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龙颜震怒,命严审原身的父亲,还将原身全家治罪! 原身父亲性情刚直,不堪受辱,在牢中自尽,宁无馥被发配边关做军奴,原身家其他人贬为奴籍,为官府效力。 一夕之间天差地别,原身从娇滴滴的大小姐变为饱经磨难的苦命女子。 她每日都得做很多官府派下来的活计,还得照顾母亲,又得藏头露面,怕引来坏人欺负,好多次都快撑不下去了。 但想想母亲,想想宁家,她又咬牙挺下去。 她母亲是个柔弱的,出了这么大的变故直接病倒了,不但不能庇护她,还得靠她帮着做活儿,打点官差。 原身得照顾母亲,而且她知道父亲是被冤枉的,心中有一口气撑着,想看到宁家冤屈昭雪。 好在她结识了几个同样落难的姐妹,跟她们抱团取暖,守望相助,就这样苦苦撑了五年,事情终于迎来转机。 皇帝驾崩,新皇继位。 新皇跟先皇执政风格不同,以宽仁为主,登基之后不但大赦天下,还下令查明过去的冤案。 原身的父亲赫然在列,当庭重审,终于洗清冤屈。 新皇将他们家产发还,除了奴籍,又听说宁无馥在边关作战骁勇,只是苦于军奴出身,不能为官,当即下旨,给宁无馥封了五品官。 原身和母亲又哭又笑,终于苦尽甘来,原身母亲乐颠颠地成为了宁老夫人。 她们给宁无馥写信,希望他请调回京,一家团聚。 但宁无馥拒绝了,说边关有战事,正是他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他要多立战功,争取封侯拜将,复兴祖上荣光。 同时,他信里还支支吾吾提到一件事,问她们还恨不恨甄家人,有没有可能和甄家人化干戈为玉帛? 他说在边关见到了甄家人,还有甄湘儿,他们也过得很不好,也算受到了惩罚。 说来好笑,当年那甄姓官员以为自己是螳螂,能拿原身父亲这只蝉果腹,却不知自己早被黄雀盯上了。 他诬告之后不但没能飞黄腾达,反而被其他官员揭发贪污赈灾粮款,跟原身父亲来了一样的套餐,被捕入狱,全家获罪,发配边关。 只是他和原身父亲不同,他不是被诬告的,而是罪有应得,只是没想到甄家人竟厚着脸皮和宁无馥搭上了线。 当年两家堪称通家之好,还很有意给宁无馥和甄湘儿议亲,如今看来,宁无馥这小子对这门婚事很上心,说不定早就心悦人家了。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那甄姓官员已经死了,他们也就剩了一门老小,而且当年的事儿跟甄湘儿无关,他还想娶甄湘儿过门。 这下不但宁老夫人不乐意,原身反对的更是激烈。 杀父之仇不同戴天,宁秀不报复就不错了,哪能跟仇人之女共处! 原身这些年受了诸多磨难,还曾经被官府刁难,寒冬腊月去江边洗衣,却不慎掉到江里,虽然侥幸被救上来,却生了场大病,从此难有子嗣,她也熄了嫁人的念头。 但她不是菩萨,没有那么宽广的心胸,无法接纳害她至此的人,成为她的弟妹。 而且,她也不信甄湘儿全不知情。 甄湘儿识文断字,当年素有才名。 虽然这个“才”,多半是她爹吹出来,给自己女儿造势的。 但据他爹说,他这个女儿在公事上助他良多,经常在他书房读书,还帮他起草奏折呢,比那些清客幕僚有用多了。 甄湘儿既然在她爹公事上插手这么深,原身不信诬告的事儿,甄湘儿没听到一点风声。 既然怀疑甄湘儿心思不洁,那就更不能做亲戚了。 原身百般反对,宁无馥就把这事丢下不提,好像把原身的话听进去了,实则人家已经在边关生米做成熟饭了。 他进京履职时,直接带甄湘儿回京,说她就是宁无馥未过门的妻子,他们已经私定终身了。 宁无馥辩解说她们都错怪甄湘儿了。 甄湘儿为了家人,竟然不惜女扮男装进军营,就想立军功为家族翻身。 此等奇女子哪能做那些蝇营狗苟的事! 而且甄湘儿腹中已经有宁无馥的骨肉了,总不能让宁家的血脉流落在外吧! 他们就是看准这点,逼原身和宁老夫人就范。 宁老夫人拗不过儿子,又想抱孙子,就捏着鼻子让甄湘儿进了门。 原身仍旧不肯,提出将原身的爹准备的嫁妆给她,她离家立一个女户,眼不见心不烦。 但宁老夫人死活不肯,连哭带闹,硬是把原身摁下了。 原身在宁家变得处境尴尬,头几年倒还好,后来宁老夫人去世了,宁无馥又在外领兵,宁家就剩原身和甄湘儿母子几人相对。 甄湘儿恨原身阻挠她进门,撺掇她的孩子怨恨原身,还指使下人对原身百般苛待,原身想出门都不能了,竟生生被冻饿而死! 原身许愿,让没良心的弟弟和甄湘儿自食恶果,她希望能离开宁家,自立门户,过自在逍遥的日子。 第111章 穿越成狠毒姑姐(2) 宁秀穿过来后,离宁无馥进京还有些日子。 正巧,她落难时的姐妹有好几个遇上了难处,有的是落难时丈夫死了,自己成了寡妇,虽然皇帝大赦天下,她不用当奴婢了,但婆家打上了她的主意,不想留她吃闲饭,打算让她再嫁,其实就是图彩礼,把她卖了。 有的被贬为官妓,为保清白,把脸伤了,现在虽然变为良民,但毕竟曾经沦落风尘,遭人嫌弃,难有好归宿。 有的家门遭遇不幸后,曾经定下的亲事被退亲,虽然事过境迁,但父母双亡,兄嫂嫌弃,又说不到好的亲事,眼看要被扫地出门。 还有的经过此事,家破人亡,自身也看破红尘,想出家修行。可人心诡诈,寺庙里也不见得清净,没奈何,就想一条绳索了断残生。 总之,她们各有各的难处,看似除了奴籍,但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很难回到最初。 原剧情中,原身自己也身处困境,爱莫能助,只能尽她所能筹措银两接济这些姐妹。 如今身体的芯子换成宁秀,她灵机一动,问各位姐妹要不要来给宁无馥做姨娘。 宁无馥还算争气,被皇帝封为五品官后,连立战功,已经官至三品,以这些姐妹的境况,给宁无馥做正房夫人有些难。 而且,宁秀深知宁无馥内心是何等苟逼,做了他的正房夫人反倒不好脱身了。 这些姐妹所求不过安稳的日子而已,那给他做姨娘也算安稳,而且她们都是良妾,又不立身契,她也可以带她们离开。 她们进了宁家,就跟宁秀是一家人了,遇事宁秀可以光明正大为她们出面。 当然,此事全凭自愿,若她们不愿意,宁秀就想办法弄银子安置她们。 问过她们的意思,竟然都愿意。 她们说与其在外看别人脸色,倒不如大家姐妹一起作伴。 宁秀就来跟宁老夫人商量,说宁无馥征战多年,也二十出头了,别人像他这么大早娶妻生子了,因为宁家历经变故,合适的亲事一时难寻,为子嗣计,不如先给他收几个姨娘。 这些姐妹当年也帮了宁老夫人不少,宁老夫人也有心报答,就答应下来,做主帮宁无馥都收了,只等他回来再摆酒过了明路。 姐妹们共有八个,这么算来甄湘儿确实是老九,只是她向来以宁无馥的正妻自居,还要求宁无馥一生一世一双人,当然受不了。 只是她也不想想,她私下和男人来往,无媒苟合,还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上门,哪里像正室了? 也就宁无馥这个扶不上墙的24K纯傻×拿她当宝,宁秀见了只觉得恶心它爹给恶心哭灵,恶心死了。 甄湘儿发脾气,摔碎了玉牌,弄伤了宁老夫人的脸,顿时喜事变得无比尴尬,宁无馥安抚好甄湘儿,带着她讪讪来给宁老夫人赔不是。 “母亲恕罪,湘儿不是有心对您无理,只是我已经答应了她,此生只与她白头到老,自然不能接纳他人。这几位姑娘的事我一概不知,反正也未过明路,不如就请她们散了吧。我准备些银两送她们,让她们各自回家吧。” 宁无馥还算彬彬有礼,但甄湘儿不乐意了,捅捅他的后腰。 在甄湘儿看来,这些女人恬不知耻,宁无馥根本没回家,也不知她们的存在,她们就住进来,以宁无馥的姨娘自居,真是凑表脸! 还给她们银子呢,就该一顿乱棒打出去! 宁无馥被她捅得一咧嘴,对她安抚地摇摇头。 当务之急是转圜局面,讨宁老夫人高兴。 毕竟伤了长辈可大可小,宁老夫人若真要计较,被打出去的该是甄湘儿! 他们这般姿态落到宁老夫人眼里,更是不悦。 宁秀冷笑,这甄湘儿还真是被宁无馥宠坏了,以为到了宁家就能做当家少奶奶呢。 看了原剧情,宁秀觉得甄湘儿有些像后世电视剧里,一些所谓的大女主。 这些大女主看似自立自强,打着不靠男人的招牌,其实事事都是男人为她们效劳铺路,离开男人,她们简直都不会独立行走了。 像这甄湘儿,看似刚强,居然女扮男装去参军,想博一番功绩。 可她进了军营之后,光是遮掩自己的女儿身就拼尽全力了,根本没立什么军功。 想想也是,都是普通兵士,哪来的单独营帐给你住? 几个大男人挤一个通铺,你怎么能不露馅? 还有,洗澡怎么办? 换衣服怎么办? 解手怎么办? 女孩子不方便的时候怎么办? 到处都是问题,甄湘儿也没有过人的武功和计谋,光是隐藏身份就够她头疼了,哪有机会立军功? 事实上,要不是她一进军营就遇上了宁无馥,有宁无馥对她处处照应,帮她遮掩,没两天她就得穿帮。 后来宁无馥成了军|官,更是把她藏在军帐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有女军奴伺候,简直比郊游还惬意! 但这段经历,在宁无馥嘴里那就是堪比穆桂英、花木兰的奇女子,甄湘儿简直是智勇双全的代名词,忠孝节义都不够形容她的,实乃正人君子的必备良妻! 宁老夫人脸色阴沉,但又不好让儿子下不来台,只能忍气开口,“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我就是给你纳几个姨娘。你们男人家只管去忙外面的大事,内宅就不用你操心了。这事容后再议,甄姑娘来者是客,先给她收拾间屋子住下吧。” 她又吩咐宁无馥,“你回来是喜事,明日家里摆宴给你好好庆贺一番,你先去歇着吧。” 宁无馥本想把甄湘儿的事定下来,却一直出乱子,弄得他脑子乱糟糟的,连宁老夫人都受伤了,只能恭恭敬敬答了声“是”,带甄湘儿下去安置了。 甄湘儿气得跟他要说法,他揉着太阳穴道,“今天的架势你也看见了,实在不是说话的好时机。这样吧,明日宴请宾客你也出面,帮着招呼。你要好好表现,当着众人的面,我娘和姐姐总不好给你没脸。只要把名分定下来,一切就好说了。” “你那些姨娘呢?” “哎呀,我不是都说了嘛,我根本不知道她们进门的事儿,只是不好驳了我娘的面子。等你我成了亲,我就跟我娘说,把她们都打发出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4 首页 上一页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