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赵苗?” 瑾泞有些吃惊,看着她卖力种田的动作,简直比男孩还厉害。 闻言,赵苗一撸衣袖,“怎么?非得穿裙子才是女孩?” 瑾泞笑着摇摇头,“没有,只是有些吃惊罢了。” 随后又提起让她去读书,赵苗却摆摆手,毫不犹豫地拒绝:“老师,我不上学,我得在家照顾奶奶。” 瑾泞知道她父母早亡,奶奶体弱多病,家里又没有其他人分担,所以她这样选择并不奇怪。 但瑾泞没有放弃,耐心劝道:“赵苗,奶奶一定希望你过得好,而不是一辈子在地里劳作,你读书,学到更多本事,将来才能更好地照顾奶奶,不是吗?” 赵苗固执地摇头:“奶奶需要人伺候,我要是走了,她怎么办?” 瑾泞跟在赵苗后面,跟她回了家,在家的赵苗奶奶知道了孙女能免费读书,高兴得老泪纵横,“太好了,我可以放心死了。” “奶奶!不要说不吉利的话。”赵苗皱眉扶奶奶坐下。 瑾泞问赵苗奶奶,“老人家,你为什么这么说?” 赵苗奶奶眼睛里闪着光,“我孙女都能读高中了,是知识分子,这是我们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瑾泞沉默,知识在山里人心中的分量太重,所以她更加不能辜负。 可赵苗还是十分固执不愿意去读书。 瑾泞想了想,换了个方式:“如果我给你生活费,奶奶的医药费也能补贴一部分呢?学校可以帮忙照顾家里,你只需要努力学习,等学成了再回来报答奶奶。” 这话让赵苗有些动摇:“真的能给生活费?” 她种田一年收入也没有多少,来收粮食的人看见她们祖孙老的老,小的小,还会故意压价,如果每个月有稳定的生活费,应该能比种田强点。 瑾泞点头,跟她承诺:“真的,只要你愿意来,我一定帮你。” 赵苗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头:“好吧,那我试试。” 瑾泞和新老师们用不同的方式劝说了每一个女孩,让她们带着各自的期待和梦想,走进了女子高中。 她知道,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她的任务,就是让这些希望不被埋没。 女高开学那天,一百名女学生和十几名老师齐聚在这片简陋的校园中,操场的旗杆上红旗迎风飘扬,看着吴芳芳、余婷、王圆圆、赵苗、张晓晓,以及其他孩子们的身影,瑾泞内心涌起无限感慨。 “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现在,我们一起努力,写下一个全新的结局。” “请大家举起手,和我一起朗读——” 女孩们举起右手放在胸前,在瑾泞的带领下目光坚毅,声音铿锵有力: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第202章 被拐卖后白月光她成为女高校长(十九) 然而,看似满载希望的开始,迎来的却是一场场难以预料的挑战。 开学第一次月考,数学老师批改试卷时两眼一黑,拉着瑾泞就开始告状。 “校长,您知道这些孩子的基础有多差吗?数学考试,满分150,只有吴芳芳和余婷两个人考及格了,其他大部分连题目都看不懂,完全在乱写,还有那个王圆圆,更是只考了9分!” 数学老师气得七窍生烟,“9分,闭着眼睛乱写都不可能是这个分数吧,这让我怎么教?” 不止是她,其他老师教学路也是困难重重,季子期负责教物理,可教学经费有限,无法带着孩子们做实验,他只能教授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学生们似懂非懂,成绩更是难以提升。 有老师退缩,跟瑾泞提意见,“校长,她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了,勉强把她们辅导进职大就不错了。” 瑾泞坚决摇头,“国家创办女高,不仅免了孩子们的学费,吃住,书本,衣服,甚至被褥都是学校出钱,费这么大的力气,来办这个高中,就是要尽力托举起所有女孩子上大学,否则费这么大的力气做什么?” “正因为她们成绩差,才需要我们去教,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她们还剩下什么机会?” 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咬牙坚持,可效果却不尽人意。 学校的条件不好,工资又低,女老师都挤在一间宿舍,男老师更惨,只有值班室的一张小床,每天早晨五点不到,鸡鸣声还没结束,老师们就要开始一天的备课和授课,一直忙到深夜。 有一天晚上,暴雨袭来,老师宿舍的屋顶漏水,十几个老师半夜起来用盆接水,学生宿舍里,四五个胆小的孩子哭着喊老师,直到第二天清晨,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依旧出现在课堂上。 再加上学生们基础差,学习进度慢,老师们的挫败感越来越强。 有一次,王圆圆的数学课作业一片空白,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写,她低声嘟囔:“我不会写,怎么学都不懂,学了也没用……” 老师无奈地叹气,回到宿舍后默默收拾行李,离开时她哽咽着对瑾泞说:“校长,太苦了,我真的教不了她们了,我不是一个好老师……” 瑾泞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理解:“你已经尽力了,我明白,谢谢你能为孩子们做这么多。” “校长,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又有老师收拾了行李,泪流满面地对瑾泞说,“不是我不想教,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教下去。” 瑾泞没有丝毫责怪,温声说道:“我理解你的选择,非常感谢你为孩子们付出的努力,你不欠任何人,如果累了,就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吧。” 送走一位老师后,很快,又有几位老师选择离开,即使心如刀割,瑾泞依然保持着微笑,对着那些留下的老师和学生说:“没关系,我还在。” 老师们的离开对学生们的打击是巨大的。 教室里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闷,孩子们的笑容消失了,女高就像是她们的第二个家,好不容易有了安稳的生活,她们害怕又一次被抛弃。 课间,几个学生在走廊里小声议论: “老师都走了,我们是不是没救了?” “我是不是笨得连老师都教不了?” “老师是不是对我们失望了……” “……” 瑾泞听到这些话,心里十分难受。 她知道,必须尽快重新燃起学生和老师们的信心才行。 一天晚上,瑾泞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忽然发现桌上有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上的字歪歪扭扭,还有被泪水打湿的痕迹: “校长,对不起,我太没用了,学不进去,您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太笨了,能不能别赶我走……” 瑾泞眼睛一酸,拿着信就去学生宿舍,一一询问是谁写的。 吴芳芳几人坐在一旁,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我不是来问责的,你们不用担心我会赶你们任何人走,只要你们还愿意读书,女高就永远欢迎你们。”瑾泞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最后,王圆圆站了起来,声音哽咽:“校长,这信是我写的,我真的觉得自己考不上大学,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真的太笨了……” 瑾泞拉着她的手:“没有人天生就会,如果连你都放弃自己,那这些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女主吴芳芳作为瑾泞的第一拥护者,无条件遵循瑾泞的任何决定,豪气走上去揽住王圆圆的肩膀,“好了,别哭了,以后你不会的题就来问我,我这个全班第一一定会帮你的!” 一旁的余婷哼了一声,“不好意思,上次的第一名好像是我吧?” 她一把将王圆圆拉过来,“你别听她的,有问题就来问我,小心被误人子弟。” 吴芳芳叉腰不服,“你只是总分比我高了一分而已,我可是五科成绩都是第一,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我一定会超过你!” 吴芳芳和余婷在初中就斗了三年,到了女高更是处处争先,大家都习惯了。 瑾泞知道老师们离开对孩子们的打击非常大,课后一个个跟他们谈心。 赵苗学习有些吃力,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校长,我是不是比男孩都笨?连题都看不懂。” “学习不看性别,只看你有没有用心。”瑾泞郑重地说:“苗苗,你能犁两亩地,就能算两道题,只要肯学,就没什么比不过的。” 被瑾泞这么鼓励,赵苗总算是恢复了一点信心。 “校长,我会努力的!” 而张晓晓在听完瑾泞的鼓励后,攥着母亲给她的铅笔,非常坚定。 “校长,我不会放弃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 …… 安慰完学生们,某个傍晚,瑾泞把剩下的老师召集到办公室,一同回顾最初的梦想。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是为了那些在山里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的孩子,是为了让她们有一天能自信地站在这个世界上,不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瑾泞的声音哽咽,却坚定有力,“既然孩子们还在坚持,我们就没有放弃的理由。” 那天晚上,瑾泞带着剩下的老师一遍遍地朗读《教师守则》: “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的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为职业吧,你能在其中找到创造的喜悦……” “因为我们工作中的创造性,首先是认识人,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想当教师,那么你就应该感觉到和孩子们在一起,能够让你感到幸福,感到满足……” 作者有话说:这段是在纪录片里看到的,所有老师一起朗读的画面真的很让人震撼……
第203章 被拐卖后白月光她成为女高校长(二十) 有学生基础不好,瑾泞不落下任何一个。 “基础差不怕,只要你们肯努力,未来就有希望,哪怕现在读不懂课本,我们就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开始学,哪怕现在算不清一道题,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加减法开始做,我就不信了,拼命学三年还学不会!” 瑾泞带着老师们重新制定教学方案: 首先根据学生的基础,将她们分为几个小组,按不同的进度授课,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最差的学生,耐心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数学从简单的加减法入手,让她们重拾信心。 其次,每个月让班里进步最快的学生在早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用她们的故事去激励其他孩子,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了。 然后瑾泞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红色电影,唱红歌,瑾泞认真告诉她们:“孩子们,记住,我们的祖辈也曾一步步走过万里长征,靠的就是坚持和毅力,只要坚持努力,你们迟早也能跨越属于自己的万里长征!”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6 首页 上一页 1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