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离过婚还有两个娃的农村女人竟然能够攀上中州首富, 还让铁树心甘情愿跟他领证, 可想这女人手段了得,不可小觑!
第233章 “在场的都是咱陕秦人,我就不说那蹩脚的普通话咧, 就讲咱当地土话,亲近些!” 所有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在她的身上, 此刻的江春兰没有任何不适和紧张, 脸上带着笑意, 可浑身散发的着一种让人不容置疑的威势, “话说的直白,要是有得罪各位领导的地方, 请大家看在我一个农村妇女没啥文化的面上, 不要生气, 要是实在气,我也没办法!” 江春兰说这话的时候特意看了喻天工一眼, 底下人的目光不敢大张旗鼓看向喻天工, 只敢用眼角的余光瞄着, 喻天工原来满是笑意的脸, 此时有些僵硬碍于面子但还是堆着笑, 谢荣景冷冷看着,身体往后仰在椅背上, 习惯性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扫了一眼喻天工后, 目光再次回到江春兰身上, 萧长茂作为在场最大的领导笑着挥手, “不可能不可能,在座可都是大肚量的, 江总放心大胆说,就算生气还有我在这呢嘛!” “好咧,有萧厅长这句话,那我就有啥说啥咧! 这场直播结束后,大家都应该知道, 之所以选定西镇巴朗村直播, 是因为我有个叫江果的小姐妹嫁在那个地方, 从中州出发,到陇州再到定西,这段路咱们就不说了, 到定西那天, 莫镇长为了让三辆车上的东西完完整整拉到巴朗村, 叫了十几辆三轮车,另外还有几辆是去隔壁村借的, 定西镇到巴朗村花了一个多小时, 直线距离如果开车的话可能就十几二十分钟的路程, 可坐完三轮车还不能直接到, 巴朗村建在高山陡崖上, 还要走上半个小时的上坡路, 我是洛门镇江家村人, 从小做惯农活,可就是我走这路腿脚也累得慌, 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面找活路去了, 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娃在家, 老支书带着人硬是用独轮车把我们的东西一件不落的运到村里。 寒冬腊月里, 村里人穿破衣烂衫,里里外外穿10多件也不暖和, 那娃娃们的手上长满冻疮,裂口,看着让人心疼!” 江春兰心善,想到这个画面鼻子就有些酸麻, “这年头只有贪玩的娃手上才会长冻疮, 但他们不是贪玩,是因为穿不暖才长满冻疮! 还有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家的娃吃完面后会舔面碗吗? 这种事应该是我们小时候会干的事,可巴朗村的娃还在舔面碗! 而且舔的是团队成员吃完面的面碗!” 江春兰这句话说完,除了他们几人和邓妍、小科员外, 其他人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 “咋可能穷成这样,面都吃不上?” “这铁定是吹的,我才不信!” “唉哟,这打的是煽情牌,没看出来吗?” “我觉得也是,这年头还有谁吃不上白面?!” .... 底下的议论声,江春兰等人都听见了, 江春兰没有反驳他们,而是继续说道, “莫镇长知道我们要来, 提前一天给村里送了一袋白面过去, 做面条的婶子们,把自家娃喊到厨房等着, 就盼着能舔上一口面味,喝上一口面汤, 我是在江果家吃的饭,吃的是麻嘴的青洋芋蛋蛋, 巴朗村一年难下两场雨,地都结了板块,洋芋长不大, 丢了又可惜,江果就一个一个捡回来把它当饭吃, 莫镇长说他无能, 这些年一直拿国家的救济粮, 可路路不通,人出去也进不来, 加上高山崖子没有多少土地, 又常年干旱, 定西镇八个村吃得最多的就是洋芋,红薯! 好容易盼来好心的企业家们, 可真心实意为定西谋算的就没有几人, 他们只会走过场、拍照片, 然后留下几个三瓜两枣打发人, 更可恶的是还有黑心的坏怂, 把娃们拉到他们那里去做工,却不结工钱! 还诬赖定西娃,吃不了苦受不了罪, 莫镇长跑断了腿,人家又给打发了三瓜两枣回来,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直播间喊话还娃娃们工钱的原因, 说实话,这虽然是定西镇的事情, 可我不知道发生这事, 难道市里面就没人知道, 难道省里面也没人知道? 还是都装作不知道?!” 江春兰的话就像一把重锤, 大力砸在在座每一个领导的心上, 刚才还在底下议论纷纷的会议室,现在只有江春兰的声音, “莫镇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让村民们顿顿吃上白馍和肉! 刚刚,各位领导在这里争论利益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在定西,在陇州,或者在咱陕秦省, 还有多少像巴朗村这样的村子, 那里的村民吃的是啥? 穿的又是啥? 有没有人关心过? 又有多少人想过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发家!? 我只是一个农村妇人, 不懂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也不知道在座的领导们是咋想的, 但我和荣景旅游公司、荣景集团, 就是想帮助这样的村子脱贫、致富、发家! 这就是我们最初的想法, 没有想过要去分清楚, 这是中州的地界还是陇州的地界? 这能不能做,做了以后又会咋样? 我们想要的是村里的老人老有所依, 读书的娃安心考学, 想要通过美食引流旅游资源, 众人齐心协力,大家的荷包都鼓起来, 想要借助旅游的东风, 让龙国各地的游客见识咱陕秦除了古城长安, 还有一批批自然风光秀丽, 民间特色手艺文化的山村, 而我自己更想要通过这个小小的镜头, 把咱陕菜的文化发扬光大! 为啥咱几千年的古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没有跻身八大菜系? 为啥咱那么多的好东西不被人知道? 为啥咱明明是一家人, 却在这里分你的,我的,他的? 为啥我们明明做的是好事, 可却像犯错的娃一样在这里听训、解释? 难道不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讨论, 咋才能不浪费这么好的机会, 好好宣传像巴朗一样贫穷的山村, 让游客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让咱的黄土高原, 让咱的崖子山, 让咱的美食走向全国!”
第234章 萧广长茂从江春兰就拿着笔随意在纸上描描画画, 这是他工作20多年的老习惯, 遇见重要的领导开会时还能记录下重点, 可不远处说话的女人并不是重要领导, 可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是每一次停顿, 都击打着萧长茂那颗一直想为陕秦旅游在上升一个台阶的心, 他密密麻麻在a4纸上记录了,江春兰说的很多个‘想要’, 以及那句, ‘为啥咱明明是一家人,却在这里分你的,我的,他的?’ 萧长茂就是陕秦铜川人, 在外面兜兜转转,最终顺利回到陕秦工作, 是他用一次次优秀的业绩换来的, 之所以回到家乡,自然是想把家乡建设的更好, 分管的文旅厅, 在他接任后一个月里, 里里外外换了一次血, 他瞧不上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二蛋子, 陕秦的旅游局限于区域发展不平衡, 陕南陕北部分地区与关中相比, 旅游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很多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交通不便利,配套设施也跟不上, 顾客去一次成本高,耗时长, 路上在碰到断头路,山路更加影响心情, 你别指望人家会再来。 再加上文旅产品种类少,文旅营销手段转来转去就那几种, 谁才知道, 除了大家认识的长安、咸阳等几个地方以外, 陕秦还有其他好地方! 说实话,江春兰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 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咱几千年的古城, 咋就比不上其他地方了? 缺的是人才! 是创新! 是兄弟市之间为了推进全省经济发展, 拧成一股绳的决心! 他的家乡铜川, 曾经是汉代三大中央直辖区之一, 拥有深厚的文化遗产, 早年数不胜数的煤炭从铜川拉走, 曾经那么辉煌的城市如今落寞到,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地步? 在梁广昌的办公室看直播的时候, 他知道荣景旅游公司是砸进了真金白银的, 原先他还认为, 这是陈明为了拍他舅妈的马屁砸的钱, 现在想来自己跟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有什么区别, 一场100万在线网友的公益活动, 没有半点官方的痕迹,全靠人公司自己在搞, 萧长茂汗颜,他的工作做得不到位! 这个脸该打! 和他想法一样的,还有中州宣传部副部长邓妍, 和跟着她一起来的文旅局小科员, 随着江春兰的叙述,邓妍不时用手抹眼角, 他们之所以来这里,无非是为了陇州的利益而来, 不管是在她还是在上面看来, 这次美食直播引流活动非常成功, 他们就要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牢牢的、死死的抓住江春兰, 和她身后的整个荣景集团, 就算是道德绑架也好,也要把人再次请到陇州, 中州的大富甩甩手对他们来说, 可犹如大旱之年降下的倾盆大雨一样可贵, 只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 一个农村妇女的眼界居然这么大, 人家在意的不只是巴朗, 不只是定西, 而是要把定西打造成为山村旅游的典范, 在陕秦省内复制, 让贫困地区的农民过上好日子, 也让陕菜名扬天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7 首页 上一页 1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