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你看这个!” 云舒紧跟着又掏出了第三个,第四个…… 足足二十多样小礼物,加起来也不过碎银几两,偏却样样都能送进人心里去。 宣武帝被哄得龙颜大悦,几乎都要忘了自己在云舒进门之前最好奇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 云舒也终于掏出了她准备的最后一份礼物—— 一本小册子。 一瞬间,宣武帝就猜到这必然就是云舒昨夜写了一整晚的东西。 “京城周报?” 一字一顿地将封面上那硕大的四个字念了出来,宣武帝饶有兴致地将小册子接了过来: “这是什么?” “父皇您看了就知道了!” 云舒还卖了个关子: “很有意思的!” “朕倒是要看看,它能有多有意思!” 宣武帝轻笑一声,翻开第一页,就发现里面还有个大标题—— 【惊!莲心斋外竟现飞人!】 宣武帝:“?” 他连忙顺着标题又往后面的小字看去,这才知道,原来是唐家公子昨日从莲心斋二楼飞身而下,救了一名差点被马踏伤的幼童。 角落里还画了幅画,那画技不能说粗糙,只能说是完全没有。 但就是这么潦草的画风,却又意外的生动传神,一下子就能让人脑补出当时的惊险场面! 如果宣武帝知道后世有个词儿叫“灵魂画手”的话,他一定会深以为然。 只可惜,现在的他并不知道, 他很快就翻到了第二页—— 【揭秘六皇子的豪华大马车内景!】 宣武帝:“……” 好好好,老六那个臭小子照明都用拳头大的夜明珠是吧? 比他这个当皇帝的老子都会享受是吧? 给他等着! 再翻到第三页—— 【京城第一深情!曹公子他超爱!】 宣武帝:“!!!” 什么意思? 身为夫君照顾妻子这有什么可值得吹嘘的? 妻子生病了,做夫君的出门去买药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 他闺女为什么要写这玩意儿?她才十三岁!他还想多留在身边几年呢! 她该不会是这么早就想嫁人了吧?! 第四页,第五页…… 每翻一页,宣武帝的心情都在不断地跌宕起伏着。 直到最后一页翻完,宣武帝傻眼了: “你最后这个故事,为何只写了一半?公主下嫁之后如何了?那驸马对她可是真心的?” 第23章:京城周报 “后面的儿臣还没编好嘛!” 云舒笑吟吟地解释道: “最后这个和前面的不一样,前面的都是儿臣昨日出宫后亲眼见到的真实事件。 但最后这一个是儿臣自己编的话本子。” “怎么编这样的故事?” 宣武帝有些不满,结合前面还有一篇【京城第一深情!曹公子他超爱】的文章,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忍不住隐晦地试探起来: “难道舒儿就喜欢故事里这样的驸马?” “怎么可能!” 云舒想也没想就否认了。 但还不等宣武帝松一口气,就听她又接着道: “那驸马可不是个好人!” 宣武帝:“!!” “不是好人你怎么还让公主嫁了?” 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宣武帝委实是有些恨铁不成钢了: “堂堂一国公主,合该配给她最好的郎君!” “可有些人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呀!” 云舒坐在龙案侧面,双手捧住脸蛋,满脸认真地分析道: “公主也是有可能被骗的!” 宣武帝额头青筋跳了两下,已经忍不住开始代入了: “为何会被骗?就不能在嫁人之前先把对方祖宗十八代都查一遍吗!” “公主哪有那么大的权力?” 云舒像是被逗笑了,她晃了晃脑袋,决定略过这个话题: “哎呀,反正都是编的,这个问题不重要! 重要的是,父皇您觉得儿臣写的这本京城周报有意思吗? 如果每隔几天就有一本儿新的出现,您会想看吗?” “听你这意思,是有那个想法了?” 宣武帝眉梢一动,有些不可思议: “这一本上的字数,朕瞧着也不算少了。 况且朕给你们找的新太傅明日可就要开始给你们上课了,你既出不了宫,也没时间再写这许多,如何能每隔几天就弄出一本来?” “正是因为儿臣又要去上书房学习,没法儿出宫了才更需要这个啊!” 云舒有理有据地道: “如果没有这个,儿臣就必须要亲自走出宫去,才能看到这些事情, 但如果有了京城周报,儿臣即便是在凤阳宫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同样能知晓最近发生了哪些好玩有趣的事儿。 儿臣觉得,其实也不止是儿臣一个人,或许还有许多和儿臣处境类似的人,都会喜欢看到这些内容!” “你的意思是,让别人来写京城周报?” 宣武帝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宣武帝只略一沉吟,便很是痛快地答应下来: “舒儿可想好合适的人选了?” “具体的人选是没想好,但具体的流程儿臣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 首战告捷,云舒积极地往下推进道: “关于每一次京城周报上该写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儿臣觉得除了派专人隔三差五到京城里四处走走看看之外,其实还可以接他人爆料。 就是专门设立一个爆料点,任何人都可以带着真实的消息过去爆料,之后再由专人来进行筛选,看这些爆料上来的消息是否可以被写到京城周报当中。 而一旦这条爆料确认会被采用之后,爆料人还可以获取一定的报酬!” “嗯。” 这同样也不是什么难事。 宣武帝点点头,正要答应下来, 却没想到云舒压根儿就还没有说完,她紧跟着又继续开口道: “除此之外,还得准备一处小点儿的庄子,好安排人手进行印刷工作……” “印刷?” 这两个字宣武帝当然不陌生,毕竟他自己最近都还正催着工部推进印刷术的事儿。 只是印刷书籍和印刷这什么京城周报之间,却有着一处极大的不同点—— “你每一次京城周报的内容都完全不同,难道每次都要重新雕刻刻板? 你可知雕刻这些东西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还是说你打算继续让人用萝卜来雕?” “萝卜不经用,雕出来印个几次也就差不多了,还是用铅块儿的更好一点。” 这个问题,云舒显然也都已经考虑过了: “不过正如父皇所说,那京城周报上的内容和四书五经不同,它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雕版不能直接一雕就是一整页的内容,还是得雕成一个字一个字分开的, 这样一来,每次就只需要按照要印的内容把那些字找出来重新排列就可以了。” “你可知这世上总共有多少汉字?” 宣武帝听得有些想要发笑,但他也只当是她一个小孩子做事儿思虑不周,当即就把问题点了出来: “那么多字,一个一个找出来费时又费力,除非你能把价格开得特别高,否则根本不可能有识字的读书人愿意来干这种事情。” 这年头读书人金贵,出身普通人家的读书人更是全家的希望。 他们即便是偶尔抽空出来干点活儿补贴家用,那多半也只会找抄书这样的活计。 毕竟抄书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读书。 但给京城周报找字这种活儿就不一样了,费老鼻子劲忙活完一场,时间也浪费了,最后充其量就是多知道了一件京城趣事,对他们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会有读书人愿意干才是奇了怪了! 宣武帝对此并不看好, 但他没想到的是,就连这个问题,云舒也同样想好了解决方案—— “其实儿臣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让读书人来干这件事儿。 儿臣的想法是,聘请普通民间女子,识不识字不重要,反正样本都有了,她们完全可以照着样本,像找图案一样,把一模一样的字找出来放到合适的位置嘛! 至于字数太多这件事……可以先把这些字全部按偏旁部首分门别类的放在不同的区域, 之后再按笔画的多少来进行更加细化的区分。 这样分完之后再找,应该就能容易很多了。” 偏旁部首,笔画。 照她这个分类方法,原本光是听着就让人头大的问题,倒还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没想到这小崽子考虑问题竟意外的周到! 宣武帝欣慰之余,便也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为何只聘请女子?” 第24章:他是不是还要感谢这逆子抽空来敷衍他? “因为儿臣为她们鸣不平!” 面对皇帝的询问,五公主殿下的回答总是显得格外坦率,她似乎完全没有要委婉遮掩什么的意思, 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了: “儿臣昨日出宫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一个怀里抱着女儿,背上背着儿子,手里还牵了一个小男孩的年轻妇人因为从河边洗完衣服回去的时候有些晚,被婆母骂了。 那婆婆嫌儿媳妇吃她儿子的,喝她儿子的,用她儿子的,每天只是在家照顾孩子做点家务居然都还干不好。 可儿臣瞧着那年轻妇人分明也很疲惫了,她每日在家干的活兴许并不比在外工作的夫君少,不同的只是没钱赚罢了。 儿臣就想着,若是那妇人也能挣钱,她婆母对她的态度会不会就不太一样了? 可后来儿臣又发现,不管是酒楼茶楼也好,又或是糕点铺子之类的也罢,那里头所有的店小二全都是男子,他们根本不招女子! 父皇,你说这是为何?” “……” 还能是为何? 当然是因为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传承已久,在许多人心里,女子就该待在后宅相夫教子,并且她们也只会做这些内宅的事儿! 说白了,就是看不起。 这个道理不用宣武帝说,云舒心里也是门儿清。 有些事情总是要慢慢来的,她并不妄想能够一蹴而就。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不能“任性”地打响第一炮: “儿臣虽为公主,却也不能拿刀架在那些掌柜的脖子上,强行要求他们招收女子, 但儿臣自己花钱请的人,总能做得了主吧? 女子细心,儿臣这活计刚好也适合她们!” “既然都已经想好了,那便按你说的做吧。”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37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