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珍憋红了脸,想说自己并没有这种爱好。 但是想想他儿子扒皮萱草,他后人用人皮马鞍…… 说不出来什么反驳的话啊…… 他老朱家怎么看起来还真的有点热爱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事情啊…… 【除了内部不行,这个时候的大明还有外患。】 【你是说,北方的蒙古人?】 【是的。 自也先死后,蒙古那边经历了一段时间群龙无首的状态,这使明朝边防压力有所减轻。 不过到了弘治年间,达延汗崛起,驱逐瓦剌,威胁明朝,特别是弘治十一年以后与明朝之间的贡市贸易中断,导致达延汗连年犯边。 朱厚照刚即位,明朝就遭遇了达延汗入侵的虞台岭之战。 不过在正德前期,达延汗仍在忙于统一鞑靼,虽然屡屡进犯,但规模都不是很大。 但是野心勃勃,一直意图统一蒙古的达延汗怎么可能甘心就这么小打小闹的? 从正德八年起,随着鞑靼的统一,达延汗的进犯愈发严重,令明朝疲于应付。】 【正德十二年春,达延汗率领七万大军南下,大败宣府总兵潘浩,杀掳3749人,劫掠牲畜23500余头。 朱厚照听了这些摩拳擦掌,然后决定亲自巡边,抵御鞑靼。 不过他并不是跟自己的先祖一样,正大光明的表示自己要亲征, 他的亲征计划并未与群臣商议,于八月初一日微服就出了德胜门。 等阁臣梁储、毛纪、蒋冕得知后他已经跑了,臣子们于次日追至沙河,上疏谏阻,朱厚照不听。】 【……】嬴稷沉默片刻,【本来还挺好的一个御驾亲征的事情,怎么看起来好像是在做贼呢?】 【难道他能力其实不行,又是第二个瓦剌留学生?】 虽然并不懂“留学生”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赢子楚活学活用。 前面陈曦提过几次朱祁镇的外号,他都记住了。 朱祁镇:“……” 不是,现在不是说朱厚照吗?提他做什么? 重点关注在这个小子身上啊! 御驾亲征就御驾亲征,关他什么事! 要不是王振…… 就算朱祁镇还是信任王振的,但是经过天幕这么一叨叨,他心里难免对王振也是有些埋怨的。 如果他能做得好一点,如果能不那么虚荣心一点,如果…… 他是不是就不会在土木堡发生那么大的变动? 现在朝臣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仇寇一般,当年被他祖先朱元璋从《孟子》里删掉的东西又重新被拿出来了似的。 多少让朱祁镇有点坐立不安了。 至于朱厚照就有点着急了,上蹿下跳的。 不是,天幕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他御驾亲征还得偷偷的呢,说出来不就堵了他的路了吗? 而且把他和朱祁镇比是什么意思啊?虽然朱祁镇是他的祖先,那他也看不上啊! 【哎,庄襄王此言差矣。 这朱厚照虽然是个熊孩子,但是在军事上面,其实是颇有几分天赋在的。 可以说,如果这时候他有一个类似朱高炽的人在,帮他稳定朝纲的话, 如果他能和普通帝王一样的寿命的话,说不定明朝能在这个时候再出一个朱棣一样的帝王。 不过很可惜啊……】 陈曦叹了口气,多少对朱厚照是有点可惜的。 这位如果能够好好长,没有被溺爱长大,有着充足时间的话,也说不定会是个明君的。 只可惜……
第240章 第二百四十个老祖宗很骄傲 【别看朱厚照一副昏君的架势, 重用宦官,耽于享乐。 但是朱厚照在武功这方面,那确实是没得说的。 虽然第一次他意图跑去亲政被抓住了没有成行, 但是朱厚照并没有放弃。 过了二十余日,朱厚照利用张钦出巡白羊口的机会再次微服出德胜门并成功出居庸关, 留下太监谷大用镇守居庸关,不准给任何人放行。 谁都别来打扰朕当大将军! 朱厚照经过宣府,于九月十九日抵达阳和, 而达延汗所率五万大军于九月二十五日自玉林卫入塞,十月三日于应州城北的五里寨时遭遇大同总兵王勋的抵抗。 翌日,从阳和赶到应州的朱厚照加入会战。】 【经过两天厮杀, 达延汗部见无法占到便宜,就于十月初五日撤离边外。 朱厚照率军追击,追至平虏、朔州等地时, 突然狂风暴起, 黑雾遮天, 不得已朱厚照下令收兵,于翌年正月凯旋京师, 要求群臣以武服出迎于德胜门外, 他在下马饮酒后告知杨廷和等自己在战场上亲斩一名鞑靼兵的首级。 此后“虏虽岁犯边,然罕大入”。】 【朱厚照在此次巡边过程中开始使用“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名号,化名“朱寿”, 群臣祝贺他时也祝贺的是“威武大将军”, 而非皇帝。 从此他就爱上这个头衔,并对边疆产生浓厚兴趣。 所以继此次巡边之后, 他又在正德十三年五月、七月、九月三次巡边,最远走到陕西榆林。 他一路上“乘马腰弓矢, 冲风雪,备历险厄”,故意不坐官员给他准备的御辇,随从宦官很多累倒,但他“不以为劳也”。 他还给“朱寿”加封镇国公,并在宣府营建“镇国府”,称之为“家里”,镇国公府对他来说的归属感不亚于豹房。】 朱厚照骄傲的翘起了尾巴,看着众臣说:“看,你们不让朕去北狩,但是事实证明,朕是很有实力的!” 大臣们听到这里也觉得不错,毕竟干的这么好,不夸两句也说不过去。 于是大臣们开始猛猛给朱厚照拍马屁。 【正德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朱厚照又为自己“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加封太师,并命“朱寿”前往南北两直隶、山东泰安州等处,敬献香帛,为民祈福。 朱厚照打算南巡的消息传开后,群情哗然,内阁首辅杨廷和等群臣纷纷进谏此举不仅扰乱民间,而且不利于皇帝人身安全。 百官在三月十三日、十五日在左顺门外伏阙上书,请求收回成命。 三月二十日,朱厚照下令将黄巩、陆震、夏良胜等谏阻最力的六人押送锦衣卫大牢。 同时,责令舒芬等107人在午门外罚跪五日,每日自卯时跪至酉时,并命令各衙门堂上官和锦衣卫官校监督谏诤官员的罚跪情况。 其后又命黄巩与为舒芬等求情的大理寺寺正周叙等十余人每天带枷跪于午门五天。 三月二十五日,朱厚照对舒芬等107人施以廷杖三十,然后外放; 四月十五日,朱厚照又对黄巩、陆震、周叙等被关在锦衣卫大牢中的谏臣施以廷杖五十。 然后革职为民或降三级外调,其中陆震、李绍贤等十一人被廷杖致死。】 说到这里,陈曦摇了摇头:【锦衣卫制度的创立,无论他开始的时候是为了什么, 但是一到这种时候,就变成了帝王手中用来折腾百官的工具。 这些劝阻朱厚照南巡的官员有错吗? 他们只不过是希望皇帝能够多保重一点自己而已,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是皇帝。 再加上之前朱祁镇非要御驾亲征的事情,你说明朝的大臣们对皇帝御驾亲征这件事情如惊弓之鸟有问题吗? 皇帝不知道这些大臣是为自己好吗?直接要贬官要罚跪要打要杀的,合适吗? 长此以往下去,还有大臣愿意为大明尽心竭力吗?】 众老祖宗纷纷摇头。 包括朱世珍。 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就算是一个皇帝军事指挥能力再强,那也不可能说是没有替代的将军的。 一个不行十个,十个不行百个。 但是一个皇帝真的要被敌方俘虏了,那问题可就大条了。 不行,绝对不行。 朱元璋也着急的拍大腿:“人家大臣说的又没错,这小子也太任性了!就算是他真有那个能力,大臣们也没说错啊! 就这就要这么罚,这不是,这不是……” 哪怕是朱元璋这个人就足够自负了,也看得出来这样绝对是竭泽而渔的一件事情。 大臣们说是奴才,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 你说错的被打被杀那没什么,现在只要是说的话和皇帝的心思不符,就被这样折辱,长此以往,大臣们还会开口吗? 那除非是皇帝分身无数,否则哪里干的完这天下的活啊! 朱元璋着急了。 但是他着急没用,朱厚照已经是他几百年后的后人了,他就算是急死…… 也没用啊。 马皇后拍拍朱元璋的手:“陛下啊,咱们对孩子的教育,还是要上点心啊。” 别的不说,明朝的皇帝奇葩这么多,他们这些祖宗们就一点问题没有吗?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对朱棣发了几次火了,但是问题最大的并非是朱棣这里开始的。 如果意识不到这点,那以后的问题还不知道要出现多少次呢。 朱元璋不情不愿的点点头。 他明白,只是面子问题让他不愿意承认罢了。 而且他也并不想放出去这权利…… 再看看吧。 【虽然朱厚照处理了这么多人,他的南巡计划也还是因此暂时搁置了。 不过好像老天也觉得朱厚照该去南方,不管是去平叛还是找死, 五月的时候,御史萧淮就来奏,说宁王朱宸濠谋反了。 朱厚照接受杨廷和的建议,仿效明宣宗处置赵王朱高燧的方式,派太监赖义、驸马都尉崔元和都御史颜颐寿前往南昌宣谕, 要求朱宸濠献还护卫、屯田,并不准再招纳亡命之徒。 一般这种情况,都有一个内奸在皇帝身边的,所以朱厚照身边也有一个宠臣钱宁,与朱宸濠早有勾结, 于是他将此情况连忙通报朱宸濠。】 【那谋反的计划已经暴露了,肯定就不能继续耽搁了。 难道还非要等到那边过来主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吗?那肯定是要先发制人的。 于是朱宸濠在六月十四日提前发难,自称奉太后密旨,起兵监国,杀死不肯依附自己的江西巡抚孙燧和江西按察司副使许逵。 那朱厚照肯定也不可能放着他不管的,他在七月二十六日昭告天下,削朱宸濠爵位、属籍,并御驾亲征,八月二十二日率军启程。 朱厚照等着这个机会许久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4 首页 上一页 2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