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喊人到杨柳村拉废料,众人放下手头的活,拿收拾院子找到的尿素袋、绳子,骑车跟林北走。 众人运废料的时候,林玉章带着赵二棍生火做饭。 大家把运回来的废料堆在西南墙角,半面墙被堆满了废弃木料,饭也做好了。 林北在这里吃过了饭,带着孩子回五号巷。 第二天早晨,父子俩早早起了床,刷牙洗脸,抹好了香,林北拿着两盏灯笼走到院门口,林聪抱着小锤子跑到院门口,把锤子递给爸爸,从爸爸手里接过灯笼,林北从兜里掏出两枚洋钉,把洋钉钉在门楣两端,林北放下锤子,把林聪举过头顶,林聪把灯笼挂钉子上。 父子俩欣赏了一会儿灯笼,带着十袋糯米粉、五包白砂糖、六斤白芝麻去出租屋,林玉章拿着食材去做汤圆,林北带着孩子出了门。 今天是正月十五,手艺人没有因为过节而休息,他们或是坐在店门口,或是在后院忙碌着,一根普普通通的竹子,在手艺人手中变成箅子、屉子、簸箕、甑子、背篓、筐子、椅子、竹席、竹桌、柜子、床……林聪被爸爸牵着走,视线总是停留在路过的手艺人身上。 父子俩走进灯笼店,买了十盏大红灯笼离开。 两人刚回到院子里,林聪就被林南带去挂灯笼。 林北没去管他俩,寻着熟芝麻香味走过去,就看到赵二棍把熟芝麻倒入老式陶瓷蒜臼里,拿起捣蒜槌捣芝麻,一群人馋的流哈喇子,趴在桌子另一端,伸长脖子看,赵二棍一边叮嘱他们别偷吃簸箕里的熟芝麻,一边低头捣芝麻。 大家馋的很,怕自己忍不住偷吃,跑到屋后继续整理菜地了。 和面的林玉章见大家跑了,收回了目光。 赵二棍把捣成粉状的芝麻倒入搪瓷盆里,继续捣芝麻。 盆里的芝麻碎一点点增多,满的冒了尖,赵二棍又拿了一个盆,匀一半芝麻碎到这个盆里。白砂糖被他倒入芝麻碎上,橘红色的太阳升到屋脊上,撒了一层橘光在晶莹透亮的糖上,赵二棍拿筷子搅拌,美好的色彩像一道道流光携着芝麻碎起舞,赵二棍咧着嘴搅拌。他放下筷子,把两盆馅料放到一旁,把架子上的竹匾拿出来,撒了一层面粉,把竹匾放回架子上。 糯米粉不像面粉那样有韧劲,赵二棍是新手,包汤圆不会封口,即便他勉强封了口,汤圆总是出其不意裂开,为了不糟蹋珍贵的粮食,他老老实实生火烧水。 林玉章捏两下,就捏出一个面皮,面皮裹上芝麻,滚入虎口处,虎口张合几下,汤圆转了两圈,封口就合上了,双手交换颠两下,白嫩嫩的汤圆滚入竹匾里。 林玉章把一匾汤圆放入架子第二层,抽出最底下的竹匾,把竹匾放最上面一层,继续包汤圆。 水烧开了,赵二棍端走竹匾,把汤圆下入锅里,转身在竹匾上撒一层面粉,把竹匾放回架子里。 锅底的火烧的很旺。 赵二棍拿着大勺子抵着锅底,顺着一个方向滑动,防止汤圆粘锅底。 汤圆漂浮起来,赵二棍吆喝一声,大家拿着搪瓷盆冲了过来,赵二棍给大家打饭。 这锅有二十个人吃上汤圆,汤圆甜到他们心里。 没吃到汤圆的成员端着盆翘首以盼,等了半个小时,终于吃到汤圆,心里分外满足。 林北带着林聪排队打饭,吃到心心念念的汤圆,父子俩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林北要去礼品店,去之前跟他们说:“榴城街道空置的房子多,你们住这里,平时跟街坊多走动,也不需要打好关系,能聊天就行,探探谁家想卖房,如果钱够了,就把房子买下来。” 去年五月份,林北带了20人到市里打拼,曾告诉他们会带他们赚到钱,在市里买房,他们对新来的40人说了同样的话,60人只是把这句话当做美好的期盼,并没有认为会实现。昨晚,他们又告诉新来的成员这句话,新来的成员带着美好的期盼入梦,梦到他们在市里有了家,醒来面朝露出地平线的太阳微笑,在心里给自己默默打气,虽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市里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他们可以在家里修两层楼房。 正在吃汤圆、喝汤的人抬头,怔愣看林北骑车离去的背影。 他们敢想,同时又不认为自己所思所想能够成真,是那么的矛盾。直到这一刻,他们依旧不认为他们能买得起房子,也不敢想象有人愿意把房子卖给乡下人。林北相信他们在榴城街道住的够久,慢慢发现榴城街道的房子比金阳街道便宜了不止两倍,市民对榴城街道有着深深的偏见,他们会想‘嗐,城里人嫌弃这里晦气,我们是乡下人,整天灰头土脸,不怕晦气,可以捡便宜买一套房,在城里安一个家’。 在城里买一个有瑕疵的房子,他们才会踏实。 现在他们把林北的话当做一个鼓励,鼓励他们和街坊交流,融入这里,他们笑着埋头干饭、喝汤。 父子俩到了礼品店,给店铺挂了两个大红灯笼,林北带着林聪到隔壁找陆江河。 陆江河从食品厂拿了几十盒礼盒,分别寄给沪市的姑姑、深圳的合作商,刚刚姑姑打电话告诉他收到了迟来的新年礼物,小他十八岁的表妹骑着他送的小三轮车给她姑姑送礼,车身小小的,却能装两盒礼盒、一箱水果,小表妹骑得虎虎生风。他在深圳找厂子生产自行车,特意让合作的厂子给他做一辆小三轮车,车身上喷了红漆,他回淮市,从沪市中转,把车送给小表妹,小三轮车成了小表妹的新宠,原本最受宠的小自行车失宠了。 陆江河挂了电话,就看到一个小孩跨越高高的门槛跑进来,人还没站稳,就拱手:“叔叔,元宵节快乐。” 林北大长腿跨进去,扶正小孩歪倒的身子,小孩抱住爸爸的大长腿,倚着爸爸朝陆江河龇牙笑。 林北和陆江河聊了一会儿天,拜托陆江河给他留六台一模一样的电视机,父子俩又回到食品厂,在食品厂的大门上挂上了两个巨大的灯笼,林北拉了两根电线,在灯笼里装了两个灯泡。 林聪跑院子里玩,林北走进办公室打电话,约建房材料商到茶馆喝下午茶。 下午,大家在茶馆汇合,赵康、刘义海把他们的小舅子周航也带来了。 众人从林北卖货中寻找到了灵感,打算过完十五,安排业务员出门签单子,想要厂里的效益好起来,必须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 他们打算做出改变,心里却没底,林北打电话找他们喝茶,大家不约而同推掉其他应酬过来赴约。 今天茶馆的评书人说乞丐皇帝朱重八,朱重八是根正苗红的贫农,还是三代贫农,那年黄河泛滥,北方百姓失去家园,沦为流民,淮河沿岸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瘟疫、旱灾,元末百姓苦不堪言……评书人说到贫穷的朱重八无法给父母、血亲置办一身寿衣,找不到一块安葬他们的土地,茶馆的人泪眼婆娑,当评书人说:“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泱佯。”① 林北牵着孩子走进茶馆。 林北不知其深意,林聪同样不知。 早已在茶馆等候林北的众人看到林北牵着一个孩子走进来,朝林北招手,父子俩朝他们走过去。 林北没来的时候他们听评书,林北来了,他们和林北闲聊。 男人聚在一起,普遍谈政治。可能因为林北带孩子过来赴约,他们聊了几句政治,把话题转移到孩子身上,感慨国内现代教育起步晚,差了国外至少百年,说到最后感慨一句:“还是得送孩子出国念书。” 孩子找到信仰的前提下,林北不反对孩子出国。在林北心里,孩子找到了他们的信仰,无论他们飞的多高多远,不会走错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林北无意去改变他们,便没有参与这个话题。 众人聊了一会儿孩子,便说起了他们将要进行的改革。 他们想听一听林北的意见,林北想了一下说:“仅守着一亩三分地,即便深耕,亩产也只能增加百十斤,想要增加粮食数量,得租别人的地种植粮食。” 水泥厂厂长刘义海抓一把花生分给众人,问:“你的意思是把水泥卖到其他地方?” “我跟你说种粮食,你说销售水泥。”林北顿了一下说,“把怎么得到大量粮食的方法套用到销售水泥上,能不能成,你可以试试。” “可以尝试一下。”窑厂厂长陈良山若有所思道。 “也不能忽略深耕。”赵康说。 到底怎么深耕,怎么扩大销路,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 来茶馆前,林北到丽皇大饭店订了一桌饭菜。众人在茶馆坐了一个下午,直接去了丽皇大饭店。 饭桌上,林北和大家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 众人不解,林北卖礼盒那么赚钱,何必花费时间、精力建房子,和卖礼盒相比,建房子赚的钱压根不够看。如果说林北用差的建房材料赚大的差价,他们能够理解,但林北订的全是好的材料,这让他们看不懂林北。 他们知道林北的出身,也知道那些泥瓦匠和林北来自同一个地方。林北和其他人合伙开了食品厂,显然林北的事业重心放在食品厂上,他之所以没有解散建筑工程团队,会不会是给同乡一个出路? 因为如果林北解散了建筑团队,人心也就散了,他们单独在市里干,很快被本土瓦匠工排挤走,他们只能回家。 众人认为自己看到了真相。 林北不指望给人建房赚钱。他既然不图钱,总得图声誉吧。只有声誉一直好,他的同乡们才能在市里立足。 大家默默分析,自认为摸到了林北的底线,底线就是用真材实料建房。林北在建筑方面没有更高的追求,与他们而言,林北不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益,没有必要和林北维护好关系,但是林北在卖礼盒方面一枝独秀,谁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厂子效益一直好,他们相信这些年,该赚的、能赚的钱他们都赚了,他们总得给厂子、员工留一条退路,万一厂子倒了,可以把厂房和员工打包卖给林北,这也算给厂子和员工安排一个好的归宿。 众人默契的选择不跟林北弄虚作假,林北找他们采购建房材料,安排给林北发他采购的规格。 林北打点好材料商,确定他不在,这些生意人不会拿次的充当好的糊弄建筑工程队成员,也防着成员,一旦有成员心大了,动了坏脑筋,私下里联系材料商把好的建房材料换成次的建房材料,材料商会知会他一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61 首页 上一页 2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