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妹还有些惶恐,并不是很信任她。 大师姐也不以为意,随后亲自带着两位师妹,自己去登山。 她在悬崖峭壁如履平地,在山崖上采药,看得新师妹惊叹连连。 突然,山壁上出现了一条毒蛇! “小心!” 新师妹吓得一声惊呼。 但是大师姐遇到毒蛇已经快速反应过来,一剑刺穿毒蛇后,挑着蛇带着草药,开开心心从悬崖上下来: “今晚有肉吃啦!” 其他听到这边动静的师妹们都汇聚过来,凑过来看毒蛇。 负责膳食的二师姐道:“蛇的苦胆没刺破吧?” 大师姐:“没,蛇胆可是好东西,我特意留着。” “那就好。”二师姐熟练地把蛇拿过去,“你去处理药材,我来弄蛇。” “好。”大师姐提着草药,对着看傻眼的新师妹笑着邀请,“走,去药庐,我给你疗伤。” 新师妹先是一愣:大师姐怎么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伤? 但是紧接着又升起一阵希望。 这些女子,连自己害怕的蛇都能轻松制服,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训练过来? 她不图太多,只要能不怕蛇,能自己给自己找草药就很好…… 带着这样微弱的祈愿,新师妹跟上了大师姐的脚步。 而这,也是她迈开人生中新开始的第一步…… . 在许许多多地方,还有许许多多个开始互相帮助、勇于拯救自己也拯救他人的故事。 他们开眼看到的世界,可以是大人物眼中西方世界的强大和领土,也可以是身边其他人的苦难,是自己可以伸伸手帮扶一把的世界。 医药堂多了坐诊大夫,还多了专治妇科病的女大夫,让许多对自身疾病难以启齿的女子开始主动寻求帮助。 “谢谢大夫,还好有大夫你!” “你的皮肤病需要每日换药,记得每日来这换药。” “哦哦好。大夫你明天还来吗?” “明天我要去上课,会有别的女大夫过来。” “听说是宫中的太医出来讲课?” 年轻的女大夫微微一笑:“都有,宫中的,还有民间的,大家都很大方地传授医学,我们学得也很热情。” “那没去上课岂不是亏了?” “那可不,所以大家轮流坐诊,轮流去听课,只落下一天看看其他人的笔记也来得及补上。” 大夫与病患的交流,被有心者听在耳中,有些愧疚。 一位落榜的考生听到这些大夫们自己学医都如此认真,再想想自己的科举,不行,回去就得多读几本书! 当他回到家中,奋发图强学习时,家族中的女子也在学习。 而且出乎他意料的,除了日日与琴棋书画为伍的贵族女子,他的女儿夫人,就连府中的仆人也在自己学习。 比如他的乳母,紧张地来找他:“郎君,坟墓的坟怎么写?” 考生对自己的乳母颇为尊重,特意留在自己府上养老,就是为了报答当年比生母还操心和照顾自己的恩情。 乳母不过是询问字,考生很客气地教授之后,乳母没多久又来询问:“郎君,恐惧怎么写?” “郎君……” “郎君……” 考生有些不理解,本以为乳母在给家里写家书,但是这些词明显不是家书。 “乳母在学认字?” “我在写小说。”已经年迈的乳母慈祥地笑了笑,眼神里还带着考生熟悉的戏谑,“郎君你要不要看看?” 考生一下子就被激起了好奇心:“好,我瞧瞧。” 乳母故意逗他:“我写的是鬼故事,郎君你可别害怕哦~” 考生嘴硬:“我怎么可能会害怕……” 乳母快速把书稿塞到考生手中,考生翻着一看:“……” 还真会害怕。 但是对手乳母看笑话的眼神,考生转移了话题:“你这空了许多空格是不会写吗?” “是。”乳母有些不好意思。 “我教您。”考生一边帮忙补,一边大方道,“等您写完了,我帮您出版。” “太好了,谢谢郎君!” 乳母开心地更有动力去写那些在乡下听过的各种鬼故事,而考生默默擦去额头上冒出的冷汗。 他决定:不能他一个人害怕,先带去吓吓他的同窗们…… 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乳母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并没有自己使用,而是买了一大批农书,带回了自己的家乡……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更多的人。 他们开始放眼世界,去看更多的人文风情,也看更多的社会苦难,同样也会伴随着幸福与温暖。 只有亲自去体验,去经历,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阶层才能拂去眼前的浮云,看到真实的民间。 只有有机会学习,有方向去努力,被打压入底层的底层才能有机会突破桎梏,从泥泞里抬起头,向上看,往上走!
第193章 番外11 武周朝,迎来了比历史上更为热情的寒门弟子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上,武皇当政期间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 贞观年间,朝廷共录取进士205人,还是不糊名的科举制,非常偏向于世家子弟的科举; 到高宗武后统治期间共录取一千余人,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贞观时增加一倍以上。 到武皇改元为“周”后,一年就录取一百多人。 历史上,公元690年,武皇废除唐睿宗李旦,以67岁高龄登基,也是华夏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大的皇帝。 而后,武皇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是“殿试”之始。 是年遣“存抚使”十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共举荐一百余人,武皇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 武皇虽以官位收买人心,但对不称职的人亦会加以罢黜;明察善断,故当时的人原本就乐于为武皇效力,并不是宋明清寒门科举习以为常、打压女性也习以为常后各种贬斥武皇编造谣言所写的那样不得人心。 如今,有了天幕的支持与对未来的剧透,武皇的声望一时间更加受到追崇。 当民间也有学子出于性别偏见发出怀疑的声音: “武氏毕竟是一介女子……” 结果还不用朝廷派人宣传之类,其他学子就开始一连三问的反问: “你不等着糊名科举的时候去,还想等着野无遗贤的时候去考科举吗?” “你不等着贞观遗风的时候去,还想等着开棺鞭尸毁棺的时候去吗?” “你不等着有天枢纪功柱的时候去,还想等着怛罗斯之战、安史之乱的时候去吗?” “你不等着现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去,还想着藩镇割据、国都六破、天子九逃的时候去吗?” 野无遗贤、开棺鞭尸、怛罗斯之战战败、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国都六破天子九逃,每一样单独听起来都很可怕,而叠加在一起是由同一位帝王创造下来的辉煌“战绩”时,就显得更为可怕了。 谁能想到呢,宋朝是国都六破天子八逃,唐朝时国都六破天子九逃,在这一方面大唐居然“赢过”了大宋…… 而大唐的天子逃亡,就是李隆基开的“好头”。 之前怀疑的学子立刻改口:“兄台说得对!在下不仅学文,自幼干苦力活补贴家用,若是文试考不上就去考武举,能提前参军也好。” 想想未来的藩镇割据等各种战乱,都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当乱世百姓不是被抓壮丁就是被烧杀抢掠滥杀无辜,还得是手上有兵或者有武器更安全! 多年学习的男性学子们只要有意愿,参加科举或者武举相对来说简单很多; 很多没条件学习的女子,才刚刚走上学习和备战科举之路。 公元690年,武曌登基改唐为周后,天幕降临,带来不少好用的技术,也带来了对大唐未来的剧透。 很遗憾,原本依然忠心于李唐的人以为武氏篡位才导致大唐江山易主、会导致一系列不祥之兆,却没想到,最大的祸乱竟然会是未来推翻武皇的李隆基。 民间学子都害怕,本就拥有庞大财富和许多家人族人的世家大族能不害怕吗? 公元691年,武曌推出新式科举,第一次允许男女共同参加。 当百官反对时,武曌一句话就把他打了回去:“依然按照历史上的做法来做,你能保证安史之乱不会再次爆发?” 官员还要举例:“不如把那安禄山史思明直接处死……” “藩镇割据的藩镇呢?节度使呢?宦官呢?还有那农民起义军,这个时候都还没出生。”武曌一个一个举例,说到最后,自己都心累。 而百官也听得想哭。 大唐未来的麻烦,怎么这么多! 狄仁杰默默补上一句:“还有趁着大唐衰弱之后立刻反叛的周边部族和趁火打劫的外邦国家。” 真要杀,总不能连这些全给杀了吧? 武曌也头疼:“先帝和太宗皇帝一世英名,朕也不算差,这李隆基和李隆基的后代怎么一个比一个无能!” 大臣们齐齐默然:他们也想知道。 大唐出了一位“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后世众多皇帝的楷模,众多百姓心里永远的白月光;一位“千古唯一”的女皇武曌,虽然在后世饱受争议,明显也有许多追崇者。还有高宗皇帝的“永徽之治”,明显也不差。 怎么突然到李隆基就变异的如此奇葩?前半生“开元盛世”,后半生“安史之乱”,他是被鬼上身了吗? “朕如今急需人才,唯才是举,不但是寒门子弟,女子,你们世家的女子只要有能力,朕都需要!”武曌对着哪怕是看自己不顺眼的李唐宗亲也是同样的话,“这江山不仅是武周的江山,也是李唐的江山。朕未来的继承者同样有李唐的血脉,你们若是放任不管,日后下去见太宗皇帝如何回复?” 这一句话,也是明确表明武曌对继承人的态度。 不会是武家人,一定是她与先帝李治的血脉。 一方面是武家人能力不足也不能服众,另一方面也是天幕上的李家皇帝虽然差,但是出了不少优秀的公主,让武曌大胆地把视线投向了公主们。 而这样明确的承诺,终于让李唐宗亲软化了态度。 第一次男女同考科举,糊名制与殿试加持下,三甲分别是一女二男,这一女,正是来自李唐宗亲,还是看武曌特别不顺眼的李氏女。 武曌并不在意李氏女在朝堂之上宛如刺头,处处怼她,在她眼里,还没自己几个儿女让人头疼。 除了前三甲,前二十名中还有六名女子,有来自世家大族,也有来自小官小吏,还有来自医药世家,或者是民间乡里的猎户、农户、商户之家——是的,出于天幕对商业的重视,武曌的科举也允许商户参加,但是为官者不得经商,做出了多方面的限制。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85 首页 上一页 4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