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现代情感
收藏  反馈 

高屋

作者:ranana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4-03 06:10:02

  炒菜的女孩儿在大铁锅上盖上了大大的锅盖,转身蹲下去洗衣服。

  琳琅说:“超市门口坐着的男孩儿是你最小的儿子吗?”

  高瞻推着她说:“你去外面等我吧。”

  他这话音还没落下,男人就急眼了,跳起来指着门口往外撵人:“你们出去……你们出去!!”

  这时,那炒菜女孩儿在空中甩了下手,朝男人喊话,男人没回嘴,板起了板凳回了屋。女孩儿过来和高瞻他们说话了,她道:“既然人不对,那就这样吧……”她在衣服上擦手,“还麻烦你们跑一趟,打个电话就好了。”她送他们去了门口,再三说:“辛苦你们了。”

  琳琅走到门外了,想了想,还是问了她:“那是你弟弟吗?”

  女孩儿看着她,这一看就看了很久,就看得特别认真,半晌,她摸了下自己的脸,用力擦了擦脸,双眼遽然湿润,她一把握住了琳琅的手,上下嘴唇哆哆嗦嗦地,说:“妹子啊,请问……你今年多大了啊?”

  女孩儿的手湿漉漉的,琳琅的眼睛一下也潮了,鼻子酸酸的,反问:“你呢?”

  女孩儿的身子一颤:“我妹妹生下来的时候,我六岁……我92年的……”她的声音愈来愈涩,眼泪直往下掉。

  琳琅的喉咙一紧,伸手帮她擦眼泪:“你是她姐姐……那你还记得她吗?”

  高瞻递了包纸巾给她,琳琅没要,她摸着女孩儿的脸,摸到她温温的眼泪,听着她说:“她好小啊,生下来的时候好小,红红的,她哭得好大声,她哭得太大声了……就在家里……就在里面……妈没有熬过去……”女孩儿抽出一只手,自己抹了抹脸,挤出个微笑,“妹子啊,你知道吗,小孩儿哭得响是好事,说明在哪里都能活下去,真的,老人都这么说,真的,我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但是我觉得……我知道,她一定能过得很好,很好。”

  女孩儿拍了拍琳琅的手背。她要把两只手都抽开了。琳琅舍不得,抓着她脱口而出:“我能抱一下你吗?”

  不等女孩儿回答,她就抱住了她。女孩儿背着的孩子开始哭。

  她们分开了。

  琳琅往前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看,女孩儿把孩子抱到了怀里,她还站在门口看着她。她朝她挥了挥手。

  琳琅说:“我觉得她身上的味道好熟悉。”

  高瞻说:“可能是老倪的亲戚。”他问她:“还找吗?”

  琳琅一时答不上来,闷闷地走了一路,回到了车上。司机又开始问东问西:“这就办完了?这老倪家也有人找啊?”

  “嗯,对。”高瞻说,“回酒店吧师傅。”

  “诶,那要滴血认亲的人没来啊?”

  “没有,因为报告出来,没有血缘关系,那女孩儿就不来了。”

  “又是个女孩儿啊?是那女孩儿要找的?”

  “嗯……正好匹配上这户人家的信息,他们说之前丢过一个孩子,想找找。”

  “咳,老倪这人吧,你可能不知道啊,他和村干部有点关系,沾亲带故啊那是,计划生育这事根本抓不到他头上的,他就是不想养,结果生那么多男的有啥用,老二,老三跑城里也不知道干啥,根本不着家,剩下个老四,就刚才你们看到那个,活脱脱一混世大魔王,就一个大女儿帮衬着家里。要我说还是闺女好,你们美国那儿生男生女,生几个那肯定没限制吧?”

  高瞻看着琳琅,含糊地应了一声,问她:“你要不要睡会儿?”

  琳琅扭头看窗外,雾好像散了些。她咬着手指甲,摇了摇头。

  司机喋喋不休:“我也不是说这政策不好啊,那政策肯定是好的,肯定是符合当时的国情需要的,那时候根本吃不饱,生那么多孩子这也养不活啊,就是你看现在这个国情嘛,我们这也是和国际接轨啊,小高,你美国中国两头跑,你也知道吧,就是你选了一个地方待着,你就得配合,我看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也没个十全十美的嘛,起码在这儿走在马路上你说也不用担心被人给嘣了,你说是吧……那什么大选,你投特朗普了吗?”

  高瞻摇了摇头。

  “说实在的,特朗普毛病也不大,他就是个商人嘛,商人那肯定是追逐利益的嘛,你看他一上来就把什么都挪回美国去,就是创造就业机会,这逼得我们这里也得开始转型,我倒觉得不是坏事,咱们以后还是得走高技术高级路线,不能总给人代工啊,这特朗普这么一搞啊……”

  “可是孩子怎么有办法选择在哪里出生?”琳琅忽然说。

  “啊?啥?”司机扭头,煞有介事地看了她一眼,“小姑娘你说啥呢?咱们这儿讨论国家大事呢。”

  琳琅拍了下车门:“停车,我想下车,我不舒服。”她确实不舒服,头昏脑胀,那种反胃的感觉又涌上来了。

  她说:“要我选的话,我选择不出生。”

  司机没理会。她又用力拍了下车门,使劲摇晃车把手:“停车!!”

  司机这才刹车,琳琅开了门就跑了出去,站在路边吐了出来。高瞻追了过来。小面包车开走了。他拿了瓶矿泉水,和琳琅道:“我们走走吧,我和他说我们自己走回去。”


第23章

  琳琅没有动,拿过矿泉水瓶,用水漱了漱口后,看着高瞻问道:“什么走回去啊?你记得怎么走回去吗?”

  高瞻指着面包车离开的方向,抿了抿嘴,说:“好吧,那我现在去追他回来,没事,我打个电话给他吧,让他回来,这里还有信号的。”他拿出了手机,才要开屏幕锁,琳琅一把按住了他的手,翻了个白眼,咕哝了句:“For god's sake.”接着她便叹了声气,无奈地瞥了眼高瞻。

  高瞻很是无辜,直眨眼,拖着调子问她:“所以……你到底想怎么样?”他赔了个笑,细声细气地说,“还有,我们不是说过吗,在这里要讲中文。”

  琳琅又一叹,松开了手,移开了视线,又漱口,这次把漱口的水喝了下去。她撇着头,拿腔拿调地说:“看在上帝的份上。”

  高瞻哈哈大笑,踩着面包车车胎的痕迹走了起来,他闲话着:“昨晚电视台播了一部译制片,《乱世佳人》你看了吗?”

  琳琅跟上他,雾确实比他们来时散了许多,不那么厚重地挡住视线了,轻纱帷幔似的从天上垂挂下来,风吹过来,纱帐舞动,周围的一切稍露了下真容。近的地方全是才收割过的,只剩下半茬玉米根茎的农田,远处黄蒙蒙的,好像是另外的田地,也可能是天空。天上飘着很多云,看不到太阳。纱帐遮到了天上去。空气中隐隐携带着一丝焚烧东西的气味,可怎么都看不到明火或烟。

  琳琅在半空中虚划了个圈,一双眼睛仍在到处打量,到底是什么东西在烧,到底是谁在烧东西呢?

  她说了句:“你不觉得这里看上去很像美国乡村吗?”她嗅了嗅鼻子,问高瞻:“你闻到有东西在烧的味道吗?”

  高瞻闻了闻,摇头,看着前面说:“走回去应该不太远的,就当出来徒步吧,有信号还可以查地图,不至于迷路。”

  琳琅拉上了外套的拉链,一只手塞进外套口袋里,把嘴巴藏在了竖起的衣领后。

  “冷吗?”高瞻问她。

  “有一点。”

  “立秋了。”高瞻又嗅了嗅,抬起了下巴琢磨了会儿,“会不会是在烧玉米杆,周围的玉米才收割。”

  琳琅已经闻不到那阵焚烧的气味了,说:“我发现我们来来去去这几天,这里路上走的,种田的或者干什么的都是些老人,也有一些孩子,背着书包什么的。”

  “对啊,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

  “那这些土地以后会怎么样?如果种地赚的钱和打工赚的钱一样多,年轻人会回来种地吗?”

  “有时候城市里的生活比较有吸引力吧,可能需要周边的建设配合上来,学校,生活设施,交通……去外面看看也没什么不好的。”

  “是的,我喜欢他们愿意改变,愿意接受新的事物。”琳琅又伸手比划,低垂眼眸,踢了脚路上的一粒石子,黄土地踩上去好硬,起风的时候,一些黄沙会被吹起来,不常能看到石子,她道,“我们从小到大去同一个教会,听同一个神父布道,儿子,”她顿了下,看了下高瞻,动了下下巴,歪着脸,语音加重,郑重其事,“或者是女儿……”

  高瞻笑着拍了下她,也拉起了外套的拉链。琳琅继续说:“总之,他们继承父亲的农场,种玉米,养鸡,种果树,酿酒,养奶牛,做奶酪,他们这样一代又一代,确实,收入能负担他们的生活是一个因素,但很多时候,他们,老的也好,年轻的也好只是不喜欢改变,他们不喜欢调整自己去适应一些新的生活,新的事物,或者说,另外一种生活的形势,生活的环境,这可能是一种动物的本能,一群动物觉得外来的人总是带着入侵的想法,他们就要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就固守在自己的这个城堡,呃,或者说碉堡。

  “美国梦……这是他们的美国梦,然后,他们认为印第安人在做梦,墨西哥人在做梦,华人在做梦。”

  高瞻指向身后,惊奇地看着琳琅:“我发现是我太天真了,你知道么,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以为我再也不用和别人在聊天的时候讨论美国梦,身份认同,民主党,共和党了……”他摊了摊手。

  琳琅抖了下眉毛,看着他笑,高瞻抹去了脸上的讶异,也笑了出来,嘻嘻哈哈地说话:“人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是最敏感的,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是冒险家,对未知的领域都充满探索精神,即便这种探索精神存在,人又是很脆弱的,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只需要一点超出认知范畴的事情出现,一点打破他以前生活习惯的东西出现,就能将一个人完全击溃,只要一点裂缝,这个人的世界就会破碎,人是很容易的崩溃的,这种崩溃来临的时候,他们只想回家,如果已经没有家了,那就拼命去找一些让他们熟悉的事物,或者环境。”

  琳琅说:“哦,所以那些白人流浪汉喜欢让黑人和华人滚蛋,是吗?”

  高瞻笑了笑,没有回答。琳琅说:“我发现任何人,什么人种,什么文化,什么国家的人都好,遇到不想深入下去的话题就微笑。”

  “你不喜欢?”

  琳琅微笑。她和高瞻互相微笑着看着对方,琳琅先绷不住,摆着手,道:“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自己不属于任何地方。”

  她说:“你驾照上的地址,你护照上的签发地,你的护照,你的国籍……”她嗤了声,“我和美国有什么关系呢?它没有给我黄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我只是在那里长大,喝那里的水,喝那里的奶,吃那里的培根,吃那里的汉堡,说那里的语言,学习那里的历史,林肯,华盛顿,富兰克林,马丁路德金,卖猪仔,珍珠港,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她举目四望,“我和这里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和这里的人有一样的肤色,有差不多的样子,我会说这里的语言,我也学习这里的历史,唐宋元明清,八国联军侵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