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现代情感
收藏  反馈 

暗夜的曼陀罗

作者:李沐关山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3-27 18:10:02

  “不会了,绝对不会了!老婆,我发誓,以后绝对不会让你和孩子受委屈。”

  彭冬冬站起身,拍了拍手:“好了,既然事情暂时有了结果,我也该回去了。小曼,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赵楚,你记住,这不是结束,这是你重新开始的第一步。如果你再犯,我保证,这事不仅会见报,还会让法律找上你。”

  “谢谢彭记者,谢谢您!我一定会改,一定会好好对她。”赵楚站起身,连连鞠躬。

  彭冬冬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门口。杜小曼跟了上去,轻声道:“彭记者,真的谢谢您。这次是我第一次感到有人站在我这边。”

  “记住,任何时候,正义都不会缺席,关键是你自己要有勇气。以后如果再有问题,别犹豫,拿起电话。”

  杜小曼目送彭冬冬离开,关上门后,看向手中的保证书,虽然赵楚写下了保证,但未来的路仍然不确定。她能做的,只有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希望,同时做好随时告别的准备。

  而赵楚,则站在她身后,低垂着头,他握紧双拳,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彭冬冬回到家时,已经是午夜十二点多。他轻轻推开门,换下鞋子,尽量不发出声响。家里的灯已经熄灭了,贾琳显然已经睡下了。他到卫生间洗漱的动作很慢,像是怕打扰这一份夜晚的安宁。

  洗漱完毕后,彭冬冬却没有立即回房,而是转身走向阳台,轻轻拉开落地窗,任由夜晚的冷风扑面,吹散他身上的疲惫。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支,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烟雾在他的喉咙间打了个转,又缓缓地吐出,化成一片模糊的雾气,在冷风中消散。

  他靠在椅背上,仰望着夜空。今夜的天很黑,几颗稀疏的星星挂在天边,闪烁得并不明亮。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晚的画面——赵楚跪在地上的狼狈模样,杜小曼复杂的表情,以及那一纸匆匆写下的保证书。他握着烟的手微微用力,直到指尖的烟灰掉落,他才回过神来。

  “这新闻该不该发?”

  他喃喃自语,右手将烟按进烟灰缸,熄灭了最后一点火星。

  (未完待续)


第24章

  责任与烟火气

  【前言】在生活的夹缝里,我们常常徘徊在两种选择之间:揭露真相,还是守护人心。每个决定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承载着责任与使命,另一面却触碰着人性的柔软与脆弱。而当职业与家庭交织,现实与理想碰撞,答案便不再是非黑即白。或许,这世间最难的课题,不是去发现真相,而是去衡量,真相暴露后,是否每个人都能承受它的重量。

  秋夜静谧,只有远处的风声轻轻吹过,带走了些许凉意,也似乎带走了一部分他心头的沉重。

  这是他作为记者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无数个两难时刻之一。

  表面上,这只是一桩普通的家庭纠纷,背后却反映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将这条新闻报道出去,或许会引起社会舆论,推动更多人关注家庭暴力问题,甚至能鼓励像杜小曼一样的女性勇敢站出来。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可能对赵楚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虽然他厌恶赵楚的暴力,但今晚的悔过似乎又显得那么真实。

  彭冬冬掐灭了烟,将烟头放进烟灰缸后,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脑海里回响着贾琳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做记者,不只是揭露真相,还要思考这个真相的代价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

  他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自言自语道:“真是个难题。”

  于是,拿起手机,打开备忘录,开始记录今晚发生的事情。随着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他的思路渐渐清晰。他决定先不急着发稿,而是选择跟踪观察一段时间。

  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杜小曼家庭暴力案例观察记录:10月14日开始,持续关注赵楚是否践行承诺,杜小曼是否获得改善的生活环境。尽量保护当事人隐私,必要时选择匿名报道。”

  写完这段话,他点了保存,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手机。

  媒体的力量能拯救一个人,也能压垮一个人。他只能希望,赵楚真的会改过,而杜小曼,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属于她的光明。

  整理好心情,彭冬冬轻轻推开卧室的门。

  贾琳安侧着身躺在床上,微弱的夜灯在她的发丝上投下柔和的光。彭冬冬脱下外套,悄悄钻进被窝,静静地看着天花板,他能感受到身旁传来的温暖呼吸,心底却依然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他伸手关掉床头灯,闭上眼睛。然而,这一夜,他注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小黄把整理好的苏柏惠和家人采访内容交给彭冬冬。

  当他翻到其中一句话时,动作顿了一下——“无意间看到她的笔记本,全是涂黑的人,胸口上都插着一把刀。”这句话如同一枚钝钉,扎在他的心头,让他不禁皱起眉头。

  彭冬冬靠在椅背上,视线停在那段文字上,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他意识到,那些被画在笔记本上的涂黑人影并不是简单的涂鸦,而是一种隐秘的宣泄,是对某种情感的压抑,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内心的痛苦。而杜小曼呢?她的忍耐似乎延续了母亲的轨迹,从父亲的粗暴到丈夫的暴力,一再退让,一再妥协,仿佛将母亲未尽的命运继续演绎下去。

  如果杜小曼对赵楚的暴力再一次选择容忍,她那根撑着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终究会断裂。

  那一刻,他下定决心,必须阻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接着,他翻阅了另一份材料,是关于杜小曼母亲黄雪梅的采访记录,却只有零星的几句,支离破碎,像是散落的拼图。

  小黄站在一旁,观察着彭冬冬微微蹙起的眉头,犹豫片刻后说道:“组长,要不……我再去一次吧?看能不能多问一些?”

  “不用了,采访这件事,本质上就是在揭人家的伤疤,挖得太深反而不好。适可而止,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小黄点了点头,离开去忙其他工作,而彭冬冬坐在工位上,脑海中翻腾着昨晚发生的事,像未平息的浪潮。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将双手放在键盘上,指尖飞快地敲击着,将原本的稿件充实、补充,再次推敲每一个细节。

  突然间,他的脑海中冒出一个想法——这件事,妇联必须参与。只有让妇联介入,才能真正给杜小曼一份保护。想到这里,他马上叫来了小黄。

  “马上给妇联发一份采访函,我们一起过去。”他说道。

  小黄一边点头,一边迅速准备材料,不一会儿,便和彭冬冬一起出发了。在妇联的办公室里,他们得到了预期的帮助和承诺。这让彭冬冬稍稍放下了心,但也明白,这不过是迈出的第一步,改变杜小曼的生活远不是一两次干预能够完成的。

  回来的路上,彭冬冬脑海中逐渐勾勒出稿件的第三部 分标题。他决定从人性的角度切入,以最真实、最有力的语言呈现这段故事。他要让所有人明白,杜小曼的故事不仅仅属于她自己,还关乎无数个和她一样处在困境中的人。

  街道的光影在他的眼中逐渐模糊,而他的内心,却从未如此清晰。

  三天后,彭冬冬终于将新闻稿件整理完成。吃过晚饭,他拨通了杜小曼的电话,想了解她和赵楚的近况。电话接通时,背景里传来一阵阵呐喊声,听起来像是运动场的喧嚣。

  “彭记者,你好。”

  “你不在家吗?最近赵楚怎么样了?”

  “我在羽毛球馆呢,”杜小曼笑了笑,回答道,“赵楚在和朋友打羽毛球,我在旁边帮他看着随身物品。”

  听到这句话,彭冬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感到欣慰。

  如果他能够帮助杜小曼和赵楚从阴影中走出来,那么无论这期间有多忙多累,都是值得的。而这种改变,正是他最期盼看到的结果。

  “上次真的特别感谢彭记者。赵楚签了保证书后,变化特别大,好像又找回了以前的自己。这不,他现在不仅重新拿起了羽毛球拍,还主动做饭。刚才他煲了一锅汤,说是专门给我补身体的。”

  “听到这些,我真是太开心了。希望他以后对你会越来越好,生活也能步入正轨。”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从来没有奢求他大富大贵,只希望他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好好过日子。对了,他还去找了工作。说明天有一场面试,是在软件园里的科技公司。”

  “这可是好消息啊!”彭冬冬赞许道,“有工作的话,他的生活会更有目标,对他的状态肯定也有很大帮助。”

  “是啊,这次的机会,他也很重视。虽然还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但我觉得,只要他愿意努力,生活总会变好的。”

  “那就祝他明天面试顺利。行了,我先挂了......”

  “等一下!最后还是要谢谢你,彭记者。改天我请你吃饭吧。”杜小曼的声音里透着真诚的感激。

  “吃饭就算了吧,”彭冬冬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道,“事情已经有了好转,接下来的日子还是得靠你自己。记住,要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感情里光是一味地付出,迟早会让人累垮。”

  “我明白了。其实从你身上,我真的学到很多,尤其是爱护自己的道理。哎,要是我妈当年能遇到像你这样愿意开导、帮忙的记者,可能她就不会经历那么多事。”

  “别想太多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不过,我还是去见了你妈妈,还有……苏柏惠。”

  “你见到他们了?他们都还好吗?”

  “你妈妈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只是话不多,对我们也有些防备。但苏柏惠和他的家人倒是聊了挺多。他们都很想见你,毕竟好几年没联系了。”

  “我也很想他们。我会联系的,谢谢你,彭记者。”

  “行了,好好享受生活,好好过日子吧。”

  电话挂断后,彭冬冬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大衣,随手关了办公桌上的台灯。他总是办公室里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在同事眼中,他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一种难得的榜样。

  他抬头看了一眼窗外漆黑的夜色,轻轻叹了口气,穿上外套,缓步走向门口,把门带上的瞬间,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走廊里。

  新闻报道发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很快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热议。

  彭冬冬在报道中特意为当事人用了化名,杜小曼化名为杜佳,赵楚化名为赵和志。他觉得,这既保护了他们的隐私,也让故事本身更具普遍性。

  报道铺开后,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发表看法,意见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

  有人支持杜小曼,认为她选择帮助赵楚重新振作是大度的表现;也有人质疑,认为正是杜小曼的某些做法才让赵楚陷入了困境;还有不少网友站在杜小曼的立场上发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的表示坚强反抗家暴,不会忍气吞声,甚至有人留言说:“最坏的结果不过是离婚,千万别委屈自己。”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