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蛮族也是人,是人就长了脑袋,会使用智能。 只不过以前蛮族的暴力,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因此他们觉得不动脑子也没什么。 现在江易周横空出世,带着她近乎无敌的大炮,将他们轰得头晕目眩,毫无反抗之力。 他们陡然意识到,绝对暴力已经转移到江易周身上,想要赢了江易周,必须走其他路子。 于是想要赢的决心,促使他们走出了第二条路,和南方的诸侯王们连手,对抗江易周。 谢叶瑶毫不怀疑江易周的推测。 在这种阴谋诡计上,江易周比她更富有智慧。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麻烦了,南边只有苏将军在,其余小将军,不一定能扛得住,况且咱们的大军都在北边……” “没事,诸侯王不过是一捧散沙,用水可以暂时将他们固定在一起,但水若是多了,或者没了水,他们立马就会散开。” 江易周一点儿都不在乎,甚至觉得当下情势非常不错。 先一步意识到此事,总比等之后,她突然受到双面夹击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他们的阴谋,要强得多。 “水?什么是‘水’呢?” 谢叶瑶听不太懂了。 比起政客之间勾心斗角,还是在战场上的真刀真枪更好,更得她喜欢。 “大姐,你这样可不行,仗总有打完的那一天,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结束,你要赢下人生中每一场战争才好。” 江易周若有所指,谢叶瑶憨笑两下,嘴上应了。 至于心里怎么想,旁人便不得而知了。 很快,元盼雁听令入府,到了江易周跟前。 江易周没法和谢叶瑶商量出一个好办法,好在,她知道谁能给她一个解决困境的方法。 元盼雁听完江易周的猜测后,直接说道:“他们为权而来,权力之上,还有他们的性命,只要让他们不敢在一起,不就能解决此事了吗?” “如何不敢?” 江易周是想利用聚拢他们的“水”,也就是他们想要大权在握的欲望,去挑拨离间,让这群人内部分崩离析。 没成想元盼雁直接跳出了水和沙子的范畴,将视线转移向其他地方。 “南方多瘴气,更多虫蚁与疾病,下臣之前同白太医曾谈及此事,白太医说,她从自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身上,查出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病,那些病,有不少可以通过虫蚁传开,甚至可以从水源开始污染,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药,会要了人命。” 元盼雁张嘴就要所有人的命。 她的意思,是传染疫病。 江易周听着,则觉得很像是化学战争,投放病毒那种。 白竹会跟元盼雁说起,她肯定是已经研究出了相对应的药物,元盼雁能说出来,那就是可以控制住。 不然到时候疫病传开,她们的人也会死,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元盼雁在没有陷入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绝不会做。 “几成把握?” 江易周是问,元盼雁有几成把握,那疫病不会影响到她们。 “八成,已经很高了。”元盼雁面不改色地说。 还有两成,就是大家一起死呗。 江易周犹豫了,除非元盼雁跟她说十成,不然她不想挑战病毒。 尤其是在这个,显微镜还得用水芯片去磨,才能达到合格透明度的古代。
第140章 为皇 “宰相, 只要咱们投到那群诸侯王手下兵营之中便可,士兵驻扎之地,肯定远离人烟, 控制得好,不会传染给普通百姓。况且只要咱们提前备好药,发现一个治一个,绝不可能会传开。” 元盼雁见江易周已经动摇,立马里用三寸不烂之舌, 开始说服江易周。 江易周反倒越听越冷静,她摇了摇头,“不妥, 人前期死得不够多,如何能震慑其他人?疫病之所以人人惧怕,是因为人人都有可能染病而亡, 而不是染病不死。” 元盼雁还以为江易周是觉得此举有伤天和, 不想做, 没想到江易周是觉得,死得人少,没法吓唬到那群诸侯王。 死得人多, 她们想要控制局面, 又要消耗过多医疗资源。 江易周认为这件事, 不太划算。 “不过你倒是给我提了个好办法,人人都怕死, 真正的疫病不能传开,但制造恐慌, 却很容易。” 江易周觉得元盼雁可真是个天才。 元盼雁的脑回路和一般人不一样,所以她总能从一些奇怪的角度, 看待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法子。 既然担心聚沙成塔,会不容易散掉,那就让沙子,一开始就无法聚起来,釜底抽薪之策,别有一番道理。 元盼雁见江易周显然是只想传播流言,不想过真的将疫病传入敌营,有些许的失望。 她是想着,统一天下这件事已经进行到尾声了,她却还没有搞个大事情,想来青史之上,她没法独占头名了。 这一点有些违背元盼雁本人的想法,她出来闯荡一番,就想着能青史留名,让所有人提起谋士,都能想到她元盼雁,不为名利,她为何要出头? 她就爱名利,爱权势。 但江易周才是真正的领头之人,她说什么没有用,江易周不愿意用,她想保住小命,不引起江易周的不满,就只能乖乖听话。 “是,属下明白该如何做了。” “嗯,等禅位大典结束之后,你就去平州,辅佐苏破玉吧。” 江易周基本上将每个人的去处都安排明白了。 只等禅位大典结束,各自去做便是。 一转眼,禅位大典要开始了。 礼部经由谢叶瑶的指点,删除了江易周不喜欢的步骤,从祭拜祖宗,改为祭拜天地,精简了一部分没有必要的流程,又增加了一部分,可以奠定江易周正统地位的流程。 最后礼部给出的方案,一次性直接通过。 江易周点头的瞬间,这套方案便开始实行了,不过十余天,这场万众瞩目的禅位大典便在京城外的观天山举行。 大典上还有几位道长,负责画符烧符纸,传递天地经文,颂传江易周的功绩。 这几位道长,都是观天山上望天观的道长,望天观是大庄皇室推崇的道观,没干过什么特别缺德的事情,最多是给想要求长生的达官显贵,卖一些进补的丹药。 怕吃出人命,他们甚至没有将道家独有的重金属丹药卖给达官显贵们,简直就是良心道长。 所以江易周没有撤除望天观官方指定道观名头的想法。 既然望天观干得挺好,那接下来就让他们接着干。 禅位大典上,百官聚齐,一一站在高台之下,整整齐齐排列,一行接一行。 小皇帝在众臣注视下,一步步登上台阶,到了高处,而江易周,早就已经在高处等着他了。 没人知道,小皇帝在走上来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想法。 他的表情是死一般的无波无澜,他手上捧着传国玉玺,身上穿着帝皇冕服,就这么走上了祭台,最后站在江易周面前,张嘴说出他早已背好的禅位之词。 此刻,他是天下之主。 江易周理应在他面前下跪行礼,一如之前江易周见到他的每一次行礼一般,但江易周连腰都不曾弯一下,她甚至站在了最高的台阶上,居高临下看着那口述禅位之语的帝皇。 当帝皇弓身,跪下,将玉玺奉于上位时,江易周才终于有了一丝表情。 她看着那小小的玉玺,玉玺是传世之玉所雕刻,上头是栩栩如生的龙缠绕象征着全力的王座。 龙头放置于皇座之上,象征着执掌天下的权力。 是得玉玺的人,一定是皇帝吗? 不,是皇帝拿着玉玺,它才能是权力的象征。 江易周单手拿过玉玺,态度随意又自然,在众臣的注视之下,她将玉玺举起,高喊一声。 “朕!受命于天,创新朝,为新皇,国号为江!” 江国,其实是清江城的名字,只不过用清不太吉利,江易周不喜欢清这个国号,所以用江字。 再加上江是江易周的姓,她就也直接用了。 不是江家的姓,是江易周本人的姓。 一般国号,都是用国主原本的封地来命名,又或者是国主先头的封号。 江易周本人一直没有封王,她起于清江城,后以长州为大本营,所以国名可以从清、江与长三个字上选择。 她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字,但江易周不打算在国号上浪费太多精力。 没有一个字是先天适合做国家名字的,当它成为一个国号,然后那个国家足够强大,等日后他人提起这个字,就会觉得,它象征着强大富饶的国家。 从来都是国家的强大,赋予字含义,而非字本身有什么含义。 百官无人有异议,均跪拜俯首,高呼万岁。 风吹动旗帜,上头大大的江字随风飘舞,这旗帜都是从军中直接拿来用的,以后也不必更改,倒是挺省事。 江易周接过玉玺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祭天的内容,等禅位大典结束,天都黑了,江易周穿了一天冕服,累得不轻。 身体有些疲惫,精神却很亢奋,从今天开始,这一片土地,就是她的地盘了。 她将对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拥有随意支配的权力。 前朝皇帝和前朝的皇族,通通都被请到了一处地方住着,名为“请”实则就是关押,软禁。 接下来一段时间,要进行权力的更替,江易周可不想在这个时候,有不长眼的家伙,跳出来给她找事儿。 江易周则在当天,直接入住皇宫。 宰相府日后就留给元盼雁了,等之后大封她的班底时,元盼雁当得了第一任宰相。 江易雅是她妹妹,亲王的位置,肯定要为她留一个。 谢叶瑶是大将军,江易周能册封她的,只有爵位。 但是一般将军封爵后,就不会领兵打仗了,不然再立功,皇帝还能册封什么给将军啊? 所以在天下太平之前,谢叶瑶不能被封任何爵位。 这件事不必着急,江易周还记得她和谢叶瑶是义结金兰,靠着这份关系,她或许还能给谢叶瑶也运作一个亲王的位置。 哪怕不是亲王,也得是个郡王。 就把谢叶瑶当做皇室宗亲来对待。 册封和瓜分权力,全都是以后要做得事,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对付南边和北边不安分的敌人。 禅位大典过后,元盼雁直接起身离京,往平州去了,而谢叶瑶也离开了京城,奔赴雁回关。 在禅位大典前一天,江易雅传来消息,蛮族有异动,他们完全不是想要好好谈判的意思,反倒像是要攻打雁回关,请谢叶瑶速速前来支援。 苏破玉的信也送到了京城,说南边的诸侯王,已经开始集结军队出发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5 首页 上一页 1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