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运了30趟左右,就再也不想动弹,虽然船舱里还有不少泥巴,但体力已经完全跟不上。 泥巴块堆在下面,稀有食物套上两层包装放在最上面。渔网重新装回到无人机,无人机很快启动飞到对面漂流船。 大概仅过了十来分钟的时间,无人区就拖着一个普通渔网重新飞过来,物资连带渔网直接放置在最高层甲板,无人机飞回,漂流船1313564也转向离开。 海贝高兴想,又收获了一个完好的渔网。
第123章 漂流基地留下的渔网很大,但里面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一共只有两样,一样是洗得干干净净白生生的藕节,一样是银白色的金属罐头。 金属罐头上并没有包装纸,裸露着最原始的样子,凌乱得装在渔网里,其中一罐上面贴着一张白纸。 海贝先把白纸揭下来观看,纸上写了几行字。 “储存方法:取干净容器,洗干净鲜藕,注入干净清水没过鲜藕,清水三日一换,此方法可储存30天左右。 罐装藕粉未开封可储存一年,开封后请尽快食用,结块后不可食用,有毒。 莲藕芽苗可尝试使用天降淤泥种植。藕苗可食用。” 漂流船对自己所交换的物品交代得非常详尽。 不管是鲜藕还是罐装藕粉的储存期限都比一般的罐头要短,最重要的是那句结块后可能有毒。 为了避免罐装的藕粉放过期,海贝决定等会儿在罐装藕粉盒子上做好时间标记,因为不知道现在的具体日期,可以标记个“元年冰封初期”。 鲜藕和罐装藕粉分别装在两个小型尼龙渔网里。海贝先把鲜藕拎出来颠了颠重量。 可能考虑到鲜藕的储存时间有限,漂流基地给出的鲜藕非常有特色。 装着鲜藕的渔网大概有60斤,里面的藕大致分为两种,两种藕的区别在视觉上就很明显。 有10斤的藕白白胖胖,藕身有海贝的手腕粗细。这种藕大多都被劈成了单节或者两块连在一起,这10斤应该属于可以直接拿来食用的种类。 考虑到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腻味,10斤鲜藕吃一个月非常合适。 剩下的50斤藕都比较细,仅有海贝手腕的三分之一粗细,瘦瘦长长的好像完全没有长成。 但这些细藕都没有劈断,好几个藕连成一节,关节处都长有明显的绿色芽苗,这应该就属于可以尝试淤泥种植的芽苗。 一下子就给出50斤的芽苗,感觉漂流船1313564在鼓励自己也种植莲藕。 不过也可以理解,连罐装藕粉的储存期限都偏短,怎么想都是发展种植才能长长久久有藕吃。 不管是粗粗胖胖的鲜藕,还是长满绿芽的细藕,表面都有一层湿漉漉的水渍,显然也是刚出水不久。 海贝先把这些鲜藕搬到种植室,然后立即回转去搬罐装藕粉。 罐装藕粉的金属罐是最常见的圆柱形模样,一罐的重量仅有一斤,使用拉环金属管封口,最上面还有一层半透明塑料扣盖。 晃动金属罐听不到什么声音,显然里面的藕粉装得很满。 一网金属罐全部搬到中央船舱,海贝取出黑色记号笔在其中一个素面罐身上标注时间,一边标注一边查数个数。这些罐头都堆在一起,只要标注一个就足以知道其它。 海贝在搬运物资的时候就觉得两个渔网的重量差不多,数完后里面果然也有60罐的藕粉。 这么多的藕粉感觉一年的时间完全吃不完,还是趁着保质期还比较长尽早交换出去,若是结块就太浪费了。 标注好日期的金属罐连带渔网储存到中央船舱的底仓,接下来是去种植室处理新得到的鲜藕。 拥有足足50斤的芽苗可供实验,海贝打算在不同的船舱都种一点t试试,每一类船舱都种上三分之一。 首先就是专门的种植船舱,清理出几个种植箱,以淤泥填充,再灌注足量的海水,以手掌辅助埋入芽苗。 种植在一层水池区域的则要麻烦一些。海贝须要先清理出一个水池。好在大部分水池里养殖的都是淡蓝色小鱼,这种鱼没有什么攻击力,直接用网子把里面的鱼捞出来转移到附近水池就可以。 水池里依旧是填上淤泥,这次的水不必灌注太多,以免漾出的泥巴水弄脏一层船舱。专门整理出来的水池变成泥泞的沼泽,然后把莲藕苗埋下。水池里的泥巴比较粘稠,轻易不会被颠出水池。 最后就是考虑种植到最底层水仓的莲藕苗。 底层的生态比较复杂,水也比较浑浊,海贝并不想潜下去。 海贝选择了一种比较偷懒的方法,泥巴块重新打碎,加入水搅拌直到可以成团。粘稠的泥巴包裹住瘦弱的藕节,裹成一个胖球。 海贝松手任泥巴团缓缓坠落水底。 这些种下去的莲藕苗能存活多久完全只能看运气,海贝完全不具备养殖这本东西的经验,一切只能摸索着来。 活完泥巴,身上不可避免地沾染到许多泥巴点,好在不管是防水服还是橡胶手套都很容易冲洗干净。 接下来就是处理可以吃的鲜藕。 仅有10斤的藕节,完全可以储存在储水桶中,如果不放心使用打上来的海水,还可以使用凉白开侵泡。等这些莲藕吃完,使用过的储水桶还可以洗干净之后再盛放其它东西。 海贝取了一节莲藕尝鲜,可能因为芋泥也不是非常容易获得的物资,所以这些藕的表面清洗得非常干净。 莲藕切成薄片,先下到热水中快速焯烫,捞出泡进冰冰凉凉的凉白开,以如今的温度,凉白开和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没有多大区别。 冰镇过后的藕片只要再撒上鱼露调味就可以吃起来。 薄片入口爽脆冰凉,“嘎吱”“嘎吱”的咀嚼音每一下都敲击在心鼓。脆生生的藕片仿佛自带着清凉buff,清新的感觉从口腔一路蔓延到肠胃,整个消化系统都仿佛得到了新生。 在连着吃了两顿红烧鱼肉后,一碗凉拌藕片就像炎炎夏日的一捧清泉,洗涤了身心的所有疲惫。 一节藕全部吃完,感觉意犹未尽,海贝克制住了再来一块的念头,毕竟现在的温度委实低,吃太多凉食容易肠胃感冒。 接下来的时间是去种植室给幼苗分箱?还是继续再开点盲盒? 正坐在新得的靠背椅上犹豫不决,眼前的控制台上又出现了新的漂流船只的踪迹。 新出现的漂流船与上一个漂流船只出现的位置不同,但如果按照它原本的航向,依旧只与海图擦过一个边角。然而新出现的漂流船很快改变航向,向自家漂流船驶来。 漂流船41386552同样没有任何信息传来,显然也没有通讯设备。 海贝依旧提前到顶层甲板等待。 远处出现漂流船41386552的身影,这艘漂流船与海贝之前见过的所有漂流船的造型都不一样。 它是一个夸张版的东西大鲸鱼的造型,除了涂色是熟悉的胶质绿色,其余的地方都神似卡通化的鲸鱼,只不过它的大小要比真正的鲸鱼要大得多。 对面的漂流船目测有四十米左右,露出水面的头部和没在水中的肚子都非常鼓,露在外面的部分全部被一层绿色的软胶质覆盖,远看就像一条真正的鱼,完全寻不到甲板和船舱的踪迹。 鲸鱼的两个侧鳍和尾巴的一部分沉在水中,不过看这几个部位不停涌动的白色泡沫,这艘漂流船的动力系统应该就在这几个地方。 鲸鱼形状的漂流船越来越近,海贝发现鲸鱼胖大的头部比预想中的还要高,大概有三层船舱的高度,而头部眼睛的部位就是这艘船露在外面的窗户。 最终这艘漂流船在两、三百米外的距离减速,和自家漂流船改为同一方向漂流。 海贝好奇地紧盯,猜测无人机会从哪里出现。 刹车缓速的鲸鱼船鼓起的头部,仿佛是用来喷水的位置的顶盖缓缓打开,像是撑开了好几节金属伞架,露出最中间的空间。 一个大概有一米长的无人机拖着一个金属渔网从滑开的顶盖中飞出来。 海贝缓缓张大嘴巴,感叹着自己见识少了,原来海上不止有各种原始漂流船,还有这样高科技的存在。 海贝甚至很难想象自己驾驭这样一艘漂流船而不出岔子的模样。 虽然漂流船413865521很厉害的样子,但是代入一下自己,高科技也很容易成为灾难。 这种船上肯定布满了各种机械开关线路铺设,若是哪天哪个零部件坏了,鲸鱼头顶的出入口无法打开,海贝无法想象怎么突破船体的钢筋铁骨离开船体,若是哪天通风管道出现问题,这艘漂流船可是除了两个眼睛位置的窗户再没有其它天然平台可以通风。 想要驾驭这样一艘外表酷炫的漂流船,仅仅掌握船体的基本维护是完全不够的,怕是要有手动拼出一艘新船的能力才可以。 海贝叹为观止,越发好奇对方会传送什么样的信息。 无人机依旧是降落在顶层甲板,这次的无人机是个缩小版的飞机的形状,它的机身两侧用喷漆描绘出两组文字,分别是“收各种”和“出各种”。 果然很有个性呢,海贝暗叹。 海贝从这两组文字中体会出一种游刃有余,一种“什么都不缺”“随便换点玩玩”的潜台词。 行吧,那就换点玩玩吧。 海贝从无人机上取下渔网,挂到自家护栏上,然后跑到船舱中整理交换物资。 首先自然是葡萄酒、白酒和蜂蜜各来一瓶。交换完这次,只要再交换三次,葡萄酒就可以成功清空。 基础的食物和燃料对方应该都不缺少,海贝又取了一个新的塑料袋装上一盒未拆封的香薰蜡烛,然后又另取一个袋子塞上了两个鸭蛋,一包牙线,两罐牛肉拌饭罐头,两罐藕粉罐头。 再就是自己新得的鲜藕单独用塑料袋包上两节, 最后再用三个大号黑色塑料袋套在一起,用干燥的淤泥垫底,从水池里捞了两节莲藕苗装上。 算一算,东西虽然有点少,但应该还算是有点新意,就是不知道能换回什么,海贝满怀期待地看着无人机飞走。
第124章 无人机再次飞回来的时候,机身底部坠了一个暗银色金属丝编织的渔网。 渔网的网线在阳光下反射着独属于金属的冰冷锐利的光芒。渔网看起来不大,坠在无人之下也只有一米左右高。 无人机盘旋着降低高度,然后渔网脱钩,落在最顶层的甲板。 无人机径直返航,鲸鱼形状的漂流船的顶盖再次合拢,合上的顶部位置看不出任何缝隙,大鲸鱼转向离开,速度并不是很快,海贝得以再继续观察。 覆盖着软胶层的鲸鱼转过身露出它的尾巴,这个尾巴的后半部分完全没在海水中,无数的白色浮沫从那里漂散,但海贝并没有从那个位置看到强力水柱。这个鲸鱼船除了两个做成眼睛的窗户的位置,看起来就是完全密封的状态,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0 首页 上一页 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