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和青雀,也会走到那个地步吗? 李世民才养了几年的孩子,却已经有了他耶耶的体会了。 他缓缓吐了口气,然后看着李泰,第一次有了审视。 青雀还小,他其实没有想过那么多,再者,哪怕是为了传承有序,国本安定,他立承乾为太子,就没有想过要换太子。 可是孩子会慢慢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也会产生野心。 李世民才从这条路走过来,自然能明白那是什么的样的心情和心态。 他可以接受他的孩子有野心,问题是,为了这份野心,他们会做到什么程度。 谋反? 李世民不能接受。 手足相残。 李世民光是想想都心痛。 关于怎么养孩子这个话题,龙凤猪中最成功的应该属于汉武帝和他的太子了,可是就是这么相亲相爱的父子俩,最后也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唐太宗和李承乾,嗯......只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至于秦始皇和扶苏这对,不提也罢。 弹幕总结,十个皇帝也难凑出一对父慈子孝的。 但李二凤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他难得的罚李泰给他哥道歉,把东西还给他哥,然后回头扒拉着糖糖,背着观音婢,鬼鬼祟祟道:“糖糖,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不是能预知未来啊。” 糖糖眨眨眼,不说话了。 这并不重要。李二风直接进入正题,“那,承乾和青雀以后......”老父亲脆弱的心理又让他不敢再问下去了。 问什么?以后他们兄弟俩也重蹈覆辙了吗? 李世民想问又不敢问,他自嘲一笑,要是让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了,能笑话他一辈子。 总不能是他们起了坏头吧。 屁股决定脑袋。李世民也不禁双标了,他可以干的事情,却不希望儿子们干。 “会打起来,恨不得对方嘎嘎的。”糖糖贴心道。 李世民丧气了。 别说了,真的别说了。 糖糖目送他垂头丧气的离开。 糖糖嘎嘎脆响的咬着糖果,对他很失望的摇头,二凤怎么这么笨啊,不继续问它,它还知道老多的。 二凤本人其实也不是很想知道那么多糟心事情,想想糖糖最近都给他带来多少噩耗了! (放过咱二凤脆弱的小心脏吧。) (大笑.jpg) (没事,不出三天肯定就好了。) 可惜这回弹幕猜错了,三天过去了,李二凤陛下去看望他老父亲,又提高一丢丢他哥的待遇,然后看起来很正常的处理政务,实则心情是肉眼可见的低落。 不但前朝心里有颇多猜测,后宫更是敏锐的低调做人。 长孙皇后是在万众期待下去找皇帝陛下的,然后皇帝陛下抱着她痛哭一场。 回头就拎起小胖子,一狠心,把孩子给揍了。 第一天因为挑食所以被揍了的李泰哇哇大哭,大喊耶耶坏。 第二天因为上课走神被揍了的李泰再次哇哇大哭,决定三天不理他爹了。 第三天因为出门迈左脚被揍了的李泰直接崩溃了。 李承乾都被吓到了,耶耶怎么啦?以前明明都很宠青雀的。 他一边给李泰说好话,一边哄弟弟。 李泰被哄得更委屈了,拉着他一个劲告状。 兄弟俩感情反而更好了。 李世民:? 要不是承乾是太子,肯定和青雀一个待遇。 但是为了不给外界多余的信号,他目标先放青雀上,没想到反而让兄弟俩感情更好了。 意外之喜。 李世民坚定了他的新教育方针。 (魏征听了怕不是都要扣6。) (起床第一件事,今天打孩子了吗?) (其实难兄难弟也不错。大笑.jpg) (别说,还真别说,有个感觉了。) (兄弟俩抱头痛哭的感觉吗?哈哈哈)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赌一根辣条,二凤肯定很快就心软,然后就又又重蹈覆辙。) (对孩子狠不下心的二凤陛下……跟了。) (嗯?这么不看好啊,我赌他可以!) (可以+1) 糖糖眼珠子转了转,那这改变是好是坏啊? 它纠结一下,见观音婢笑意盈盈的样子,于是决定不管了。 跟着观音婢走就对啦。 长孙皇后安慰一下来告状的次子,却半点不提要为他做主。 比起李世民,她才是更早对兄弟俩有忧患意识的那个。 太子之位已定,该有的态度就要有,二哥从前宠青雀太过她是不赞同的。 不是不疼爱青雀,恰恰是一个母亲对孩子保护。 只不过。长孙皇后若有所思,她以为二哥怕是要很久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哪怕是她自己也只能委婉敲边鼓,有些事不好直说。 她看了看糖糖,却什么也没有问。 糖糖满身秘密,可是二哥不说,自有他的道理,她便权当多养一个可爱的女儿便是。
第94章 时间转眼即逝,在朝廷的提前准备下,天灾如期降临,但是造成的迫害远没有那么大。 一切井然有序,让本来在以为可以趁灾年捞一笔的很多人都惊诧莫名。 天灾对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普通老百姓自然是泼天大事,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那是人口和土地。 每逢这样的时候,他们总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财富。 所以当那些想要发灾难财的人期望落空的时候,那气急败坏的模样也就格外让人解气。 “山头世族,四大侨姓,关中世族......”李世民冷笑一声,随手把折子一扔,“可没一个是善茬的。” 乘机也收拾一波人的皇帝陛下脸色却依然不太好看。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每到这种时候,越是高门大族越容易发财,哪怕他们读着圣贤书,甚至没有刻意去敛财,可是他们手上掌握的财富可以汇聚更多的财富,底下的人也会去摄取更大的财富。 根枝茂密的世家们也就慢慢成为毒瘤。 朝廷要对付世家,本质上和鲸落而万物生是一个道理。 当财富聚集在一小撮人手里时,只有干掉这些人,让财富流通出来,才能有新的变化。 李世民并没有想到那么深远去,但是世家能成为他们的帮手,却也是他们掌权的最大阻碍。 李渊在位的时候没少受气,李世民比他爹强势,但不是不讲道理,有些气注定要受。 毕竟大唐自建立起就不算风调雨顺,等到当今上去后,就更加的多灾多难了,没得让人心底嘀咕。 诚然,流言还没有形成时,就先被雷厉风行的镇压了。 毕竟手握大权的唐皇陛下的好性子从不对着敌人。 出生能决定大多数人的立场,豪门世家是很多皇帝集权的隐患。 不可否认,很多人才都是出自这些姓氏,这也是为什么世家备受推崇。 要知道现如今的世道可不同于后来,如今一个姓氏走出去,是真的能高人一等的。 就说大唐建立后,很多泥土出身的武将就都迫不及待的休妻,娶大姓女子就可见一斑。 皇帝自然见不得这种情况,更不是不想压制,然而在一个平民几乎没什么上升阶段,甚至读书识字都是问题的世情下,皇帝既防着这些世家子弟,又不得不用。 无非是无人可用。 这里的无人可用自然不是朝野内外无人才,而是很难找出和豪门世家没什么牵扯的那种人才。 科举制的诞生在古代是可以称得上划时代的,哪怕在千年后它会被谩骂,说得好似一文不值。 但是在最开始,它是一条通天之路,给了无数人希望,带来了时代性的改变。 唐皇陛下自然也布局于科举制,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看见效果的。 所以在这之前如何和世家维持一个平衡就很重要了。 李世民吐了口气,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总要一个个来。 如果刚登基那会,李世民还各种内忧外患,但是眼下,内忧虽然还在,但是外患已经快被嘎了。 历朝历代,来自草原的威胁总是最大的,但是唐朝,或者说贞观一朝格外不一样。 突厥的势力在草原势力中也算排得上号了,是非常强大的。 可是,登基每没两年,天策上将出生的皇帝陛下就悍然发起对突厥的作战。 以并州都督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打击突厥。 隔年,三月十五日,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活捉颉利可汗,献到京师。 二十九日,李世民向太庙报告俘虏了颉利可汗。 让草原的王为他载歌起舞,试问华夏几千年,又有谁能做到呢? 登基之初就先解决到最大的外患之一,更是没有谁能想到的。对于某些朝代来说,不让草原政权南下,维持在位期间的统治就已经很难了。 但是大唐是格外不一样的烟火,三两下就把突厥这个最先冒出来椽子打得头领都没了。 这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 可以说今后哪怕李世民什么功绩都没有,也足以凭借这一战得到一个很好的谥号,在皇帝里面有了不错的排名了。 而这才不过贞观四年。 很多人都知道渭水之盟,也知道后来洗刷耻辱,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个洗耻的时间是在短短两三年内。 在忙着治理国家的同时,李世民也从来没有想要等个十年八年再报仇。 真的等个十年八年的,大唐是发育好了,对面也没有落下啊! 更何况,他可是最意气风发的天策上将,又怎么可能留着敌人不赶紧打死呢。
第95章 糖糖双手放在身后,脑袋晃了晃,连带着头上扎的两个小包包也跟着摇晃,李世民眼里的笑意不自觉加深。 在活捉吉利可汗,打败突厥,又顺理成章的灭了中原境内最后一股割据势力,唐朝真正成为大一统王朝,其展示出来的实力也让周围的小国纷纷俯首称臣,尊其为天可汗。 唐朝可谓是气势如虹,蒸蒸日上,由此国运昌盛,糖糖也飞快的长大,如今俨然是十二三岁的少女模样,李世民都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就是......“噔噔蹬,看,这是什么?”呃,太皮了。 “糖糖,你长得好快啊。”李世民忍不住感叹。 “我们运灵都这样的啊。”快不快的,全看国家发展的怎么样。 随后糖糖恍然道:“哦,你自恋。”臭二凤又夸他自己了。 它长得快,还不是他这个皇帝干得好,总结是变着法子夸他自己呢。 李世民眨眨眼,运灵是啥玩意,不是,糖糖你就这么暴露给我了? 糖糖眨眨眼,咋拉咋拉,它没说啥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5 首页 上一页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