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袋子,里面果然是个白色泡沫箱,边角掉落下来的白色泡沫小球先是在空气中跳舞,又随着快递袋的打开而飘出粘在手上。 这种东西一时半会儿清理不完,还是先拆看里面的东西。 两半一样大小的白色泡沫箱被黄t色胶带粘在一起。这么规整的包装大概率是易碎品。 裁纸刀轻松划过泡沫箱中间的缝隙,割开以后,白色泡沫箱依旧紧紧粘合在一起。海贝从中间掰开白色泡沫箱,露出里面的单个水晶玻璃杯。 这个玻璃杯只有一拳多高,上半部分是圆形,下半部分收紧为八角形,玻璃杯的杯底有一指厚。通透、厚实、素净,没有花纹装饰。 这是个崭新的杯子,无色透明的杯身上连个指纹都没有。 海贝举着一半泡沫箱欣赏片刻上面的杯子,又把白色泡沫箱重新严丝合缝地扣上,用胶带重新把划开的地方封死。 这样脆弱的日用品不太适合这个漂流船。一个浪头就能把玻璃杯变成玻璃渣,而且海贝连可以打扫玻璃渣的工具都没有。 泡沫箱重新装进一个新的垃圾袋,海贝把飞扬到角落的泡沫颗粒都收拢进袋子,系紧袋子的封口。 泡沫属于易燃品,海贝既然要在船上生活做饭,自然要多加注意。这个泡沫箱收到底仓深处,留待有机会拿去以物换物。 感觉尚不过瘾,海贝再接再厉又挑了一个快递袋。 这个袋子摸起来松松垮垮,拆开后,里面是一大包蓝色一次性鞋套。因为封在快递袋里,商品袋子上的文字和画面都没有磨损。 一包里有整整一百个,尚还没有开封。海贝隔着袋子捻开一卷,制作鞋套的塑料很轻薄,收口处是有弹性的塑料皮筋。 即使隔着包装袋也能感觉出,这鞋套的质地太薄,稍微用点力气就会破损,拿来装东西怕是不经用,最多可以套在小型物品上防水防尘。 看起来更加有用的仿佛是鞋套收口处的弹性皮筋。 不过海贝暂时还没有开封的打算,原装的密封更有利于保存,等真有需要的时候再打开也无妨。 肚子里的食物消磨得差不多了,感觉已经可以剧烈运动,海贝准备下水。 今日路过的这片海域依旧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荒沙,从起床到现在,海贝还没有从水里看到任何生物,看来这附近的物产都不怎么丰饶。 今日的荒沙地比之前的水位要深得多,海贝花了点时间才沉入海底。下沉的过程中,海贝发现水质似乎在随着下潜变差。 深处的海水没有海面上看起来那么清澈,反而有点雾蒙蒙的浑浊。在水面上观察时,因为海底都是黄色沙地,海贝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份不同。 这里的沙地格外平整,也感受不到什么暗流涌动,海贝敏锐地从靠近海沙的水层里感受到不一样的气味。 不怎么让人舒服的味道,让海水有点难闻,还有点刺激着皮肤灼烧。这种灼烧感太微弱,海贝也不清楚是不是错觉。 多功能铁锹拿出来就是挖,顺着不舒服的源头挖,铁锹很快碰到了坚硬的东西。金属和金属的撞击感让海贝精神一振。 这里的沙子尚算松软,就是在水中挖沙有很强的阻力,即使如此,里面埋藏的东西也被整个挖了出来。 是一个圆柱形的深蓝色铁桶。浓墨一样的残留物从铁桶里向外扩散。 这里面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过从浓稠度和难闻的味道来看,海贝推测里面是化工原料。 这个铁桶的盖子不知道遗失到了哪里,只剩下一个长满锈迹的桶身。铁桶里的残余物质依旧有许多附着在桶内。 海贝直接上手把铁桶拎起来,准备运送到船上。 铁桶离地的时候带起周边的沙子,露出另外一个铁桶的痕迹。海贝把铁桶就地一扔继续挖沙。 这次挖出的铁桶是蓝白色花纹,大小和之前那个差不多,同样也没有盖子,铁桶的内壁附着的是石灰色的粘稠物质。 同样的大小,不同的东西,海贝猜测这块海域寸草不生的原因,可能就在于这里埋了很多这样的废弃物。 铁桶本身不沉,可想要把铁桶运上船,还需要算上桶身里的海水。一个铁桶目测至少有五十升的容量,这或许也是这些铁桶被遗落在这里的原因,怎么想都不好搬运。 虽然挖出了两个铁桶,但海贝也只能想办法带上去一个。两个实在搬不动。 海贝选择了装有黑色粘稠物的铁桶,因为这个桶上的锈迹比较少。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桶运出水面。然后带着排干净水的空桶追赶漂流船。 回到漂流船以后,海贝坐在台阶旁冲洗了半天铁桶,黑色物质已经完全黏在桶身上刷不下来。看来这个铁桶已经没法再废物利用。 这样的话,今日似乎也没有再下水的必要,这么荒芜的海域,怕是不知道埋了多少这样的物质。 想到这里有点后悔,早饭使用的海水是就地取用,看来厨房里的水箱也要用起来。至少今天,海贝不打算再就地取水做饭。 铁桶晾晒到甲板上。如果这个铁桶掉进海里,海贝大概也懒得再捡回来。 一想到整块海域底下都埋着化工垃圾,海贝就不想再下水。浴室里把自己和衣服用存水冲洗一遍,污水顺着排水口流出漂流船。 今天有一个下午的空闲时间,正好可以试着缝制一件简单的衣服,不追求高超的缝纫技术,只求做出来穿得上能蔽体就行。
第30章 海贝对自己的针线手艺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她也不打算挑战什么高难度任务。 衣服就暂定为一件吊带衫和一个短裤。最简单朴素的那种。在海贝的计划中,吊带衫就是两根布条吊着个短麻袋,反倒是短裤的难度要高不少。 手头的布料都没有什么弹性,所以吊带衫就做得尺寸稍微大一点,以免做坏了没法修改。 最方便裁剪的布料就是一整块床单。布料裁剪下来一个宽长条,然后对折缝起来,缝制成一个圆筒形状。目测的宽度难免参差不齐,只能当做是凌乱美。 布筒的上下部分都是剪刀裁剪,如果不锁边就会一直秃噜线,所以要再用针线锁个边,主体部分才算完成。 海贝先试了试尺寸,因为布料没有弹性,放宽了一点尺寸的布料很松垮,能轻松从头顶套上。布筒的宽度也算合适。 接下来就是脱下来给布料锁边。锁边说起来容易。海贝以前也只用过电动缝纫机做过。 使用电动缝纫机的时候,一大块布料只要在缝纫机下走一圈,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一条锁边。 真正使用针线一针一线手动去锁边,海贝才发现其中的繁琐。 首先在摇晃的船上穿针就很有难度。针脚的距离大了锁不住布料,边缘还容易破开。针脚的距离小了,那缝纫的时间就要大大增加。 然而锁边又是必须要有的工序,要不然说不定哪条线头一秃噜,完整的布料就会一步步拆解成一把线。 耐着性子一针一线缝下去,一不小心还会缝到自己手指头。 吊带衫的上下边都锁好边,海贝的脖子也僵硬到发酸,完工后猛得一抬头,只觉得眼前全部都是金光闪闪的小星星。 绣工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至少不是海贝这种非熟练工能驾驭的。 揉揉颈部僵硬的肌肉,海贝放弃手动制作吊带衫的背带,直接从收获的一包花边布料里挑了一条看起来比较结实的花边。还是现成的东西比较省心。 布料花边在身上一阵比划,裁剪出两段合适的长短,两个布条直接缝在吊带衫上,这可比给布料锁边轻松愉快太多。 海贝裁剪时使用的布料很节省,短裤的制作也同样如此。一天床单也就用去小半布料。 因为手上没有结实的松紧绳,短裤上缝了几个裤鼻,然后使用布条当做腰带,腰带打个结就可以固定住短裤。 新鲜出炉的衣服看外表各种凌乱,处处都是敷衍与凑活,唯一的优点就是没有散架。海贝决定以后就穿这身新衣服下水狩猎。 醒来时身上带着的那套睡衣则在船上使用。这套睡衣因为经常下水,反复晾晒后已经开始发硬,晾干后就差能抖出盐粒子。 然而这套发硬的衣服依旧是海贝手里现阶段最好的一套衣服。仅凭这身衣服是长袖长裤就已经赢了。 能遮住身体的衣服在这块海域能更好地阻隔阳光的暴晒,防止皮肤被晒伤。 所以海贝打算减少睡衣的洗涤磨损。至于贴身的内衣,因为也仅有一套,依旧只能穿着下水,在水下多少有点防护作用。 换好衣服,用完的针线收回船舱,趁着今日空闲,天色也还没有暗下去,不妨再做点手工。 海贝找出拆开的快递袋,按照做好的衣服的款式,用胶带粘贴拼装,制作了一个带帽子的黑色塑料雨衣。 快递袋所用的塑料布比垃圾袋更结实,万一哪天又碰到下雨,或者是天降淤泥,有件雨衣蔽体也算是有备无患。 制作完两件日常衣服已是入夜。 海贝先上二层的甲板收起晾晒的鱼干和长丝水草。 长t丝水草经过又一天的阳光暴晒,已经干透到手指就能碾碎的程度。海贝取了几个垃圾袋,把所有的长丝水草都掰成小块装进袋子,装满的袋子系紧打结,这才把袋子收回塑料布隔出的小仓房。 有塑料布当隔断,鱼干和长丝水草都装进系紧的袋子,窗户又推开一个小缝通风换气,船舱里的味道立即就清淡不少。 晚饭依旧是在甲板上进行。充气水池里大半天没有换水,水池里的鱼开始争先恐后地翻肚皮。 照这个趋势下去,怕是等到明天早上也不会有几条鱼幸存。那倒不如趁着新鲜全部做成储备粮。 这块海域的海水也不适合拿来清理食材,漂流船的水箱里储存的海水也并不算多,海贝干脆直接在充气水池里剖鱼。好在青白鱼足够安静乖巧,即使是在水池里清洗剖开的鱼肉,也没有鱼扑腾水花。 剖好的鱼肉码在塑料盆里,使用水箱里的海水冲洗干净。一共二十一条鱼,一顿肯定是吃不完。 如今已然入夜,气温也不算低,就这么放着,怕是明天就要臭了。 那就只能耗费点固体酒精,把所有的鱼肉都烘烤成鱼干。 为了能尽快处理好这些鱼,海贝没有去鱼鳞,整条鱼明火烧烤总比隔着贝壳烘烤速度要快。哪怕表面烤焦一点,因为有鱼皮,也不影响食用。 何况在漂流船上储存食物,还不用担心有小动物偷食,也不用担心有蚊虫污染食物,能省不少心。 海贝先烤了几条鱼填肚子。长螺丝刀暂且充当烤叉。鱼鳞连带着鱼皮被烤得焦黑。表面很快变得如同燃烧过的树皮。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0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