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闽海舰队封锁闽海海岸线,z国的南大门正式关闭。 国际局势一触即发。 11月 26日,第一批进入春申市的救援小队全体失联。 11月 30日,第二批进入春申市的救援小队全体失联。 30日晚,相邻金扬市、禹唐市相继出现新的感染病例。 2022年 12月 1日,病毒在D部战区爆发。 军队折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12月 3日,H病毒席卷全球。 r本、h国、m国、o盟无一幸免。 12月 4日,z央发布战时动员令,将全国分为南北两大战场。 东江以南,全线封锁。东江以北,就地隔离。 z央共计派出四十余支小队奔赴各大城市,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恢复水电供应。 由北至南,单向通行。没有命令,不得返程。 同时,所有高级军官、政界要员、教授学者在完成隔离后被紧急送往北方。 然而这些措施均未能阻断病毒的蔓延。 12月中旬,m国出动战机对病毒爆发的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 o盟紧随其后。 12月 16日,病毒学专家何云清教授与景杭教授发布了最近研究成果。 经会议商讨,z国否决了使用武器打击尸群的提案。 为了防止病毒再次扩散,所有被接往北方的指挥官、科学研究员以及政府官员自愿放弃后撤,选择原地驻扎。 一个月后。 五大战区的剩余兵力在边陲小城鄂市集结完毕,人数不足十万。 2023年 1月 28日,首个后方基地建成。 2023年 2月 5日,汪洋教授通过实验证明了何、景两位教授的理论猜想。 即,可以通过特定药物逆转H病毒对人脑造成的伤害。 全国震动。 此时,距离病毒爆发已过去近三个月。 根据预测,此时幸存人类的数量仅在两万至五万人左右。 而感染者的数量则至少有15亿之多,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七。 1月 28日,红头文件下发。 代号为「复苏」的救援行动正式展开。 军队更名为「人民救援军」,全力营救各市感染者。 …… 合上书册。 这一刻,所有的疑问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丧尸的血液同样具有吸引力。 为什么会同类相食。 为什么会有体温。 濒死时刻为什么会像常人一样抽搐痉挛。 因为……它们本质上就是人类啊。 这同样是各种现代武器迟迟没有入场的原因。 我以为自己才是幸存者。 殊不知真正被列为救援目标的……竟是它们。 过往的一幕幕飞速闪过眼前。 被斧子砍断头颅。 被汽油烧成焦炭。 被子弹击穿身体。 被扔下高楼。 被车轮碾过。 被活活勒死。 这些……都是人啊。 2 断断续续做了一整晚的噩梦。 第二天,没睡好的我顶着沉甸甸的黑眼圈站在小白楼前。 这是一栋三层高的圆顶建筑。外墙看起来很新,似乎刚被粉刷过。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差十分钟。 犹豫了一下,我敲响了研究室的大门。 很快,一个脑袋探出来。 「你好,找谁?」 「请问汪教授在吗?」 「你找汪导?」他将我上下打量了一番,突然结巴起来,「你你你你是何念杭?」 「……是的。」 果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我现在一点都不怀疑自己的恶名已经传遍基地了。 「夭寿了夭寿了!你就是何教授和景教授的女儿? 他一下子拉开大门,把我拽进去。 「我听过他们的讲座!太酷了!我超崇拜他们两个!」 「啊?」 我一下子有点跟不上状况。 「何教授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没想到起名这么浪漫……」 「何念杭诶……啧啧啧……」 就在他摇头晃脑的时候,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 「孙宁,是小杭来了吗?」 我转过头。 门外站着一个五十出头的中年男子。 他双鬓微白,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看上去儒雅又随和。 想必这就是汪洋教授了。 「汪教授,您好。」我向他鞠躬。 他笑了笑,走进来。 「我和你父母同届毕业,又一起参加工作。按理说,你应该叫我汪叔叔。」 「最后一次见你,你才这么大。」 他伸手比画了一下,「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 汪教授看着我,又仿佛在透过我看另一个人。 「小杭,你长得真像你妈妈。」 「我妈妈……他们在基地吗?」 汪教授摇了摇头:「你应该看过『大事记』了吧。你的父母没有撤入后方基地,都留在前线了。」 「放心,他们都好着呢。你买的那些粮食可帮上大忙了。」 「小杭,」他在桌前坐下来,「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叹了一口气:「这完全是个意外。」 那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 所有人都专注着各自手头的工作。 我和师妹照例在饲养室记录小白鼠的情况。 然而当巡视到其中一个恒温箱时,我们发现本应关着三只实验鼠的笼子现在只剩一只。 我立刻上前检查。 就在这时,那只仅剩的小白鼠转过身—— 它身上的白毛已经殷红一片。 鲜血顺着毛发滴落在笼底的木屑上。 一团血肉糢糊的东西正被它环在胸前。 那不是别的,正是与它同笼饲养的小鼠脑袋! 师妹的尖叫瞬间吸引了整个实验室的目光。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 没人注意到,实验台上一只被麻醉了的大白鼠此刻正在逐渐苏醒。 「何……」师兄脸色苍白,「我完了。」 他抓着自己蜷曲的金发,瘫倒在椅子上。 碧蓝色的眸子变得暗淡无光:「我完蛋了。I'm done.」 我们随后把实验室翻了个底朝天,但依旧无济于事。 戴教授最终将事故如实上报,并提交了全部的数据资料。 「由于这次逃逸的是正常的大白鼠,而非实验失败的小白鼠,所以教授才会给出『三级』的风险评估。」 「我发誓,在这个过程里不存在任何的蓄意瞒报。」 「原来是这样……」 汪教授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 「小何姐,」孙宁凑上来,「你知道为什么二期实验会失败吗?」 我摇头。 这件事发生之后项目就关停了,失败的原因也一并尘封。 「因为温度。」 「H病毒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大鼠的体温大约在39°C左右,而小鼠则是在37°C~39°C的范围内浮动。」 「一期实验里,实验体的高温限制了病毒的活性,所以才没有呈现出异常。小何姐,那只逃跑的大白鼠应该就是无症状携带者。」 3 这么说来,人体的温度岂不是病毒最惬意的繁殖区间了? 想到这,我索性将心里的疑问一股脑问出来。 「汪叔叔,H病毒到底是怎么传播的?我觉得它和实验室的初代版本相比有很多不同。」 「你的感觉是对的。」 他点点头,「从泄露到感染第一个人类,H病毒发生了诸多变化。」 「小杭,你对这个病毒有什么看法?」 我想了想:「在很早之前,我认为可能存在『先天免疫』,即所有活下来的幸存者都天生拥有抗体。但这个结论后来被推翻了。」 因为越到后面,这个猜想越站不住脚。 「七天爆发」「地域限制」「独居者拥有更高生存率」…… 随着新的线索不断出现,「先天免疫」这个说法显然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 「你们应该是发现病毒不具有传染性才这么推测的吧。算是猜对了一半。」 他示意孙宁搬来白板,「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感染大致分成两个时期。」 他分别在白板左右写下「传染期」和「发病期」。 「其实病毒的传播方式非常传统,就是体液传播。」 「它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之后,会快速向皮脂腺、唾液腺、泪腺等器官扩散。导致宿主产生的所有体液均携带大量病毒。」 「同时,它还会延缓伤口愈合的速度,使感染效率进一步提高。」 我点点头。 「先天免疫」果然还是有问题的。 正是因为存在互相感染,才会区分出独居和群居两种不同的感染概率。 毕竟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一倍的感染风险。 合住的人越多,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 所以那些在爆发当天逃出家门的居民——他们大概率也感染了病毒,只是发作得比较晚,才会被先一步变成丧尸的家人吃掉。 「当然,只有这一条根本算不了什么。」 汪教授随后在白板的中央划下一条分割线。 「这个病毒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的感染期和发病期在时间上完全不重合!」 「换句话说,只要你还在源源不断地感染健康的人体,你自身就不会发病。」 「反之,当你身边再也没有生物体可供传染的时候,你才会缓慢过渡至发病期。」 「这个时间通常在一周左右。」 「什么……」 我愣住了。 「所以,与其说是由于『感染』导致的病发,不如说是『隔离』导致的病发。」 孙宁在一旁补充道。 「入城的军队同理。」孙宁在一旁补充道,「进入春申市后,他们被动进入了隔离的状态。」 「没错。」 汪教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下去。 「结合这两点,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军队会最先沦陷。」 「封闭化的管理、同吃同住、再加上训练造成的家常便饭的伤口。」 「我们来回忆一下。」 他翻开手边的资料递给我。 「春申市最先发病的地方包括拘留所、警察局、寄宿学校、供水厂的员工宿舍、医院住院部、养老院等等。这些或多或少都满足了以下几个条件。」 「人员流动性不大、活动轨迹单一,且这些地方的人口数量较小,本身就没有多少人可供传染。」 「病毒一旦在其中传播开来,很快会来到发病阶段。」 所以,「爆发」更接近于一种指标。 当一个区域内的感染接近饱和,「爆发」就开始了。 它并不象征着传播的开始,相反,它恰恰代表着传播的完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1 首页 上一页 41 下一页 尾页
|