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 嬴政怒火冲天。 赵高吓的跪在地上控制着自己才没有发抖。 当年嫪毐叛乱大王都没有这样震怒过。 赵高心里,张远青再次往上提了几个台阶。 “快去找夏无且,让他随寡人一起去看张卿。” 说着,嬴政已经起身往外走,连桌案上的奏疏都顾不得了。 “去查,看是谁如此大胆,敢当街纵马。” “诺。” 赵高迅速起身,让人去通知夏无且,又带人去调查何人纵马。 夏无且被内侍催促着,虽有怒气,但也不敢耽搁。 张远青是何人? 如今大王最看重之人也不为过。 这样的人被人害的晕倒,难怪大王震怒。 提着药箱,夏无且都跑了起来,边跑还在想,张大人那破烂的身子,这次可别是不好了,要不然自己全家可就遭殃了。 这样一想,更是不敢耽搁,把身后的内侍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夏医师认识老当益壮,跑的也太快了。 内侍招招手,终于没有喊出那句“夏医师等等奴。” 蒙武这边,当收到张府来人说借人保护张府,人都傻了。 如今何人如此大胆,敢伤害张远青? 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刚刚张远青回去的路上,有人纵马伤了他,如今已经昏迷。阿大担心那人身份贵重,在指使人来张府闹事,特意来他这里借些人手。 !!! 震惊蒙武! 何人如此狗胆,居然把张远青害的昏迷了! 蒙武自然知道张远青在大王心中的地位,当下点起了一百兵士,亲自带着人就去了张府。 他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子。 大家一听张大人需要保护,当下石磨也不搬了,刷刷刷的站出来一百人,剩下的人只能遗憾手慢了。 一队人浩浩荡荡的就冲着张府而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抄家呢。 这边李斯也是刚从造纸厂回来,就被匆忙跑过来的下人告诉了这一消息,急的转身就又上了马车,吩咐车夫速去张府。 张远青昏迷。 这一消息很快在咸阳内炸开了锅。 而赢武义则是看着躺在床上的儿子瘫坐在了地上。 “快,快去查查张远青如何了?大王现在何处?” “诺。” “你个逆子、逆子!” 赢武义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憋的满脸通红,想要揍儿子一顿,人现在受伤了,想要处置那伤儿子之人,对方现在是大王信赖的大臣,而且就儿子这件事,还要收到秦律严惩,越想越怒,赢武义直接一翻白眼晕了过去。 府中下人手忙脚乱的去通知主母。 “参见大王。” 蒙武是比嬴政早到一脚。 “蒙将军怎么在此处?” 看着重兵把守的张府,嬴政疑惑问。 “大王,是张府的人通知臣派人来保护府内的。” 嬴政也顾不得这些,点了点头急匆匆的带着夏无且去了张远青住的院子。 “录生医师,大人如何了?” 阿大见录生收回手,着急的问。 “不要着急,张大人无甚大碍,只是今日有些受惊了,再加上张大人身子弱,这才昏迷,过会儿就能醒过来。” 录生也知道阿大、阿二担心,感叹两人忠心,随后又对着站在一旁的韩水说:“师兄,你来看看。” 录生带回去的那本神农本草经韩水自然也看了,对张远青也是钦佩不已,上前坐在床边开始把脉。 “拜见大王。” 嬴政进来时,韩水正在把脉,嬴政挥挥手让人不要打扰了医师看诊。 不多时,韩水收回了手。 “张卿如何了?” 以前,他们这些医家对秦国大王可是不怎么待见的,毕竟虎狼之秦可不是说说的,此时见嬴政如此关心一位臣子,韩水倒是好奇的多看了嬴政一眼。 “秦王,张大人并无大碍,只是之前身子就损伤严重,需要好好养着。” 嬴政点点头,依旧不放心,看了眼夏无且。 夏无且自觉的上前为张远青把脉。 “大王,如之前这位医师说的一般,张大人并无大碍。臣与两位医师商量后,开个方子,张大人醒来吃上几日就好。” “恩,去吧。” 一群人离开,正厅里,嬴政才有心思问事情经过。 得知是赢武义之子,恨不得亲手宰了他。 “蒙武,去把赢武义家给寡人围了,让丞相依法处置。” “诺。” 蒙武见这里用不上自己了,急匆匆带着百人离开。 等张远青醒来,已经是夜里,阿大守在张远青床边。 “大人,您醒了。” 看着关切的眼神,张远青笑了笑,“让阿大担心了,我没事。” “大人可要吃些饭食?” “好,你拿一些吧。” 吃了饭,张远青又喝了药,这才问起今日之事。 “大人,大王亲自来看了你,得知您没事后,说是让丞相依法处置。” 阿大也不隐瞒,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张远青。 张远青许久没有开口。 章台宫 “大王,七国之中,只有我秦国律法分明,且严苛。我秦人经过几代,已经适应秦法,但是其余六国百姓却不一样。若是将来一统天下,六国百姓归于秦国,秦律他们接受不了,必定会心中不满。大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臣这件事正好是一个机会,可以修改秦律的机会。把那些过于严苛的刑法稍稍修改,让百姓更容易接受,以为我秦国将来一统做准备。” 一大早,张远青就来了章台宫,此时两位丞相,李斯、蒙武、王翦几人已经在章台宫。 几人见到张远青来,还以为是请大王从重处置,没想到确是抛出来一个惊雷。 李斯身为法家,虽然有些不赞同张远青说的修改秦律,但是却也没有开口。 左丞相隗状和右丞相昌平君却是若有所思。 “大王,自变法以来,我秦国就用此律法,怎能如此随意更改?” 昌平君首先开口。
第17章 果然,跟着张兄弟就是有好处捡 “右丞相以为如何” 嬴政见除了昌平君在没有人开口,问隗状的意见。 “大王,老臣以为凡是对大秦好的,都可以采纳。” 隗状历经三朝,虽然想法保守,但嬴政也会询问他意见。 只是没想到这次隗状的意见却是让嬴政和大家都吃惊了。 在他们心中,都以为隗状不会赞同。 对于众人目光,隗状毫不在意。 自商君变法后,秦国迅速崛起,但秦律确实苛刻,如今终于有人提出修改秦律,隗状认为可行。 别看他老了,但眼光还是有了。 正如张远青所说,六国之中,律法宽松,所为由奢入俭难,以后天下百姓归秦,依照现在的秦律,百姓必然心中不愿,再加上秦国要想统一六国,必定少不了战争。他们的亲人死在秦人手上,他们还要接受苛刻的秦律,这谁心里都不愿意。 “大王,张廷尉说的在理,对于六国百姓来说,我秦律确实苛刻了许多,不利于以后六国百姓接受我秦国。臣赞同张廷尉的说法。” 若干年后,国史记载,右丞相隗状建议大王采纳张廷尉修改秦律意见,为以后六国一统打下基础。右丞相之远见群臣仰望之。 哈哈哈,想到这里,隗状差点绷不住咧嘴而笑。 李斯此时想到了什么,上前一步“大王,臣也赞同张廷尉所言。我秦国律法可适当做出修改,以更适合当下之秦国。” 大功劳,大功劳啊。 修改秦法,那我李斯这法家岂不是可以大展身手? 以后凡读到秦律,我李斯之名必定被提起。 果然,跟着张兄弟就是有好处捡。 蒙武和王翦对于秦律修改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不影响他们打仗。 问臣的事情他们还是不要掺和了,现在他们就等着为大王开疆扩土,青史留名呢。 嬴政看众人反应,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修改秦律之事寡人也以为可行。” “此事由右丞相和李斯两人负责,朝中公卿全力配合。” “诺。” “至于赢武义之子,等秦律修改后在行处置。” “诺。” 隗状和李斯离开章台宫后,两人就匆匆的去商议此事,隗状还好,李斯就忙多了。 之前负责的造纸厂都没有时间去盯着了。 秦律修改轰轰烈烈的在朝堂展开。 “大人,墨家胡非子、田鸠、孟胜等人求见。” 当张远青回到家中,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果然人的运气好了,就是盼什么来什么。 “快请。” “见过张大人。” 几个人来到咸阳后,就去买了些纸,几个人研究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是用什么做的,心中更是钦佩。 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来了。 “几位快起身,都坐。” 张远青也坐在椅子上,“如今秦国正直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几位能来此,真是欢迎之至。” “不知你们带了多少人?如今我秦国准备为百姓过冬研究火炕,现在正缺人手。” 张远青也是开门见山,既然人都来了,那岂有放人离开之说。 胡非子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谁能想到他们还没开口张远青就表态了。 几人相互看看最后有胡非子开口,“大人,我等共带弟子九千多人,不知大人有何安排?” 来之前他们都没商量,只是带着人就过来了,谁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么多人,心里还担心若是秦国用不了这么多人,那他们岂不是还要回去? “九千多人!” 好家伙,张远青震惊了。 看了看忐忑的几个人,你们是真不当外人阿,九千多人就这么过来了,也不先来几个看看情况。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九千多人是来攻打咸阳的呢。 咯噔,三个人心里哇凉哇凉的。 看张大人这被吓到的样子,不会他们真的要带人回去了吧。 然张远青却不知道他们的心思,震惊过后,就大声的笑了起来。 “好好好,你们来的太及时了,如今我秦国就缺你们。走,我这就带你们去研究院。” 对就是研究院,临时找地方设立的,里面现在住着墨家人,农家也有一些。 人数众多,还是大王在咸阳特意划了一块地方供张远青用,不然一下子来这么多人,还真的无处安置,不行,待会还要去找大王在把周边的地方都划出来,不然研究院住不下。 !!! 什么叫峰回路转,这就是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8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