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让盲盒来决t定是不是要做吧。等哪天开出适合蒸馏水的设备,就为自己制作一些淡水。 使用凉白开冲掉杯子中的最后一丝甜味,海贝丝毫不打算为难自己得爬上床睡觉。 第二天醒来,感觉是一个好天气。今天醒来的时间比较早,海贝走出船舱呼吸新鲜空气,发现自己呼出来的气体凝结成明显的白雾。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现象,说明现在的温度比自己感觉到的更低。 不过也没有什么好不安的,燃料充足,食物的储备也多种多样,哪怕从现在开始躺平都无妨,想到这里,冰封季节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想通的海贝伸了个懒腰,寻找食材安抚自己饥饿的肠胃。昨晚只喝了一碗蜂蜜水,今天就饿得格外快早。天冷的时候格外想吃些甜的东西。 海贝拆了一包压缩饼干,找出一套全新的陶瓷研钵,把漂浮水草的干花研磨成粉,花粉、蜂蜜和压缩饼干一起泡了一碗香甜浓稠的糊糊。 吃完早饭,感觉天色尚早,海贝又回船舱睡了一个甜美的回笼觉。 再次醒来,终于睡饱,照例先下船舱给鸭子准备食水。 海贝闲来无聊观察了一阵鸭子,发现大部分小海鸭的食量已经增加到三条小鱼,体重比之刚来的时候也增加了不少,放在手里沉甸甸得压手,一只少说也有两斤多沉,个别更是能有三斤多沉。 这要是食材,下锅都能吃到数了,也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下蛋。 上面的种植箱里也拱出了不少嫩芽,不过看起来还是太过幼嫩,需要再长长才能移植。 忙碌完回到中央船舱,收拾储存物资的底层,里面杂七杂八的废旧物资全部转移到其它仓库,中央船舱只用来安置一些比较贵重的物资。 整理的工作琐碎且耗费时间,专心忙碌起来几个小时便匆匆过去。海贝察觉到肚子饿需要吃午饭,才停下手头的活计。 最近吃饭都是烧自己收集的木材,木柴铁锅饭的味道委实是香,不过天天吃鱼还是腻歪。 正在考虑午饭可以有什么新鲜的花样,远处出现了一个造型非常别致的大型漂流船。
第115章 如果说一直以来常见的漂流船的造型是多层蛋糕,这个新出现的漂流船的造型就像一个倒扣的大铁锅。 这个倒扣的半圆形顶盖是由半透明的胶质层构成,有着明显的弧度,看起来整体密封,只有最顶层可以看出明显的船舱的模样。 对面的漂流船比自家漂流船还要稍微小一些,单看外形不太像有动力系统的样子,但对方的漂流航向与自家漂流船并不完全相同,也不知道是因为造型不同的原因,还是因为对面的内部动力系统。看对面漂流船表面光秃秃的样子,便是有动力系统,怕也是埋在水下。 想想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漂流船的模样,感觉真是各有千秋。可能每一个建造船体的建筑师都有不同的偏好。 海贝推开船舱门,很快出现在顶层甲板,对面甲板上也远远出现了一个人影。海贝离开船舱前特意查看过,控制台一直没有出现通信信息,也不知道对面漂流船有没有无人机。 正想到这里,对面有一架看起来还不算小的无人机从漂流船飞出。 海贝往旁边站了站,给无人机留出降落的空间。无人机的底下坠着一个非常大的渔网。渔网全部铺在甲板,海贝发现这个渔网内外有三层,最里层的网眼最密。 无人机的机身上用胶带贴着一张拳头大小的纸张,纸张上写着“出蘑菇干、鲜蘑菇包。收各种稀罕食物。拒绝交易请挥手。” 纸张有些微微发黄,被胶带完全封在内部,看起来特意做了防水处理。看纸张的泛黄程度,应该已经贴上了很长时间。 这次应该是挥挥手无人机就会飞走的意思。果然,就算是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况下也不是通用的,之前的交易都是同意交易挥手,这一次却是拒绝交易挥手。 而且对面漂流船点明了只收稀罕食物,看起来也是个衣食无忧的船主。 海贝飞快跑下甲板,先去挖了一瓶葡萄酒和一瓶白酒。不管对方会不会喝,这应当算是一件比较稀罕的饮品,舍得拿出为数不多的白酒,主要也是因为海贝有点想吃鲜蘑菇。 挖完酒又挖了一瓶蜂蜜。 三样东西全部用厚厚的塑料布包着装到一个垃圾袋里,把一个袋子撑满。 想想东西过于单薄,海贝又找干净的袋子装了一斤粉块、一斤烤海蛇干,一两水草干花,一个鸭蛋,两包小麦饼干,然后就想不出还有什么稀罕吃食了。 椰子油因为还要用来当什么润肤油脂使用,海贝没舍得分出去。 想了想,第二个袋子只装了一个底,看起来实在太干瘪,海贝又往里装了一瓶鱼露凑数,有这个调味料的饭菜都能增色许多。而且这东西比较咸,一瓶能吃好久。 就这样勉勉强强凑了两个塑料袋装到渔网里。 海贝装好东西后退到一旁,无人机飞走又很快回来。 海贝从渔网里取出五个系好封口的塑料袋,无人机飞走,很快漂流船也漂得不见踪影。 这次交换完成的很快,总耗时怕也没有超过一个小时。 漂流基地彻底看不见踪影之后,海贝才打开放在甲板上的塑料袋。 塑料袋虽然都是一模一样的不透明黑色垃圾袋,但仅看袋子凸出来的形状也知道里面的东西并不相同。 五个袋子全部打开,其中有三袋里面是晒干的的蘑菇。蘑菇干看起来有点像香菇,但有所不同,菌盖没有那么圆润,形状更像是平菇的样子,但菌炳又矮又胖,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品种。 这些蘑菇干小的有龙眼大小,大的有桔子大小,一袋里大概有五斤沉。蘑菇干仅用塑料袋松松垮垮的装着,并没有使用其它密封措施,不过因为晒得没有一丝水分,一时半会儿倒也不会坏。 海贝把三包蘑菇干都转移到一个干净白色储水桶。 剩下的两个塑料袋里则是各自装着一个长满蘑菇的塑料包,鲜蘑菇的样子更加像平菇,不过菌炳也是又矮又胖,蘑菇的叶片非常肥厚,最大的几片已经比海贝的手掌还要大些。 海贝从根部掰下比较大的几片蘑菇,蘑菇的培养基是一个圆柱形,表层包着一层无色透明的塑料布,塑料布上开了很多切口。 透过塑料布可以看出里面有成束的干海草、木屑、纸屑,还有一些泥沙。也不知道这个蘑菇包还能不能继续养殖。 海贝在顶层种植室做了两个海沙混合淤泥的养殖箱,把还长着蘑菇的蘑菇包安置在里面,不管能不能种成功都要试试,万一里面有菌丝可以自行繁殖呢。 因为只有两个蘑菇包,即使把长得比较像样的蘑菇片都掰下来,也只有一顿的量。 鲜蘑菇自然是熬汤最美味,海贝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库存,下水收割了一些黑贝和水草。下水之后发觉今天的水温还可以忍受,吃完午饭正好可以下水运沙收集贝类。 午餐的蘑菇汤食材格外丰富,里面不仅有新鲜的黑贝和水草,还有三条手指头长的小鲜鱼和一大把蔬菜粒。 满满一电饭锅煮出来都是香浓的蘑菇味。主食则是热量满满的油煎鱼糜饼。三个巴掌大的鱼饼下肚,再用蘑菇汤溜缝,寒冷的天气里吃出一身热汗。 午饭后趁着阳光还好,下水打捞沙子。沙子依旧是装在塑料袋中控水,挖沙的过程中收获的小海鲜则是养到养殖舱底层。如果它们适应不了底仓的环境,就会成为淡蓝色小鱼的食物。 底层的水产养殖已启用了不短的时间,在里面适应的最好的就是淡蓝色小鱼,几乎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产生什么损耗。 不过养在底仓的小鱼和养在水池里的小鱼还是有些微不同。 海贝发现这些小鱼在没有光亮的水底呆久了之后,身上的淡蓝色在逐渐褪色,也不知道养上个一年半载后会不会全部变成无色小鱼。 中午的功夫吊上来三网海沙,收获的小海鲜却还装不满一个渔网。 就如今这样的温度,海贝也不敢湿着衣服在亲水平台干活。每次上船后都是先去洗个热水澡,然后换上防水服,再回来运转绞架处理海沙。 第三网海沙吊上来之后,阳光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今天的水下作业也就到此为止。 装着海沙的塑料袋吊在惯常的位置,收集的小海鲜里挑出t今晚的食材。海贝特意选了两个拳头大的青蟹、两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八爪鱼添到蘑菇汤。 今天晚上吃完一顿,剩下的小蘑菇顶多还能再熬一锅汤。培养包剩下的蘑菇片都比较小,一掰说不定就碎成渣渣,海贝打算暂且不摘,且先精心养上两日。 现在完全还没有天黑的迹象,距离晚饭的时间更是尚早,还有那么多泡水的物资等着自己处理,下午又是愉快的盲盒时间。 泡过水的快递大部分都比较轻,除了渔网兜住的部分,绝大多数的体积也比较大。 海贝拆开的第一个快递袋比自己还要大些,打开后收获一个大型的豆袋懒人沙发。这里面的填充物不是化纤棉就是塑料颗粒,偌大一个没什么分量。 算起来都是制作冬衣的好材料,不过考虑到这个懒人沙发的大小也能当做可移动的床铺,自己最近又经常在不同船舱之间奔波,懒人沙发就被完整留了下来。等哪天内部受潮晾不干了再拆也不迟,现在就先当做床铺睡几天。 第二个快递袋盲盒,海贝选了一个比第一个略小一些的袋子,这次袋子打开,里面还有一个雪白的长方形帆布手提包,手提包的拉链打开,收获了一条又大又厚、又蓬松又轻柔的羽绒被。 这条被子展开大概有两米五长,两米二宽,蓬松轻柔的被子蓬起来能有海贝的拳头厚,这么大的一条双人被子,总体的重量却不到4斤。 被子抱在怀里轻飘飘的没有什么重量,被面更是洁白如雪,厚厚的被面可以轻易压成一张纸的薄度,脸颊擦过时闻到的味道也好闻极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明显是个被子芯,没有搭配被套,将来不好清洗。不过清洗怎么样也要是冰封季节之后的事了。 这个双人被如此长,完全可以折叠起一部分当做加厚被使用,只是想象一下就觉得暖和极了。雪白手提包继续拿来安置羽绒被。羽绒被折叠好之后重新装回包里,把手提包撑得鼓鼓囊囊。这个包就放在床铺旁随用随取。 海贝所选择的第三个快递袋,比第二个快递单还要更小一些。这次拆袋子拆开,里面依旧是一个更小一些的帆布手提包。这次的帆布手提包是鲜艳的大红色,就连帆布包的拉链条都染成了红色。 打开帆布包,心心念念这么久之后,海贝终于收获了一件现成的冬衣。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0 首页 上一页 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