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脸色铁青,背着一个军绿色的斜挎布包,双手紧紧拽着布包的带子。 工作难找,她高中毕业后没找到工作,整整一个多月,昨天街道办的人都上门来家里催她了。 她不想下乡,当年大姐下乡后没一段时间就后悔了,每次写信都哭着想回来,最后实在受不住,嫁给了当地的村民。后来二姐为了留在城里,匆匆的找了个二婚的老男人嫁了。 这段时间她不是没打听到门路,但是都要钱,家里的钱要留给弟弟娶媳妇买工作,根本没有她的份。 难道她也要像二姐一样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 越想心情越糟糕的秦雅,走到巷子口瞧见了陈元熙,在几个下象棋的老大爷那凑热闹,笑得很开心,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 凭什么? 秦雅心里没由来的升起一股恶意。 从小她就不喜欢陈元熙,长得太好了,一个男的长那么好做什么。她自认相貌不错,但站在陈元熙身边就没人关注她。 只要他一出现所有人都围着他转,不管是巷子里的人,还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 就连她父母也更喜欢他这个外人,对陈元熙比对她还好。 她就是看不惯陈元熙那副整天乐呵呵的样子,全世界的好事都围着他转。 所以秦雅能不跟他碰面就不跟他碰面,两人从小到大关系平平,就没讲过几句话。 此时,看见陈元熙,她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她想起陈家的情况,心里的恶意得到了宣泄,又看了一眼陈元熙,眼神里满是快意,拐了个弯就不见踪影。
第6章 七十年代知青6 元熙还在笑呵呵看着老大爷下棋。 五八今天难得敬业了一回,没摸鱼。 【宿主,你没感受到那股恶意吗?还有那个眼神,简直莫名其妙。】 元熙满不在意,心里回道:“感受到了呀,那么明显,我鸡皮疙瘩都被她瞪起来了。” 【看样子,她这是要去举报你了。】 “无所谓,反正我现在没去上班,顶多就是报名不积极,街道办上门来催一催。” “本来想着下乡再收拾她,要不我先收点利息。” 想了想,元熙从记忆里找到了一件事,刚好可以利用一下。 一大早的好心情被破坏了,元熙下棋也不想看了,左右这几个老大爷水平也就那样,他才学了几天都能打赢他们。 “诶,元熙,你不看了?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走?” 一个摇着蒲扇的老大爷看着元熙要走,问道。 “王爷爷,我可是有任务在身的,要去买点东西回家,等我有空了再过来。” 元熙刚要转身走人,就被王大爷一把拽了回来。 “你小子,不老实。” “王爷爷,我怎么了,就不老实了?” “你还想瞒我,老头子活了这么多年,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呀,少去那个地方,小心被抓着了,夜路走多了不好。” 王大爷颇有深意的警告了元熙一番。 元熙顿时明白了,王大爷这是以为他要去黑市,顿时哭笑不得,说道:“王爷爷,我没去那个地方。” “你小子还不承认,你们家最近那个肉味,飘的整个巷子都闻见了,没去那个地方,哪来的这么多肉。” “还不带重样的,光老头子我,就闻到了鸡鸭鱼兔的味道,上次还吃了牛肉。我都不稀的说,消停点,小心被人举报了。” 正在下棋的张大爷停了下来,“老王啊,你这是光趴在墙头闻元熙家吃饭了,真是老不修。” “嗨,老张你这是什么意思,说话怎么那么难听呢,那就在隔壁,我鼻子又灵我能有什么办法。” 看着王大爷气的要打人,元熙赶紧拦住。 两个老头装腔作势的吹胡子瞪眼了一会儿,才消停下来。 “元熙啊,老王有句话也没说错,你小子最近消停点,真被逮住了,哭都没地方哭。” “是啊,元熙,我们也是为你好。”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 几个大爷七嘴八舌的劝起来。 巷子口两张棋桌,除了正在下棋的四个老大爷,在一旁围观等着下一局的老大爷,也有三四个。 这些人可以说是看着陈元熙长大的,此时苦口婆心的劝他,也是一番好意,担心他一不小心遭难。 元熙只感觉自己一下子被包围了。 脑瓜子嗡嗡的。 等了一会儿,几位大爷消停了,元熙连连保证,自己绝对没去黑市。 几位大爷将信将疑。 “我要是真去黑市,我爸妈还有我哥他们哪肯啊,早打我了。”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确实,要真这样,老陈家该打孩子了。 元熙还能活蹦乱跳的在外面溜达。 几位大爷虽然心里还有疑虑,但是知道元熙不是去黑市就行了,其他的就是陈家的家事,他们也不好打听。 要说起来,谁家没去过黑市,有些东西市面上确实没有,黑市虽然贵了点,但胜在有货。 几位大爷也是偷偷摸摸去过的,不过也没像老陈家这样顿顿肉的,还不带重样,太嚣张了。 这要多亏了二哥上次买肉给元熙的灵感。 他经常出门溜达,赶在他们下班前回来,然后进空间挑一下晚上想吃什么,拿出来找了个跟二哥一样的借口,一次两次三次,次数多了,家里人也都深信不疑。 相信元熙是真的搭上了来城里卖货的村民,再加上下乡的日子越近,陈家人越愧疚,只想给他好好补一补。要不然老陈家也不会这么嚣张,不顾街坊邻里的看法,顿顿肉。 吃的全家人这两天都胖了几斤。 陈父陈母不想承认他要下乡的事,这段时间也不对外解释,元熙干脆就主动解释道:“我这不是要下乡了,我爸妈就想给我补一补,这不联系了乡下亲戚,他们就拿了一堆东西过来看我。” 几位大爷听明白了。 难怪,原来老陈家搭上了这么一条路子。 他们心思微动,想着能不能也搭上去,买一点儿也好,他们不挑。 “元熙,你要下乡?” 王大爷一问,众人也回过神来。 “是啊,去支持国家建设农村。” 话张口就来,其他人一听也说不出什么,气氛一时有点沉重。 该说的都说完了,元熙告辞离开,又是在城里到处溜达的一天。 午饭是在国营饭店吃的,大厨手艺还不错,听说祖上还是御厨呢。元熙有钱有票,经常会多打包两份放进空间(保鲜什么的都是基本操作)。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他没有那么多的打包盒,刚准备去买,第二天签到就得到了一百个饭盒,很有这个时代的特色。 一百个,他现在也就用了二十几个,全放进空间,等下乡了吃。 回去的时候,找了个没人的小角角,他背着个空的筐回家,掩人耳目。 路过巷子口的时候,没人在,几位大爷也都回家休息了,这个点太热,在外面待久了,非中暑不可。 晚饭时间,又到老陈家表演的时候。 王大爷站在自家院子里,闭着眼睛深呼吸几下,“今天是小鸡炖蘑菇。” 又吸了几口,“还有辣炒肉片,猪肉,不对,嘶,一时想不起来。” 大口的吸了几下,咂吧了一下嘴,突然睁开眼睛,眼神陶醉。 “这是鹿肉,我滴乖乖,老陈家这路子够野的。” 王大爷身后,王大伯看着自家老父亲的举动,捂着脸深感丢人。 能怎么办,当看不见吧,谁让这是他爹。 好在是在院子里,没丢人丢到外面去。 也就是王大伯不知道,他爹今天早上早就在正主面前自曝了,这脸已经丢过了。 这时,王大爷的大孙子也跟着大口深呼吸,“爷爷,你咋闻出来的?” 看着自己儿子也跟着掺和,王大伯彻底绷不住了。 上前就揪着儿子的耳朵,拉回屋里。 收拾不了他爹,还能收拾不了这个臭小子。 屋里传来了打孩子的声音。
第7章 七十年代知青7 陈家。 一家人吃完饭,正在院里纳凉。 陈母拿了一笔钱给元熙。 方便他之后买东西,之前也给了一笔,这几天家里大鱼大肉的,陈母估摸着也用完了,现在又给了一笔。 本来元熙不想收,被陈母一句“你那点零花钱够干什么。”给堵了回去。 也是,原主那十块钱,照这个速度,早就没了。 迫于无奈,元熙含泪赚了一笔。 “砰砰砰。” 门一开,隔壁的王大爷和王大伯过来了。 打过招呼后,王大伯就把话说开了。 “老陈,元熙也毕业了,我听我爸说你们家要让他下乡。” 不等陈父回答,王大伯接着说道:“这事是件好事。咱们这么多年邻居,我也直说了,有人举报了你们家。” 陈父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真有人举报我们家?” 王大伯点了点头,“你也知道我是街道办主任,今天有人找我了解你们家的情况,说是有人写信举报。” “这事现在曝出来也好,元熙也没工作,他现在顶多算报名晚,还没什么。你们明天赶紧带元熙去报名,不能再拖了。” 陈父愁的抽了根烟放在鼻子底下闻,连点火都不想点。 “唉,知道了,明天就去报名。” 语气很丧,透露着万般无奈的感觉。 王大爷看陈父一脸苦相,出声打破沉闷的气氛。 “行了,元熙也是我看着长大,我也不会干看着他去受苦的。” 陈元生听到这话,跟个猴子似的蹿到王大爷身边,两眼发光的看着王大爷。 “老爷子,难不成你有办法可以让元熙不用下乡?” 瞬间其他人的眼光都看向王大爷。 陈家人的眼神里带着期待,王大伯眼神里都是疑惑,他咋不知道他爹还有这本事,藏的也太深了,亲儿子都瞒。 王大爷被众人的眼光看的有些不自在,给罪魁祸首陈元生后脑勺一巴掌,干咳几声,说道:“想什么呢,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元熙肯定是要下乡一两年堵住其他人的嘴。过个一两年,再让他回来,总不能让这孩子一直待在乡下,也不是个事。” 陈元生顿时失望了,“唉,这事我们家也打算好了,到时候我妈办病退把工作让给老弟。” 看陈家人都是疼孩子的,心有成算,王大爷也很欣慰,元熙是他看着长大的,在他眼里跟他亲孙子似的没差。 “既然你们有了主意,那就好。明天报名让元熙去北江省,我有一个老战友就是那边的,退伍后回老家当了村长。让元熙到我老战友那个大兴村去,听说条件也不错,我写封信让老周照顾照顾元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5 首页 上一页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