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尔月护着珊月啊,还没等珊月回答,尔月特别有姐姐范儿地给珊月解围,“我们当然想奶奶,我们一天都不住,直接回来,是不是啊,珊月?”她问珊月的时候,还冲着珊月偷偷眨眼。当然这偷偷地是她自己认为的,桌子上的人都看见她使劲儿眨眼了。她心里偷偷地想着要是姥爷非将她俩留下住几天,她也没办法拒绝嘛!之前不都是这样吗? 珊月才五周岁多,还小,即使平时很机灵,也将李母和尔月的话当真了,分辨不出这是在逗自己。她的眼眶里立即就充满了泪水,稍微一眨眼,眼泪就顺着脸蛋流了下来,“我也想奶奶,我也想姥姥,我不住了。”说完抽搭抽搭的,仿佛做了一个很痛苦的决定,牺牲太大了。 三娘哪能看着珊月哭,用手帕给珊月擦擦泪,安慰说,“奶奶都是骗你的,和你闹着玩儿的,不信你问问你奶奶。” 珊月的泪立即止住了,紧瞅着李母,盼着李母给个肯定的答复,奶声奶气地问“奶奶,你是不是骗我的?” 李母见珊月哭了,“骗你的,别哭了,让你住六天,然后去接你。” 珊月立刻笑了,伸出肉呼呼地小手,数数,可是她才会数到五,她一个手掌上手指头也就五个,又不高兴了,撅着小嘴,“奶奶骗我,哪有六,最多就是五了。” 除了思月全被逗乐了。三娘笑着对被笑懵了的珊月讲:“珊月,我告诉你啊,这五之后就是六了,比你说的最多还要多。”又放下筷子伸出,举起来双手,将手指头依次伸出来六个来,“这样数的一、二、三、四、五、六。” “嗯,五、六。珊月记住了。” 李耀祖站起来,“我去买点儿礼品,中午不回来吃了,你们不用等我,下午我去跟咱一个本家人说声,几天后,来咱家吃饭。” 李耀祖说着去屋里拿碎银子,当牵着小毛驴出门的时候,又对李母说:“娘,你回绝了大柱子娘吧!他说的那家太乱了。” 元月之前就猜测大柱子娘是来给自己提亲的,她虽然不知道谁拜托媒人过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小少女还是比较憧憬的,特别是自己和小姐妹们说悄悄话的时候,也害羞地提起过彼此嫁人的事情。 村里的孩子嫁人早,有十五六就成亲的,元月今年十三周岁了,也到了说人家的时候,现在说了人家,等出了孝,嫁人正是时候。听见李耀祖说回绝了,元月心里也没太大的波动,只是简单地觉得这次提亲的对象不行。她知道爹肯定是对自己好的,就不知道依着爹的意思,会给自己找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李母表示知道了,吃过饭,留几个孩子在家,嘱咐元月看好思月,准备带着三娘先去认认和自己这房关系比较近的本家人。
第13章 李耀祖出门去采买礼品,李母和徐三娘也出门了,家里只剩下四个孩子,尤其是尔月和珊月相差的年龄小,虽然尔月常常护着珊月,但是那是在有大人批评珊月或者是有外人欺负珊月的时候,她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尔月也时不时的小小地欺负珊月一下,不过她这种欺负是善意的玩笑,用尔月的话讲就是锻炼锻炼珊月。 元月自己陪着思月,见尔月和珊月两人还在玩耍,催促她俩:“你俩赶紧去收拾行李,不是明天要去姥姥家吗?” 尔月和珊月点头,俩人很有姐妹爱,一只小手牵着一只更小的手去收拾行李,其实她俩只需要将自己穿的两件衣裳装在包袱就行。然后听见尔月吼珊月的声音,“珊月,你不能带这些东西去!” 珊月转头向元月告状:“二姐姐不让我收拾东西,她不听话。” 尔月一边瞪珊月,一边向元月告状:“大姐,你看看她收拾的东西,一堆杏核好干草。” 珊月不服气,仰着脖子辩解,“才不是干草呢?那是草蚂蚱,我要拿去和表哥、表姐她们玩。” 尔月继续瞪珊月,然后对元月讲:“大姐,你和思月出去玩吧!你出去了她就听我的话了。” 元月抱起思月准备出们,嘱咐尔月,“别太欺负妹妹了。” 珊月抬头,眼巴巴地瞅着元月,“大姐姐,你真出去啊?” 尔月见珊月说完话,珊月也想跟着出去的样子,尔月一把拉住珊月的衣领,忽略珊月的小挣扎,“珊月,你可不能出去,咱还没收拾好行李呢?” 等元月走到院子的大门处,尔月才伸开手,“现在家里就咱俩了,可没人给你撑腰了,你得听我的,你去拿你两件上衣和两件裤子,把其他乱七八槽的东西都丢出去。” 珊月撅着小嘴,不情不愿地将杏核、草蚂蚱拿了出来,嘴里还对着杏核和草蚂蚱悄声说:“在家等我,等我回来,再和你们玩呀。” 尔月瞧着珊月的样子,冷哼一声,翻一个白眼儿,家里没人了,还不是最后听我的了。还有啊,这傻孩子,你对着这乱七八槽的东西说一堆话,它也听不懂啊。 尔月没理珊月的嘟囔声,用不符合她这个年龄段的利落劲儿,将珊月递过的衣裳和自己的衣裳放进包袱里,将包袱包好,打了两个结。“好了,珊月你把包袱放炕头上,咱明天拎着走。” 珊月费力地爬上炕,将包袱推到炕头上,抗议道,“怎么光指使我干啊,你自己怎么不把它放在炕头上啊?” 尔月故意气珊月,装模作样地拍拍手上的灰尘,“哎!谁让我是你姐呢?咱奶奶不是说了吗?妹妹要听姐姐的话。” 珊月从炕上溜下来,也不生气了,“是啊!我之后可以让思月听我的。我去找思月了,还是妹妹好。”捣腾小短腿走了,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摇着小脑袋,嘴里还同情一下思月,“妹妹最惨了,没有人听她的。” 尔月见珊月要出门问道,“你去哪啊?你知道大姐抱着思月去哪里了?” “不知道,我可以边玩边找。傻二姐姐。”最后这四个字说的声音很小,她担心尔月听见自己说她的坏话,之后收拾自己。 尔月见珊月跑到院子门口又返回了,问她“怎么回来了?” “忘记拿杏核了,我今天要弹杏核玩。”回到屋里,珊月两只手各攥着三个杏核走了。
第14章 在路上,李母就和三娘细细的解释,“按照平时的习惯,没有新媳妇去各家各户认人的,都是成亲的晚上,各家的女人来新娘屋里,第二天新媳妇敬茶,人家给礼。可是咱这一次不是真正的举行婚礼,就是请亲近的人在一起吃顿饭。我知道这是你受委屈了,可是咱不得不这么办,你想啊,特别是元月的爹,这是第四次成亲了,这一举办婚礼,这有来往的人是随不随礼啊!咱就聚聚,别人愿意拿礼金就拿,不拿也可以。” 还有一句话李母没说出口,就是李耀祖直接把你领回家了,这没有的娘家在的婚礼,其实是没法举行的。“这次,咱娘俩一起去的就是去亲近的人家,比如你二堂叔家。”李母轻轻地拍拍三娘的肩膀。 “嗯。” 李母,“你也别紧张,都是好相处的人家。” “嗯!”本来没紧张的三娘被李母这句话吓的有些忐忑。 确实如李母所言,这去的人家里都是好相处的,并且很有分寸。他们一听三娘的口音就是外地的,再加上三娘是李耀祖押解犯人领回来的,想到村里人们的猜测,没有人细问徐三娘的底细。其实他们如同村里的其他人想的一样,徐三娘就是李耀祖从外地买回来,这个时候问,不是不给李母面子吗?这个猜测是八九不离十的,三娘确实是买回来的。 在这些人家家里也没有多待,拜访很快结束了,李母和三娘一起回家,结果在路上的时候遇见大柱子娘了,“李大嫂子,耀祖家的,你们这是从哪儿回来啊?”很明显啊,这两人是向着家里的方向走的,肯定是回来,而不是出去,作为一个媒婆是有这眼力劲儿的。昨天大柱子娘来过李耀祖家里,所以她认识三娘了。 “去串了门儿!”李母笑呵呵地回答。 “婶子。” “嗯,李大嫂子,我正好想要去你家了,在这碰见你,正好省的我跑一趟了,我昨天说的事情,你家考虑的怎么样啊?”大柱子娘悄声问道。现在四周是没有其他人的,但是她也担心万一有人恰好经过这里,不小心听见了只言片语,传出闲话对元月影响不好。 李母仍旧笑呵呵的,也是小声地说:“我和她(元月)爹说了,这件事,他爹不同意。虽然说我是她奶奶,可是这成亲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爹不同意,我这做奶奶的同意也白搭啊!” 三娘也插话:“婶子,我知道你是对我家孩子好,这我家得谢谢您。你也知道我家那口子的脾气,他说不同意,我娘也没办法。婶子,你也是看着我家元月长大的,如果之后有合适,你也可别忘记我家孩子,拜托了。”她见过的场面也不少,虽说说亲这样的事情是第一次遇见,可是她知道,人家给你家孩子说媒,这是人家给你抬轿。自家拒绝了,总要说好话的,这媒婆得罪不得,她说句不好的,人言可畏,甚至可以影响元月的一辈子。 大柱子娘被三娘一口一个婶子叫着,心里很舒坦,没有一点儿被拒绝后没有挣到谢媒钱的惋惜,她说:“什么谢不谢的,我就是吃行饭的,你家觉得不行,我就去回绝了,你放心,肯定不走漏一点儿风声。有时间去我家玩儿啊,我儿媳妇和你差不多大,你们在一起有话说。” 大柱子娘越看三娘越是稀罕,想着自己家儿媳妇也这么会说话就好了,她想着不管是不是买来的小媳妇,叫她自己儿媳妇跟着学学这说活的利索劲儿,肯定错不了,说不定自己做不动了,还可以叫自己的儿媳妇接着干。 大柱子娘瞬间想好了,自己从明天说媒就带着自己家儿媳妇,并且等冬天农闲的时候,叫她俩多接触。至于为什么冬天,这是因为一时半刻的不知道三娘的出身,万一不是从正经地方出来的呢? 大柱子娘又对李母说:“李大嫂子,你真有福气,你看你这儿媳妇多好,我可真羡慕。”话锋一转又说:“我还有别的事,下次见面,咱俩再好好的唠唠嗑。” 李母见大柱子娘风风火火地走了,在后面喊道:“你也慢着点儿,岁数也不小了,走这么快干嘛?” “这不是不服老吗?”大柱子娘说完,她自己还 哈哈的笑。 “咱回家。”李母对三娘讲。
第15章 李耀祖在出门的时候,就说了中午不回家吃饭。中午饭自然没有人会等他,可是太阳都落山一段时间了,家家户户几乎已经点上烛火了,他还是没有回家。 李母就对着三娘唠叨,大体意思就是,李耀祖都是这么大的人了,你晚上不回家吃饭,出去的时候,也不说声,不知道家里有人等着你啊?你这样干,是等着你吃饭啊?还是不等。再有就是家里孩子小,饿不得,之前不回家吃饭都是提前说一声的,今天只说中午在外面吃,看来晚上还是要回家吃饭的,再等等。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6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