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开罐器打开罐头,开口处都是参差不齐的锯齿,再使用这个金属罐子吃饭会比较危险,海贝把里面的食物全部倒了出来。 白里泛黄的长米粒,干燥的指节大小的牛肉块,花花绿绿的蔬菜丁。200克的内容很是丰盛。 虽说罐头瓶子上写着有十年保质期,在没开罐之前,海贝依然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罐子开启之后,是浓郁的正常的食物的香味。 这种再加工过的米粒单是浸泡,估计口感不会太好,小汤锅里注入海水,直接熬煮成稀饭。 久违的米香和牛肉香在室内弥漫。 煮的时间长了之后,这些再加工过的米粒表面有一些黏糊,米粒的口感像是米粉压制而成,并不是真正的成型的大米。 即便是如此,也是令人怀念的大米的味道。煮熟后的牛肉粒更是膨胀成两三倍大,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牛肉块。 煮好的牛肉吃起来的口感,和方便面调料里的牛肉粒一模一样,因为已经预先调制过,所以味道还不错,更让人欣慰的是,即使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的存放,依旧能吃出明显的牛肉味。 各种干燥的食材在金属罐子里大概有三分之一满,海贝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原来的罐子来算,煮熟后的食物应该能在罐子里达到九分满。 71罐的牛肉拌饭罐头,就是整整71锅的牛肉米粥。这可是既不好种植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熟的稻米!还有牛肉! 开心!
第119章 午时的阳光暖融融照在身上,让人一时间忘却刺骨的寒风。 海贝吃完一顿热乎乎的午饭,便计划着下水挖沙。 待到海面上的水温被阳光晒暖,海贝又开始了搬运沙子的日常,这次只运完一渔网海沙就有了新的发现。 远处的海底出现一艘巨大的沉船。沉船的结构与海贝惯常见到的漂流船全然不同。即使隔着老远也能一眼认出沉船是全木质构造,暗沉发黑的木板上长满了成群的小型贝类,让沉船看上去像一个贝壳堆。 沉船正好在自家游流船前进的方向上,海贝有心一探究竟,提前下水向沉船的方向游去。 靠近之后看得更清楚,这艘木质沉船整体有几十米长,比自家漂流船还稍微长一点,就连船舱的门和窗都是木质结构。 不过沉船的全船上下看不到一点防撞设施,船体下方的结构也与现在的漂流船完全不同,是上下收敛缩小的样式,上面有三层全木质结构的船舱。 可能因为在水中泡得久了,船身的黑色木板泛出一种近似玉石的温润光泽,不过大部分的船身都被堆积的贝类所掩埋。 海贝远远得绕着沉船游了一圈,发现船体的底层破了一个大洞,这个大窟窿能允许三人并行。 海贝小心避开了这个大洞,没敢进入船舱探查。因为船体底部除了这个大洞,没看到有其它破损,再加上上方的船舱看起来也近乎完好,只有门窗的合页因为老朽而摇摇欲坠,不管是门和窗户都已经无法闭合。 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不知道能养出多大的八爪鱼。海贝完全没有兴趣拿自己的性命去探险,只小心谨慎地远远围绕船舱打转。 船体的外壳上长满了附着物,内里空间因为没有光照看上去幽森恐怖。无法密合的门和窗有如此多,却没有看到有小型鱼群游弋,不知道里面是否有大型生物。 海贝转了两圈,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打算罢手回漂流船。现在打道回府的时候,低头瞄见在距离船底破洞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破损的大木箱,小型木质盒子散落在沙地上。 以这个木箱破损的程度,如果里面有潜藏的危险,完全可以看到,海贝小心地靠近这堆东西。 因为水流的涌动,东西周围的海沙已经堆积了有两指厚,完全看不出这个箱子是被人类搬出船舱,还是被什么动物推出大木船。 安全起见,海贝从随身空间取出网兜,尽快把地上的小木盒装进网子里,没敢触碰大木箱,然后飞快上潜,渔网挂到漂流船上垂下的绳索上。 爬上亲水平台,全身都湿漉漉,冷风吹过,更是忍不住打一个激灵。海贝裹上放在亲水平台上的一床空调被,小跑到生活舱里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暖和衣服,再套上防水服吊上渔网。 渔网里的东西并不多,只有大大小小十三个木匣子,其中八个木匣子上面的锁扣都已经腐坏,木盒也呈现开启的状态,里面的东西早已经消失不见,只余光秃秃的盒子。不过海贝还是把这些空盒子带了回来。 浮出水面之后发现,这些木质的盒子与其说是盒子,更像是精巧的木匣。 木匣子表面的刻花都相当精致,使用的木材是一种相当漂亮的枣红色,海贝在水下的时候就试着切了一个空盒子的边角,发现木质相当坚硬,而且内外的色泽完全一致,即使泡了水,木料中还是有着一种悠远绵长的特殊香味,这种香味和工业香精的味道完全不同。 感觉仅仅是这些盒子的木料就相当不寻常。木匣子的表面还有斑驳的金粉残留,即使是现在斑驳的样子都让海贝觉得异常精美,没泡水时的样子一定更加好看。 八个空匣子擦干表面的水分,放在阳光比较好的位置晒干。接下来就是剩下的七个依旧完美闭合的木匣。 这些木匣的大小均不相同,每个的花纹也各有区别,最外层的锁扣已经锈迹斑斑。想要把这些木匣正常打开有一定难度。 海贝从工具箱中翻出趁手工具,直接把木箱上的锁扣全部敲了下来。敲下来的金属和锈迹都收集在一块塑料布上,等哪天收集的多了可以一起进金属熔炼机。 敲去金属锁扣的匣子在面前依次摆开,海贝选择从最大的木匣开始查看。 这个木匣大概有40厘米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 木匣扣合的地方严丝合缝,可能因为在水里泡得太久,海贝不仅没能把箱子掰开,还差点把自己的手指甲掰劈了。 扣合的地方的木材仿佛是长在了一起,海贝只能使用一字口的螺丝刀和小锤子慢慢敲出开口,等木匣的盖子可以拿下来时,这个木匣也差不多完全废了。 木盖子拿下来的那一刻,浓郁的t香气从木匣中涌出来。 海贝立刻就分辨出来,这是熟悉的花椒的味道。里面的屋箱子里面依旧有一层比较厚的布袋,每个袋子大概只比拳头大一点,不仅袋子的手感像是锦缎,袋子上还有栩栩如生的绣花。 海贝解开布袋口的绳子,露出里面熟悉的花椒粒。花椒粒上还带着炸开的果皮,果皮的颜色已经由暗红色变成全然的黑色,花椒粒本身更是乌黑发亮。 更难得的是。木匣里边完全没有渗入水汽,保持着干燥的状态,花椒粒本身的香气也依旧浓郁。 花椒粒不知在水底放置了多少年,海贝决然不敢下嘴尝,但是木匣里的香气闻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偶尔扔几个花椒粒到火堆里熏熏屋子,想来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个木匣子以同样的方法打开,里面是一些像是片状冰糖一样的东西,以同样更小的锦缎袋子分装。结合第一个木匣里的花椒的香味,海贝推测出了这里面可能是一盒冰片。 虽说自己没有使用过这样的香料,但冰山在药物和香料调制方面应用得非常广泛,海贝多多少少也听说过一些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这盒冰糖片闻上去也有股很特殊的香味,是香料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个木匣子敲开,里面同样也非常幸运得没有渗入水汽,厚厚的布袋里面是指甲大小的黄褐色块状物体,看起来像是松脂,但与松脂的香味完全不同。 海贝大概可以确定,这应该是一袋乳香。 看到现在,海贝大概可以确定,这个大木箱里装的应该全部都是香料。这样想来,那八个空置的木匣就格外让人惋惜。若不是木匣的锁口早早损坏,木盖被水下的生物破坏打开,里面的香料大概率也能完好保存。 怀着这样淡淡的遗憾的心情,海贝把后面四个箱子也全部敲开,然后这四个箱子里,海贝只能模糊辨认出一个藏红花,剩余三件完全不知道是何香料。 三种香料都经过炮制,其中一种是拳头大小的黑褐色物品,一种是手掌长两指宽的黑色褐色不规则片状物品,最后一种是指甲大小的不规则方块颗粒。 这些颗粒呈黄褐色,硬得可以砸钉子,看起来像某种胶,具体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香料毫无疑问有些可以入药,有些可以当做调味料,但海贝完全没有勇气尝试,最多拿一点当做香熏使用。 装着它们的木箱已经完全损坏,为了不让香气散逸得太过厉害,海贝准备给它们找一个新的容器。 算下来依旧是蜂蜜罐子的大小最为合适。每种香料单独一个罐子,也不会相互串味。像花椒这种分量比较多的品种,占据两个罐子也无妨。 十三个空置的木盒也并不会浪费。虽然它们的大小和花样都不相同,但明显都出自同一种木料。如今上岸擦干表面的水分,即使不把木头锯开也能闻到其中淡淡的草木芳香。 海贝打算把木头完全晾晒干,然后把木盒锯开,锯成合适的大小储存到储水桶中,这样木料中的香气也能更好保存。 下水一次,收获颇丰。 这些物资即使不能拿去交换,也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为了更好得留存这些木料的香气,海贝把装着它们的容器都储存到了沙子里。正好船上又晾干了一批海沙,利用新得的小推车运到仓库,全部倾倒在沙的仓库里。 经过海贝日复一日的努力,如今沙子仓库里的海沙已经能勉强没过小腿肚,到达膝盖的位置指日可待。 今日路过的水域没有什么大片的裸露的海沙,海贝收起了一次物资之后就不打算再下水。如今阳光带来的暖意还没有完全消退,海贝打算把换完白毛的鸭子赶出来,看看它们能不能适应外面的水温,毛色里带黄的鸭子就依旧锁在船舱里。 现在养殖船舱里一共还剩39只海鸭,有21只海鸭的羽毛是换成全然的奶油白。海贝把它们一只一只提溜到亲水平台。 这一侧的海域铺了渔网,仅有拐弯处的一角完全贴着水面,底下的一层渔网全然沉下水面,最深的一处能有一米多深。 海鸭在亲水平台上踌躇不前,海贝上前一个个把它们扔进水里。下水的鸭子游得非常丝滑,有几只还当即试着下潜。底下兜着的那层渔网网眼也不算大,海贝完全不怕这些鸭子被水中的猛兽叼走。 这一侧的水域没有养殖什么鱼苗,只有偶尔钻进来又钻不出去的一些海鱼,这些海鱼的个头大到海鸭完全吃不下,又小到不足以伤害海鸭,只能成为海鸭追逐嬉戏的玩具。 可能因为海水的温度不够暖和,大部分海鸭们只游了十来分钟就陆续爬上亲水平台,还非常自觉得自行往船舱里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0 首页 上一页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