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吧,不行的话就等之后的校招。” 这时,室友李萌兴冲冲的跑了回来。 看着她那一脸兴奋的样子,袁媛打趣道:“什么事这么高兴?难道是捡到钱了?” “比捡到钱还要高兴的事,安高祖的陵墓找到了!” 安朝那几十任皇帝的陵墓都不是在一处,这么多年来历史上大部分皇帝的陵墓都找到了,就只剩下几个皇帝的没有找到。 云栀就是其中一个。 周池鸢和袁媛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问道:“真的?在哪里找到的?” 李萌兴奋地说道:“就在故宫周边的一个小县城,如今已经考古发掘了一部分确定是安高祖的陵墓了,现在好多人都去官博那里问这次的考古可不可以直播,你们要不要也去留言?若能准直播咱们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进展啦。” 周池鸢连忙点头:“好啊,说不定能看到一些珍贵的文物出土。” 袁媛也兴致勃勃地打开手机:“那咱们赶紧去留言,希望官方能考虑一下。” 两人迅速打开官博,只见那里的留言已经有几万条了,大致意思都是希望此次能直播此次考古安高祖陵墓。 周池鸢从中间选了一条复制粘贴后一条发了上去。 三日过后,官方可能是看到了广大群众的呼声,终于发布了一则通告:本次安高祖陵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将在某直播平台进行部分环节的直播。 这个消息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周池鸢她们寝室也兴奋不已。 直播当天,正好是周六,寝室死人早早就守在手机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 刚刚一打开上面的弹幕就多到什么都看不到,没办法,周池鸢只能关闭弹幕。 直播开始,镜头最先展示的就是那刻有墓志铭的石碑。 尽管岁月侵蚀,字迹有些模糊,但仍能依稀辨认出一些关键信息。 屏幕内传来声音。 “我们能确定这是安高祖的陵墓就是靠这个墓志铭,这个墓志铭是安太宗亲自撰写的。” 那个人边说着,镜头缓缓的靠近墓志铭。 “这上面写的是,云栀,原青平县人也,安国开国皇帝,其风华绝代,智勇双全,以弱冠之龄,怀济世之志,起于微末,纵横捭阖,定国安邦,功在千秋……” 全文一共有一千多个字,那个解说的人将其读完就用了十几分钟。 周池鸢她们四人听得聚精会神,等解说结束,袁媛忍不住感叹,“这墓志铭写得真是大气磅礴,把安高祖的一生都概括得如此精彩。” “是啊,感觉安太宗对安高祖的敬佩之情都要溢出这文字了。”张悦赞同道。 周池鸢若有所思地说道:“不知道陵墓里还会有什么更惊人的发现。” 这时,直播画面切换到了陵墓内部,只见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 “这上面画的是安高祖征战四方的场景。” 说着镜头凑近,好让网友们看得更清楚。 看着那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周池鸢点开了弹幕。 果然,弹幕都被“震撼”“精美”“太厉害了”这样的词汇刷屏。 当然,其中还夹杂了一些科普帝发的科普。 【现在展示的这一幅壁画不出意外应该公元1417年安高祖带军攻打上尧郡,也就是安定侯的地盘】 【对,就是那里,安高祖一共亲征了两次,一次就是攻打这里,第二次是攻打豫国和辽国】 【哇,公元1417年,那年云栀不是十五岁吗?好厉害啊,我十五岁还在为中考烦恼,人家就征战四方了】 【哈哈哈,对于安高祖而言这些都是基操,小意思,小意思】 随着壁画的移动,弹幕发的内容也跟着变化。 【哇,这就是云栀登基的场面啊,好盛大啊,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五国矗立,安国正式成立。】 【真不愧是安高祖,十七岁就有这般成就,太让人佩服了】 【看看这壁画的细节,不愧是人才踊跃的时代,连这些工匠都这么厉害,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的庄严和喜庆】 【这里这里,看到了吗?这是云栀第二次亲征,以百万的兵力对抗豫辽两国联军】 【这用的武器就是震天雷了吧,好厉害啊】 【看着这些壁画,好像恍惚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是啊,安高祖真是传奇人物。】 周池鸢她们边看边不时小声交流着。 “感觉通过这些壁画,安高祖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了。”周池鸢说道。 袁媛点头,“是啊,以前只是从书本上了解,现在好像能亲眼看到那段历史一样。” 这一场直播持续了三小时,之后每隔两三天又准备一次。 大三的她们忙的很,很多时候只能看重播。 直播的两三个月时间,她们看到了无数出土的文物,震惊于它们的精美与珍贵。 从华丽的冠冕到精致的玉佩瓷器,每一件都仿佛诉说着安高祖那个时代的辉煌。 今日,周池鸢终于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正好考古直播又开始了。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考古队终于走到了最后,也就是安高祖的主墓室。 和往常一样,镜头展示的是一些出土的文物。 周池鸢边一边看着弹幕的科普帝的科普,一边看着那一个个文物。 这时,屏幕内传来声音,“给大家看看安高祖的棺椁。” 话音刚落,镜头突然转向了主墓室的中央,那里摆放着一副巨大的棺椁。 直播间里瞬间安静了一会儿,几秒过后就是数不尽的弹幕发出来。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工作人员的惊呼。 “那是什么?” 听到声音,镜头迅速转向了工作人员所指的方向。 众人的视线被吸引过去,只见那里悬空高挂着一幅画。 画上,云栀身着龙袍,端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一只手随意的搭扶在扶手之上。 她的目光并未聚焦于眼前之物,而是投向了遥远的地方,眼神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这薄薄的画纸看着他们。 一时间,无论是身处屏幕之内还是之外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就那么呆呆愣愣地望着那幅画,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 两边的人好像隔着时空对望。 终于,在一片寂静之中,一个工作人员突然打破了这份宁静,高声喊道:“那上面有字!” 他的声音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瞬间将所有人从恍惚中拉回了现实。 一位老讲授走上去,将上面的字逐字翻译出来。 “后世之人,如今吾国昌盛否?百姓安康否?边疆安稳否?” 第297章 千古一相柳安若 今年的柳若五岁了,她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父亲看她的眼神的奇奇怪怪的。 像是兴奋又像是惋惜。 就像现在。 她将《中庸》这本书最后几页背完,想得着父亲夸奖自已。 结果她都背完好一会儿了,父亲还拿着书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 柳安若伸出手拉了下父亲的衣袖,“爹,您怎么在发呆呀,若若背对了吗?” 被柳安若的动作将柳清河带回现实,他的眼睛动了动,“若若都背对了,真厉害,比爹以前都厉害多了,若是……该多好。” 父亲的最后一句话很轻,柳安若没听清,那时的她兴奋极了。 “那这么说我以后是不是也能考中秀才,甚至更厉害,我还能做大官。” 柳安若顿时激动的围着父亲转起来。 “若若,你不能考中秀才,一辈子都不能。” 闻言,柳安若停下脚步,疑惑的仰着头,“为什么呢,爹不是说我比你厉害吗,爹如今就是一个秀才,我比爹厉害,为什么不能考中秀才。” “因为,你是一个女子,女子不能参加科举?” “为什么呢,为什么女子就不行呢?” “若若长大就知道了。” 那时,她知道记住了父亲眼中那浓浓的悲伤,她不知道爹爹为什么要伤心。 转眼两年过去,柳安若已经七岁了。 那一年,上元节的灯会,她看到了一个很好看的花灯。 “爹,娘,那个灯真好看啊,我们能凑近看看吗?” 柳安若没有说要买,她知道家里面的条件也就是够温饱,多余的就没了。 眼前这个花灯怎么漂亮,一定要很多银子。 她看看就好了。 走上前去,老板的吆喝声传入耳中。 “以诗会友,不拘于任何形式,只要能作出令众人称赞的好诗,这花灯便相赠。” 柳安若眼睛亮晶晶的,拽了拽父亲的衣角:“爹,我想试试。” 这个花灯对于柳安若而言很是漂亮,但做工和样式其实不算很好,那些富人都不怎么看得起。 凑上前去作诗的都是一些书生,或者是一些正在读书的男子。 柳清河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点了点头:“若若,那你试试吧。” 柳安若走上前去,询问那个老板,“老板,请问我可以参加吗?” 老板看着这个才几岁的小姑娘,以为她只是来凑热闹,爽朗地笑道:“可以啊,随意发挥,只要能打动在场诸位即可。” 柳安若略作沉思,念出了一首打油诗。 “上元花灯明如月,五彩斑斓照夜街。 愿我心中梦不落,明朝光芒照长夜。” 周围的人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这小姑娘年纪不大,诗倒是有趣!” “不错不错,虽说是打油诗,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老板也笑着将花灯递给柳安若,“小姑娘,这花灯归你啦!” 柳安若接过花灯,道了一声谢回到爹娘身边。 之后,她的这首诗小范围的传开。 柳安若很高兴,但是没多久明明还夸这首诗作的不错的人们开始贬低,其因不过是作诗之人是女子。 凭什么啊,难道就因为她是女子,作的诗也该贬低吗? 那时的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那些贬低她的男子们刮目相看。 不仅如此,她还要做官,成为那些人口中的遥不可及。 这中间的九年,她更加努力的学习,就是希望能有机会向上爬。 但,女子要找一条做官的路太难了,她想从做一个幕僚开始,助那人登上高位。 可是,不行啊。 位高权重的人接触不到,那些能接触的官者在她展现才华的第一反应竟然只是觉得她会是一个不错的妻子。 因此,那段时间无数人来他们家提亲。 后面,她面对没那么张扬,选择伺机而动。 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8 首页 上一页 1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