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助到张骞那自然最好,不能也别拖后腿。 天子如是想。 “苏武牧羊是一个非要有名的典故,那么,这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有个叫苏武的人以牧羊为生。2.苏武有怪癖,以羊为妻。3.苏武其实就是一只羊。4.汉朝使臣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十九年后才得以回归故土。” 啊,这几个选项都有那么点让人惊讶的地方。 (这个故事我知道,超级感动。) (不是,主播你编能不能编的用心点啊,还以羊为妻。) (楼上肯定没有听过梅妻鹤子的故事。) (动物做主角的故事其实挺多的。) (怎么说呢,这些选项中都是离谱中带着点合理。) 弹幕纷纷讨论起来,而众臣也起了争议。 “一个纯粹的牧羊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典故。” “以羊为妻,难道这羊有什么神奇之处吗?”比如是个羊仙子之类的…… 咳咳,要是神兽是女的,他们肯定,额,也不太敢娶…… “第三个选项是什么鬼,凑数的吧?羊怎么牧羊啊?” “第四个倒是有意思,真的有人能十九年始终如一,哪怕被困,沦为阶下囚,依然忠贞不屈吗?”这实在是一个很考验人性的问题。 很多人自问做不到。 为国家而死也许可以,毕竟死也就是痛苦一瞬间,可是被俘虏十九年啊……人一生也才不够几十年,这已然是人生近一半的光阴了。 如果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官员,那么他对在大汉生活的记忆也不过就是二十年左右吧,十九年已然足以覆盖了生活在大汉的时间了。 阶下囚是什么样的生活大家不知道,但是能当官多半出生还不错,习惯富贵生活,真的能忍受巨大的落差吗? 而且物质的生活是一回事,可能还有身体的折磨,精神上的折磨等等。 已经成为阶下囚那么多年,人生看起来无望,也许国家已经放弃自己了,也许曾经的亲友们也不记得自己了,想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坚持似乎都显得可笑。 一遍遍的这么想,真的还能坚持下来吗? 一时的坚守谁都可以做到,可是一世的坚守,谁敢保证自己可以呢? 没有人。 哪怕现在问苏武自己,只怕也没有答案。 刘彻默了默,他做出了选择,“彻选第四个。” “正确。” 刘彻轻轻一叹,如此,倒是显得他没有作为。 十九年!好家伙,居然真的有人做到这种事情。 大伙本来很佩服张骞,结果现在又见到一个更猛的,不由惊叹连连。 “好一个忠贞不屈的义士。”汲黯感叹道。 十九年是如此漫长一段时光,哪怕只坚持一半的时间,真的投降,也已经足够仁至义尽,对得起君主的俸禄了。 可是这位苏武却坚守十九年的气节……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陛下,当嘉奖此二位才是。”众臣纷纷开口道。 前面三个选项是有那么点不靠谱的,显得最后一个选项让人震惊动容又感动。 刘彻自问不算什么残暴的君主,但要说对臣子特别好,也是没有的。 比如张骞,肯定不在他的偏爱范围,可是如今仿佛得到超出意料的回报。 刘彻都忍不住思索以后是不是对臣子好一点……嗯,算了,还是不为难自己了。 作为一个皇帝,赏罚分明就很可以了。 至少他可以保证,从今往后,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臣民。 (虽然古时候很多酸腐文人真的很恶臭,可是真正的士人也是有的。) (这就是汉武帝的人格魅力啊。) (是因为古代文人从小学习忠君爱国的思想吧。) (楼上,你说的是后来的文人,秦汉时期的人还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流行的是“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仇寇。”) (说的我更怜爱岳将军了。) (岳将军效忠的大宋,不是辣鸡皇帝。) (你带宋真的有好多让人想哭的文臣武将呜呜呜。) (就是说那些辣鸡皇帝怎么配拥有那么好的臣子啊!) 弹幕的话题逐渐跑题,白泽瞥了一眼,然后继续开口: “以下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1.秦汉隋唐宋元明清。2.秦汉唐宋隋明元清。3.秦汉隋唐元宋清明。4.秦汉唐宋元明清隋。” 对后世朝代稍微有点了解的汉武帝陛下也有点蒙,汉之后不是有个三国魏晋吗?还有什么南朝,唐宋他知道,唐肯定在汉之后,宋之前,明朝也是听过的,假如根据他知道的先后,那应该是秦汉唐宋明。 但是,剩下几个真的不了解了啊。
第29章 罢黜百家 没办法了。刘彻一只手握拳垂在另一只手掌心,果然只能靠蒙了。 “彻选第一个。” 白泽看了看他,“你很适合去后世考试。” 刘彻眨眨眼,白泽好心道:“后世的试卷有很多选择题,分数占比还大,你靠蒙就能对大半了。” 刘彻哈哈大笑,这不就是夸他运气好嘛。 不过他是天子,运气本来就好。 (运气不好也不会一出生就在罗马。) (真正的天之骄子猪猪陛下。) (他想做的终究会成功,哪怕直到人生最后一刻,他还是赌对了。) (实力和运气,他不都缺。) (超爱猪猪陛下的——) 又答对一题的刘彻对后面的朝代颇为好奇,他蹭到白泽身边,厚着脸皮道:“神兽啊,大汉之后还有很多王朝吗?” 白泽想了想,只见凭空出现一只手机,手机浮在半空,放出了音乐声。 “这是神器吗?”众人好奇道,一块薄薄的板子传出美妙的音乐? 五五礼貌微笑:是我被雷劈后还幸存的手机。 前奏音乐之后,一道轻盈的声音从手机中传出来。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是朝代顺序?”有人还在疑惑,聪明的人已经在拿东西记了。 刘彻倒是不紧不慢,自从遇见神兽后,他都让随从时刻记下他和神兽的对话,尤其是神兽的题目。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王朝至此完?”清朝之后就没有新的王朝了?亦或者......出现一种新的国家体质? 刘彻心中暗暗猜测,开口却问道:“大汉之后还有如此多朝代,神兽,难道就没有不灭的王朝吗?” 几千年的有没有王朝他其实也不是很关心,作为大汉皇帝,他更在乎大汉的国运能不能长长久久。 (世界上没有不灭的王朝,但我希望他可以——大秦不朽) (世界上没有不灭的王朝,但是我希望他可以——大汉壮哉) (世界上没有不灭的王朝,但是我希望他可以——大唐永昌) 弹幕是纷纷刷起自己对喜欢的皇帝和朝代的美好愿景。 谁不希望呢。五五扼腕,这也是她所愿。 但是白泽却只能泼冷水道:“没有,王朝建立的时间越久,积弊就越多,有的王朝能破釜沉舟,壮士断腕,变法改革,能续命个几十上百年,但是最后又会重蹈覆辙,最后灭亡。” “社会阶层清洗了一轮,资源再分配,社会就继续稳定一些年。” 简单明了的解释,也让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道理就这么简单? 可是说到变法改革,就已经很多人退缩了,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反正他们这一代好好的。 变法,实在是一个让官员谈之色变的词。 刘彻揉了揉眉头,这还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当代人管不了后人怎么做,就算他能尽量把问题都解决,不留给后人,可是有些事情不用时间根本看不出来会出什么问题。 还有一些政策,现在做是对的,几十年后可能就不适合了。 这些能怎么说,所以积弊是无可避免的。 除非,大汉每一代的皇帝都是明君。 但是,这种美事刘彻还真不干想。 哪怕是老刘家几代传承下来还算靠谱,但也是出了一个惠帝,不然皇位也不会落他祖父身上。 刘彻陛下选择放弃纠结。 “还有两个问题。”刘彻含笑道:“请神兽出题。” 神兽想了想,“以下为判断题,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华夏文化中占据两千多年统治地位的标志。那么,请问:汉武帝是否罢黜百家?” “什么?”刘彻甚至没有思考问题,就先震惊了,儒学占据华夏文化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是他听错了还是后世的皇帝都疯了? 刘彻用儒学,是因为无为之治不适合如今的大汉,但不代表他就多喜欢儒家,董仲舒当时天天在他耳边叽叽歪歪,立刻被他打发去地方藩王任职。 对帝王来说,学说是来用的,合手就用,不合手就换,只有皇帝驾驭学说,没有让学说来控制皇帝。 重用儒家他承认,但是罢黜百家,怎么可能。 董仲舒自己说的出口,不一样在他呈上来的奏章里把法家阴阳家等学说掺和进去,让他乐得轻松。 结果现在告诉他,儒学自他开始,笑傲华夏文化两千多年。 好好好,他觉得儒学称手,后世的皇帝也会都觉得好用是吧。 真是疯了,再好用的学说,用了那么多年,也不想想影响力有多大,会造成多大的后果。 满朝尽是儒生言,呵,这怕不是要架空皇帝。 一只猪猪陛下骂骂咧咧。 他感觉如果儒学在后世被推翻,一定是到了遗臭万年,非废不可的地步,到时候他这个始作俑者岂不是也要跟着被骂。 猪猪陛下觉得自己真的太无辜了好吧。 谁懂啊?他不就是觉得现在不是建国时候,不应该再用无为之治而已啊。 当然,他也承认他是有私心的,毕竟董仲舒编的那一套确实好用,当皇帝谁不想独揽大权。 但是加强皇权的事情,是个皇帝都在做好吧。 怎么就他背大锅了? 如果说刘彻陛下有亿点点破防,那么在场的儒家出身的官员则先是大喜,而后很有危机感的忧虑了。 现在可还不是儒家独尊的时代啊,他们这位皇帝陛下能捧起儒学,也能让儒学从天上跌入地下啊。 如此,他们自然有点抱怨神兽,这种好消息倒也不用当众说出来,毕竟……老对手们现在也没有那么落寞。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5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