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月跑到她面前忽悠:“我们北方的冰跟你们南方不一样。” 邬雨梅黑溜溜的大眼睛一转:“真的吗?” 朱一月:“是啊是啊,你尝一口香不香,有没有牛奶味儿。” 没想到邬雨梅真的蹲在地上挖了一指甲盖的冰放进嘴里。 朱一月噗地一声笑岔气了,捧着肚子:“哎呀!我跟你说内蒙那几个是骑马来的你是不是都信!?” 邬雨梅这才反应过来朱一月是在骗她,哼了一声跑到自家教练身边去告状。 秦姝本着自己芯子里是个已经二十五岁高龄的灵魂,没有主动加入她们。 终于到了女单上去抽签,秦姝想到自己上辈子的小黑手,脸色不是太好:“陆教练,要不你替我去抽吧。” 她已经做了一辈子的小黑手,回回抽到小组第一。 比赛中如果排在前面出场,一是容易被裁判压分,二是后面的选手可以依照前面选手的技术动作做临时更改。 18年冬奥秦姝双人滑得银牌那次,她在自由滑上了抛跳四周,落冰时因为周数不足被做了降组处理。 后面那一对本来也准备上四周跳的米国双人滑选手临时改变配置,抛跳改用了抛三,在其他技术动作和秦姝他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直接用Goe和表演分压了秦姝一头。 那一届的奥运冠军就是艾伯特和莉莲夫妇。 仅超秦姝他们的组合0.31分。 体育竞技是残酷的,如果没有碾压全局的技术,运气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但是体育竞技也是热血的,所以有着重新选择的机会,秦姝依然站在了赛场上。 “好嘞!”陆虹影那边爽快答应。 两分钟后,他挠挠头,从台上下来时笑得一脸尴尬:“13号。” 短节目六位选手一组,13号就是第三组第一位。 秦姝鼓鼓腮帮子:“教练,你的手气真臭。” 关榆不在乎这些,她觉得反正自己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教练,我的你也帮忙抽了吧。” 陆虹影又上去一次,这次是29号。 29号是第五组第五位出场。 秦姝叹口气,对刚才的那句话非常愧疚。 不是教练手臭,而是自己实打实非酋。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9月23日,H市体育场馆。 场馆教练席和主席台设在北面,省电视台的摄像机高高架在南西两侧。 四周的观众席几乎爆满。 这种现象从前几天的团体赛开始一直延续到女单。 “三亿人上冰”的号召践行得怎么样不知道,但是三亿人喜欢看冰的势头已经撅起。 之前从来没有哪一场大奖赛的上座率达到一般以上,而这一回,所有档位的票在第一天就被一抢而空。 H市的这次花滑大奖赛门票价格定位总共有80元-480元五档,赛前合乐包含在套票内。 为了多看几小时的冰迷上午九点就陆陆续续来了。 楚骊霞跟外婆斥资960块,买了两张视野最好的座位。 两个人就坐在教练席的后排,一伸脑袋就能跟陆虹影说上话。 老太太精神很好,看着冰场里的孙女笑眯眯地从环保袋里拿出一卷横幅,跟楚骊霞一左一右拿着展开放在身前。 横幅红底黄字打印着几个大字:“自古汉武无人敌,今有秦姝万人迷!” 秦姝正好一个单足蛇线划到教练席这边,隔着几个座位看到这一幕脚底差点打滑。 “?” 妈妈,姥姥,横幅做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做了。 她连忙甩着胳膊交叉摇滚步一溜烟滑远。 这条横幅引来了不少观众的注意: ——嚯,这是哪家选手的口号,还挺别致。 秦姝,没听说过。 新人很难出成绩,这次比赛神仙打架,希望别打击到人家。 他们很快收回视线,再一看冰场:哇,那个甩胳膊的小姑娘好漂亮好可爱,刚刚的乔克塔步转得好流畅。 殊不知这个小姑娘就是他们口中的新人。 秦姝今天穿了一身黑色的考斯滕,底下秀着一圈荷叶边的透明裙摆,裙摆上的点点亮片和碎钻仿佛夜空中的星。 她化了个淡色的微醺妆,眼底下有两块浅浅的橘色腮红。 本来这种宿醉妆是衬托女性妩媚的,但秦姝一张略带婴儿肥的脸蛋将之衬托得说不出的可爱。 秦姝的头发被与考斯滕同色的羽毛发带高高挽起,整个人仿佛跳跃在雪中的黑猫精灵。 之前赛事中最精致的选手是洋娃娃邬雨梅,她是温和娴静的漂亮。 而秦姝是如同小公主般的优雅,并且这种优雅的气质与可爱毫不冲突。 冰迷纷纷打开手机录制自己喜欢的选手,等秦姝跳了几个三周后,不少人的摄像头已经不自觉地从其他选手身上移开,然后对准这个面孔陌生的小姑娘。 关榆又被朱一月带飞了。 俩人占据了半面冰场做起了步法pk。 朱一月单腿浮起用燕式步环绕着关榆绕了一圈。 关榆有的是力气,腰部往下一沉展示了蟹步滑行,朱一月见状张开手臂半蹲下身体,用一个英姿飒爽的弓箭步直奔而来,差点将关榆撞倒。 朱一月:“你状态不错啊。” 关榆:“我们俩一组,你给我小心点!” 两个少女像宿敌一样,进入了赛前放狠话环节。 赛前合乐能让人看到选手不一样的一面,观众们看得兴致勃勃,甚至有想从座位上爬下来求合影的,被保安拦下了。 观众席靠后方的位置坐着两位学生模样的女生。 其中一个抱着一台专业摄像机。 她来自Q大摄影系的,亦是众多冰迷中的一个,叫江白帆。 本次场馆规定可以进行适当拍摄和录像,只要不开闪光灯影响到选手状态就行,但江白帆依然没敢支三脚架,扛着十几斤的摄影机,不一会儿肩膀就酸得要命。 江白帆放下机器喘口气,问旁边坐着的同学:“你还坚持杨宜童这次能夺冠吗?” 被问的同学想了一会儿回答:“不好说,朱一月上次不就跟她差着一分吗?而且我总觉得关榆心态调整得不错,估计这次的冠军竞争激烈,你觉得呢?” “我啊,我……诶我觉得这小姑娘不错!” 说着把镜头怼了过去一阵快速变焦,眼睛凑近显示屏:“好可爱,刚才那个3Lo看到了吗?又远又飘,腾空都有四十多厘米了。” 同学一看,不认识,但是挺漂亮。 花滑虽然是最看外表的一个运动,但竞技毕竟是竞技,有了高超的技术颜值才是加分项,技术上不去就是一花瓶。 “你开玩笑吧。” “没有,你看她每一个跳跃都很流畅,被别的选手挤得场地不够,没有助滑都能跳出漂亮的3Lo,还那么高,全是靠着腰部和大腿的力量干□□的,我觉得她肯定有潜力,即使这次拿不了奖,以后也会崛起。” 江白帆喜欢自由,喜欢旅行,喜欢摄制各种各样的冰雪运动。 虽然还没毕业,但已经是拥有十几万粉丝的摄影师了。 “她个子真小,看起来顶多十岁,应该去少年组吧,也不知道这小姑娘叫什么。” “喏,看那边的横幅,应该是应援她的。” “你怎么知道?” “是她家人吧,刚刚还在打招呼呢,哈哈哈这种应援横幅好有趣,不愧是妈妈能想出的口号,不过说真的,我太羡慕这种家庭氛围了。” 江白帆父母是做生意的,一家人聚少离多。 同学眯了眯眼睛,一字一句:“自古汉武无人敌,今有泰铢万人迷。” “?” 江白帆不可置信扭过头:“你说什么?什么泰铢?” 朋友揉了揉眼睛:“我眼神不好,那俩字是什么?” “谁家父母这么爱钱能给孩子取这个名啊,还是外国币种!”江白帆无语看着那条横幅:“她叫秦姝,秦皇汉武的秦,姝丽的姝。 - 现场的解说室里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华国前一姐宝曼吟。 这次她来H市不光作为随队教练,还被特邀做大奖赛的解说员。 解说室比冰场高出几米,整个场馆的情形一览无余。 旁边坐着的另一位解说叫赵椽,祖籍是津门市的,老冰迷一个,一颗相声心不灭,天生一张利索的嘴皮。 被冰迷们戏称“串串。” 串串虽然没上过冰,但凭着十几年的看比赛经验,眼光还是有的。 国内大奖解说要求不严肃,他们俩人更像是在做娱乐直播一样,很随心地交谈。 赵椽轻咳一声:“虽然部分冰迷已经对赛事了若指掌,但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新面孔,我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规则吧。女子单人滑分为短节目环节和自由滑环节,今天举行的是女子青年组短节目比赛。短节目的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得分前二十四名的晋级自由滑,在后天举行。最终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总分决定此次比赛的成绩。短节目包括七个技术动作,具体有:一个阿克塞尔跳,一个组合跳跃,一个单跳,三个旋转和一套步法……宝老师,您补充两句?” 宝曼吟:“赵老师说得对。” 赛前合乐环节结束,第一组终于上场。 头两个上场的是J省冰雪中心的小将,远没有达到宝曼吟的预期,她皱了皱眉:“今年虽然参赛的人很多,但是整体素质还是没上去,国外选手赛场上都有3A连跳了,而我们国内选手2T打底的还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在表演方面也是盆地。” 华国十年前开展过一次“留洋计划”,当时送出去的一批小选手在国外集训后确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但那也是昙花一现,女单在A级赛事中仍然没有冲进过前十。 反观樱花国、大鹅国,近年人才辈出。 随便抓出来一个冰迷都知道华国女单花滑与大鹅差了一条太平洋。 “宝姐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现在大家重视了,这不就是挺好的现象?” 赵椽何尝不知道国内女单的形势,但在这种公开场合宝曼吟唱白脸,他就必须得唱红脸。 “嗯嗯,好现象。”宝曼吟心不在焉符合:“我记得去年世界大奖赛上,米国女单索菲亚的延迟跳跃令人叹为观止,那个3A的GOE被加到满分,今年青年组第一名大概率也是她的,男单那边,弗雷迪的后内结环四周跳浮腿搭冰,isu却没有减分,樱花的小男单四周跳用刃模糊,isu也没有扣分……这种情况不止一例,说明什么?” “什么?” “说明isu在鼓励选手打造更高的技术。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也得是鼓励选手,敢于把自己的成绩拿出手,不过那种靠着国籍优势在裁判眼皮子底下偷周的行为我们不提倡。”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8 首页 上一页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