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证我高丽当定了!高丽使臣正气凛然的想,反正不管岛国是怎么惹到大唐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就对了。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就有了默契,他心里一定,但是依然沉着脸,不发一言。 但是哪怕不开口,他的存在感也无人感忽视,事情也只有从重处理。 高丽使臣在一边叽叽歪歪,当然,矛头直接对准岛国使臣,俨然痛打落水狗的样子。 隐藏在一边看热闹的糖糖一会指指点点程咬金他们打的力度不够,一会对吐槽长孙无忌,不时隔空给岛国使臣一脚,一个人就已经很热闹了! (高丽也可以趁机干掉!)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块收拾了。) (赞成+999) (但是一次对付两个国家,两线作战不太好的。目标有先后,先干掉那谁谁谁,高丽再说呗。) (说得也是,古代行军打仗不方便,要考虑太多因素了,稳妥起见。) (主要是一个要靠海军,一个要远赴,都不算是大唐的拿手项目啊!) (大船整起来!大炮搞起来!) (冲冲冲!) 糖糖属于是被掰开嘴喂饭了,大家一致让通过让它赶紧学习,给大唐的军工技术提一提。) 糖糖皱起小脸蛋,不是,为什么它堂堂运灵一天到晚都要被灌知识啊。 它一点也不想上课! 糖糖顿时失去看热闹的欲望,低头丧气的开始学习,争取开打前给大唐的水军装备一波。 (糖糖冲——)
第98章 后续糖糖也知道了个大概,岛国使臣被收押了起来,而高丽使臣也被看管,介时带着凶徒和人证一起上船,这是出师有名的“名”。 至于什么时候出师,虽然可以怒而兴兵,但是这和中原陆战还是不一样的。海战显然不是大唐的长项,水军得练一练,而船更是重中之重。 弹幕说要造大炮,就绝不会拖到第二天,当天就有详细的制造过程发出来,糖糖默默抄录,转手给了李世民,让他自己找能工巧匠。 弹幕给的造大炮技术是最基本的版本,太超前他们也担心古代搞不出来。 除了大炮,各种基础的热武器都被密密麻麻的发出来,但凡糖糖不是运灵,指定看不过来,但也是一看就脑阔痛,它实在没有热爱学习的属性啊。 任劳任怨了一段时间,它就发飙不干了,牛马也不是这么使唤的啊。 嗯,主要也是工匠们的接受能力已经暂时饱和,目前都充满干劲的搞制造,糖糖再塞东西也只能存着以后了。 弹幕也纷纷对比一下世界同时间段其他国家的水准,觉得稳超百年妥妥的,于是就放手让糖糖撒欢了。 糖糖一撒欢,可不得了,首先遭殃的就是李承乾和李泰,糖糖时刻记着这两个拖后腿的不争气崽,看见他们就立刻想起来崽崽不能溺爱,于是在弹幕的出谋划策下,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再教育。 别管以后谁当皇帝,先少添乱,不要气死他们耶耶最重要。 折腾两个朋友的同时,想了想,它又把重臣家的小屁孩们都拉出来一起操练。 以后就这些坏崽崽在搞事,就都打 糖糖看着一个个哭爹喊娘的笨蛋们,双手叉腰,俨然就是大姐大的样子。 而重臣们把孩子交出来的时候各个嘴角上钩,深以为孩子打小和运灵搞好关系是一件好事。 双方对此都很满意,至于哭天喊地的小崽们,无人在意。 等糖糖什么数理化政史地,各大试卷练习册通通给他们轮好几遍后,总算玩腻这个游戏。 也就是多扔了一堆书和试卷然后施施然走人罢了。 背后一群小少年少女们盯着她的眼神都要冒火了。 可以吃吃喝喝快快乐乐当纨绔子弟,谁想要拼搏上进去做牛马啊! 糖糖对此表示批评,建设美好大唐,人人有责。 哦,对了,它其实就是换个地方折腾了。 勋贵重臣家的孩子嘛,玩着也没意思。 糖糖的目光已经向下了。 大唐的科举制说起来也不过是刚起步罢了,各方面有待完善,而想和明清一样普及,连普通农家子弟都有机会读书科举当官的,那几率也就比大汉高那么一丢丢吧。 社会是在进步的,以科举制来说,从隋唐到明清,那变化之大,让隋唐来认,不说认不出来,但是也大概会狠狠震惊住了。 这份震惊积极和批判都有。 当然,总体来说,在明清前期,好处是大于坏处的。 这一点看朝廷当官的成分就一目了然。 但是,任何政策的实现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没有根基,再好的政策就是浮云。 哪怕李世民从登基开始就大力推动地方官学的落实,但是从目不识丁到可以参加考试,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跨度,这一点只能用时间来抹平。 反正十年内,都不要指望科举制能出现什么真正的底层百姓出身的官员。 而在这之前,寒门自然是最好的过渡。 比起树大根深的豪门望族们,寒门是皇帝当前最值得拉拢的,而寒门也需要皇帝的支持,得到和世家子弟站在同一个舞台的机会。 拉一打一,平衡朝廷的局势。 任何一个合格的皇帝对这种事情应该都再熟悉顺手不过。 从这一方面来讲,后来的朝代,文武之间居然能出现压倒性的局面,真的可以看出皇帝对武将已经忌惮到什么程度了。 毕竟文武互相制衡应该是皇帝的通识才对。 糖糖看弹幕讨论看的津津有味,有时候还会分享给李世民。 李世民以为是它“看见”的未来,习以为常,然后他们俩还会就此讨论起来。 对于这件事情,李世民的评价是“震惊我三观,所以后世的军事是不是很烂?” 三观这词是他和糖糖学的,而糖糖是跟弹幕学的,一代传一代,也是代代相传了? 糖糖想了想,“看皇帝。”宋朝普遍烂的一批,明清看皇帝吧,反正大致上都没有宋之前的朝代能打的感觉。 (以平均水准来说,是下降了。) (确实,到明清虽然有火器了,但是同时代西方却发展的更快。) (对比肯定是横向对比啦,秦汉唐的军事实力都是同时代最顶尖的,但是到了宋明清却没有,所以是下降了没错。) (就是说,他们怎么好意思对秦汉唐各种挑三拣四的?大为震惊了我。) (其实明朝到清前中期还是很厉害啦,后期才糜烂了。) (不能说不强,但是没有君临天下的气势了。) (就是被追上了。) (没有进步就是退步。) (天朝上国觉得自己牛逼得不行,还要进步什么呢?) (哈哈为什么都在说明清了,你宋怎么哗啦一下不见了?) (哈哈哈哈哈哈。) (啊!欲言又止.jpg) (咱就是说,这种话题有必要带你宋吗?) (明清还能恨铁不成钢一下,你宋吧……) (就是说,我敢拉它出来对比一下,它敢出来吗?扶额.jpg) (怎么不敢了,他还敢去泰山封禅了。) (啊啊啊——) 这句简直绝杀,一堆人被炸了出来,纷纷为自己喜欢的皇帝陛下抱不平,再为无辜的泰山怜爱,最后全都化作满肚子的怨气涌上某没有自知之明的宋真宗。 二凤陛下的粉丝不约而同为魏征点了个赞,阻止的好,阻止的妙,差点和某皇帝同框了。 糖糖:吃瓜勿扰中。 李世民心痒痒的,并且很气愤,有瓜居然不带我一起吃! 受不了啦!
第99章 吃了会瓜,糖糖才刚起它的正事,也就是向下找人才啦。 只不过大唐寒门子弟不少,精彩人物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要精准到这一时期的,就没那么刚好了。 (我掐指一算,初唐四杰已经有两个出生了。) (骆宾王应该十几岁了,卢照邻可能才出生,另外两个可能还有得等呢。) (唐朝的诗坛璀璨夺目,繁星满天,就是……大部分都没啥官运。) (说到诗人我就会想起我的诗仙诗圣,心痛啊,来了大唐却见不到他俩,这和去了大汉却错过卫霍一样,是毕生遗憾好嘛!) (别说了,他俩我真的哭死。) (就是说,一定要苦难造就人生是吧?) (呃,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骆宾王的人生是真的精彩,辞职、归隐、流放、参军、坐牢、造反……他真的是一个不落,所以我就问一下,李白他偶像是不是骆宾王啊?) (楼上好扎心啊……) (我就记得鹅鹅鹅。) (脑子已经自动接了后面几句了。) (谁懂,我好爱滕王阁序啊。) (难背是真的……) (其实也不是唐朝诗人命运不济,主要是唐初的科举门第观念浓厚,走后门成为风气,有时候出身重于才学。而骆宾王恃才傲物,不肯迎合官僚,科举落寞半点不出意外,换后面的朝代可能好点。 事实上大部分官运不济的唐朝诗人都是如此。) (会写诗不一定会做官,但是能把诗写到第一流,想来学识不会差到哪里去,触类旁通,做文章肯定很行,至少科举不再话下。可在唐朝嘛,唉。) (这一时期的科举制比之前的选拔人才制度自然有所超越,但是想要达到后面的效果还差的远呢。) (不是,科举对这些人其实不算难,但是当官……你就说李白吧,已经被特招了,可是最后呢?)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只看出心酸和洒脱。) (唉,说多替我青莲大大伤心,过。) (别说李白了,初唐四杰都远着呢,这一时期还是要看初唐四大家啦。)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都挺有名的,甚至前三个都是朝堂重臣了吧?) (而且这四个不合适当工具人,要知道唐朝诗人们有很多共同点,其中一个就是他们出身不会特别低,足以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但是又没有高到世家豪门的地步,以精准定位来说,他们都是适合的人才。) (寒门,商家,不被重视的旁枝……别说,确实如此。) (但是他们的性格也不合适当官吧。) (什么样的性格合适呢?人都是千种面貌的,合不合适,只看有没有把人放对位置。) (没有无用的人?) 糖糖倒是没有去看争吵,但是弹幕出现的名字它会记一下,毕竟名人都肯定各有各的精彩。 而被她记在小本本上的人,自然也都是李世民的重点关注对象,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被他罗网到的人才,他摩拳擦擦等待捞人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5 首页 上一页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