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荷干脆带着货一路往北沿河抛售,也赚了不少钱,这样从万县坐船到南京,再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反而更节省成本。 等将来有了大船,可以从蛇口出发一路经过南海到盛京停靠。 “小姐,这时候,常瑞应该把郡王府的年礼送进宫里了吧。” “时间应该差不多。我们也回万县过年。小谭,传令下去,这次回去这两艘船都不带货,允许每个船工带一百五十斤货回去。” “是,小姐。我这就去传话。” 这样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到万县已经腊月初十。 马三面俞老头俞有钱一家,都在县衙后宅等着俞荷。 顾大安和俞有花带着明辉去象郡看连生连鱼,准备在象郡过年。 常十将船停靠在临舟码头,岸边等候多时的小商小贩一拥而上,邓家的船工每次回来都带点江南盛兴的私货,深得象郡百姓的喜欢,这次也不例外,好看的手帕,荷包,雪白的棉花便宜的布料等应有尽有。 “小姐,这里好像更热闹了。”小谭看着路边的各种幌子,街上口音各异的叫卖声,笑着说。 “是的。北地互市,会有更多的人来万县采购米粮茶叶生丝运去达州盛京。” “小姐,看来我们在盛京置产是对的。尤其是金银珠宝店,要不是有一个捣乱的万宝楼,我们珍宝阁,肯定能独 占盛京。” 万一那主家,是自家人呢? 俞荷一笑,说:“两家打擂台,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不会一家独大,太扎眼,惹盛京贵人们生厌,就不好了。” “可他们的品类和我们的差不多,连张叔都说两家有些设计太像。” “巧合,纯属巧合。” 她们到家了。 小谭敲门,开门的是顾嬷嬷。 接着马三面俞老头李二娘赵娟迎了出来。 “哎呀,俞荷,你终于回来了,你娘正担心你呢!”赵娟笑着说。 俞荷拍拍阿奶的脊背,笑着说:“路上让挑了一些货,耽误了点时间。” “阿奶阿爷你们能来万县过年,我阿爹阿娘可盼了一年多。” “坐船累着了吧,先洗漱吃饭,明天我们再好好说话。”马三面牵着俞荷的手,笑着说。 顾嬷嬷李二娘赶紧去烧水,俞荷洗了澡,吃了一碗面就被大家推着回屋休息。 “回来就好。”马三面回来和俞老头笑着说,“成文成城在盛京,我生怕俞荷也赶不回来过年。” 第二天,俞荷跟着赵娟看了他们街上开的五间杂货店,又看了他们买来住人的大院子和仓库。 “你三叔和龙龙带着人还在乡里收货,明天才回来。”赵娟牵着会走路的俞丹,笑着说。 “挺好。让三叔别跑了,守在家里收。” “你知道的,他根本闲不住。还想做烤鸭呢被你阿奶给拦住了。” “也是。” 回来,李二娘和顾嬷嬷准备了一桌子俞荷喜欢吃的菜,大家吃了个团圆饭。 下午俞荷带着爷奶顾嬷嬷小谭回南镇,看她开的米粉作坊和藕塘,茶社。 在藕塘旁边新建的凉亭里,俞荷还让宋老太和马三面俞老头说了一会儿家常。 “时间过得好快,俞荷明年十八岁,该出嫁了吧!” 俞知县家的二小姐和平南郡王议亲的事,在方圆成了一段佳话。 这两年因为稻米和藕粉卖上好价,修建郡王府又挣了钱,村里人都等着喝两人的喜酒。 “俞荷的婚事,有她爹娘操心呢!”马三面笑着说,“今年听说万县也有社火,我们一起看。要是有唱戏的就好了,我还记得我们年轻的时候走几十里路,翻山越岭看社火,后来镇上又看戏。” 马三面说是说,心里愁起俞荷的嫁妆,他们要陪嫁什么,才能在周王爷和王妃娘娘面前不显得小家子气。 俞荷听到宋老太的话,把嫁妆的事记在心里。 胡老头和孙子住在文昌茶社,看莲塘兼卖茶叶,看见俞荷回来,连忙过来说:“九条鱼养的好着呢!就是它们聪明的很,见人就水里冒头,要吃食,长了一倍还大。” 说话间一只小胖子红鲤鱼,从干枯的荷叶下面游了过来。 “小姐,这是长尾巴,它真的太胖了!”小谭嘴上嫌胖,手里的鱼食不断往水里丢。 石头房住了一天,俞荷带着爷奶回县里。 刚好俞有钱龙龙也回来了。 俞荷张罗着做了一桌菜,大家一起吃饭,堂屋里烤火说话。 大家说的正高兴的时候,俞荷进门就给马三面五千两,又给俞有地五千两。 “俞荷,你这是提前给你准备的陪嫁钱吗?”赵娟笑着说。 “是啊。不能让家里为难。”俞荷大方点头,话锋一转,开玩笑道:“不过,也要看小王爷的聘礼如何!” “好!看阿奶给你怎么陪嫁。”马三面笑着说,收起了银票。 好孙女,会来事,知道不让家里为难。 俞有地也将银票收好,大家又说起绣嫁衣的事,俞荷要亲自绣吗? “不用我自己绣。郡王成亲,内务府会事先准备礼服。”她问过了。 “老夫人,小姐成婚还早呢!”小谭端着一盘炒花生进来。 顾嬷嬷给大家泡了花茶,端了点心。
第164章 俞荷和顾嬷嬷开始盘账,九艘船的收益一直都在她手里。 “小姐,去年我们一共售出五十万斤茶叶,一斤赚二百文,一共有二十五万两,运到北方的稻谷有六十万斤,净利有六千两,加上珍宝阁的盈利八千两,算上米粉粮食店的收入,去年一年一共有三十二万三百百四十一两。” “今年你控制了茶叶的量,利润有十万两,粮食比去年多有,一百万斤得一万两,加上几家店的盈利一共有十二万三千两五百二十六两。” 俞荷看着这账本,突然就想小王爷了。 “两年净利,一共是四十四万三千八百六十余两。两京购置店铺土地共花费十万一千二百两,结余……” 这些都是他给她的钱,凭她的本事,一年赚五万全家都要吓死。 “船工的花费大概八万多两,这些钱,都是小王爷在垫付。”顾嬷嬷提醒道。 “我会还给他。” 顾嬷嬷一笑,说:“这是小王爷对你的情意,你就算给,他也不会收。” “顾嬷嬷,小王爷他让我提前十年实现了我的目标。”俞荷笑着说,高兴的同时,心里有点恍惚,小王爷对她也太大方了。 “恭喜小姐得遇良人。”顾嬷嬷笑着说,“这也是小姐付出应得的回报。你给旁人几条船,放一两年,船烂成了一堆木头一文不值。小姐,聪慧,有手段,也是王妃娘娘看中您的原因。也不必过分自谦。” 顾嬷嬷生怕俞荷不自信,接着说:“你用抢手的粮食让利,换大家积极推销进价低廉的砖茶来获取高利,是普通人,甚至是陆家主这样的人物,都是做不到的。” 小姐这份果断,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粮食如果按当时的价一斤最少有二三十文的利。 “顾嬷嬷,你夸的我都要飘了。明年我就把船还给小王爷。” 顾嬷嬷笑着锁起账本,“那是你和小王爷之间的事,老奴不管。” “不过,你这两年都忙生意,是不是过年前去一趟象郡。这男人真心对你,有时候也得哄一哄,莫要叫他失落。”小姐心大的不行,她看得实在着急。 “好。” 要怎么哄呢? 俞荷不好意思,从屋里出来,一跳三丈远,看旁边阿爹的书房一眼,要是阿爹知道她手里这么多钱,得吓的再睡不着觉了。 腊月十五,俞荷带小谭坐马车去象郡。 到了三里铺,见了顾大安俞有花,说了一会儿话,俞荷和连生连鱼商量,让他们明天回万县过年。 “爷奶,难得来这一回,你们和大姑回去过年,开年初五再回来,猪场有人看。” “好。” “俞荷,那你什么时候回去?”坐上马车,俞有花拉着俞荷的手问道。 “我赶除夕回。” “好。”俞有花高兴了,放下车帘,她还没去看过俞荷的地和藕塘呢。 等他们一走,俞荷洗了澡换了一身新衣 服提着包袱,带着小谭进了象郡,俞荷去找小王爷,小谭去粮食店。 位于东街的郡王府已经初步落成,四进院子,占地三十五亩,后院联通屋后的的大湖,两边复建了原来的建筑,巡抚府就在这条路。 门房看见俞荷,连忙笑道:“小姐回来了!快请进,王爷在前院书房议事。” “多谢。”俞荷跟着他一路往后院来,很快常瑞领着翠竹来接。 “小姐,路上辛苦了,是先用膳,还是等王爷一起。王爷这会儿应该也就结束了,商量的是和圣上请旨的事。”常瑞将俞荷带进赵槿的院子,笑问道。 “我等他。” “好的,您书房稍坐,我去给你沏茶。”常瑞恭敬的介绍了翠竹,以后由她照顾俞荷的起居饮食。 赵槿很快回来。 一张刀刻斧凿精致五官,冷脸,显得冷酷无情又带着越见的成熟稳重,穿一身靛蓝色云锦常服,端的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帅气逼人。 俞荷看到进门的人,连忙起身过来抱他。 看到王爷脸上冰川消融,常瑞忙低下头,带着翠竹和两个端茶的丫鬟下去了。 常瑞几个下去,赵槿才伸手回抱她,推着她进门,头埋在她的颈窝,半响,才道:“刚好家里人都在,正月初二,我去下聘!” “好。” 赵槿低低一笑,理智回笼,又道:“我请皇爷爷给郡王府赐名,等三月,再请黄姨上家里,我想问名纳吉纳征一起过礼。” “好。” 可真是个可心的好人,赵槿低头看着她,两年没见,不仅人长得越来越漂亮,也更会说话,娇艳欲滴惹人怜爱,要来见他不像前一次几天没洗澡浑身都是味儿,今天还特意打扮过,脸红的像等人采撷的水蜜桃,头发闻着好香,浑身又软绒绒,绵软香甜。 “明年,有什么计划呢?”软玉温香在怀,赵槿轻拍她的背脊,温柔的问。 “拿下你,算吗?”俞荷仰望着英俊帅气的眼前人,抬手摸摸他冒茬的下巴,眼神霸道,笑盈盈说着没脸没皮的话。 “你想怎么拿?嗯?”赵槿一手握住她的手,一手将人往怀里紧了紧,温和笑道。 俞荷踮脚吻上他的唇,灵活的舌,闯入他的檀口轻吻痴缠着与他。 “小王爷,身上可真香。”俞荷双手攀着他的脖颈,看着他幽深的眼眸,恋恋不舍的放开他的唇,又轻柔柔一下一下的亲吻他的下颌。 “小王爷,不想摸摸你自己的女人吗?”俞荷一手抚着他的后颈,又往人怀里靠了靠,肚子贴着他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6 首页 上一页 1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