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我要种冬麦,给大家吃白面——”光阴似箭,转瞬即逝,弹指十三年已过…… 三月三,上巳节,皇帝为平南郡王赵槿和俞荷赐婚。 接旨后赵槿和俞荷带着一船礼,跟着爷奶阿娘成城大姑父姑姑动身回俞家村认亲戚。 俞家村。 “俞荷的婚事定了,我这悬着的心也放下,到底是天潢贵胄,我生怕出点岔子。”张杏和吴桂花一起闲话家常。 “是啊,是啊。我也担心的睡不着觉。”这三年,吴桂花睡梦中有时候惊醒,说平南郡王另有心仪的女子,不愿意娶俞荷。 “这个婚事,我们真正高攀了。”张杏贴着吴桂花的耳朵,满眼的高兴。 “谁说不是呢。那可是真正的龙子皇孙。”吴桂花跟着笑道。 “听说单聘金就有三万两,加上成套的金首饰,算下来十几万两。” “对啊对啊,真好。谁家要养这样一个能干的女儿,还要男娃做什么!” “阿奶,快回去,俞荷姐姐带着王爷姐夫回村了,说明天要走亲戚。” 俞耿赶着马车带着超超来桃园,喊挖野菜的张杏赶快回家。 “啊!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张杏一下站起来,笑着说。 “超超,不许说谎骗阿奶。” “是真的。”俞耿在凉亭外停好牛车,走过来笑着说,“快回家去,他婶子,你们也准备准备。” “好的。有劳族长提醒。” 吴桂花请俞耿喝茶,张杏说现在哪里顾得上喝茶,他们要赶紧回去了。 目送他们离开,吴桂花连忙跑回位于桃园深处的自家,新伟成亲回吴家湾住,他们老两口就搬到桃园来守着了。 二十几家都去码头帮忙搬东西了,现在都兴奋的等着看热闹。 —— 赵德海得了信,找赵芳元喝茶,商量,他们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 “看样子,俞荷要从村里出嫁,真是个好孩子,要嫁人也不忘抬举娘家。”赵芳元笑着说,他可是看着俞荷长大的,这个孩子的聪慧,全国也就这么一个,邓王妃真是好眼光。 俞家因为俞荷彻底改换了门庭,孩子心善也带着整个村的人过上了富裕日子。 东林寺山脚的桃花更吸引了全县,乃至永明府的人来进香看花 ,跟着将村里的粉条和米粉的名声打出去,乡邻都得了实惠,说一句造福乡里也不为过。 “是啊,是啊。”真让人羡慕,赵德海跟着说:“俞家这造化,看得人眼热。” “这种大造化,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倒是把我能做的该做的都做了。”赵芳元笑着说。 “是啊,当初,就是大伯看中俞荷爹,举荐他来我们村教书,后面又跟着去送考,这两年眼见着他家起来,大伯又尊贵的只是旁观,这心胸气度,小侄这辈子是赶不上了。” “哪里,我这是有自知之明。等我龙龙将来考中,你看我怎么得意!”遗憾的是李老先生已经仙逝,要不然见此盛景,也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那夺人子嗣损阴德的招数,终究坏了李家后代的气运命数。 “俞荷的外家,真是不争气。”赵德海叹口气说。 此刻的白水县的张氏,正在数落皮包骨的李老太,嫌弃她无福消受。 “阿娘,俞荷成了平南郡王妃,一品郡王妃的诰命在身,你说说你,怎么就瘫了。” 李老太嘴唇蠕动,张氏听她又要骂人,连忙用布巾塞住她的嘴。 “老太太,你还是积点口德吧。李三娘在白家的日子现在可不好过,你还想让她更惨吗?” “你若不相信,我等会带你去白家看。白永兴不是个东西,竟将她当狗一样关在祠堂。又害怕她跑出来胡说一天到晚派人守着。也不让两个孩子再见她,孩子小的时候就被张小翠哄了去,现在只怕也不愿意见她。” 怎一个惨字了得。 张氏絮絮叨叨,直到看着李老太彻底躺平不挣扎了,才起身去做中午饭。 “元娘,你明天好好的打扮打扮,俞荷要带着王爷上我们家认亲。”俞有丽背着背篓回来,看女儿在自己的屋里安静的绣花,笑着说:“到时候让俞荷给你介绍个好人家。” “是,阿娘。” “好孩子。你出来动一动,眼睛都要看花了,阿娘这就给你做饭。炒肉做米饭吗?” “好。”元娘跟着俞有丽出来,自从阿奶过世,阿娘像是换了一个人,也不逼她招赘,也不管阿爹出去喝酒,只一心种地,每天回家都开开心心。 俞有丽做好饭菜,看着乖巧漂亮的元娘,笑着说:“今年地里的麦子长得好,能收三四千斤,明年我们又种水稻,再把家里的大门修一修……” “是阿娘。”元娘给俞有丽夹菜,想了想,说:“阿娘,我想招赘,你请杏花阿奶给我打听着。” “招赘的能是什么好人。我不同意。别听你阿奶胡说八道。”俞有丽一口拒绝,脸色难看。 “阿娘,也有山里的农户,兄弟多,家贫的,只要人好,愿意和我好好过日子。我想招赘,有你和阿爹护着,还有大姑和舅舅们看着,谁也不敢欺负我。” “你是不是心里有人了?”俞有丽看着女儿,直接问道。 “黑风山的周永峰,阿娘还有印象吗?” 是那个高瘦的年轻猎户。 “真有啊!不行,这事,我要和你外婆外公好好的商量一下,孩子,你可别冲动。”招赘可不是小事,两个年轻人说了不算。 “阿娘,我等着。大姑也回来了,你也问问她,周永峰经常给大姑父送猪,他们比较熟悉。” “好。”这,这两个孩子肯定经常见面,俞有丽有些慌了。 回来之前马三面给俞有粮写了信,赵德芸将俞荷的小院收拾一新。 唐大丫领着成城送回家的李婆子两个人,将公婆住的房间,家里所有的房间都打扫了一遍。 马三面准备把他们住的正堂,腾出给赵槿住,他们去后院正屋。 “阿奶,哪有小辈住长辈房的道理。您这样劳师动众,我们做小辈的心里不安。小王爷就住我的小院,那边也清净。我住家里。”俞荷打量着三间新盖的敞亮大屋,笑着说。 “再不行,小王爷去邓家住。我师父师娘传信,最近也要回来。” 什么话!怎么能让客人去邓家住。 马三面看眼沉默的赵槿,又看眼老头子,怎么办? “小王爷住成文的院子。”俞重笑着说,“当初本来不修东厢房,后来还是俞荷做主,将旁边的两亩地合并到院里来,给成文成城一人单独盖了一个院子。” “好。” 俞荷答应了。 商量好,俞荷带着赵槿常瑞一行,往旁边的新院子安置,看他们收拾俞荷自己去看地边的果树,准备将这些树都挖到桃园重栽。 “这些花椒树,是我六七岁的时候栽的,要是挖出来我怕栽不活,就一直没动。”俞荷听到脚步声,回头就看到他。 “想来大哥也舍不得,就让它们在这里长着。”赵槿严肃的说。 “听小王爷的。”俞荷笑着过来,挽住他的胳膊,“只把果树,都移栽到桃园。” 等常瑞收拾好三间正屋,俞荷跟着赵槿进门,只觉得这里又是一个小王爷原来的书房。 “我陪你睡个午觉,然后吃晚饭,我们正堂听阿奶他们说家常。” “好。” 常瑞令随从去村里挑水,准备好淋浴的热水,赵槿洗澡。 俞荷回自己的房间收拾,想起玉佩,地上挖了半天,看了一眼,又盖上土。 新修了房子,家具还是她原来,东西也都是她以前用过的,俞荷试了试床上的新被褥,暖和,柔软,又轻,是蚕丝被! “阿奶,家里这么有钱,你给我都盖上蚕丝被了?”俞荷笑着来问阿奶。 “是啊,给你陪嫁八床蚕丝被,八床棉花被,夏天盖蚕丝被凉快,冬天得厚被子暖和。枕巾枕套都是你二婶和村里的婶子绣的一共二十四套。” “谢谢,阿奶和二婶芸芸嫂子。” “俞荷,都是自家人,你太客气了。”唐大丫笑着说:“晚上做豆花热米皮,臊子面和柴火鸡酸菜鱼还有其他几样炒菜,怎么样?” “都行。小王爷除了吃辣椒淡一点,没有忌口。”俞荷笑着说。 “那就好。”唐大丫松了一口气,家里准备的都是平常吃食,她担心小王爷吃不习惯。
第166章 “俞荷,去问问小王爷,看有什么缺的,家里条件简陋,别怠慢了客人。”马三面笑着说。 “好。” 俞荷洗了澡,去找赵槿,见他背对着门坐,穿一身白色的中衣,黝黑的头发披散着,常瑞正给他擦头发。 俞荷悄悄地进来,从常瑞手里接过厚巾,轻柔的帮他擦头发,出乎意料他的发质很软。 “帮我揉揉肩。”没擦两下,赵槿拿走厚巾自己擦。 俞荷偷笑,双手顺着他的脖颈往下按,两边肩井穴一摁,肌肉紧绷还有结节,确实要按一按。 顺着大椎到神道,再由天宗到乘风肩贞,俞荷越按肌肉越紧,笑着道:“你这是背了多少东西?肌肉怎么这么僵硬,都有小结节了。” 赵槿放下手里的厚巾,起身关上门,“你帮我好好按一按,我这两天在船上没睡好……” “那你到床上,趴下,我给你好好揉一揉。”俞荷说完,脸一下通红,她说的这是什么话。 赵槿径直走进旁边的卧室。 俞荷这时候才发现这个人的意图,跟着进了布置一新的房间,这人出门连床桌椅板凳都要带自己用的。 表现的再温和的脾气,都要打个折了。 “过来。”赵槿在床边大刀金马的坐定,拍拍旁边的位置,道。 俞荷看了一眼他麦色的喉结,跑过来抱着他的一条胳膊,靠着他坐好。 赵槿抄起人抱入怀中,牵着她的手,俞荷心脏一颤,小心翼翼抬眼看他。 要在这里亲热吗?这可是大哥的房子,以后想起来得多尴尬。 赵槿发现她 的情绪紧张,眸色一变,强势吻上她莹润的樱唇。 俞荷知道,得让他高兴了,手不自觉抱着他劲瘦的腰脊…… “小王爷为了我的面子,一路辛苦,明天挨家挨户串亲戚,还要受些委屈。” “你的情义,我都看在眼里。”俞荷强忍着浑身的愉悦,笑着说。 “小王爷,好像很喜欢我?”俞荷仰头看他。 被他眼里的情意吓着了,“槿,你要什么,和我说。” “亲我。”赵槿抬手,揉揉她蜜桃红的脸颊,意有所指淡淡的笑着说:“然后,别说话了。” 俞荷亲他故意发出啧啧的水声,赵槿彻底任由她施为。 “槿的耳朵,好红,红的要滴血似的。是喜欢我这样对你吗?”俞荷发现爱人的弱点,显得有些兴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6 首页 上一页 1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