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无CP向
收藏  反馈 

大秦:我那身娇体弱的贤臣

作者:白云朵朵白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3-14 18:10:54

  张远青对于两人也很满意。

  在商之一道上虽不说是奇才,但也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起身,坐。”

  “今日找你们来,是我准备交给你们两个任务。”

  复刻、廖無相互看一眼,都没想到这么快大人就开始用自己了,当下赶紧表态:“大人尽管吩咐,我等绝对尽心竭力。”

  张远青很满意,“你们也知道,如今纸张已经开始售卖,我这里还让人制造了笔,墨、砚等书写需要的东西,如今已经开始量产,我需要这笔墨纸砚同时销往各国。复刻,你可愿意?”

  咸阳纸贵!

  如今谁不知道咸阳内纸一张难求。

  无论每天店铺内有多少货,都会被抢购一空。若是自己做这个生意,那……

  复刻激动的忍不住有些颤抖。当即跪下行礼:“愿意,多谢大人愿意给复刻这个机会,复刻感激不尽。复刻定当不负大人所托。”

  “先不要着急。”虽然理解复刻的激动,但张远青面对有人噗通就给自己跪下,还是有些不太适应:“笔墨纸砚如今也算是大秦朝廷的生意,虽然现在大王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既然是朝廷的生意,那收益自然是归于国库府,因此这利润,只能给你一成。”

  一成利在张远青看来虽然不多,但是却也不算少。

  纸张成本低廉,售价却不便宜。如今二十张纸就需要半两秦币,可真的是天价了。

  而且纸张运输也很方便,不存在亏损,一成利真不不算少。

  心中快速换算之后,复刻大喜:“多谢大人之恩,复刻一定好好做事。”

  “运输你有自己的商队,我在派给你五十人兵士,以后他们就听你调遣。”

  张远青这一句话犹如深海炸弹,不止是复刻,廖無都被炸的有些晕眩。

  兵士听自己调遣?

  单单是这消息一出,就不知羡慕死多少商贾。

  自己的身份,可以说是家族的身份,瞬间就提高了不止一层。

  以后走出去,谁还敢随意欺负自己?

  就是家族内别的生意都能顺畅很多。

  这可真是喜事,大喜事啊!

  “多,多谢大人,大人再造之恩复刻铭记于心,万死以报大人。”

  廖無那个羡慕嫉妒啊,眼神灼灼毫不掩饰,看的复刻身心舒畅。

  “行了,起来吧,只要你好好为大王做事,自然不会亏待你。”

  “多谢大人,多谢大王。”

  “行了,下去做事吧。”

  复刻恭敬的退下,离开前看了看廖無。

  看来大人是要私下里吩咐廖無做事,既然不让我听,想必是机密,难道大人更信任廖無?

  不行,一定要更加用心为大人办事,我复刻也要成为大人信任之人。

  等到只剩下廖無之后,廖無有些紧张的看着张远青。

  复刻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难道大人真的更信任我?

  “廖無,我这里有件事情要交给你来做。”

  廖無赶紧抛开杂念,起身道:“大人吩咐。”

  “我知你家族产业众多,在韩国、赵国、魏国都有,我需要你在其三国散布一些秦国的事情。”廖無此人比复刻更精明,张远青现在还不好把握,这也是纸张销售没有交给廖無的原因,“如今我秦国有了让土地亩产四石之法,这件事情六国国君一定会禁止在他们国家宣扬,这对于我秦国很不利,你需要让这个消息宣扬出去。”

  听罢,廖無大惊。

  然张远青并没有理会他的吃惊,看着他问:“你可能做到?”

  脑海中不断转换,廖無终于下定决心,拼了,“大人,廖無绝对办好此事。”

  张远青大喜,“哈哈哈,好,我知此事危险,派给你二十兵士随你调遣,此时我已经告诉了蒙武将军,你可找他要人。”

  廖無松了口气,直道这是自己的机会来了,“多谢大人,廖無一定将此事办好,不负大人之恩。”

  “好,你去吧,若是此事能办好,我替你去大王面前请功。”

  张远青承诺道。

  廖無喜形于色的走了,直道若是自己办好了,家族从此改换门庭也说不定,当下浑身都是动力。

  比切关注廖無的复刻更是危机感十足,对于张远青吩咐的事情更加上心。

  张远青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卷起来,都卷起来,卷不死就往死里卷。

  “咳咳。”

  “大人,您不该如此劳累,当注意身体。”

  阿二倒了杯温水,放在张远青面前,担心的说。

  唉,这破身子。

  “系统,你就不能奖励个调养身子的药?让我好起来,当一个健康的人?”

  ……

  回答张远青的是许久沉默。

  唉,就知道,这破系统从来不会理会自己,除了刚开始绑定介绍自己功能,和上次获得崭露头角那次。

  “无妨,我这身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死不了,死不了。”

  “大人!”

  阿二提高了声音抗议。

  “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好好的彪形大汉,如今硬是变成了操心的老婆子模样,张远青也心虚的战略性忽视,端着杯子喝了口茶。

  “行了,你出去吧,我还要写些东西。”

  阿二无奈的离开。心里想着还是在去请个医师来给大人看看,开些调养的方子也好。

  《神农本草经》这是张远青之前得到的奖励,这些天闲下来就开始抄写。

  系统奖励的书籍就是这点不好,不能拿出来现用,为了不暴露,张远青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抄下来。

  还有那本《天工开物》那更是一个大工程。

  想想那厚厚的一本,宋应星当年是怎么做到编写这么多的?这得有多不容易!

  这样想想,自己现在只是抄下来也就不算难了。

  唉!生活不易,远青叹气!


第12章 佞臣者,载入史册,遗臭万年

  “大王,臣有一事上奏。”

  眼见大臣都奏完了,张远青出列,高声道。

  “准。”

  张卿每次上奏必定有惊喜,嬴政心里期待着。

  “大王,臣奏之事就是找专门的学士为我秦国列传。”

  !!!

  不但是嬴政,三公九卿也震惊了。

  列传啊!

  如今天下并没有哪个国家专门列传的,可以说他们知道的历史都是那些学士们写的,或者是口口相传的。

  至于国家专门列传,那还真得没有。

  盯着所有人的目光,张远青不惧也:“大王,我们可著秦国传。大王可选定人才封史学家,专门撰写我秦国史。此史定为国史,其内容一定要真实、有效,且不可更改。”

  “张卿,为何要这样做?”

  嬴政虽然震惊,但很快反应过来,疑惑问。

  “大王,国史作用甚大。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顾,国史之重要不言而喻。且,国史中不但列为君王公正记录,辅佐君王大臣,也要记录。贤臣者,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佞臣者,载入史册,遗臭万年。这不但是对君王的鞭策,也是对大臣的鞭策。”

  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那个大才能够抵挡住这个诱惑!

  众臣一个个情绪激动的满脸通红。

  至于那些有些小心思的,则是不寒而栗。

  遗臭万年!

  张廷尉之毒,万毒之首也。

  嬴政同样心潮澎湃。

  将来寡人一统六国,若是这样的功绩被国史记录下来,那后代子孙无不钦佩寡人之功绩。

  可。

  “大王,臣以为国史当著。”

  隗状颤抖着手险些拽掉了下巴上的胡子。

  “大王,臣也认为国史当著。”

  朝堂上除了打仗,鲜少开口的蒙武也忍不住了。

  若是著国史,那他们蒙家必有一席,阿父蒙骜可是历经三朝的老将军,为秦国征战一生,功劳巨大,自己在努力努力,也一定能留个名字,在好好教导儿子,那他们蒙家至少三代都可留名青史。

  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蒙武恨不得现在就为大王征战六国,打下大大的疆土。

  就连王翦都坐不住了,只恨自己比那蒙武慢了一步。

  文臣更是激动。

  “臣附议。”

  “臣附议。”

  张远青说完,默不作声的看了看昌平君,直把昌平君看的心底发毛。

  此时激动的朝臣也注意到了,左丞相还没有表态啊。

  为什么?

  大家的目光自然的都转移到了昌平君身上,就连嬴政都看了过来。

  熊启顶着巨大的压力,稳了稳心神,“大王,臣也同意著秦国国史。”

  说出口后,熊启小心的长长松了口气。

  嬴政点点头,大臣们也点点头。

  就说嘛,左丞相怎么会不同意呢?一定是刚刚太激动没反应过来。

  人群中,只有张远青若有所思。

  “好,那秦国国史需要何人撰写?”

  嬴政开口问。

  “大王,臣以为可用儒生。”

  隗状开口。

  “大王,臣以为还可增加法家之人,法家讲究公平公正,与国史相符。”尉缭进言。

  其他大臣也有各自推举之人。

  嬴政慢慢听着,等到所有人都说完后,又问张远青,“张卿,此事是你提出来的,你可有意见?”

  “大王,臣以为各位大臣说的都有理。国史不可能为一人所著,必定是大家共同商议,最终而实事求是的定下。国史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意义重大,因此,臣以为大王可多挑选几位,大家共同商讨,写好一段之后,还要大王亲自预览,确定没有出入,方可记录国史中。”说完,张远青就见大家点头,显然也认同这点,“大王,国史庄重而严谨,一字之差,千里之差,不可根据个人偏好为之。国史必须真是记录,不带私人感情,不然就失去了国史的意义。若有一天后世之人见到秦国传,上面记载片面,那岂不贻笑万年。”

  “张卿说的在礼,那就从儒生中挑选十人,法家挑选六人,众卿可举荐人才,最终大家一起商定。这些人不牵扯朝中之事,私设史学馆,官职为史学家,专门撰写国史。国史中必须公平、公正的记载我秦国历代君王执政时期所发生的事情。”

  “诺。”

  史学馆的成立,搅动了咸阳平静的湖面,也波及到了其他六国。

  齐,稷下学宫

  “你们听说了么,秦国要撰写国史,如今已经成立史学馆,就等史学家入驻。”

  “此等大事我等自然听说了。而且秦王还要求,史学家必须公平公正的记录秦国之史。”

  “我知道,这件事是秦王新封的大上造提议的。此人具有大才,先是改善土地,使粮食亩产四石,又发明造纸术,如今又提出撰写国史,让明君贤臣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昏君佞臣载入史册,遗臭万年。每一件事都是天大的功劳,奇才,奇才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