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知青呢?” “人早走了,去叫人去了。” “也就是说,没有目击者。” “是啊,再加上当时两人都是一身湿,还拉拉扯扯的,那么多人都看见了,她不嫁也得嫁。” 元熙想到了原主被淹死的时候,旁边也没有人,所以秦雅逃过了一劫。现在这是现世报,报应到她自己头上来了。 秦雅还真是喜欢在河边搞事情,也不知道这下子,她还敢不敢去河边。 了解了那个二流子的情况,元熙把心放肚子里了,那么一家子极品,她绝对好不了。事实也如他所料,秦雅一辈子都待在中兴村没能走出去,她哄着那个二流子参加了三次高考都没考上,一看书脑子就浑浑噩噩的,什么也学不进去,后面她自己也放弃了。 元熙解决了一桩心事,回家的日程也提上来。 在这生活了两年,关系也处的不错,他想跟其他人好好告别一下。光说话有点干巴巴的,想了一下,大手一挥,决定请大家一起吃个饭,感谢大家的照顾。 何亮、许家兄妹、村长一家、知青点的知青、铁蛋一家……,元熙数了数三十几人,看了下院子,摆个三四桌也能放的下,两手一拍就定下了。 这可忙坏了其他人,他这个出主意的,提供了食材,其他的啥也没干,就在那看孩子,逗小孩子玩。当然,不是他想偷懒,主要是其他人不让他干活,给他分了个看孩子的任务打发时间。 四桌的席面,每桌三碟冷菜、三盘肉菜、一盘素菜、饺子、两盆热汤(小鸡炖蘑菇,羊肉汤),凑了个十全十美。 何亮、桂花婶、苗红花、铁蛋娘等七八个厨艺比较好的在厨房里忙活个不停,分成两拨,连隔壁的厨房也用上了。剩下的人,摆桌子的摆桌子,洗菜的洗菜,包饺子的包饺子,总之,没一个能闲下来。
第29章 七十年代知青29 月光下。 院子里摆了四张方桌和几张长凳,跟村长家紧邻的墙边竖着一根长竹竿,从屋里临时牵了根电线过去,电灯泡发出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院子。 几个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四张桌子勉强坐下了所有人。 桌上的丰盛的饭菜散发着扑鼻的香气,别说小孩子了,就连大人都忍不住流口水。 “你这孩子乱花钱,大手大脚的。”村长还是心疼的不行。 过年都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席面,要不是元熙先斩后奏直接把东西扔厨房里,村长说什么都不会让他这么破费的。 要说现在村长最后悔的就是那天没有答应元熙去国营饭店下馆子。跟这些食材花费一比,下馆子多划算啊。 元熙刚开始确实是想请大家去国营饭店吃一顿,方便,只要给钱给票就行,而且县城的国营饭店厨师手艺也还不错。结果跟村长一提,村长死活不同意,不让他花这个冤枉钱。说多了小老头还急眼了,杀鸡儆猴,对大队长放话,敢去就打断他的腿。 一旁围观的无辜的大队长:???我招谁惹谁了? 为了保住大队长的腿,照顾村长的心情,元熙也不再提下馆子的事。主要是他想了想,发现请的人有点多,县城国营饭店那个小地方也塞不下。 既然村长年纪大了不想出门,那就在家摆几桌席面,也挺好。 刚好食材仓库里都有,齐全的很。 唯一不太不方便的就是元熙自己除了包饺子外就没有下厨过,只能辛苦何亮和桂花婶他们做饭了。 “也没花多少钱,周爷爷快尝尝味道。” 元熙说的都是实话,他没花一分钱。 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村长还没动筷,其他人也没敢先下筷子。 狗蛋馋的直流口水,肚子咕咕叫,眼巴巴的看向曾爷爷,就等他发出信号开饭。 元熙催了两下,村长也感受到周围逐渐幽怨的眼神,事已成定局到底没有多说什么,伸手夹了一筷子肉。 下一秒,唰唰唰,桌上筷子纷飞,都耍出残影了。伴随着小孩子嘎然而止的欢呼声,众人吃的头也不抬。 村长筷子上的肉刚放进碗里,看见这一幕,深深觉得丢人。目光看向同一桌的其他人,最终将目光盯在了大队长身上,眼神里充满了不善的意味。大队长专注干饭没有抬头,只是后背一凉,挠了挠并没有放在心上,筷子用的飞起。 但凡他抬头看一眼他爹的脸色,接下来几个月也不至于天天被找茬。 酒足饭饱,桌上杯盘狼藉。一起收拾完,把剩余的饭菜分一分,天色也不早了,各回各家。 元熙是后天的火车,明天要出发去省城,在省城歇一晚。县城到省城的车程,他现在想起来依然很难忘,yue~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初的他了,封闭嗅觉小意思。 他的东西也整理好了,家里寄来的两床棉被、枕头、衣服这些都是陈母一针一线做的,元熙都收拾成一个包裹通过邮局寄回去。其他用品都是在这边买的,或者是签到得来的,都是些小玩意,他没打算带回去,准备留在这,就当是答谢村长让他免费在这住了两年。 哦,还有唯一的一个大件,他买的自行车。屋里的小玩意还好,这辆自行车的话,村长肯定不会接受。 最后元熙五十块钱便宜卖给了周茂,更低的价格周茂也不同意,元熙开的十块钱价格更是被严辞拒绝。 周茂这些年攒了三十几块钱,又跟亲爹借了十几块,才凑够了五十,欣喜的牵着自行车回家。自行车那质量是相当好,用了两年,除了有几个地方有划痕,不仔细看洗一洗就跟新的差不多。 元熙走的时候,就跟来时一样,也是拎着行李箱背着斜挎包,这次包里装的是何亮给他做的食物。村长跟大队长送他出村,许文杰载着他来到县城车站,何亮跟许文慧骑车一直跟在两侧。 元熙看着熟悉的车,以及熟悉的司机,死去的记忆又在攻击他。他在车上坐好,通过车窗向外看去,许家兄妹俩在那抱头痛哭,何亮一个人尴尬的左右看了看,默默的远离他们。 他们哭的很伤心,但是元熙却在车上同情何亮。 车辆启动,一会儿功夫,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几个小时后,元熙顺利到达省城,明天的火车,还有充足的时间。他稍微逛了一下,在百货大楼买了一点当地的特产,准备拿回去送给人。 在距离火车站最近的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元熙顺利坐上火车。 回去的票依然是软卧包厢的票,这次是何亮他们托家里的关系买的票。 元熙也没有拒绝,能睡卧铺,谁会想不开去坐硬座,坐着哪有躺着舒服,一天下来,屁股都麻了。 很有意思,这两天签到的物品依然是一堆一堆的金银玉器,很符合五八所说的穷家富路。元熙不禁猜测,要是他经常出门,会每次都给他这么多的“路费”吗? 京城车站,火车到站,人流涌动。 密密麻麻的人群,陈父陈母还有大哥二哥四人来接人,踮着脚不停的张望着,寻找元熙的身影。 人有点多,元熙也是靠精神力作弊才找到他们。 时隔两年,亲人相逢。 陈母一见到小儿子,就开始掉眼泪,握着元熙的手嘴里说着胡话:“瘦了,人都瘦了,回家妈给你补补。” 日子过的很滋润,体重上升的元熙:…… 好吧,您觉得我瘦了,那就是瘦了。 陈父也很感慨,两年没见小儿子,他想说些什么,可惜嘴比较笨,也不想跟媳妇一样说胡话。最后拍了拍元熙的肩膀,说了句:“走,回家。” 元熙站在陈父陈母中间,三人并排走着,陈元年、陈元生哥俩拎着行李,背着包走在后头。 回到家,他屋里还保持着原样,收拾的干干净净,被子枕头有一股淡淡的阳光的气息。把东西往屋里一放,去正屋客厅吃饭,一家子都等着他开饭。
第30章 七十年代知青30 “元熙,这是你大嫂。” “老弟,这是你二嫂。” 陈元年和陈元生相继介绍了他们的媳妇。 两个妯娌也是第一次见到家里的老三,第一印象很不错,因为元熙长得好。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理由。 众人一阵寒暄后,陈母拉着元熙入座。 “来来来,妈特地买了你爱吃的河虾,还有羊肉,多吃点。” 许久未见,小儿子现在就是她的心肝宝贝,就连两个孙子都排在后面。 元熙突然达成了家庭地位No.1的成就。 饭后,两个孩子醒了。还没满周岁,两个孩子被养的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很有力量。 元熙逗弄了会儿,回屋拿礼物。 那些买的特产往桌上随便一放,它们不是主角,元熙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陈父陈母是一套衣服,陈元年、陈元生俩是一双皮鞋,大嫂二嫂是一件洋气的羊毛披风。 不提几人如何高兴,这些礼物看上去就不便宜。 “元熙,这些不便宜吧,你这是把钱都给我们买礼物了?你这孩子大手大脚,衣服妈自己就会做,费这个钱干嘛?” “妈,没花多少钱。这是你儿子的孝敬,你就收着,冬天穿着可暖和了。” “老弟,你这鞋可比百货大楼的还好,帅气。”陈元生穿着鞋喜滋滋的走来走去。 “真的?”陈元年拿着鞋翻来覆去的看。 “那当然,我好歹也是在百货大楼上班,有见识的,好吗?” 陈元年对这方面没什么了解,不过他还是相信二弟的判断,“京城的百货大楼都没有这样的好货,元熙,你这是哪里来的?” 元熙很淡定,“外国的货。” “你们也知道,北江省跟毛熊国紧邻。我下乡的那个地方离边境线也不算很远,几天的路程。” 其实挺远的,两三天是几天,十几天也是几天,反正他没说谎。剩下的他也没多说,多说多错,其他的就靠他们自己脑补。 果然,不知道他们脑补了什么,都轻易接受了这个说法。 “哎呦,听说那个国家更冷,难怪我这衣服那么厚实,冬天穿肯定暖和。”陈母摆弄着衣服。 陈父也咧着嘴笑,在那试衣服。 见到披风大嫂二嫂的眼睛就没移开过,脑子里已经想好了各种穿搭,两人都蠢蠢欲动。 “好了好了,当当当,这是我给两个侄子的礼物。” 元熙一手一个平安锁,给两个孩子戴上。 “这也太贵重了,不行不行。” “对,他们俩这么小,戴这么贵重的东西做什么。” 大嫂二嫂的拒绝在元熙的设想内。 “大嫂二嫂,这是我送给两个侄子的,寓意好。现在戴着是不合适,不过你们可以收起来,以后再给他们。” “这都是我这个当叔叔的一片心意,你们当父母的不能替孩子拒绝,我只接受两个侄子的拒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5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