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春朝。 春朝此时已经泪流满面,瘦弱的身子疯狂的挥舞着战旗,嘴巴里一直喊着:“我是北齐一个普通的百姓,我也有父亲和哥哥,我的父亲和哥哥也是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我为他们骄傲……” 宸国将军看了一眼战场,北齐现在士气高涨,一个个士兵杀红了眼,即便伤痕累累也要带要扑上去咬下宸国的人一块肉来。 谢家军赶来时,看到的是一圈的士兵尸体,全部围在李漓慕的尸体周围。 李漓慕倒在血泊里面,面容一如既往的平静,只不过眉间还带着一缕愁。 李漓慕从来不觉得,公主自刎是一件值得赞颂的事,那是一个国家无可奈何的悲痛,是一个国家发出的哀嚎声。 她临死只是想着,公主自刎这种事,就从自己这里消失吧。 她告诉春朝:“不要把我怎么死的记在史书里面。” 不管北齐最后还在不在,她知道世道对女子多有多严坷,那些文人墨客对女子要求有多高。 她不希望,自己这种逼于无奈的行为,最后被后人曲解赞颂,然后强行加在后世公主的身上,成为落在女子身上的一道枷锁。 谢无丞一阵头晕目眩,问旁边的薛南音:“我,南音,我来晚了。” 薛南音默不作声,目光只是一直落在李漓慕身上,将那个眼眶中的泪花憋了回去,有些不敢去碰李漓慕的尸身。 谢芸扎着高高的马尾,手中拿着长枪,扭过头去:“让公主安息吧,接下来,咱们要应对的比他们这一战更加残酷的战争。” 她排行老二,曾经跟着谢老将军上过战场,是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在谢家被抄家时。 谢老将军让她不要恨唐染,还告诉她,唐染会让她活着,让她一切听从唐染的安排。 谢芸说不恨是假的,可是她还是一直记着自己父亲的话。 当初她被带到了偏远地区,让她暗中练兵时,她几乎是以为唐染想要起兵造反。 她甚至觉得唐染真是天真,他们俩有着深仇大恨,她做梦都恨不得杀了他,怎么会为唐染这个奸臣做事。 他们谢家,铁骨铮铮,才不会贪生怕死。 父亲让她活着,可是她决不是那种贪生怕死的人。 唐染早有预料,将谢老将军的亲笔信给了她。 看完信以后,谢芸沉默了。 后面,她的三弟也被送过来了。
第457章 奸臣篇:昭昭明月,独饮清秋49 谢芸面无表情的看着战后清点的数据,那一个个数字,如今已经让她麻木。 一阵风吹来,房间陷入了黑暗。 她就这样坐着,直到副将推门进来。 副将一边将烛火重新点燃,一边开口道:“公主的遗体,明天一早运往京城,条件有限,天气又越来越热,只怕到的时候,已经有异味。” 谢芸轻轻嗯了一声,她看似平静,却被摇动了心底的那一潭水。 李漓慕的死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谢芸对皇室并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对这些娇滴滴的公主更是从来没有放在眼里过。 她平等的瞧不起那些只知道管家刺绣相夫教子的女子,瞧不起她们为了那点荣华富贵,去小心翼翼讨好那些男人。 她看过黄河,看过大漠,见过最壮观的残阳落日,感受过敌人血溅在脸上的感觉,感受过挥刀时的力量,她也去过那繁荣的二十四桥,看过阳春白雪,看听到过胭脂河畔的温声细语…… 她看过太多太多旁人没有看到过的风景。 她有太多想要追求的东西,情情爱爱对于她来说,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 所以她不能理解,不能共情那些人,但是不妨碍她能帮则帮。 不妨碍她出手教训那家暴妻子,宠妾灭妻的纨绔子弟,也不妨碍她给那喜欢毁人清白的贱男渣女两刀,更不妨碍她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帮那些女子擦眼泪。 谢芸处理完手中的事,又写好了军报交给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她去看了李漓慕的遗体。 李漓慕这人,谢芸不了解,谢芸只知道她体弱多病,从小到大一直吃药,被皇帝皇后捧在手心里疼着爱着。 谢芸目光勾勒着李漓慕的五官。 她想,可惜这人活着时,自己和她不认识,没有成为朋友。 看着这么瘦,真让人心疼。 唐染得知李漓慕自杀祭旗消息后,神色一阵恍惚,仿佛灵魂出窍了一般,被旁边李温卿摔在地上发出的清脆响声,又重新拉回了体内。 李温卿脸色煞白,扯了扯嘴角,想要说些什么,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四周沉重得可怕,过了半响,李温卿才找回声音,开口道:“她,” 她使劲的咬着嘴唇,直到鲜血蔓延,最终只能像悲鹤发出一声悲鸣,用手死死的压住心口,却依旧觉得整颗心像是被人用手攥紧,疼得她生不如死。 她想问问自己的姐有没有什么遗言。 想问问那一场战事。 想问的太多…… 可是一句话,也问不出来,只能任由眼泪狂飙,像游魂一样听着。 李温卿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宫的,不知不觉走到了李漓慕住的地方。 太后一个人坐在地上,眼神空洞麻木,听到脚步声回过头去,轻声开口道:“小十来了呀。” 李温卿走到她的身边,望着她头上的白发,心酸的厉害。 “母后。” “哀家没事,以漓慕的性子,绝对不会苟且偷生。” 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让太后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被挤爆了。 她为自己的女儿骄傲。 又觉得悲哀。 她轻轻叹了口气,继续道:“这一切都是命吧,是漓慕的命,是生于帝王家的无奈,希望她来世能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平平安安长大。” 李温卿心头越发的苦涩,明明最难过的是眼前的人,但是她却反过来安慰自己。 太后又道:“她比我和先帝想象中的勇敢,是我们平日里太过于小心翼翼了,反而让她失去了许多的快乐,是我们亏欠了她。” 李温卿头一次感受到那一句,爱是常觉亏欠。 太后拉过微微走神的李温卿,目光柔和的看着她,轻声道:“母后没有多少日子了,温卿,你性格谨小慎微,聪慧又懂得隐忍,从来不沾惹那些是非,但是母后知道,你对北齐的心不比你哥哥姐姐少,现在外面,对你已经有许多不好的骂名。” 李温卿惶恐摇头,眼底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害怕,慌忙开口道: “母后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北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傻孩子,才刚夸完你聪慧,怎么这时候犯糊涂了,你虽不是我所生,却也是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的。” 太后知道李温卿所有的事,甚至还跟着参与了李温卿和唐染一起组织的唐氏骗局。 李漓慕死了,她也没了活下去的希望。 太后温柔的看着李温卿:“你父皇是人人唾骂的昏君,我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相伴数十载,久到很多记忆都快忘记了,一个妖后的名声也说得过去。” 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她不想自己这个女儿再背负骂名。 唐染是男子,背负骂名已经这般艰难,未来更是生机寥寥。 更不要说李温卿这个公主,触碰了那些人的利益,那些人绝不会管她是不是公主,会扑上来撕咬她的血肉。 太后不怕李温卿死。 怕的就怕李温卿未来生不如死,连死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她要背着所有的罪名走。 她知道这段时间,李温卿的名声已经摇摇欲坠,虽然还没有超过唐染这个奸臣的名声,可照这样子发展下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遗臭万年。 太后看着李温卿,眼里带着一抹温情,偶尔有些恍惚,似乎看到了自己当成眼珠子疼爱的李漓慕。 她忽然觉得,那个漓字取得不好。 是他们做父母的错,没有为孩子取一个好字。 太后回过神来,看清眼前的少女, 李温卿这段时间,经历了好几次暗杀,要不是命大,只怕早就死了。 李温卿声音哽咽:“我没有了,我什么都没有了,母后,我什么都没有了,现在你也不要我了吗?” 她又何尝不是把太后当成母亲来看。 那一句母后,喊的绝不是一个称呼。 李漓慕死了,太后也活不下去了。 她肉眼可见的瘦弱下去。 不过才短短几天,已经病入膏肓。 她说她在等,等见自己女儿最后一面。 唐染进宫见到她时,几乎认不出这个形容枯槁的女人。 “唐染。”太后也看着唐染,由贴身侍女搀扶着,慢慢朝前走:“陪哀家去御花园走走吧。” 唐染默不作声的跟在太后身后,忽然见她停下了脚步,抬头望去,只看见她停在了一簇开得正好的花面前。 太后面露伤感:“御花园中的花无不名贵,这不起眼的乡间野花,还是当年漓慕和她的姊妹在路旁挖的,先帝特意在御花园弄了一块地,给她们种花搭秋千。” 野花这事唐染没有参与,不过一旁的秋千,却是当年他跟着亲手做的。 那时候皇帝年轻,皇后雍容华贵,就连唐染的父亲也还活着,几人站着不远处看着那几个孩子,时不时传来几声哈哈大笑。 唐染的眼里也带着一抹怀念,搭话道:“没想到这些事,太后都还记得。” “大概是人要死了,以前模糊的记忆,现在反而历历在目,总觉得昨天才发生一样。”太后也丝毫不避讳这些,伸手去摘了一朵野花。 她笑道:“就像当初你不过小小的一个,性格还有些莽撞,如今已长这么大了。” 现在的唐染身姿欣长,面如冠玉,褪去了几年前的青涩,身上的权威越发的浓重起来,一个极具压迫性的眼神就能让人大汗淋漓,让人又敬又畏。 太后和唐染的父亲是旧识,仔细算算,还有些搭的边的亲戚关系。 不过这京中的关系若真要理清楚,除了那些刚刚考上来寒门的学子,其余的无不沾亲带故。 太后找唐染来,本身就是为了聊聊天。 很多事,也只能和唐染聊。 太后身体不好,却倔强的去了先帝夏日最爱乘凉的亭子里,便让侍女下去。 太后收起一瞬间的睹目思人,就和唐染絮絮叨叨的聊了起来。 最后,她开口道:“苦了你了。” “是我们太过自私,将北齐所有的一切全部压在了你的肩上,唐染,这是整个北齐亏欠你的,也是我李家这辈子也还不清的。” 唐染神情平淡:“这一切,都是唐染的选择。” 他爱北齐,爱脚下的这块土地,爱这块土地生长出来的每一粒种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9 首页 上一页 2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