情憔悴。 若时间能重来,她一定不会为了蓝氏那个贱人,去坑害季安澜母亲的性命。 她就该留蓝氏在这冷清没有人情味的王府里陪自己到老,哪怕让蓝氏早早下去陪自己可怜的儿子亦可。 平阳王妃又闭上眼睛,嘴里念起佛号。 赵魁见了,默默在旁相陪一会,才悄声离开。 而经过数日疾行,顾少晏一行人,终于抵达此行最后一站,宣州军营。
第218章 审视 宣州守将季茂忠带着儿子季明道,及一众副将在城门十里处迎接八皇子一行人。 “臣季茂忠恭迎八皇子殿下。” “平凉侯快快免礼。” 两方人马在城外十里亭相见,皆松了一口气。 可算是来了。 总算是到了。 八皇子及这批兵器要是有损,难保皇上要问罪。 “祖父!” 等众人见完礼,早就睁着大眼睛盼着的季安冉忙窜到祖父身边。 季茂忠 看着心心念念的孙子终于到了面前,好几年没见着家中亲人,见着这小孙子,眼眶直发热。 大手盖上他的脑袋,“好,好!” 看着长成小大人,英武出众的孙子,季茂忠连声叫好。心中颇为激动。 “安冉都长这么大了?”季明道在旁欣喜地打量。 “二叔!”二叔离开家里去宣州时,他还小呢。 “好小子,都快有二叔一般高了。” “以后我定长得比二叔还高!”季安冉抬着下巴比划道。 季茂忠哈哈大笑,“对,你二叔才多高,以后我们安冉定长得比你二叔还高。” 大手在孙子小小的肩头抚了又抚。 “小子顾少晏见过平凉侯。”顾少晏上前行礼。 “你就是我孙儿信中说的顾大哥?曹国公家的?” 季茂忠打量他,见他俊勇挺拔,气质轩昂,且目光清正,心里忍不住点头,是个好的。 “是。小子出自曹国公顾府。安冉弟弟与我同科,懂事知礼,我甚为喜欢。” “好。多谢你一路看顾。本侯记在心里了。” 不再多叙,转身道:“请八皇子和诸位大人随我进城。” 一番安顿,宣州军营诸将看过从京城运来的新兵器,直叫好。两方清点盘查,直到诸事毕,给京城一行人接了风,已是夜幕降临。 季茂忠父子这才得闲找到安冉问起家中情况。 终于见到心思夜想的祖父,季安冉兴奋不己。自进了军营一直跟着祖父身边,看他做事吩咐诸将,越发心生敬佩。 季茂忠自是感受到孙儿的目光,心中快慰,只觉后继有人。 “这一路可辛苦?” 孙儿今年不过十二稚龄,脸上稚气未脱,正该在家中享清闲的年纪,却领了任务出京,千里迢迢吃上这份苦。让季茂忠又是心疼又是欣慰。 “孙儿不苦。” 想着能见到祖父,这任务难得还能历练人,季安冉并未觉得多辛苦。 “真不苦?我可是听说你们一路上并不平静。在宿州还遇袭了。”季明道打趣道。 季茂忠一阵紧张,“可是受伤了?” 季安冉摇头,“没有受伤。有顾大哥相护,随行侍卫也都是个高好手。” 想起自己杀了人,心悸尚存一丝,便跟祖父说了自己的一番感受。 听得季茂忠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好孩子,不必去想那些。既选择了这条路,这些不过是必经之道。”只是孙儿经事的年龄早了些罢了。 “嗯,孙儿都懂的。” 季茂忠欣慰地点头,“祖父属实没想到你会选择武途。” 虞老太太请诸多名师悉心教导安冉之事,他是知晓的。 这孩子从小聪慧,又很早就过了秀才试。他以为这孙儿会走文官一途。 虽心疼孙儿将来不易,可自家以武起家,因武立功封爵,他自然也希望家道传承有武之一道传下去。 看着眼前渐渐长成的孙儿,季茂忠心头如那渴之许久,终于盼来一丝甘泉之人,只觉全身舒泰。 这是他的长房嫡孙,将来家业有承,只觉心中快慰。 又问起他家中诸事,听他说都好,放下心。 只他也没想到蓝氏竟然年纪轻轻就去了。长子连殒两位夫人,他身为袭爵的世子,又不能不续娶。 季茂忠为长子的婚事又发起愁。 再听得长孙女的婚事不顺,眉头紧皱。 “出京前姐姐的婚事未定,但瞧着平阳王府势在必得的样子。” 姐姐虽没跟他细说,但其实他也猜出一些内情。他其实也不太喜欢赵三公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5 首页 上一页 1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