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再继续逗她,而是问道,“我昨天下午才看到公众号里你的回复,你不怕他们误解你的意思吗?毕竟他们心中的老师是可以协助解决学科问题,也就是解惑。直接拒绝,我怕会起别的波澜。” 李豫摇摇头,“应该不会的。我第二条回复说明了缘由,也给出解决方案。如果他们真的误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知深浅的逞能,我实在做不出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总不能瞎说一通,误人子弟。这个公众号前天晚上到现在增加了很多读者,我更需要给自己上一道枷锁。不然一句不严谨的表达或者一篇不合时宜的文章,导致几千人被误导,才是我的罪过。我也不想浮名底下全是「思想的泡沫」。” 她继续解释说,“这个公众号初衷我之前告诉过你,以后还会沿着原来的思路来发表写文章,只是偶尔会推荐些与经济学有关的书籍或者书评。” 唐宋出谋划策说,“我想到一个绝妙的idea。你这个公众号可以改名字,就叫做: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经济学!” 李豫喝着牛奶,白了他一眼,“剽窃来的idea,科研上的大忌。” 他惊呼,“啊?谁是原创?” 李豫解惑说,“霓虹的两位作者写过一本书,中文译名叫《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改天我找来,让你拜读一下。” “你写公众号文章推荐吧,我看你的文章就成。” “不写。书要自己读,才是自己的,哪怕是闲书。” 51|第51章 唐宋原本打算在博士生学术论坛上围绕「如何规划学术职业生涯」展开分享,不过得益于李豫的坦诚,他有了更好的灵感。 只是近期找到他的非学术性活动越来越多,他作为学校和学院备受关注的新入职副教授和独立实验室的PI,各类论坛和学术研讨会都来找他参加。他可以推掉一两个,不能推掉全部的活动。所以,他趁着不太忙的时候,整理出来了适用于多个场合的演讲模板,包括不限于他以往研究工作以及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如何做好科研,以及博士和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等等。 晚上回到家,他对李豫说,自己居然在一天内弄出五个不同的演讲模板,差不过够未来一年的八成以上的活动使用了。 李豫先是嘲笑他糊弄了事,然后又询问,他现阶段是不是应该低调些。 唐宋叹口气,说,能推的都推掉了。毛院长和校长办公室找过来的活动,不能不参加。我们毛院长狡猾得很,每次找我干活儿都是为学生好的名义。刚回来那阵子是本科生的活动,现在是博士和博士后的活动,我想拒绝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他也知道现阶段过度曝光是双刃剑,但是过度清高又会显得格格不入。再者说,他也不是那类的性格,趁着精力还有,就当是加班吧。 李豫没再劝说,倒是主动说了一件怪事。“今儿中午去吃饭的时候,我和曹衍在学院办公楼门口,遇到一个拄拐杖的先生和他太太。俩人都衣着不凡,只是在玉兰树旁边站了好久,我们吃完饭回来,俩人还在。曹衍好奇问一楼保安,他们两个是等人还是来学院办事的?不管是哪一个,那位先生腿脚不便,总在门外站着也不是事儿。保安出去询问的时候,那对夫妻却离开了。” “他们会不会是校友,来学校追忆往昔呢?” “不知道。” 第二天,谜底揭开。学校的教育基金会昨天收到一大笔单笔捐赠,捐赠者是对夫妻。 李豫等不及回家与唐宋八卦,而是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和他打电话分享。“你敢相信吗?唐宋,那对夫妻向学校捐了五千万人民币和价值一亿的股票。他们放弃所有的冠名,唯一要求是资金要定向用于扶持青年老师的成长。为了培育未来的学术大师,也为了减轻优秀青年学者的后顾之忧,他们可真有眼光。这笔基金会设两个奖励,一个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一个是优秀教师奖。前一个要有优秀研究成果,学校基金委员会评审。后一个是教书育人方面有突出贡献,比如学校的十佳教师。我再努努力,争取两个都能评上。” 当然她的消息来源是曹衍,曹衍的消息来源不可考。 唐宋上午在学院也听到这笔捐赠,却是很少见定向扶持青年老师的大额私人捐赠。“我看行,总感觉这两个奖项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加油!” 李豫被他这么提醒,觉得奖励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这么说,我又要做白日梦了。我七月份做过梦自己功成名就后跑去西非搞援非建设。九月份做梦梦到自己论文要发表,可开心了。现在十一月又要做梦,梦到自己拿到两个奖励。哎呀,想想有些羞耻。” 电话另一端的唐宋看不到她的表情,不过也能猜个大概。他继续鼓励说,“羞耻啥。说明你的白日梦越来越接近现实,第一篇一级期刊的论文不是已经发表了吗?第二篇也快要出炉啦。现在要轮到拿奖励啦。再说,援非建设和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完美契合,早晚会实现的。” 李豫表示感谢的同时,也不忘鼓励他一下。“借你吉言呢。不过第一个奖励貌似你拿不成,它限定的是我们这批青年学者,你职位已经超标了。你争取拿到第二个吧。” “呵呵,我弃权。” “滚!” 周五晚上他们要在家里给傅从玉补过生日。这天下午唐宋提前下班去超市准备食材。傅从玉曾经在这个房子住过一年,房子重新装修后他还是第一次来。进门后看到屋里无处不在的女性用品,他瞧着唐宋问,“所以,今儿的饭局是官宣局?” 唐宋把一周前的寿星赶进厨房,毫不客气地指挥他做洗菜小工,“看你更想要哪个名头。生日宴还是官宣局?” 傅从玉说当然是后者,生日每年都过已经没意思了。 “那就是后者吧。李豫一会儿回来,她脸皮薄,你有啥问题可以多问我哈。” “行。我先问第一个问题。唐宋,你打算什么时候随小豫一起改口叫我哥呢?” “你梦里啥都有。” 李豫回来时家里什么都已经准备好。她不好意思地朝傅从玉道歉说,“我以为从玉哥下班过来会晚些呢。早知道的话,我早点下班了。” 傅从玉摆摆手表示没关系,同时告诉她自己已经提了离职流程,现在在做工作交接,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五能办妥离职手续。 她有些惊讶,上次两人见面还是中秋假期爬山那次。他十一假期跑去拍了夜空,不会回来就提离职了吧。于是她开口求证,“啊?啥时候提的?不会真要去做摄影师吧?” 傅从玉一一回答,“上周一提的离职,也不去做摄影师。我下周六开始给我爸做生活助理,正式开启007的工作节奏。” 唐宋帮李豫拉开座椅,示意她边吃边聊,“甭操心他了。以后他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 傅从玉辩解说,“我爸给我开的月薪只有我现在这份工作的五分之一,除去交通费,每月吃喝都成问题。” “你爸公司的薪资待遇没有竞争力呀!” “以后可以来蹭唐宋的,他不差钱。” 俩人声音同时响起,不过是各自吐槽各自的。 傅从玉看着他俩,说,慢慢来。小豫,你先来讲讲不差钱的故事。 李豫小声嘟囔说,“没啥。就是为了一个还没谱的基金奖励闹了点分歧。” 唐宋则爽快地把责任都拦在自己身上,“那个基金是专门为青年老师设立的,主要奖励和扶持助理教授。我有其他途径获得基金支持,所以不打算申请。是我的错,不应该不尊重基金和奖励。我还是很爱人名币的。” “我还在做白日梦能够申请到基金呢,他就已经考虑弃权了。”她也不是真的生气,也不是嫉妒,只是羡慕他有想要和不想要的权利。 傅从玉听明白了,他决定做裁判,“听懂了。的确是唐宋的错。虽然他有狗大户的资本和实力,也不应该高调得瑟。小豫说得对,我们以后要多薅他的羊毛。” 李豫赶紧说,“也不能怪他。毕竟我们只是为了一件还不确定的事情在讨论而已。这事儿没有对错的。” 傅从玉向唐宋挑眉,表情在说,这是在维护吧?所以自己拉偏架,结果只有自己掉沟里? 唐宋没理他,反手给李豫碗里夹了一片牛肉,然后低头继续给她剥虾。 李豫不想再纠结莫须有的话题,显得有点像俩人在讨论如果中了五百万大奖怎么怎么样。事实上,没有五百万大奖,即便有也一定不会落在他们头上。“从玉哥,你怎么回家里公司上班了?之前不是一直不愿意吗?” “我爸身体非常不好。我回去帮他一阵子,让他有机会休养。” “傅叔叔严重吗?” “严重失眠。” “那是应该休养。离开工作这个压力源,应该能好一些。” 他们在聊天时唐宋已经在李豫的碗里堆满了剥好的虾仁。傅从玉打趣道,小豫再爱吃虾也经不住这么投喂。 唐宋把手臂搭在她的肩上,说,“可以搭配着别的一起吃。” 傅从玉的一句调侃,唐宋的一个动作,让李豫瞬间脸红,她害羞了,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有种恋爱被戳穿的窘迫。 唐宋捏着她的脸蛋,“别害羞啦。该害臊的应该是傅从玉,从此以后他就是大电灯泡。” “小豫,你就不能这么早答应他,应该给他多设置些障碍。瞧他得意的样子,啧啧。” 她更加不好意思,唯有羞赧一笑,表情和以前傅从玉说唐宋追她的时候,一模一样。 傅从玉有意解围,不再打诨插科,一本正经起来,“我刚刚开玩笑的。你们能在一起,我特别开心。小豫,唐宋和我一起长大,别的我不敢保证,他的人品我是敢担保的。” 唐宋被感动的立刻给自己的好兄弟碗里夹了一只虾,带壳的那种。 李豫也从羞赧的情绪中调整出来,“你是他好兄弟,你的担保是无效担保,没有一点公信力。” 晚餐终于恢复到以前的气氛中,没了拘谨,没了害羞,没了尴尬。 他们是兄弟,他们是兄妹,他们是情侣。李豫年少时期的深情三眼,成了她和唐宋的秘密。犹如一场梦境,她深望,她失望,她的青涩与克制,被另一个人刻在心底。荒谬又合理。 52|第52章 十一月初喧闹不已的美国大选落下帷幕,李豫的论文在美国新总统出炉的当天完稿。她第一时间发给导师,希望能够继续得到他的指点。Larry在收到邮件及时看完文章,并与她视频沟通自己的意见。 交换完学术观点后,Larry这位久居美国的意大利人发表了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并建议李豫在关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要忽略背后的政治诉求。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8 首页 上一页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