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无限流派
收藏  反馈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作者:蒙娜丽鹅   状态:完结   时间:2024-04-06 02:10:04

  【然而,金人占领北方后并没有积极发展、安抚百姓,而是将汉人奴役化,极重的赋税让百姓们苦不堪言,这种情况下,农民起义自然无法避免。】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近来嬴政想要做出改变得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其中一项就是减免赋税和徭役。

  为了维护大秦国威,嬴政和李斯一直坚持着秦法绝不更改,在面对他人怀疑之时,嬴政只能用更加强硬的手段让对方屈服,或者是用泰山封禅等方式让众人信服。

  而此条道路显然只是治标不治本。

  其实赋税徭役重,他又如何不知?

  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试上一试,他心中已经做好决定,现在咸阳一试,若有许多外地的人前往咸阳,那便扩大范围。

  而行此事的说法他也已经想好了,一切都是天定,包括以前的那些事情,如今的巨幕亦是上天对他的指示。

  他就是天命之人!

  【辛弃疾顺势组建了一个两千人的队伍参加了当时的一个抗金起义首领耿京的起义军,在里面担任了掌书记,类似于秘书长的职位。】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听闻此言,李白和杜甫皆是心中大震。

  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吗?

  虽然如今安史之乱还没开始,可当他们听到有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也从未想过可以组织队伍对抗敌军。

  尤其是李白,他是会剑法的,他可从未想过这条路。

  哪怕只是杀掉一个敌人,也不可能到最后遗憾而终。

  【当时耿京等人起义并不是想趁乱起事,只是想赶走金人而已,所以辛弃疾劝说耿京归附南宋,获得南宋的支持能更好地抗击金廷。后来耿京就命辛弃疾等人南归办此事,这次赵构并没有掉链子,他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且给耿京、辛弃疾等人官职以求更好地抵御外敌。】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掉链子?

  赵构从来没听说过这词,他瞥一眼众人,发现众人也是一脸的疑惑。

  但根据后面的意思,当不是在贬低他,是好话。

  不过说这次没有掉链子,那就是先时掉过链子。

  赵构有些烦心,本来就许多人对他不服,如今定然愈发严重了。

  若是有更好的人选,恐怕他们也不会拥立自己为这个帝王。

  巨幕如果未曾出现,他还可以偏安一隅,可如今却是不行了。

  他得让他们刮目相看才能守住这江山。

  【然而,有时候命运就是充满了戏剧性,辛弃疾满心壮志,回去之后,却发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出卖已经殒命。】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说到此事,辛弃疾依旧气愤不已。

  当初若他没有南下,说不定悲剧也没有发生,耿京说不定不会死,而他自己也不至于在这朝堂蹉跎,若能多杀几个金人,哪怕永远籍籍无名,做一介白衣又有何妨?

  现如今,如同耿京那般的勇士还有几人?

  【辛弃疾一身侠气,他怒极,随即率领五十人突击金人几万人大营,活捉了叛徒张安国,而后再次南下被任命为了承务郎。】

  承务郎,一个八品小官。

  其实辛弃疾并不为这官位之小而悲哀,只是因为无法上阵杀敌而遗憾,更因为朝廷众人贪生怕死而痛心。

  【自此辛弃疾开始了他的南宋仕宦生涯,而他自己也因为此次壮举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

  【后来,辛弃疾曾经写下一首《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回忆此事。


第119章

  辛弃疾(小修)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再说起闯金营之事,辛弃疾依旧自豪,但若说高兴也没有。

  因为当时的怨恨直到现在还犹记心中。

  恐怕要真正地将那些金人完全地打败,他才能真正放下。

  【这首《鹧鸪天》大约创作于公元1200年,庆元六年,那时候的辛弃疾历经蹉跎,已经六十一岁了。】

  【他回忆当年之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当初年少,带着万千兵马旌旗飘飘,穿着锦衣的骑兵渡江南归冲破了敌军。当年辛弃疾带着几十人闯敌营后,而后带着叛徒张安国和上万义军摆脱金兵南奔渡过了淮水。】

  【后来张安国被处置,但宋高宗却没有抗击金人的决心,而且他担心起义军对他不利,于是义军就这样被他轻易解散了。】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岳飞如今在军中威望渐高,仿佛一切都进入了正轨。

  可他心中却很清楚,宫里边确实没有抗击金人的决心,如若不是因为有着巨幕让他们不得已这样做,恐怕如今还是会像先时那般。

  自古以来,起义军都是斗志最强的,由他们来对付金人是最好不过的了,而官家却轻易将他们打发,不顾国家危难,只顾自己的权力。

  岳飞叹息,可他又能做什么,他又不能做谋反之事,更不可能因为朝廷的不作为而放弃收复山河。

  而此时的赵构很没有面子。

  他的内心的脆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对方提及。

  可这没发生过的事情他如何会认,然而并没人因为这话给他一个眼神,所以他也无从辩驳,只能冷哼一声表示不屑。

  【“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娖(chuò),是整理的意思。胡?,是箭袋。金兵紧张戒备,夜晚也在整理银色箭袋,与之相反的,宋军却英勇无比,清晨就朝着金人万箭齐发,金仆姑就是一种箭的名字。】

  这是岳飞所期盼的理想状态。

  可事实是,金人没有那么窝囊,宋军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英武。

  如今看的就是金人更想占领南宋,还是他们更想收复失地了。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古人诚不欺人!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我”追昔叹今,只叹春风染不黑已经泛白的胡须。】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春风不染白髭须”,当真好句也。

  苏轼接受自己年迈已经不知过去多久了,他也时常会有时光易逝之感,然而,时光不可倒流,谁不清楚呢?

  他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有限的事情。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万字的平戎策没人看,只得向邻居换点实用的种树书。辛弃疾为了抗击金军,写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但是因为朝廷的不作为,没有溅起半点水花。】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他写的那些东西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最后都没能用得上。

  其实若是真能发挥作用,辛弃疾就是花费千倍百倍的时间他也愿意。

  他真希望幕中女子能讲解一下他的这两篇文章,让他们能看看自己的军事主张,若能对收复山河有用,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赵构轻咳一声,实在没办法再装死了。

  “日后若有此类论著呈上,诸位同我一起论其可用与否。”

  他都这般说了,众人还敢说什么,只能应上一句是。

  【整首词其实就总结了辛弃疾的一生,前期的气势如虹和后期的悲壮凄凉对比,冲突感极强,十分具有感染力,甚至有人评价此词是辛弃疾最有份量的小令词。】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短短几十个字而已,没曾想到竟就是他的一生。

  辛弃疾仔细想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说法确实也没什么错。

  他这一生做了什么呢?

  不就渴望出征而壮志难酬吗?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禅位于宋孝宗赵昚,赵昚比他爹稍微强上一点,他一度想要收复失地,重用主战派大臣,开始了宋室南渡后第一次主动北伐,一开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屡战屡胜,然而后来却因为主将们的各种勾心嫉妒,败给了自己人,南宋大败,主和派大批主战派北伐误国,孝宗下罪己诏准备和谈。】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在场诸人皆是一震,禅位,官家竟要禅位吗?

  如今他对权势的这种在意程度,任谁都不敢相信他是会禅位的人。

  而且重点是赵昚此人是谁,他们都是闻所未闻。

  但既然是禅让,又是姓赵,当还是赵氏皇室子弟。

  只是,怎么会……怎么会如此呢?

  别说是赵构,就是朝臣也都被这话给砸晕了。

  然而他们过了好一会儿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幕中女子后面的话。

  这个赵昚曾经主动北伐,虽然一开始屡战屡捷,可最后还是失败了,而且还是因为他们自己人失败的。

  一时间主和派和主战派脸色都好看至极。

  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流露出一种同样的情绪,惭愧,即便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上战场。

  可那些勾心嫉妒的主将在外代表的就是整个宋室朝廷。

  【第二年,辛弃疾在二十三岁时被调任为江阴签判,辛弃疾失望于朝廷茍安江南,写下了《汉宫春·立春日》,这是他南归后流传的第一首词。》】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心痛。

  当年形势一片大好,若是能一鼓作气,说不定如今宋室已然复兴了。

  可朝中人人为着自己,自上而下都是如此。

  若再不改变,所谓南宋亦危矣。

  【我们来看看他年轻时候的这首作品,“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这里的春幡是指宋朝时,女子在立春的时候插在发鬓的花、蝶等形状的彩绸。看到女子头上的春幡,才知道原来春天已经来了。“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虽然已经到了春日,但是莫名的风雨依旧让人感觉余寒未消。】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去年南来的燕子,今夜做梦或许又要梦到西园了。燕子指的是他自己,而西园应该是指的汴京城西门外的琼林苑。表达的就是他思念故国的感情。】

  这不只是辛弃疾一人的感想,南渡而来的官员、百姓几乎就没有不想回去的。

  那可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家乡啊!

  南方虽好,可终究不是他们的家。

  南方的春日来了,而他们的心却还身处北方的寒冬。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浑,完全,因为被思乡的情绪笼罩,完全没心思置办应节的东西,黄柑做的腊酒没有,更别提互相传送的菜品了。青韭堆盘的具体含义是有争议的,反正大意是立春时需要互相传送的菜。】

  别说是过节,平日里都像是行尸走肉。

  即便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

  即便他们仿佛都已经习惯了在这南方的生活。

  【上阕注重描写,其实是渲染氛围,而下阙就着重抒情了,“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我”笑那东风自立春之日起就开始熏梅染柳,让春梅变红,柳色染青。接下来一句更妙,春风不仅带来春天,还“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这句咱们解释出来并不能表现出其中的韵味,清风吹白头,“闲时”二字表示风来得十分随意,甚至是不知不觉,而时光的飞逝,年岁的增长不都是如此悄无声息的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