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嬴政大笑:“哈哈哈,我儿慧眼,张卿也值得你如此对待。去吧,以后若是外出,带上侍从便可。” 得到允许,扶苏高兴的离开了。 嬴政看了看桌案上的奏疏,叹了口气,“来人,传蒙毅。蒙恬来。” “诺。” “参见大王。” 如今蒙毅蒙恬兄弟二人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两人走进大殿,对嬴政行礼,“拜见大王。” “起身。”嬴政从奏疏中抬起头,看着高大的两兄弟,满意的点点头。 蒙氏一族的忠心他很放心。 “叫你们来时寡人有件事情需要你们去做。” “大王请吩咐。”*2 “你们现在就去召集咸阳成内的方士,让其大量炼制丹药。同时捉一些鸡、鸭、兔之类的小型动物,每日喂食他们丹药,认真记录动物的状况,直到他们死亡。这件事情要在咸阳百姓面前进行,让百姓们都看看这丹药的危害。” “诺。” 两兄弟离开章台宫,就把咸阳的方士召集到了一起,让他们开始大量炼制丹药。 “什么!大王让方士炼丹?” 丞相服,隗状很快接到了消息,吃惊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不应该呀,大王如此年轻怎么想到要服用丹药呢? 难道大王有何隐疾? 一瞬间隗状已经想到了明日如何劝谏大王切莫忌医。 “丞相切莫着急,大王身体康健,怎会需要服用丹药?看定是另有用途。”李斯放下手中毛笔,劝解道。 而且在李斯心里,他也是不相信那些方士的丹药的。 “说的有理,那我等明日去问问大王。” “诺。” 稍稍放心后,又开始他们的律法完善。 “李斯,你看这两条老夫认为都可以稍加修改。” 隗状把竹简递给李斯,上面赫然是挖鼻、剜眼、车裂的刑法。遥想当年,隗状也是亲眼见证了这刑法的残忍,现在想来,还觉得不寒而栗,只是自孝公以来,秦律苛刻,从未有人敢提出修改秦律一说,如今有这机会,隗状也有心想改变一二。 “丞相,下官和张大人聊过此事,张大人有句话下官原本是不支持的,但亲眼去看了被处刑之人后,下官却是认可了。” 李斯没有回答,而是说起了那日张远青让自己去狱中观刑。 他乃师出法家,原本是不支持修改律法的,但是真正的观看了秦法的过程之后,回去好几宿都没有睡好,梦里都是那些人的惨叫,李斯就改变了心中的想法。 “哦?张大人说了什么?” 对于张远青这个人,隗状也是钦佩的,但是接触不多。 “张大人说,法律不能全是冰冷的,它也应该有温度。法不是为了处罚人而存在的,法是为了约束人性的贪欲,规范人的行为;因此,法须严谨而不苛刻,公正而不偏薄。如今我秦国的法律做到了公正、严谨,但是却多了苛刻,如今我们的法律是冰冷的,没有温度,就好像一个人,因此只能做到人人惧怕,而不尊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剔除那些苛刻、很辣,让法变得有温度。这样百姓才不会惧怕秦律,而是尊重秦律,这才是法的最高境界。” “让秦律变得有温度?” 隗状听后,陷入沉思。 许久,就好似脑海中的迷雾忽然被剥开,随后放声大笑。 “老夫受教了。” 说着,隗状躬身对着李斯感谢,李斯慌张的赶紧上前扶起隗状。 “丞相切莫如此,斯如何受的起。” 隗状不在意的挥开李斯,“那就当你是代张大人受了。”说完,也不给李斯说话的机会:“不愧是让大王赞赏有加的人,张大人确实大才,老夫不能及也。你李斯也不简单,还是大王识人善用啊。” “行了,开始做事吧。之前老夫心中只是大致有些想法,如今却是知道要怎么做了。咱们这次负责修缮秦法,一定不能辜负大王的重托。” “诺。” 稷下学宫 赵平回到住所后,就收到了一封书信。 是他的好友李斯寄过来的。 想到李斯去了秦国,最近秦国的情况不断传来,赵平好奇的拆开信看了起来。 “赵兄,在干什么呢?” 刚打开信,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就走了进来,随意的坐在赵平对面的椅子上。 这椅子也是从秦国传过来的,刚开始他们这些人都自持身份,觉得这椅子有辱斯文,但是真的用的时间久了,就明白了此物的妙处,见见的大家也都接受了,如今许多人都抛去了那锯坐,换上了这桌椅。 “是于志兄啊,李斯兄给我来了信,我正要观看。” 赵平笑了笑,也不在意田于志随意。 “那赵平兄你先看,我不打扰。” 说着,田于志拿起了竹简看了起来。 赵平笑了笑,开始看信上的内容。 赵平兄,斯近来结交一友人,此人之才堪比那鬼谷子,斯钦佩之。近日,秦王有意修改秦国律法,斯心有不同,然未进言,斯之好友却支持,斯与之辩之…… 洋洋洒洒几大页纸,详细的叙述了张远青对于法家学说的见解,以及李斯被说服的过程,赵平看的时而皱眉,时而严肃,最后,李斯邀请张平前去秦国,为秦王效力,共同完善秦法。 “赵平兄可是有什么难事?” 见赵平看完信就愁眉不展,田于志过了会儿开口问。 赵平并没有回答,而是起身走了几圈,随后大笑而出。
第22章 耽搁自己抄书啊,知不知道 “赵兄这是为何?” 刚刚还眉头紧锁,忽然又放声大笑,田于志惊的赶紧放下手中竹简,关切的问。 “田兄,你可知李兄给我来信写了些什么?” 这我哪能知道?我有没有预知能力! 赵平问完,也不等田于志说话,把手中的信纸递给了他。 “你且看看再说。” 田于志迟疑了下,见赵平再次点头,这才接过信看了起来。 “荒谬!” 突然,田于志一拍桌子,吼了一句,满脸怒容。 “赵平兄,这李斯实乃荒谬。” 赵平渐渐收起了笑容,平静的开口问:“田兄为何这样说?” 田于志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并没有注意到赵平的变化,“赵平兄,我等都是法家之人,怎可随意改变我法家主张,这,这” “田兄”赵平打断了田于志接下来的话,“平觉得那句法应当有温度很合理。” “赵平兄你,”田于志震惊的看着自己好友,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如何措辞。 “田兄,你我读书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学习前人智慧,继承学说,然后寻找明主一展所长。” 田于志毫不犹豫的说,显然这是他心中真实的想法。 “哈哈哈。”张平听罢,大笑三声,“田兄,平准备去秦国寻李兄,平很好奇李兄心中所说的友人。” 见赵平心意已定,田于志也不好再说什么,当下起身,“那志祝赵兄仕途顺遂。” 赵平还礼,“多谢。” 秦国,咸阳 “劳烦通报,就说扶苏前来拜访张大人。” 昨日扶苏公子才来过,门房自然认得,知道这是大王的长公子,赶紧迎了进去,同时派人通报张远青。 “扶苏公子来干什么?” 张远青无奈的放下笔,耽搁自己抄书啊,知不知道。 “走,去前厅。” “见过先生。”先生,这是扶苏思来想去想到的称呼。只因叫张大人扶苏觉得显得不够尊重,而且也拉远了两人的距离。难为小小的人就考虑如此之多。 “扶苏公子。” 张远青听到扶苏对自己的称呼,挑了挑眉,多看了两眼。 “不知公子今日前来是有何事?” 闻言,扶苏起身,恭敬的作揖:“扶苏钦佩先生才学,想向先生求学,望先生教我。” 这孩子倒是直接。 不过如果我做了扶苏的老师,那是不是就没有淳于越那些儒生什么事儿了? “公子,我有几个问题公子可否作答?” 见张远青没有拒绝,扶苏大喜,咧了咧嘴,“先生请问。” “诸子百家各有不同,公子更倾向于哪家学派?” 这可把扶苏问住了。 他如今只是跟着博士们开始习字,书都没读几本,诸子百家也不了解,只知道他秦国以法治国,还知道有儒家,墨家,农家,医家,其他的他也不知道啊。 看公子扶苏一脸懵逼,张远青放心了。还好,扶苏现在还没有被洗脑,还算是白纸一张。 “先生,扶苏对百家不甚了解,因此不知道要怎样回答。” 扶苏诚实的说,圆嘟嘟的脸都快皱在了一起。先生第一个问题我就答不上来,这下先生不会收我做弟子了。 张远青看的好笑,“那我给公子十五日时间去了解百家学说。” 扶苏原本耷拉着的脑袋瞬间抬起来,眼睛都亮了许多,随后又低下了头。 张远青轻笑一声,“咳咳,不需要公子知道太多,只需要了解他们各家主张便可。” 这个可以有。 扶苏起身,作揖“扶苏一定在十五日内完成先生的任务。” 说完,转身就急匆匆走了,好似身后有什么在撵着似的。 章台宫 “父王,父王,今日孩儿去找了先生,先生问了孩儿一个问题。” 人还没有进来,声音就传进了嬴政的耳朵。 嬴政放下奏疏,好笑的看着风风火火的儿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扶苏这样不稳重。 “哦?先生?” “父王,儿觉得称呼先生更亲切,这样先生就更容易答应做扶苏的老师。” 说着,扶苏还骄傲的昂了昂头,好似在说看我聪明吧。 那可爱的小模样看的嬴政哈哈大笑。 “我儿聪慧。这样称呼确实更显亲密。那先生今日问了你什么问题?可有回答上来?” “父王,先生问孩儿诸子百家倾向于哪家学说?孩儿没有回答上来。”说着,刚刚还高兴的孩子又耷拉了脑袋,好似烈日下没有浇水的禾苗。 “父王,孩儿现在还没有学习诸子百家,不知道都有哪些。” 嬴政也是愣了一下,显然他也没有想到张远青会这样问。不过看到沮丧的儿子,还是要鼓励一番的。 “先生这样问你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之后先生又说了什么?” “嗯,孩儿告诉了先生孩儿还没有学,先生就给了孩儿十五日的时间,让孩儿了解诸子百家,说只要知道各家主张就可以了。” “父王,诸子百家是哪些?” 这话把嬴政问的,沉默片刻,嬴政觉得自己不适合告诉扶苏,还是让别人去教吧。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8 首页 上一页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