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无限流派
收藏  反馈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作者:蒙娜丽鹅   状态:完结   时间:2024-04-06 02:10:04

  【在这《梦李白》二首中,杜甫表达了自己对李白的崇敬与同情,表达了自己的失意,也表达了对战争后整个唐王朝社会的叹息。】

  【这后面的诗相对于他前面的诗句很显然都带了点悲壮,这就是在经历极大变故之后而产生的。】

  “砰!”

  李隆基桌上发出一声巨响,吓得周围的小太监匆忙跪到了地上不敢言语。

  说出来啊!

  安史之乱如何发生的,又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给他一个痛快!

  不过片刻,李隆基就冷静下来。

  作为一个帝王,他应该时刻保持威仪,他蓦地感觉自己确实不如从前了。

  不管怎样,即便如今的百姓对他怨声载道,他只要能杜绝安史之乱发生,就没人能再说他什么。

  “圣上,太真娘子问您,今日可要去?”

  李隆基抬眼,吓得传话的小太监一个哆嗦不敢再言语。

  【当时杜甫还写了一首被胡应麟作了“太白一生,具见于此。”之评价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首诗中有描写李白的佳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一看杜甫为李白写了这么多诗,前面什么“杜甫讽刺李白”的评价就显得可笑了。】

  【不过这首诗我们先不讲,等到讲李白的时候可以对应着来说一说,能够更好地理解。】

  李白:“???”

  好不容易听到要说自己的一生她就不说了?

  其他人也是一阵的可惜。

  但是女子此话却透露出很重要的一点,她要说李白。

  如此说来,每个朝代他不会只说一个人。

  许多魏晋、唐、宋时期的文人们心中又荡起希望,说不定要说到他们。

  【后来杜甫知道了李白被赦的事情,他又写了一首《天末怀李白》。即便是知道了李白没有出事,但这首诗依旧是充满愁绪的,毕竟流放之事对于李白的伤害已经达成,而更大的因战争带来的伤害仍在继续。】

  【这首诗是可以和《梦李白》二首结合起来看的,内容基本连贯。】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秋风凉飕飕的,不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信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到,还是担心这江湖上风浪大。】

  【悲秋从屈原起,千年之后秋依旧常作为悲的代名词,就这四句也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看到巨幕上那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屈原难以想象那是女子口中恣意畅然的李白。

  那样子直让他想起当初巨幕中呈现的汨罗江边的自己。

  再一观这诗句,那种悲凉之感,仿佛从千年之后传到了他的心里。

  然而,屈原明白,那大唐盛世后的凄凉远不止于此。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文人总是命运多舛,而那些魑魅魍魉最喜欢捉弄人,“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想必你和屈原应该有共同话题,一定会写诗与之共情吧。】

  【这第一句说得也没错,要不然咱们也不能有这悲情文人的专题了,古往今来悲情的文人太多,就整个唐朝就能找出一大堆来,像什么李白、李贺、李商隐、杜甫、韩愈、柳宗元……我说他们悲,没人能反对吧?】

  众文人:“……”

  韩愈看了这前面几位悲情文人,原觉得自己的经历算不得什么,原来在女子眼中,他也是悲情的吗?

  听女子的意思,这还是公认的?

  【魑魅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李白被冤枉的事,而屈原咱们不用说,被放逐死于汨罗江,听起来比李白还惨一点。】

  【杜甫不止在一首诗歌中写到屈原,我们看了他这么多作品应该也看出来了,他喜欢谁就会不吝赞赏,所以这首诗虽不是写屈原的,但是却借屈原写出了对李白的同情与肯定。】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原在为李白、杜甫二人的诗才而惊叹。

  可看着看着却越发为两人之间的感情而动容。

  虽女子提到李白的诗作甚少,但他已经能够想象李白在看到杜甫这些诗作时的感动。

  如今他和友人们尚能一处游乐。

  他该知足,也当尽力避免女子曾经提到过的那些让好友们死去的悲剧。

  【杜甫写给李白很多的诗,我们再看最后一首《不见》。】

  【这首诗也是杜甫在得知李白没事后写的,但是已经过去两年了,杜甫也已经搬到了成都,李白仍旧没有消息。】

  【“不见李生久”,开头实在简单,已经很久不见李白了,有多久呢,别看咱们这么一会儿就把李白两人的事情给说完了,但是这首诗作于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而他们上一次在鲁郡分别已经是745年的事情,距离两人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唐肃宗?

  谁?

  李隆基听到了什么?

  上元二年。

  假如上元是唐肃宗的第一个年号,那自己是崩于七十六岁?

  李隆基表情凝重,若是如此,好像还不错。

  【沧海桑田,两人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但杜甫对李白感情一直没变,哪怕他一直没有得到李白的消息。】

  李白也感触颇深。

  这杜二甫真乃他李白挚友也。

  他这一生交友无数,像杜甫这样对待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明年再相聚,定与之共饮三百杯!

  【“佯狂真可哀”,他佯装狂妄真是让人可悲啊。这一句就比之前的“飞扬跋扈”之句要贴切许多了。】

  【其实我们读李白的诗句也看得出来,他的很多洒脱的句子背后都有他壮志难酬的无奈,这个我们之后再细讲。】

  李白被人戳穿了心思,颇有些无奈。

  但叫人知道真实的自己也无妨。

  他是真的狂,这与无奈并不冲突。

  装也有装时,真也有真时。

  都无甚大碍。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这个杀不是真的杀,还是说的李白含冤的事情,而后一句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同情,也包含了他对李白有才能而得不到任用的怜惜。】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思维敏捷写了很多的诗,最后飘零至此还是只能借酒消愁。】

  【这两句很好地概括了李白的人生,酒和诗就是陪伴李白最长久的两样东西。】

  东晋。

  陶渊明看得有些感动。

  这李白与他不同,但又仿佛与他完全相同。

  有酒有诗,想来李白也应满足了。

  公元前744年,天宝三载。

  满足是不可能满足的。

  他的志向没有实现,这将是他李白一生的遗憾。

  不知巨幕一出,他能不能得到其他的机会?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匡山是李白以前读过书的地方,这地方正好在成都附近。这两句是杜甫对李白的美好的祝愿,希望李白能早日归来,希望李白能落叶归根,希望他自己和李白还能再次相见。】

  【然而,事与愿违,李白于次年病重去世,这两位伟大的诗人自十多年前鲁郡一别,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而杜甫颠沛半生,处处都留下了对李白的思念。】

  第一个大章送给李杜。

  没想到写了这么长。


第50章

  杜甫(小修)

  众人都没想到,两个伟大诗人的结局会是如此。

  哪怕就是再见上一面也不会让人觉得遗憾啊。

  所幸,战争还未来临,他们还有机会。

  巨幕中,女子的语气都沉重了些许。

  【鲁郡一别,杜甫前往长安,公元747年,朝廷举办制科考试,因为李林甫“野无遗贤”的闹剧,无人中选。】

  【自从,杜甫开始专注于投赠干谒,然而客居长安十年,积蓄越来越少,自己得政治理想也未能实现。】

  【在长安,他过得并不如意,所以在这里用“困守”二字。之前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我们看到了他在长安干谒不易的处境。】

  【除了不被认同之外,杜甫他还经常生病,我们之前说过他自小身体就不算好,在大约751年,天宝十载,杜甫给他的好友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苦楚,有点类似发牢骚,这里就很清楚地表现出了他在长安的困苦。】

  【“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赤县代指长安,长安城的那些官署里面有很多的所谓的英杰能人,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穿着狐裘、骑着快马,却不觉寒冷。对比之下,而“我”却饱受着苦寒的折磨,这把老骨头都不行了。“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不可能吧?

  李隆基不太相信。

  长安城如此繁荣昌盛,那时候还未有安史之乱,他能文识字如何会落得那般下场?

  定是夸大之语!

  自己得不到任用就开始贬低旁人。

  这语句中的嘲讽之意他还是看得出来的。

  他认为那些官员们软裘快马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只要他们可以为自己做事,比旁人享受些那又如何?

  都说为国为君万死不辞,可若没有一定的报酬,谁又能甘愿为人做事呢?

  【杜陵野老是杜甫的自称,杜陵是杜甫祖籍,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都是他的自称,大家看到的时候知道就可以了。】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这两句都是我们在讲陶渊明的时候讲过的典故,第一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①”表明自己真的很穷了。第二句是说的东陵侯卖瓜的典故,他这里是说的自己比陶渊明 和邵平还惨,至少陶渊明还能荷锄归,而邵平还能卖瓜,而他自己呢,豆苗在已经被荒秽取代,瓜也都裂开了。】

  【诗人在其他诗句中写到他这时候是有田地的,至于种豆、种瓜到底有没有我们不知道,而杜甫运用这样的典故,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当时的困苦。】

  东晋。

  陶渊明不信这杜甫能比他们还困苦。

  在那样的社会中就是去田里捡菜叶子都能活下去。

  但他很清楚杜甫与自己一样,所穷并非指身穷,而是心穷。

  要活下去很简单,要保持自己的本心而后实现理想地活下去,太难。

  【陶渊明用这两个典故的时候是为了让自己固穷守节、归隐田园,而杜甫就不同了,杜甫的重点在后面。】

  【原本如此穷困,该有的是朋友邻里的相助,而他得到的是什么呢?“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乡里儿童的典故依旧是来自陶渊明,就是讽刺那些为官的小人,而“项领成”出自《诗经·小雅》“四牡项领。”一句,表示大臣自恣。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那些官员们目中无人、鱼肉百姓,朝廷里的那些老熟人也都礼数断绝。总之就是世态炎凉。】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