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城门?”安乐公主疑惑了一秒,低头看见一地的尸体后,随即惊醒,李隆基一个郡王,居然能在短时间召集到这么多人,抛弃身家性命和他一起做谋反的事情,贼心不死的人太多了! 深吸一口气,她翻身上马,“多谢姑姑提醒。” 说着,安乐喊上了武延秀一起按名单索人,李隆基的死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人要处理掉。 权力的斗争,往往伴随着鲜血,向上的道路注定艰辛。 多年后,如愿登基的安乐公主还是常常想起那个血腥的夜晚,她的敌人,最好的归宿就是长眠于地。 现代 十四岁武曌返回古代的时间已到,简乐初紧张地一遍遍翻看物资,确保一切都准备好了。 时间临近,一道约一人高的蓝色光圈出现在眼前,透过这扇时空之门,可以看到对面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定位是在武曌的寝殿。 简乐初殷切叮嘱道:“千万别忘了。” 十四岁武曌点头,“放心,等我消息。” 两个人约定好了,等十四岁小武回到那边,就给简乐初送金子过来。 有更方便的方法升级,简乐初当然不会放过了,虽说剪辑视频也可以慢慢一点点攒,但简乐初觉得系统应该有更高的利用方法。 简乐初挥挥手送别对方,蓝光闪过,十四岁武曌去到了692年,是她自己登基的第二个年头。 武周时空,知晓此事的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人心中是又惊又喜,天幕竟然如此神通。 最高兴的当属武曌,她兴奋到彻夜失眠,如果这世上只能相信一个人,那肯定是自己,有谁能比得上自己可靠呢。 时间不再是她的敌人,假使她不在了,还有另一个“她”留下,会守护武周江山延续下去,会不遗余力帮助太平坐稳皇位,会替她看着武周繁荣昌盛…… * 几天后,简乐初再次联系上了武周时空,武则天和另一个“小武”非常爽快,给了很多金银珠宝,简乐初随即用最快速度给系统进行了升级。 处理完现代的事情后,简乐初开启了万界直播系统时空通道,第一个时空去的是武周。 武则天早就准备好了名单,名单上包括太平公主、库狄氏、窦氏等女官名字。 简乐初做了最简单的一个视频——念人名及简要事迹,然后定向投放到武周时空。 接下来,简乐初又去了大秦、大汉、大宋…… 每到一个时代,简乐初都会尽量去记下不曾留名的女子,并在天幕上定向时空播放。 有人大喊不公平,但这就不归简乐初管了。 她在大宋还遇见了一个带女帝系统的穿越者,叫赵书灵,已经快要登基了,上一任皇帝是刘娥! 又是五十年后,简乐初终于攒够了一大笔钱给系统再次升级,随后,天幕向所有人开放了,每个人都能在天幕商城购买商品。 起初,企图维护皇权独一无二,守护旧制的皇帝还很高兴,但后来他们发现,他们根本控制不了局势。 明君顺应时代,昏君消亡于世。
第67章 天幕消失后的数年里。 西汉 吕雉在得知自己离奇的死因后,就开始注意养生,养生的成果斐然,她这辈子快活了八十。 多出来的时间,足够吕雉做很多事情。 她先从百姓的吃饭问题着手。 因为天幕商城上的良种和化肥只支撑了一段时间就无法进行,一是大量购买不现实,二是留下来的种子一代比一代差。 于是大汉开始自己买农书,一步步培育改进,虽然产量比不上后世,但也做到了人人能吃饱,家家到年底都有节余,户口数量缓步增长。 吃饭问题解决的同时,造纸术、印刷术、晒盐法、制糖法、猪肉养殖……这些都逐渐推广到了大汉全国各地。 然后,吕雉又开始在各郡兴办官学。 当初在长安的那所官学能容纳的人还是太少了,而且男多女少,再加上纸张还没有普及,每年能招生的数量也受限制,更不要说因为吃不饱饭,来官学的都还是富贵人家子弟。 这次,吕雉把官学的模式改变了一下,官学的教学内容仍是诸子百家都开设课程,但对一些更具实用性的学科,比如农家、墨家、医家等,愿意学这些学说的学生都给予学习补贴。 另外,还鼓励各家学派代表办私产,给学生边学习边谋生的机会,如此一来,许多家庭里的女孩和一些贫寒学子不用靠家里给予补贴,也能靠自己完成学业。 当思想打开后,吕雉开始在朝堂上引入女官,她没有重新设置官职和品级,女官和男官享受一样的品级待遇,承担一样的职责。 当初兴办官学时,挑选了不少列侯和大官的夫人做官学的夫子和管理者,吕雉先论功行赏了这批人,所以第一批女官进入朝堂时意外的顺利。在男性官员眼里,权力都还是在他们自家人手里流动。 但有了第一批女官,很快就会有第二批女官…… 当各个位置上都出现了女官,重新修订律法自然也提上了日程,从制度上提高女官和女性的地位。 随着吕雉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让她登基的民声也越来越大。朝堂上的女官自不用说,她们最期待吕雉登基,民间的百姓还自发呈上了万民书。 其实吕雉对登基一事,始终有几分迟疑。 但当刘盈也开始每日请退时,吕雉答应了。 刘盈退位后,就一心扑在了良种培育上,没有让他烦心的政事,没有持功自傲的大臣,他很享受一个人种田的时光,他本来就是一个农家子,回到熟悉的田地里,他整个人都得到了安宁。 不止是刘盈,天幕出现后,所有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鲁元公主很喜欢研究律法,大汉有不少律法都出自她手。 吕嬃管理着农业开发和良种培育,其夫樊哙掌握着军政,每天在军营里训练吕家几个后代。 还有戚夫人,她是真的吃不了一点苦,偶然发现后世的化妆品和音乐舞蹈后,戚夫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年靠卖胭脂水粉挣了不少钱,堪称大汉第一带货达人。 除了带货,还开始搞起演出,在缺乏娱乐的大汉,那简直是火遍天下。 又过了好几年,刘如意自请除王位,将封地让给刘盈的几个儿子。 吕雉欣然同意,给刘如意封了个侯爵,戚夫人和刘盈没有威胁后,吕雉就放她们离开了长安。 吕雉称帝的第二十三年,下旨让代王刘恒回长安。 接到圣旨的刘恒很惊讶,还有点心慌。 天幕刚出现时,吕雉下旨召他回过长安,但吕雉登基后,刘恒就又回封地了,回封地也不是闲着,刘恒的代国就是吕雉的实验地。 说真的,知道刘恒是个有能力的人后,吕雉肯定不会放过这个人才,好多政策她都让刘恒在代地先试行,然后再推广到全国。 这次让刘恒回来,其实也是吕雉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她就刘盈和鲁元公主两个孩子,刘盈是肯定不行了,鲁元的管理能力还是有几分欠缺,孙子辈还看不出能力。 而刘恒在代国一直都做的很好,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既然有了最合适的人选,吕雉没有再赌其他可能。 当然,吕雉也曾担心换一个男性皇帝上来,会不会推翻现在她做的一切。不过,吕雉在知道另一个人后,放心了几分。 临终前,吕雉确立了帝后同尊的礼法,皇帝和皇后一同上朝,皆可问政,政令下达时,更是要帝后同时用印。 吕雉陵前,窦漪房拜了又拜,将吕雉的临终嘱托牢牢记在了心中。 又是许多年后,窦漪房选中了一个姓卫的女子接替她。 东汉 邓绥下朝后回到自己宫殿,遇上了等她许久的班昭。 班昭呈上了最新一批女官的名单,邓绥看过没问题后用了印,这已经是第二十七批任命的女官了。 班昭收起了名单,没急着离开,看见邓绥一脸好心情,便问道,“世家又给陛下带来好消息了?” 邓绥颔首笑道,“是啊,他们不仅捐了一大笔钱,还主动承担了江南和西北地区的开发。” 世家如此积极也是说来话长,他们有的想君主立宪制、有的想共和制、有的想总统制…… 但邓绥一个都没答应,并指出了他们的不合理之处,想改革制度是吧?那也要大汉有那个条件,没有条件,说再多都是白搭。 于是,世家们一个个都喊着要发展,要赶着创造出条件来,邓绥就列出了一个个发展计划,让世家自己认领,邓绥就在他们后面验收成果。 有不少投机者都提议过邓绥登基,但邓绥想得明白,仅凭邓氏一族,难以扫清她登基路上的阻碍,不仅要面对刘氏诸侯的反叛,还要面对其他世家豪族的挑战。 她政治素养不低,通读《后汉书》后,也窥见了一点在她之后的权力斗争——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 窦、邓、阎、梁轮流坐庄,六后临朝,都默契的选择不生育,而是抱养一个宗室子立为皇帝,全都奔着皇太后临朝称制的目标前进。 这种现象的背后,仿佛是世家的默契。 登基是做不到了,但邓绥希望东汉可以一直女君称制。 于是,在邓绥和世家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皇位依然是刘氏的,但皇帝不能单独召见大臣,更不能插手军政。 所有政令都必须经过皇太后过目审阅用印;政令的拟定由世家组成的政事阁完成;各地郡县代表组成的政务院统辖六部,负责执行落实;分封到各地的刘氏诸侯王则承担起封地内的督查工作。 有汉一朝,女君御宇,寰海谧清。 武周 洛阳,万象神宫中正在举行一场新科进士的琼林宴。 这一批取得功名的进士是新帝登基后加恩录取的第一批进士,女男共七十六人。 由于朝中缺人手,他们当中已经有不少人得到了官职委任,此时都为有了前程去处而兴奋不已。 坐在其中的崔清沅是此次科举的状元,她吟诗一首后,引得众人纷纷要来纸张下笔作诗,吟诗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坐在上方的皇帝让宫人将诗作收集呈上来,交由当朝中书令上官婉儿评审。 在上官婉儿评审的同时,刚登基一年的太平又令人把诗作抄录一份送到上阳宫。 去年这个时候,武皇大病一场,病愈后就把皇位传给了改姓为武的皇嗣太平公主,她本人则移居上元宫修身养性。 武曌在天幕出现后就格外注重养生,她要力争多活几年,好好看看大周的改变。 天气暖时,武曌还会带着人到各州县巡游。 即为视察民情,也为了提升另一个“自己”的能力,顺便也会提点一下孙女万泉。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2 首页 上一页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